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陈德勇 《大观周刊》2012,(52):29-30
孙中山的民权主义思想,一方面是对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发展和批判,另一方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与创新。他的“民权与共和、革命的关系”、“五权宪法”、“四种民权”、“权能分治”和“革命程序论”思想对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试论孙中山的新闻思想及来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在其革命生涯中十分重视并积极参与新闻宣传活动,形成了其具有代表性的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孙中山的新闻思想主要来源于其革命的实践活动,同时也受到西方资产阶级新闻思想和中国封建士大夫思想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孙中山先生是20世纪初期站在中国革命时代前列的伟大革命家,他在领导中国进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进程中,非常注重档案的搜集、整理、保护、考证、开发和利用,形成了独具时代特色的档案思想。孙中山十分清楚档案对于革命工作的重要作用,并利用它来进行革命宣传,以便让更多的人理解和支持他领导的革命事业。孙中山一生注重档案工作,为后人留下了真实丰富的档案资料,为后来的中国革命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教训。研究孙中山的档案思想,对于我们当今重视、开发和利用档案为现代化建设服务仍具有资鉴作用。一、只有“品学兼优,才能通达者”才能…  相似文献   

4.
叶婷 《兰台世界》2013,(11):16-17
在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救国志士,郑观应就是其中主张商战救国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启发了康有为、光绪帝、孙中山以及毛泽东等诸多革命人士,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在充满屈辱的中国近代史上,涌现出了一大批勇于探索的救国志士,郑观应就是其中主张商战救国的代表人物,他的思想启发了康有为、光绪帝、孙中山以及毛泽东等诸多革命人士,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 ,同时也是中国人民探索社会主义的伟大先驱。他在十九世纪末和二十世纪初就接触到社会主义思潮和马克思学说 ,并将其看作是解决社会不平等的新的学理而予以关注和介绍。这种介绍虽然尚不成熟 ,但它毕竟表明孙中山热情追求真理的精神 ,并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起到了促进和推动作用 ,其功不可没。一孙中山在十九世纪末叶踏上了社会政治舞台。1894年夏 ,他怀着改革的热忱上书李鸿章失败后 ,便毅然跨出决定性的步伐 ,立志实行革命以改造中国。他是个受过“欧洲式”教育的青年 ,其从事革命的思想武器主要来…  相似文献   

7.
孙中山先生是近代中国民主革命的先驱者,也是近代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开拓者。他的五权宪法思想寄托了其追求民主共和、构建法治中国的革命理念和政治抱负。回顾孙中山先生五权宪法思想的精义,对当今的民主政治建设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8.
清末民初孙中山对社会主义思想多个流派作了介绍,他将单税社会主义作为“平均地权”主张的重要理论支撑,把国家社会主义视为改变中华民族命运的优先选项,他还对马克思主义做了选择性介绍。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方式是多样的,《民报》等报刊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阵地,演讲是孙中山传播社会主义思想的常用方式,孙中山还善于利用自己的政治声望和媒体声量传播社会主义思想。孙中山开创了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传播的先河,他关于社会主义的一些观点为后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9.
朱强 《北京档案》2016,(11):41-45
今年11月12日是我国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在孙中山先生早期的革命生涯中,有一段流亡海外的经历,这段经历见证了他对中国民主革命锐意探索的过程和三民主义思想的形成过程,特别是在伦敦的一段被捕蒙难的遭遇使得孙中山先生的人生经历变得更加曲折而传奇.笔者专门查阅了相关档案和资料,对孙中山先生的这段蒙难经历作详细解读.  相似文献   

10.
作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缔造并亲身参与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工作。自1893年在澳门创办《镜湖丛报》始,他一生直接创办或者领导创办的报刊有十多种。此外,他还领导了三次较有影响的新旧思想的报刊论战,享有中国最伟大之主笔的美誉。他的许多政治理念通过报刊传播发扬,成为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性思想,革命报刊也摧枯拉朽般改变了中国报纸的格局,既推动了辛亥革命的进程,又促进了中国  相似文献   

