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构造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张炜  邹晓东  陈劲 《科学学研究》2002,20(4):362-366
本文从学科和跨学科角度出发 ,通过考察学科、跨学科与大学学术组织发展的关系 ,并结合组织结构理论 ,构建出基于跨学科的新型大学学术组织模式 ,并对跨学科大学的自组织运行机制进行了理论和现实条件分析 ,以期实现跨学科大学的组织创新和机制创新。  相似文献   

2.
基于跨学科研究是科研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情境,探讨了国家层面的支持、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提升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通过203份问卷样本的回归分析,对研究假设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国家层面的支持未显著影响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的提升,健全的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评价机制、合理的跨学科组织及其与产业界的联系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有着显著、非常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影响;跨学科研究评价机制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大,次之是跨学科研究管理体制、运行机制、跨学科组织与产业界的联系,而跨学科组织对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科研生产力提升的影响作用最小。  相似文献   

3.
学科是大学的基本组织单元,在大学内外部各种影响因素构成的矩阵结构中运动和发展。学科发展来源于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是学科发展的一种集约化路径,其实质是优化配置学科资源,使教学和科研统一原则在不同的学科层次具有不同的侧重点,以促进学科知识的增长和提升人才培养的质量。学科建设是大学提升科学研究水平的必然途径,也是大学开展技术创新活动的优势所在。因此,创新学科发展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有效的组织运行规范和科研激励制度、学科评估制度是学科组织实现跨业界、跨学科、跨团队协同创新的关键,也是大学获取集群创新效应、推进学科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现状及其运行机制探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炜  翟艳辉 《软科学》2003,17(5):62-65
本文总结了我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的三种基本模式,并对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利弊分析,旨在推动我国大学学术组织再造工程的深入开展,从而实现大学学科结构调整,促进大学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柳洲  陈士俊  张颖 《科技管理研究》2006,26(11):137-139
学科交叉是大科学时代科技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学科交叉的关键或核心就是跨学科科研团队的建设。根据学科交叉的内在机制,本文分析了跨学科科研团队建设中团队内部的知识、认知图式、价值观等方面的交叉障碍,以及外部的管理体制和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6.
跨学科发展与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主导科技潮流的主要力量,人类正处在跨学科大力发展的变革时代。跨学科发展与创新必然会受到传统学科体制的制约,必须由政府出面加以调控,首先解决组织管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和日本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与成功经验,并在美日两国经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构建和相关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跨学科发展与创新是全球化背景下主导科技潮流的主要力量,人类正处在跨学科大力发展的变革时代.跨学科发展与创新必然会受到传统学科体制的制约,必须由政府出面加以调控,首先解决组织管理问题.本文首先分析了美国和日本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主要组织形式与成功经验,并在美日两国经验比较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我国跨学科发展与创新的组织形式、运行机制的构建和相关制度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8.
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变迁的路径依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追踪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变迁轨迹,可以将这个变迁过程划分为三个阶段,即萌芽期、兴起期和发展期。在不同阶段,大学内纷纷成立了各种跨学科研究组织,以满足社会需求。这种组织变迁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是一个强制性制度变迁和诱致性制度变迁并行的过程。分析美国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创新,其重要性不仅体现在它如何促进美国的经济增长上,更重要的意义是为美国乃至全球的大学科研组织模式运行发展探索出一种有效可行的制度安排。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美国综合性大学的科研团队研究提案的数据,研究考察了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组成因素与研究提案通过率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团队的学科领域数对于研究提案的成功通过没有显著影响;另一方面,跨学科研究团队的任职部门数与研究提案的通过有负相关关系。同时在团队中,资深教授的参与对研究提案的通过有显著的正面影响,而助理教授的参与则对研究提案的通过有负面影响。该研究显示,跨学科团队科研课题的提出需要避免盲目追求跨学科的程度,而应当注重提高研究团队的相关经验和专注度。  相似文献   

10.
协同创新不仅仅是校外协同,也强调校内科技创新资源的整合和优化。文章首先借鉴营销管理的"全员营销"概念讨论高校"全员科研"的内涵;然后以广东2个典型大学研究院为例,讨论基于研究院的全员科研协同创新组织管理模式;最后,给出高校全员科研的制度设计并采用博弈方法分析制度的可行性。研究认为基于研究院构建高校科技创新公共平台是一种有效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能吸纳非教学科研部门人员参与科研团队,也便于相关学科开展跨学科交流。  相似文献   

11.
首先分析了我国高校和国外知名大学在量和质方面的差距,提出大学评价应考虑中国的国情,并针对基础研究和重大科技攻关的评价和激励提出了看法.最后,提出大学应树立科学的发展观.  相似文献   

