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汉语言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最优美的语言文字之一,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学生热爱母语的情感是学生学习语文的不竭动力,也是学生识字教学的灵魂。  相似文献   

2.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的识字教学,尤其是农村识字教学大多数处于一种机械的教学状态,高耗低效,学生错别字多。要改变这种状况,我们语文教师,特别是农村的语文教师要深入学习领会新课标的有关精神,切实搞好识字教学,不断提高学生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一、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语文课程标准》总目标指出“: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语文课程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在阶段目标中还具体指出“: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要让学“生感受汉字的形…  相似文献   

3.
小学语文教学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丰富语言的积累.教师通过指导学生积累、运用成语,可以扩大学生的词汇量,拓宽他们的知识视野,更好地培育学生对汉语文化的热爱之情.如何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有机渗透成语教学,我结合平时的教学实践,做了如下探索.  相似文献   

4.
当前,国家教育部提出了“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贯穿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渗透到课堂教学中去”。这对语文教师提出了新的课题。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贯穿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应当做到“:一个认识三个到位”。一个认识:充分认识语文教育的育人功能。新课标要求:“语文课程应该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应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语文课程的人文特性为实现语文的育人功能提供了深厚的理论基础。语言文字是用来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的,正所谓“文以载道”。我们语文教师应当充分运用语文学…  相似文献   

5.
江莉英 《文教资料》2010,(14):55-56
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就必须以“品读语言”为核心.让学生感受语言强大的表现力和美妙的神韵。鉴于此,本文从抓住文眼,读中品味;潜心会文,推敲揣摩;多元探读,激活思维这三个方面进行了具体剖析。  相似文献   

6.
新编普通高中语文教学大纲(试验修订本)突出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地位,强调指出“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文化的感情”,“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卓越的审美能力”,审美化语文教学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语文课的爱国主义教育韦志成爱国主义教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旋律,课堂教学是其主渠道,语文学科是其主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如何结合课文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何谓“语文”?是“国语”和“国文”的合称。“语”是指“...  相似文献   

8.
教学大纲明确指出:中学语文教学主要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吕叔湘先生也认为:“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但时至今日,语文教师们仍感到学生的语言感受与运用能力非常低下,好多初中甚至高中毕业生,在语言表达时常感到词不达意,言不由衷,语汇贫乏,缺少实际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追本溯源,这与目前语文教学中一种普遍倾向有密切的关系。这就是忽略了语文教学本身就是语言教学这一根本问题,而只是突出了引导学生研究结构、分析段落、归纳主题相象地空洞地孤…  相似文献   

9.
雷昶  李斌 《湖南教育》2002,(10):53-53
语文教师要迎接新世纪挑战,必须强化四种素质,即师德素质、文化素质、教学素质、心理素质。1、切实提高师德素质。师德素质是教师教育教学之本。要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求老师必须有较高的师德素质,应努力做到:思想先进,事业心强,教学严谨,热爱学生,为人师表。2、快速提高文化素质。实施素质教育,教师必须要有较高的文化素养、相应的学历层次、三维的知识结构(教育理论、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只有具备了精深的专业知识,讲课才能游刃有余,吸引学生。3、切实提高教学素质。新世纪的语文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学观(即不仅…  相似文献   

10.
语文教师的教学语言优劣不仅反映教师的专业素养高低,对学生的影响也是潜移默化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能够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语言,帮助学生迅速走进文本,深入理解文本,激发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热爱。教师的语言应具备幽默风趣、表达准确、以情动人等特点,同时,教师还应采用科学的训练方法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语言。  相似文献   

11.
《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规定的中师语文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分为两个方面:一是要求中师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具有爱国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中国共产党”;二是要求中师生“热爱儿童,热爱小学教育事业,具有献身小学教育事业的理想”,“具有良好的师德”,这就为中师语文思想教育指出了更明确、具体的方向.尽管与之相配套的新教材尚未出版,但国家教委要求各地要根据情况有计划有步骤地认真组织实施新大纲要求.因此,我们不能坐等,必须根据现有教材,积极贯彻新大纲的精神,本文仅就上述思想教育第一方面的内容,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谈一点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全日制中学语文教学大纲》中指出:“中学语文教学必须教学生学好课文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密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热爱祖国语言,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具有现代语文的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听说能力,具有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  相似文献   

13.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学作品是语言学习的范本,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相似文献   

14.
马美平 《成才之路》2009,(18):38-38
一、激发情感,以情激情 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努力促使学生实现良好的情感体验。使之有利于语文教学。(1)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教师必须要结合学习兴趣和动机培养.激发学生学好语文的热情。要上好新生入学的第一节语文课,灵活地自选教学内容,采用“茶馆”“书场”似的教学方式  相似文献   

15.
语文教学要给学生打下“语言发展的底子”,这是语文教师肩负的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一直以来,语文教学到底教什么、怎样教,这样的研究在不断深入,而我们在语文教学的改革中也有了越来越清晰的认识。“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再次着重阐述了语文课程的性质,把着力点放在了“运用”一词上。《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语文课程应激发和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正确运用祖国语言文字”。可见,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求应从帮助学生“学习语言”向“学习言语”转变。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应当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和中华优秀文化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语言,丰富语言的积累,使他们具有初步的听说读写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这是对小学语文教学的总体目标和要求。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实施,新的教育理念与方法,为实际的语文课堂教学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教师们积极转变观念,适应新课改的要求,取得了较为可喜的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很多失误,需要我们改正。  相似文献   

17.
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激发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是语文教学的根本任务,是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文学作品是语言学习的范本,诗歌是语言的艺术,因此,诗歌作为语文教学的文本,是必然的选择。  相似文献   

18.
语言训练方式举隅浙江纪育华语文教学必须抓好语言教学这个根本和核心,引导学生通过对精美典范语言的学习,感受作者运用语言文字的精妙,领悟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表现力,激发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真挚感情,并通过扎扎实实的语言训练,形成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实际能...  相似文献   

19.
新修订的语文教学大纲对语文性质作了明确的界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个语文教育基本功能和性质的新定位,突出了语文教育除了工具性以外,还特别强调人文精神,也就是突出了语文教育从纯“工具”走向关注“人”的新世纪价值取向的根本转化。而且,新大纲规定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热爱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感情,培养社会  相似文献   

20.
语文教学绝不仅仅是向学生传授语言文字知识、训练语言文字的理解和运用能力,语文教师也绝不是仅仅具备常规意义上的业务功底就可以教好语文的;语文教学需要培育智慧,语文教师尤其应该具备教学语言智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