11.
本随着孙中山思想的发展轨迹研究其出版实践和出版思想,研究出版工作对革命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章运用翔实的史料记载了孙中山先生的出版思想和实践从萌芽到发展乃至成熟这一不平静的过程及其辉煌成就,探讨了孙中山从事革命新闻出版活动的特点,揭示了孙中山不仅是伟大的政治家、革命家,也是一个杰出的宣传家、出版家以及研究其出版思想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2.
苏艳萍 《档案与建设》2020,(2):83-86,77
孙中山是一代伟人,他与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关系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中共早期党员施滉与孙中山有过一段鲜为人知的革命交往。他曾赴广州谒见孙中山,聆听孙中山的教诲,征询求学的目的和方向;赴美留学后,坚定捍卫孙中山的新三民主义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在华侨中宣传革命思想,进行反蒋斗争;在斯坦福大学硕士毕业时,撰写毕业论文《孙中山评传》,对孙中山的革命生涯进行详细解读和分析,成为孙中山逝世后我国最早研究孙中山并为其撰写传记的人。  相似文献   

13.
孙中山“三民主义”的理论溯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珍 《兰台世界》2013,(22):118-119
<正>孙中山在总结"三民主义"理论的形成时曾经讲道,"他所用以指导中国革命的理论,有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的成分,有借鉴欧洲学说的地方,有自己本人对理论的独创,所以自己的三民主义是集中外学说顺应世界潮流而得的一个理论成果"[1]220。可见,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是他因袭中国固有理论成果,借鉴欧洲学说加以自身独创而得的"创  相似文献   

14.
杜瑞 《新闻世界》2010,(7):144-145
作为一名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孙中山缔造并领导了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的新闻宣传工作。本文主要从孙中山的报刊功能观、宣传思想的运用、新闻宣传艺术、新闻人才观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充分肯定了他对新闻宣传理论做出的卓越贡献。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的监察思想是在借鉴传统监察制度优点、兼采西方权力制约理论基础上形成的,其核心内容包括监察权独立、权威以及监察权自身监督。孙中山的监察思想之所以彰显新意,在于这一思想对传统的超越;将中国古代权力监督机制纳入宪政框架的构想。  相似文献   

16.
张凡 《兰台世界》2007,(5S):68-69
民主革命的先行——孙中山先生,为中国革命事业奋斗一生,在短短的几十年中,他不仅以光辉的革命业绩名垂史册,还以其卓越的理论建树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他提出了一系列有关道德建设的理论与观念,特别是其关于官员道德方面的许多颇有见地的思想,对于当代政府官员道德建设,官民关系的和谐、社会的发展仍具有借鉴意义。[第一段]  相似文献   

17.
中国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在其59年的人生旅途中,给后人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财富.学界对孙中山的思想研究和活动考察,堪称是全方位的.但因为孙中山是革命家的缘故,关于他的金融思想研究探讨不多,本文拟在对民国初年金融业近代化已有研究的基础上[1],就孙中山的金融思想与民国初年金融业近代化取向再做些论述.  相似文献   

18.
孙中山在致力于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革命过程中,提出了自己的德育思想。他认为,具备很好的道德,国家才能长治久安;国家的基础,是建筑在人民思想之上的,要实现人们的"心理改造";不可盲目"随西方文明之旧路径而行",取那善果,避那恶果;民生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是社会进化的原动力。这些思想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精华,闪烁熠熠的思想光芒,在今天仍有许多地方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19.
10年前,以武昌起义为标志的辛亥革命结束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帝制,开启了民主共和的新纪元,使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广大华侨功不可没。孙中山在谈及辛亥革命及民国创建时,曾说"华侨乃革命之母"。他还说:"同盟会之成,多赖海外华侨之力,军饷胥出焉。"辛亥革命前后,华侨的贡献至深且巨。越南华侨在孙中山思想的感召下,积极投身革命洪流,为革命筹措巨额经费,照顾流亡越南的革命志士的生活,抚恤保护革命志士的家属,维持革命火种在海外的继续传播。  相似文献   

20.
<正>蔡元培是中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期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家,是我国现代教育体制和教育制度的奠基人之一。他以民主主义为思想基础,拥护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思想。蔡元培的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使他将教书育人看成是救国图强的必然途径,蔡元培是在经历了内忧外患的洗礼后形成的思想总结,这在近代中国具有普适性的影响意义。严复曾经有"民力已荼,民智已卑,民德已薄"[1]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