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49 毫秒
1.
章忠平 《图书馆学刊》2010,32(11):76-78
残疾人群体作为社会特殊弱势群体,其医疗、康复、教育、就业等深受社会关注。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教育机构,应主动承担起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的责任。在阐述图书馆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意义的基础上,针对目前图书馆为残疾人服务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图书馆深化为残疾人提供知识援助服务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以展现百姓的个体生活困境为切人点,通过媒体影响力引起公众关注、从而得到社会募捐与救助的这一类新闻报道,可将其称为“援助类报道”。媒体或个人依托在媒体上发布的援助类新闻报道而发起、组织募捐活动,统称为媒体募捐现象。  相似文献   

3.
青少年上网成瘛已成为一个非常突出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了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各种机构也纷纷参与到救助网瘾青少年的队伍中。图书馆作为人类文化知识的集散地和社会再教育的重要基地,理应为网瘾青少年提供自己的特色救助——知识援助。对图书馆为网瘾青少年提供知识援助的可行性进行了分析,具体探究了知识援助的一些举措。  相似文献   

4.
图书馆的社会援助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图书馆的社会援助 ,指图书馆争取或接受国内外机构、团体或个人捐款、捐书、赠物 ,以珍藏特色文献、充实馆藏、改善馆舍条件 ,增强为社会服务能力的行为和结果。图书馆要争取社会援助 ,应转变观念、拓展功能、完善自身形象。参考文献 6。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图书馆募捐在经济、社会、教育、伦理等方面社会意义的分析,为促进图书馆开拓社会募捐市场,提出了建立本馆基金组织、利用个人资源集资、采取多元募捐形式、设计网站捐赠指南等策略性的规划及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6.
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的图书馆与社会合作实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问卷调研对图书馆外部公共服务机构进行考察,了解它们的服务范围、条件、目的、与图书馆的合作关系及评价、合作渠道和合作期待、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中相关部门重要性的认知等。提出图书馆应简化服务条件,主动发挥部门优势加强与同质部门在资源、业务、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和援助,注意借鉴商业性机构的灵活服务手段并建立异质联盟,坚持无偿服务以提高服务质量,争取政府和社会外界的资金投入,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常熟论坛上,社会力量参与图书馆建设受到关注。会后,笔者对近年来援助图书馆建设的国内外社会力量做了一次考察,选取其中十二个比较活跃的项目或组织加以介绍,以期为基层图书馆寻求社会力量援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面向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知识援助的图书馆新制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和社会转型的不断发展,社会弱势群体已经成为直接影响青海省经济持续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而作为面向全社会公益性服务机构的图书馆,应当充分利用自身拥有的社会资源优势,为那些需要援助的人提供形式多样的学习进修、技术培训和信息咨询等方面的知识援助。文章初步研究了青海省农牧民弱势群体的现状、原因及其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图书馆是慈善捐助的最佳领域之一。自美国钢铁大王卡内基创建现代慈善基金以来,这一领域一直广受社会慈善家和社会公众的关注。在我国,社会力量对图书馆的广泛援助,体现出社会各界对百姓精神文化需求和基层教育的支持,是图书馆建设不可或缺的力量。针对目前我国社会力量对图书馆的5种类型援助模式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各自的特点和利弊,探讨图书馆慈善与公益面临的主要困境,提出未来发展方式——创新型援助模式。  相似文献   

