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于德深  刘靖 《大观周刊》2012,(46):67-67
辩护制度在实现刑事法治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我国在历次刑事诉讼法制定及修改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对刑事辩护制度的关注。然而从实践看来,较低的刑事辩护率凸显出现行辩护制度还不完善。2012年刑事诉讼法的修改.有利于进一步发挥辩护律师的作用,切实保障犯罪嫌疑人及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和诉讼利益。  相似文献   

2.
龚珉铭 《大观周刊》2011,(33):62-62
一、口供制度的一般考察(一)口供的概念在我国,现行《刑事诉讼法》第42条划分的证据种类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辩解”即是指口供。因此,口供是指在刑事立案以后的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就其自己涉嫌的或被指控的犯罪案件事实以及自己的其他犯罪事实向公安司法机关所做的陈述。  相似文献   

3.
何以是李庄?当然与他张扬的个性有关,不愿配合重庆"打黑"大局,还多次与公安顶撞,逼着重庆警方非拿下他不可。他的牢狱之灾,更与他从事的刑事辩护有关,况且还是为涉嫌黑社会犯罪的头目辩护。《刑法》第三百零六条"律师伪证罪"如同悬在律师头上的一把利剑,使得许多律师不敢从事刑事辩护。刑诉法泰斗、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陈光中认为,法治发展、人权保障的状况如何,首先要看辩护制度贯彻得如何。重庆"打黑"中,辩护制度受到严  相似文献   

4.
在新刑诉法中,广受学界和司法实务界争论的监视居住被保留了下来。保留监视居住对于保持我国刑事强制措施的完整性和减少羁押性强制措施的适用,从而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权利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从新刑诉法对监视居住制度的新规定着手,谈谈检察机关如何应对新的监视居住制度。  相似文献   

5.
中国古代刑事卷证制作完全秘密进行,只有各级官府才有权使用它。刑事卷证是技术化审判的要求,也与中国古代的审判方式、法官责任制紧密相连。中国古代刑事卷证制度中被告人只是被动参与,没有主动性和监督的权利,卷证内容很容易失真,官府审阅卷证后容易形成被告人有罪的预断。但有利于上级官府对下级的监督,也有利于把法官责任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6.
高法钊 《大观周刊》2011,(26):88-89
作为自生自发的刑事司法改革实践,刑事和解制度并非法学家倡导的产物,而是地方基层公安司法机关进行制度探索的结果。然而,作为理论对实践的响应,刑事和解制度最近一段时间受到了刑事诉讼法学者的热烈讨论.如有学者将其视作恢复性司法的中国化运用,有学者将其视作区别于传统控辩对抗模式和近代公力合作模式之外的私力合作模式.还有学者建议将刑事和解制度纳入未来的刑事诉讼法典。目与程序法学者热情有余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刑法学者并未对这一制度予以足够的关注和讨论。笔者认为,刑事和解制度的运用,不仅涉及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量刑轻重,还涉及罪与非罪的界限,因此,本质上应当是一个刑法问题,应受到刑法理论的充分关照。本文拟以刑法为视角,分析刑事和解制度的相关刑法理论.在此基础上.讨论刑事和解的条件与限度.  相似文献   

7.
起诉阶段刑事和解有利于实现诉讼效益,保护被告人和被害人双方利益,实现人权保障,最终实现刑法人道主义目标。应从明确起诉阶段刑事和解的适用条件、调解过程、和解结果、和解监督。构建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  相似文献   

8.
应玲玲 《大观周刊》2012,(23):67-69
刑事和解是在刑事诉讼中的加害人以认罪、赔偿、道歉等形式与被害人达成和解。刑事和解制度建立了一种新的刑事案件解决机制,对轻微刑事案件在受害人与加害人通过协商达成和解,授权国家司法机关对加害人不追究刑事责任、免除处罚或者从轻处罚的一种制度,其特点是“兼顾被害人与加害人合法权益的双重保护功能,最大限度地恢复被犯罪破坏的社会关系的和谐性”。本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第二部分主要论述刑事和解的相关概念;第三部分主要论述我国刑事和解存在的缺陷以及构建刑事和解制度的必要性;第四部分具体地论述了我国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第五部分是结束语。  相似文献   

