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5年,中央专门召开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研究部署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胡锦涛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李长春同志主持并作了重要讲话,陈至立同志也在会上作了重要讲话。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高度重视,同时,也使我们倍感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然而,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不尽人意是不争的事实,在实际的教育中,有的大学生主观上不愿接受或拒绝接受,少数出现“虚假接受”的现象,甚至出现逆反和抵触心理。造成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育内容空洞乏味、陈旧滞后,缺乏生机和活力,致使大学生不太感兴趣,难以激起当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求知和践行的欲望。因此,深化和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保持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真”“实”“新”“精”,是激活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增强其说服力、吸引力和感染力的根本途径,也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2.
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逆反心理"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教育对象所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了顺利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达到预期效果,就必须克服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存在的“逆反心理”现象。本文深入分析了“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以及产生的原因,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应的措施以克服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3.
人们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存在“异化”的现象,这种现象的存在,极大地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借鉴美学理论,将感知、想象、情感和理解等审美经验元素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和方法进行创新.  相似文献   

4.
我国区域人力资源流动存在严重的失衡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文章着重论述了教育因素对区域人力资源流动产生的影响,主要有落后教育环境下的“教育移民”和“低龄辍学”、教育模式导致“读书无用”与“人才流失”并存、高等教育机会不公平下的“升学移民”和“教育福利”,并由此提出改革教育资源配置模式以及改革农村教育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5.
在以往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 ,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从总的方面来说就是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思想教育工作者忽视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 ,过多地强调教育者的“权威性”和“主导性” ,片面强调教育中的“强化灌输”和管理中的“强制性” ,使思想教育过程中的“双边关系”成为教育者的“单打一”。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象 ,思想教育者就必须提高对大学生在思想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的认识 ,发挥大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激励”的功能 ,…  相似文献   

6.
在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中,经常遇到一些难题和障碍,比较突出的是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问题。引起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多,仅从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来分析,往往是由于教育的针对性不强,缺乏说服力;教育方法单调,缺乏吸引力;教育情感差,缺乏凝聚力;教育者形象差,缺乏感召力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对此,我们必须认真分析,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抑制和消除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切实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一、思想政治教育要从实际出发,突出“实”字由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民族传统习惯、生活方式、地理位置、历…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逆反心理及其解决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对象的“逆反心理”是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经常遇到的现象。这种心理一旦产生就会极大妨碍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影响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因此,深刻分析逆反心理产生的原因及其表现形式,探索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逆反心理”问题的解决对策,对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加强新时期大学生信仰坚定性的对策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随着世界范围的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信息化、政治格局多极化、社会历史进程复杂化以及我国国内的“四个多样化”,目前高校一些大学生出现信仰危机现象。我们要分析这种信仰危机的表现及其成因,研究对策,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9.
在应试教育过程中,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理论教学与实际严重脱节的问题,致使思想政治课达不到政治教育的目的;在倡导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存在着淡化甚至忽视思想政治教育的现象,有导致青少年德才失衡的危险。鉴于此,必须坚持思想政治教育的导向作用,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改革思想政治课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从而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德育功能。  相似文献   

10.
思想政治教育因其特殊性而具有自身所特有的范式。同所有其他范式一样,思想政治教育范式具有同化、融合及抵制“反常”现象的功能。对于当前知识经济冲击下所出现的社会负面影响,思想政治教育应发挥其范式的应有作用,积极消解当前的社会“反常”现象。  相似文献   

11.
透过高校内部的“五强五弱”现象,我们会发现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和制约因素。一是政工人员和教师、机关干部、后勤服务人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有作用发挥上的“强与弱”现象;二是课堂教学中专业知识传授和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强与弱”现象;三是对传统思想阵地和网络新阵地占领上的“强与弱”现象;四是教师队伍和政工干部队伍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五是师资队伍建设中业务能力建设和师德建设上的“强与弱”现象。  相似文献   