12.
本文通过检索Incopat数据库获取了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专利数据,以中国32家高校和科研院所为样本,选取了11个专利评价指标,运用因子分析法对实证样本进行了综合评价。研究结果发现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差距较大,且在技术创新整体水平、技术创新平均水平和技术创新管理这三个方面发展不均衡。针对这一结果,本文提出了提高中国高校及科研院所高铁技术创新能力的建议。  相似文献   

13.
基于资源基础观使用fs/QCA对广东省19个高校与地方政府共建的新型研发机构案例进行组态分析.研究发现,(1)当地产业基础、院校品牌、政府和院校资源支持无法单独构成高质量新型研发机构的必要条件;(2)存在驱动高质量高校与当地政府构建新型研发机构的3条路径:1)当地产业基础好,院校品牌知名度高可获得较好发展;2)若院校品...  相似文献   

14.
因中方技术能力较弱,外方通常缺乏与中方组建合作研发联盟的意愿,而是选择技术转让.中方企业提高其技术能力的一个主要方式,是与国内大学和研究机构组建产学研技术联盟,然后寻求与国外企业的合作研发.本文从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角度研究中外企业技术联盟的技术转移模式选择问题,通过建立技术转移模式选择的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对外方技术转移模式选择决策的影响,得到中方产学研联盟介入能够使外方选择合作研发联盟可能性增加的条件.  相似文献   

15.
李康  范跃进 《科研管理》2022,43(9):41-47
“双一流”建设是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战略安排,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双一流”建设之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是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领头雁”,研究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创新效率,加快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本文以一流大学高校为研究对象,构建了突出科研产出质量和服务的综合效率评价指标体系,在传统DEA模型基础上运用随机前沿分析理论,通过三阶段DEA模型方法测度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的科研效率,并进一步分析环境因素对科研效率的影响差异。研究结果表明:(1)环境变量和随机误差是影响一流大学科研效率的重要因素,我国一流大学整体科研效率存在虚高现象,剔除环境因素后样本高校综合效率和纯技术效率均值都明显下降。(2)地区经济水平、居民受教育程度和政府扶持力度对各个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差异性影响,并据此将高校分为稳定型、发展型和改进型三类。(3)一流大学建设高校科研效率存在分化倾向,规模收益递减现象突出,其科研效率提升的关键是缩减规模、完善内部治理结构、优化资源配置,持续深化科研体系改革。  相似文献   

16.
对美国能源部管理的国家实验室进行研究,分析其与美国大学之间的关系,在此基础上讨论高校建设国家实验室的优势条件,提出在高校建设的国家实验室应该相对独立,建立完善的人员、资源共享制度,以实现高校与国家实验室建设的相互促进;建立完善的科研设备共享机制,以支持在高校建设大科学装置相关的国家实验室.  相似文献   

17.
杨扬  吴子贵 《科教文汇》2014,(24):180-182
研究生群体作为我国人力资源精英层,其创业成效积极影响着社会科技、经济、文化的发展。为积极引导研究生充分利用现有高校资源,尤其是在高校不断变革创新、学科交叉兴起的大背景下,本文以研究生创业团队组织形式构建研究为目标,分析了当前研究生创业群体的特有气质,结合实际课题研究成果初步构建了研究生创业团队组织形式,并针对性地提出了高校职能部门在推进研究生创业团队构建过程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加入WTO与中国大学外部环境变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战军  孙锐 《科学学研究》2002,20(5):488-492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WTO)加速了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进程 ,同时使中国大学的外部环境发生着深刻的变化。本文根据组织环境分析框架 ,对加入WTO后我国大学环境的变迁进行了思考 ,分析了加入WTO后大学宏观环境和竞争环境的可能变化。建议以大学管理变革迎接WTO带来的环境变迁 ,尽快建立灵活的大学管理机制 ,及早完善大学的管理体制 ,以应对WTO带来的挑战和威胁。  相似文献   

19.
以我国42所“双一流”建设高校作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代表,从组织发展趋势、聚焦领域等方面分析跨学科研究组织的建设现状,从组织目标、组织形态、组织管理维度剖析其组织建制。当前我国研究型大学跨学科研究组织建设存在数量不足、质量参差、建制形式不灵活、管理机制薄弱等问题,因此,我国研究型大学应制定专门的跨学科发展战略规划,拓展多元化的组织形式,建立完备的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0.
科学技术处是大学校级科研管理组织,传统官僚组织理论对其组织结构设计及运行机制产生了深远影响,照章办事、机械僵化的传统官僚制度已严重制约了科学技术处的创新活力.在此,基于无边界组织理论,关注组织资源的整合和组织边界适当的渗透性.分析了科学技术处组织边界对资源整合以及创新能力的制约.重新构建南行政服务中心和科研发展团队两大部门组成的,能有效整合组织内外资源、激发新的科研增长点的高校校级科技管理组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