10.
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共图书馆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主体组成部分,是实现公众信息公平权利的制度保障,是社会弱势群体的知识援助机构.当前我国公共图书馆制度供给不平衡、公共图书馆布局不合理、结构不完善、体制不畅通的现状严重影响了公共图书馆事业的发展.我们应该完善图书馆制度供给机制,不断加强城市公共图书馆体系建设,同时以城市返哺农村为导向,加强乡村图书馆体系建设,构建一个普遍均等的面向公众的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1.
文章指出了在图书馆建设面临政府责任缺失和市场体制不完善的条件下,社会力量可作为参与图书馆建设的一种重要力量。进而论述了各种社会力量(非营利性组织、群众团体、企事业单位、志愿者以及海外华人华侨等)在费金投入、图书捐赠、人员支持、制度建设等方面参与图书馆建设事业的支持;并得出了社会力量以其资金多样性、覆盖广泛性、参与热情性的优势而成为实现与图书馆建设共赢的一种新型力量和新型模式这一学术观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意义] 捐赠是社会力量参与公共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形式之一,而我国社会捐赠公共图书馆的规模一直很小,研究税收优惠政策的落实对鼓励社会捐赠具有重要实践意义。[方法/过程] 汇集我国现代公共图书馆法规中鼓励捐赠的条款,并从捐赠方、获赠方、优惠方式3个方面梳理现有社会捐赠的税收优惠政策,发现目前社会捐赠公共图书馆获税收优惠的政策存在3个问题:捐赠公共图书馆的相关问题模糊、社会捐赠获税收优惠的限制较多、捐赠公共图书馆缺少享受税收优惠的路径;并介绍美国的税收政策。[结果/结论] 针对捐赠公共图书馆获税收优惠政策现有问题提出相关建议:出台专门的规范性文件、减少捐赠获税收优惠的限制、成立全国性公共图书馆事业基金会。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基于馆藏文献资源建设,对捐赠文献的质量控制,引发图书馆与捐赠者在捐赠行为细节上的矛盾.文章就协调二者关系,提出了见解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周建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19):105-111
[目的/意义] 图书馆实物受赠模式面临困境,基于网络众筹的现金受赠模式也存在不少问题,兼具现金受赠与实物受赠特征的图书馆认捐受赠模式存在诸多优点,但实践效果差强人意,存在进一步创新空间。[方法/过程] 详细分析图书馆实物受赠模式及其创新探索的困境和形成机理,全面调查我国图书馆认捐受赠的实践现状,在分析其优势和探究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图书馆认捐受赠模式的创新框架。[结果/结论] 基于互联网思维和技术,以提升受赠效率和质量为目标,强化效果反馈和过程透明,打造标准化、易复制、可操作的认捐系统和实施方案,形成多方共赢的公益生态,是图书馆认捐受赠创新的方向和路径。  相似文献   

15.
论基层工会在高校图书馆文化建设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文化是图书馆发展的内在需求和灵魂,它的建设内容与途径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图书馆基层工会作为群众组织,在图书馆文化建设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主要表现在:创建民主治馆制度、和谐人际关系、丰富活动文化等;同时,工会参与图书馆文化建设的途径也是多方面的,如通过创建职工之家、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教代会制度等。此外,图书馆工会要更好地发挥作用必须加强自身建设,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并要重视工会干部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图书馆知识援助制度的创新及实施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图书馆作为人类知识、文明成果的集散中心,需要进一步推行社会化服务。我国各级各类图书馆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承担起构建和谐社会、扶贫济困的社会责任。主要从图书馆知识援助的政策、法律制度建设以及具体实施知识援助的措施等方面作了相关探究。  相似文献   

17.
我国图书馆社会捐助的缺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曲晓玮 《图书馆论坛》2005,25(6):144-146
社会捐助是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文章从观念缺失、环境缺失、机制缺失三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图书馆社会捐助存在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图书馆管理因系统与地区的“条块分割”,不能顺利整合资源、共建共享、协同服务,导致“均等资源”、“均衡服务”目标难以实现;参考咨询尚未凸显;图书馆阅读环境堪忧。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必须实行社会管理:①规范政府管理图书馆权力;②完善图书馆行业组织权利;③实行多渠道办馆;④厘清图书馆服务原则;⑤整合地方图书馆资源;⑥吸引公众参与图书馆建设。  相似文献   

19.
文章梳理并总结了国立西南联合大学图书馆在长沙和昆明期间的图书馆馆舍建设、文献资源建设、规章制度建设和组织机构建设等,详细阐述了图书馆同仁坚守岗位,殚精竭虑,想尽一切办法补充图书报刊文献资源,规范图书馆工作流程,坚持不懈开展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管理、藏书建设、目录索引编制、文献资源保障、读者服务、馆际合作和学术研究等图书馆业务,为国立西南联合大学教学和科研提供了可靠的文献资源保障,其精神风貌和远见卓识令人敬佩。  相似文献   

20.
图书馆转型是一个内容丰富的研究课题,转型话语是图书馆转型的重要内容。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可以分为学者研究、组织倡导、业界实践3个维度。在学者研究维度,对图书馆转型相关文献进行综述,了解现有研究基础和不足,明确图书馆转型话语构建的研究意义;在组织倡导维度,收集图书馆及相关组织的战略规划、发展报告等文本材料,解析图书馆转型话语的构建过程以及其中的关键角色和内容,在此基础上构建图书馆转型的话语体系,包括话语主体、话语内容、话语形式、话语对象、话语成效等关键要素;在业界实践维度,对图书馆界较为广泛参与的图书馆转型运动的背景、原因、宗旨、成效等进行梳理,分析其向公众传递的图书馆转型动因,以及运动取得的社会参与成效。最终总结图书馆转型的话语构建,以期为图书馆更深入的转型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