12.
李军 《考试周刊》2012,(15):150-150
思想政治教育进入网络时代,出现了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对此,应辩证分析、正确对应,把传统的优秀经验与时代的崭新特点充分结合起来,把教育的“鼓点”敲到受教育者的心坎上。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是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理论指导,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领域长期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现象的深度根源。虽然学界的研究不断拓宽和延伸了思想政治教育知识的内涵和外延,但并没有把现实问题作为研究的起点和落脚点贯穿始终,最终也没有构建起完整的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英国著名政治哲学家欧克肖特揭示了隐藏其后的两种知识类型,即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这两种知识是可以区分但不可以分离的关系。逻辑和语境上的一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借鉴欧克肖特的知识观成为可能,思想政治教育知识观应包括技术知识和实践知识两种类型。以这种知识观为工具考察思想政治教育现实,会发现明显的知识失衡:对技术知识的偏重和对实践知识的忽视。这种技术知识的失衡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对受教育者的最高期待只能是"熟练掌握理论教条的人",很难触及人的灵魂中最深处的部分,并且实际上已然引起了受教育者的反感。针对这些弊病,思想政治教育应当在理念上树立科学全面的知识观,恢复"实践"的应有地位,在行动上打破思想理论宣传教育和日常生活之间的壁垒。  相似文献   

14.
思想政治教育新解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一、问题的缘起思想政治教育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一个重要方式 ,是人们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一种活动。就活动本身而言 ,它又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存在 ,而对这种社会实践方式及其效果进行研究、经验总结和理论抽象的学科 ,就称之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由此 ,“思想政治教育”就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的核心概念之一。这些年来 ,思想政治教育学术界对“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理解可说是众说纷纭。一些学者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实质就是政治教育 ;而有些则认为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教育与政治教育的统一 ;也有的认为 ,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质是思想教育中侧重于政治内…  相似文献   

15.
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高校理想信念教育提供了新的“话语”理想信念教育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多年来,高校通过“两课”教学、党校教育、形势与政策讲座以及日常思想政治工作等各种渠道,坚持在各类学生中开展共产主义思想和社会主义信念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不容忽视的是,目前高校的理想信念教育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有的地方对理想信念教育重视不够,讲理想信念少了,理想信念教育不那么理直气壮了,出现了教师不太敢讲、学生不太爱听的现象;有的理想信念教育缺乏时代性,“老话”、“套话”较多,“新语…  相似文献   

16.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探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是对马克思主义人本论和“生活观”的回归,是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客观要求,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促进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放性。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实践环节、方式、评价等存在脱离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的现象,应从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入手,使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回归生活、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现实生活,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评价方式,以社区化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进一步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和针对性。  相似文献   

17.
网络媒体的革新为“圈层”的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场域和条件,在媒体和大数据的推动作用下,大学生对网络圈层的依赖度逐渐提高,大学生网络“圈层化”已经成为一种群体现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紧跟时代发展的新变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明析大学生网络“圈层化”的时代特征及挑战,从思想政治教育视角提出应对策略,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18.
“两课”(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品德课)教育承担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功能。“两课”教育不但要传授理论知识,更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使其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并且还要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使其具备正确分析现实社会的能力。但是,现在一些高校的“两课”教学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流于形式,而缺乏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对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消极影响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互联网对于中学思想政治教育与教学的消极影响主要体现在:容易使学生的政治观念淡化、道德意识弱化:使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反馈弱化;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教学模式受到挑战。应该从培育学生和家长的“网络素养”,提高教师网络知识,打造中学生“绿色”网络环境,加强网络道德和网络伦理教育等方面入手,降低这种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经济学成本视角对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及其相互关系进行了新的诠释,通过对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各自的成本分析,揭示了目前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使用“无底洞”观念及其问题,详细描绘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存在的。成本陷阱”、“机会成本”和“资源最优化利用”等现象和问题,指出高校应树立思想政治教育成本观念,并为如何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实现最佳配置提出了合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