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自我意识,是意识的形式之一。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的身体、思想、行为的活动状态的意识,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教师的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也是个体认识自己和对待自己的统一过程。它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教育和自我控制等形式。形成教师自我意识的主要途径是:  相似文献   

2.
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身体和心理状况以及社会关系的一种认识,是个体认识自我和对待自我的统一。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是矛盾分化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会有一些偏差、失误和障碍,如过度的自我接受和自我拒绝,过重的自尊心和自卑感,过强的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过分的独立意识和逆反心理。这些障碍会影响到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因此,大学生要正确的认识自我、愉快的接纳自我、自觉的控制自我。  相似文献   

3.
一、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征,从严把好教学质量关自我意识,是人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个体对自己和自己与周围世界关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来控制、调节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这就是自我意识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能力表现在认识上就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表现在感情上就是自尊、自信、自豪感、责任感和义务感;表现在意志上就是自我监督、自我调节与控制。由于身高、  相似文献   

4.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本文在阐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5.
辛占香 《教育科学》2005,21(4):51-52
大学阶段是一个人逐渐走向成熟的重要时期。自我意识的调控与培养是大学生成长发展过程中很值得探讨的一个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有以下几个特点:过多地关注自己;矛盾性比较突出;自我认识趋于客观,但认识上仍有偏差;自我控制、自我教育能力有较大提高,但仍有明显不足。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大学生的自我意识进行调控与培养:客观地评价自我,悦纳自我;培养健康的自尊心;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提高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能力。  相似文献   

6.
大学生自我意识特点及其培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自我意识水平的高低不仅是个体心理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且将影响和制约人生选择和行为取向。青年大学生正处于心理发展的重要时期,应引导他们积极主动地去认识自我,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本在阐明什么是自我意识的基础上,着重论述了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特点和如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康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自己以及自己与周围事物关系的认识,尤其是人我关系的意识,它包含自我认知、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自我意识是否正确、完善、统一,紧密关联着个体的思想和行为,决定着个体人生价值观的建构,对一个人的活动和未来将产生重要的影响。青年时期是一个人的自我意识分化、定型的关键时期,而大学时代又是人的青年时期最重要的阶段,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强烈地在自我认  相似文献   

8.
自我意识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形式,是特殊的认识过程,是主体对于自己以及 自己与周围事物的关系,特别是人我关系的认识,它指导个体适应社会生活,并对周围社会 生活环境产生积极的影响和作用。个体社会化的结果之一是形成自我意识,它包括自我认识 、自我评价、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的发生与发展对个性形成起重要作用。  中班幼儿的自我意识大大丰富,从主要是对自己生理特征的认知,逐渐发展为对自己 的社会角色以及心理活动的意识。因此,抓住这个关键期对中班幼儿进行自我意识的培养是 十分必要的,也是可行的。我…  相似文献   

9.
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增强与完善扬州大学农学院顾晓虎自我意识是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即个体对自己与周围世界的关系的认识。根据这种认识来调控自己的行为,使个体与环境保持动态平衡的能力,就是自我意识的能力。这种自我意识能力表现在认识上,就是认识自己、评价自己;...  相似文献   

10.
试论大学生自我意识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处于青年中期的大学生是自我意识初步确立的时期。自我意识的初步确立,是青年时期在心理和社会属性方面最重要的收获之一。青年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既是社会化进行的领域,又对个体社会化具有控制作用、调节作用,对青年学生个体人生价值观和人格的形成具有导向作用,也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在个体社会化过程中的作用(一)自我意识与个体社会化的关系。从根本上来说,自我意识是社会化的产物。社会化的内容包括了自我意识的产生、发展和稳定形成。自我意识也是在个体与他人、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形成、发展的…  相似文献   

11.
高岩 《甘肃高师学报》2000,5(1):106-108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于自己以及自己和客观事物关系进行认识时所产生的一种意识活动,是思想品德教育的理论基础和基本依据,对个体人格的形成、道德行为调节、思想道德观念内化和自我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德育实践中,我们必须讲究受教育者自我意识的启发和诱导,充分运用自我意识的形成理论,以提高德育的实效。  相似文献   

12.
本文旨在从一个特殊的视角,分析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遵循着盲目自我、社会自我、真正自我的路径,分析了大学生自我意识成长的过程。通过对自我意识的探索过程使大学生在完成学业的同时也在深刻思考着对自己的认识以及自我价值的实现。确立自我同一性,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  相似文献   

13.
大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特点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生自我认识是个体自我认识的基础,自我概念,自我评价代表了自我认识的水平,是自我认识的核心成分,自我体验是在自我评价的基础上,个体对自己产生的情况体验,大学生有设计自我,完善自我的强烈愿望,大学生的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整是基本协调统一,同步发展的,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已经成为一个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对其心理健康有着重要的作用,是影响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的关键。当前,有些大学生在自我意识上产生了偏差,从而导致多种心理健康问题的产生。应从认识自我、控制自我及对待自我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自我意识,维护大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5.
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因素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我意识是个体人格中的核心内容和调控机制,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本文从个体和环境、主观和客观两方面分析阐述了影响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自我因素和非我因素,并详释了二者之间的关系,以期对了解和培养大学生健全的自我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一、自我意识及其重要性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和态度。人通过实践活动,不仅能认识客观事物,而且能认识自己,例如对自己的感知、记忆、思维的认识活动,情感、意识的认识过程,以及对兴趣、能力、人格等个性特征的认识,通过自我与他人的关系认识自我在集体中的地位和作用等等。自我意识又分成多种形式,例如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监督、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不是个别心理机能的表现,而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具有完整的心理结构,包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自我作为积极活动的主体、行为的外部特征、自己的个性心理品质和特点、社会道德的自我评价系统等。  相似文献   

17.
人之所以成为宇宙中唯一能进行自我教育的动物,唯因其有自我意识,唯因人能把自已作为客体去认识,评价、控制和改变。自我教育和自我意识如此密不可分,以至于我们将自我评价、自我认识和自我控制等自我意识要统称为自我教育的基本能力。因而,我们可以通过对个体自我意识发生、发展的分析勾勒出个体自我教育形成演进的一般历程。个人对自身的意识一般要经历从外部到内部、从表层到深层、从局部到整体、从现象到本质这样一个过  相似文献   

18.
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大学生个体成长发展的必备素质。然而当前大学生存在自我认知不清、自主学习能力差、自我生活安排不当、自我职业生涯规划不明确以及自我心理适应能力不强等问题。有效提升大学生自我管理能力,必须将学校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有机结合,一方面学校通过恰当的、创新性教育措施强化学生自我管理意识,另一方面大学生个体要制定时间表、树立榜样、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建立社会支持系统等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19.
自我意识是隐藏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的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系统。个体正是通过自我意识来认识和调控自己。在环境中获得动态平衡,求得独特发展的。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急剧增长、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探讨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和培养  相似文献   

20.
戚花 《成才之路》2009,(25):4-4
自我意识又称自我概念,是一个人关于自我及其与周围环境关系多方面、多层次的认知和评价,是个体魁自我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状态的认识的总和,包括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等。研究表明。自我意识的功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影响个体对活动的选择和行为的坚持性;二是影响个体在困难面前的态度;三是影响个体在活动时的情绪;四是影响个体新行为的形成和习得行为的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