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中小学体育教师培训的几点启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体育教师的培训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是提高广大体育教师专业素质的有效途径。目前,各级各类培训较多,但部分培训存在实效性较差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培训时间短(一般为一周左右)、培训内容单一(只有理论培训)、培训动机功利化(拿学分、评职称)  相似文献   

2.
《体育师友》2019,(1):46-48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对赣州市乡村小学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小学兼职体育教师希望参加专业培训,并通过培训来拓宽体育知识和教学技能提高,高度期望培训内容符合实际且有针对性,有着较强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教学技能的需求,将所学知识能够运用在课堂中,以及对培训形式、授课教师的需求。了解兼职体育教师的培训需求对提高教师的培训效果具重要意义,为改善相关教师培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采用文献资料和问卷调查等方法,对我国现行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形式、培训教师等进行调查分析,寻找影响我国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主要因素,探索现代体育继续教育培训的新方法和新途径,为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运用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等研究方法对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的现状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旨在为我国高校体育教师的职后培训提供理论参考.调查结果表明:目前普通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在规章制度、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次数等方面与高校体育教师的实际需要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提出应积极构建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法规制度,建立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机构,充实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内容,提供多元化高校体育教师职后培训形式与建立高校教师职后培训的激励机制等具体、可操作性的建议与措施.  相似文献   

5.
窦嘉贝  舒荞莎 《新体育》2023,(18):110-113
本研究运用扎根理论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等方法,聚焦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发展的契机,深入挖掘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进而提出推进策略,以期为新时代背景下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发展提供理论和实践指导。全文主要基于扎根理论的质性分析对文献资料和访谈资料进行归纳分析,通过开放式、主轴式和选择式三级编码发现:政府层面、教师层面、学校层面等是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的影响因素。综合上述因素,应从政府、教师、学校等层面推进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体育教师专业培训现状、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体育教师培训高质量发展的策略:1.合理研制培训方案,精准对接教师需求;2.贯彻“以学员为主体”培训理念,提供训前选课培训方式;3.规范培训机构专业性,提升培训的实效性;4.创新培训方式和形式,倡导互动式培训;5.构建“培训、游学、休闲、互动”四位一体的培训模式。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河南省高中618名体育教师参加校本培训的效果进行了调查,旨在使校本培训趋于完善。结果表明:河南省高中体育教师对校本培训的效果并不满意,培训时间缺乏、培训内容缺乏针对性、培训活动形式化、培训师资缺乏和教师缺乏积极性是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公共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是时代的要求和趋势,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公共体育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内涵和必要性。在回顾总结我国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培训进修发展状况的基础上,借助高等教育学和高校管理学理论探索专业化发展的价值与途径。结论认为,在理念上要从被动地接受"培训",转变为教师主动谋求发展,强调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政府和教育管理部门要规范管理,措施配套,有效地激励教师积极主动地参加进修;同时组织开发优质教育培训资源,为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自主学习进修提供多样化的形式和项目,逐步构建终身学习体系,不断提升其专业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9.
运动技能培训、课堂教学观摩、讲座报告是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三种主要形式。文章通过对这三种培训活动的观察和效果分析,提出激发教师培训需要、实施任务驱动、尊重体育教师主体地位、加强培训过程管理四种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0.
在《体育教学》杂志2013年第一期《教研园地》栏目刊登了刘晋等几位教师关于体育教师培训的一系列上乘之作.仔细阅读之余,给读者带来了新的感悟和见解.刘晋老师在文中指出了现今体育教师培训过程中存在的几种问题和现象.第一种现象是参加培训的教师反映想学的没学到,不想学的学了一大堆,培训的内容过于学术化;第二种现象是部分主讲教师把高校培养本科学生的运动技能教学内容"三大球"重新给一线骨干教师上一遍;第三种现象是从未有过中小学教学经验,也不研究中小学教学的"三无专家"在指导中小学教师怎样上好体育课,当好体育教师.三种现象涉及到了体育教师培训的目的、培训的课程设置和培训的师资聘请等方面的内容.自从2001年新课程改革开始以来,从国家到省再到市县学校,各种体育教师培训就从未停止过.教育行政部门投入了大量的财力和物力,一线体育教师也在培训上花费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但培训并没有实现预期的效果,基层体育教师群体的整体素质并没有发生质的飞跃,新课程的贯彻执行在部分学校还没有得到全面的贯彻和落实.之所以会出现上述三种现象,主要原因是培训的承办单位,即培训机构没有对参训教师的情况进行调研与分析,没有真正搞清楚中小学一线体育教师参与培训的目的和需要.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河南省47所高校1 985名体育教师问卷调查和对47所高校负责教师培训机构的实地访谈,了解到河南高校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受到各学校的重视;受过培训的教师占43.7%,其中52%的教师参加的是1年以上的培训;81%的体育教师希望被培训,但也存在着受训教师流失严重的问题,根据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学校体育》2007,(9):66-69
<正>给梦想一个高度,让我们与众不同!最近,暑期新课程培训又热闹非凡,也是教师的后续培训,每个教师必须参加,因为要拿教师继续教育学分,没有每年这48个学分意味着,以后你评高一级职称连送审资格都没有。培训仍旧以专家讲理论为主,大家记录文字笔记,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一体化,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校培训一体化;分别诠释其理论内涵及理论背景.提出该理论的实现途径:统筹考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开放师范教育体系,实现体育教师定向和非定向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作为终身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作为不断提升教师教学能力的手段之一,培训活动在当前教师继续教育中呈现出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趋势。我们中小学体育教师所面临的培训也越来越多,无论是国家级层面的培训,还是地方一级的培训,当然还包括面向某一群体,例如骨干教师培训、西部地区教师培训,甚至还有针对性比较强的新课标培训,具体运动项目培训等。  相似文献   