9.
邓成成 《大观周刊》2011,(31):105-105,124
逮捕制度是刑事诉讼中的一项重要的制度。它在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跑、串供、继续危害社会等方面起到不容质疑的作用。但是目前我国的逮捕制度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并未能制约公权力,保障公民权利,甚至可以说侵害了公民权利。本文介绍了外国的相关逮捕制度,论证了逮捕听证制度的优越性,意图说明中国建立逮捕听证制度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诉讼中,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供述和证人证言作为两种不同的法定证据,在证据来源、证明力等方面都有明显差别。在单一被告人的案件中,对两种证据做出区分非常容易,但是在共同犯罪案件中,受被告人数量影响,对于部分被告人陈述的其他被告人的犯罪事实应该如何定性就难免产生争议,进而影响司法的统一性。本文试图就该问题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李华扬 《大观周刊》2012,(31):53-53
中外刑事司法长久以来的经验表明,侦查阶段是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最容易受到侵犯的阶段,也是犯罪嫌疑人最需要律师帮助的阶段。对待知识分子的态度反映了一个国家的良心,而对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态度则可以反映一个国家司法的透明度与人权的保障情况。在强大的回家机器面前,任何人都脆弱得不堪一击,那么最有可能受到国家最严厉的法律-刑法追诉的犯罪嫌疑人则更是显得渺小,如果犯罪嫌疑人已经被采取了强制措施。则意味着其人身自由或多或少地已经受到了限制,这不仅是对其自由的限制也会对其心理造成巨大的压力。在此情况下。能够为其提供专业的法律知识并且具有会见权的就只剩下律师了.所以甚至可以说赋予律师在侦查阶段怎样的权利足以反映一个国家司法制度的精神与价值取向。而律师在侦查阶段具备的权利中尤为引人关注的一点便是侦查阶段的在场权,什么叫侦查阶段在场权,其存在的意义以及我国法律现阶段对此的规定是本文接下来将要探讨的几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10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修改后的《律师法》。修改后的《律师法》进一步保障了律师的权益,它增加的新规定有:律师会见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将不需要司法机关批准,会见过程不受监听,律师在法庭上发表的代理、辩护意见不受法律追究。[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将新世纪前十年的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看作是前一时期学术的延续,认为在过去十年里,在学科性的辩护上,形成了以信息/知识(资源)管理为核心的学科体系;在科学性的辩护上,形成了"抽象图书馆学"、"知识集合论"和"可获得性论"为代表的理论解释体系;在职业性的辩护上,形成了以图书馆核心价值观和制度图书馆学为核心的职业辩护话语体系。平复了由"图书馆危机"引发的图书馆人的精神骚动。参考文献23。  相似文献   

14.
《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研究》追溯与概述了现代公共图书馆制度的政府供给责任、优化公共图书馆治理结构等主题,开图书馆学者利用非图书馆学领域学识探讨公共图书馆制度并为其辩护之先河,资料搜集较为丰富,是一部具有参考性和资料性的学术著作。  相似文献   

15.
法官作为诉讼之外、中立的“第三者”,对于侦、辩平衡,防止侦控机关滥用权力,切实保障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利,实现刑事司法公正这一根本目标,无疑具有重要的保障作用  相似文献   

16.
媒体合理的报道无疑将推动司法公正进程,但不当媒体报道同样会带来巨大破坏作用,尤其对刑事案件来说更是如此. 不当媒体报道的类型分析 刑事实践中常见的不当媒体报道主要有以下类型:第一,判前歧视性报道.即在判决作出前,媒体在报道中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描述为罪犯,形成对其不利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7.
构建和谐社会,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是当前讨论的热点,刑事和解制度的构建可以将这热点充分体现出来。刑事和解制度在侦查、起诉、审判三阶段都可以适用,笔者认为,审查起诉阶段刑事和解制度是最主要的适用阶段。审查起诉部门在审查  相似文献   

18.
高幸 《大观周刊》2012,(25):40-41,39
近年来,刑事诉讼法学研究取得了一些令人瞩目的新进展、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关于修政刑事诉讼法的决定,国家主席胡锦涛签署第55号主席令予以公布、关于修改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刑事诉讼法根据该决定做出了相应修改,并重新公布.这是时隔15年后刑诉法迎来的第二次大修改。法学界在持续关注新刑事诉讼法问题的同时,就律师辩护、证人出庭、非法证据排除制度、取保候审等问题进行了重点讨论,提出了一些旨在推动中国刑事立法的新思路。非法证据排除制度不仅是一个国家司法文明的象征,也是体现人权的一种表现泰文针对新刑诉法关于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争款着手,分析条款的讲步性和不足,从而讲一击务新知和展望我国非法证据排除制度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9.
刑事自诉制度有其悠久的历史渊源,虽然在现代社会国家公诉主义趋于绝对主导地位,刑事自诉制度几近消亡,然而在我国现阶段,完全摒弃该制度是不现实的。基于此,本文拟对我国刑事自诉制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进而提出相关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0.
叶丹 《青年记者》2010,(8):43-44
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概念及其建立 刘建明主编的《宣传舆论学大辞典》对新闻发言人的定义是:"国家、政党、社会团体任命或指定的专职(比较小的部门为兼职)新闻发布人员,其职位一般是该部门中层以上的负责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