15.
运用文献资料、访谈、问卷调查、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温州市高校公共体育教师培训现状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温。州高校公共体育教师的培训工作应从改变观念入手,并进行培训需求分析;确定与目标适应的培训内容和培训形式;实现教师技能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教育生态观为生态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理论基础,基础教育体育课程改革为生态化体育教师专业发展模式提供了现实基础.生态取向是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范式上的突破与超越.基于内生态与类生态两个层面提出了体育教师专业发展走向生态化的思路与策略:确立积极的自我意象,增强体育教师职业认同感;改善教师文化素质,提升体育教师文化品位;形成反思的文化品格,促进体育教师自我更新;建设和谐的教师文化,培植体育教师专业成长的适宜土壤;统整多元教育资源,提高体育教师教育实效;实施多元主体评价,引领体育教师全面发展等.  相似文献   

17.
教师专业化概念指出"教师在整个职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也就是一个人从‘普通人’变成‘教育者’的专业发展过程."教师的教学艺术犹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仅靠大学里有限的书本知识是远远不能满足飞速发展的教育事业的需求的.因此,教师培训就成为了教育主管部门的一个重要工作,教师的再教育成为了教师专业提升的主要途径,体育学科是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对教师的要求更为全面,对教师知识结构更新要求更快更高.新一轮课改后,教师的培训可谓是铺天盖地,名目繁多,教育主管部门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然而其效果是否和付出成正比呢,回答是"不一定".孔子日:"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对体育教师的培训需要做大量的前期工作,精心谋划,才能使培训工作达到实效,笔者参加过各级各类培训活动,也多次组织过本地区的体育教师培训活动,现就如何提高体育教师培训工作实效性谈谈个人的思考,供广大同仁交流.  相似文献   

18.
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现状调查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访谈、问卷调查等方法,对山西省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进行分析.结论以学历达标、取得文凭或专业合格证书为目的的在职教育,在现阶段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教育一个必然的、补课的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师职后的学历提升,呈现多类型和多层次的特点,继续教育培训形式的多样化和针对性,与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相适应;继续教育内容必须适应社会发展和实施教师素质教育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正>一、建立"三支队伍",搭建校园足球发展的人气平台1.体育教师是校园足球开展的"领头羊",他们通过参加培训,掌握了先进的校园足球训练理念、理论知识和技、战术训练方法。学校提供校内平台,让体育教师对跟班教师进行技术通识培训,并由体育教师负责学校代表队的训练工作。2.跟班科任教师(或叫副班主任)是  相似文献   

20.
一、河南省"体育名师送教工程"的缘起 河南省有在校中小学生近两千万人,其中70%左右是农村学生,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的专业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校体育工作的发展状态,决定着农村学生接受体育教育的质量.基础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改革以来,河南省已经举办过多次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师培训活动,但广大农村地区的中小学体育教师,尤其是县城以下的小学体育教师,由于位置偏远,经费有限及其他原因,参加过较高层次课改培训或体育教学观摩活动的教师很少,他们急需接受新的学校体育理念和方法,观摩高质量的体育教学.如何使广大农村学校体育教师有机会参与高质量的培训,积极投身体育课改,如何使他们在现有条件下有效提高体育教学质量,成为体育教师培训的重点和难点.为了寻求一种适应农村体育教师需求的培训形式,为提高农村体育教师专业水平,改善农村学校体育教学现状找到一个新的切入点和增长点,河南省教育厅于2011年底尝试启动了"体育名师送教工程".一年多来,送教团队的足迹已走过了近20个县,行程近万公里,让数千名农村中小学体育教师不出县城就能观摩到高水平的体育课,能与做课教师现场交流互动,能聆听到专家的现场点评和教学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