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闲侃冬泳     
竺江波 《游泳》2000,(2):29-30
常有人问冬泳者:“冷不冷?”,年少气盛者一昂脖子回答:“不冷!”其实这纯属吹牛。你一个恒温37℃的血肉之躯,又没有海豹、鲸鱼那般的皮下脂肪,在冷水中会不冷?真要是感觉不到冷的话那问题可就严重了,得去瞧大夫了。由于我们一些泳友的豪言壮语,许多人便以为冬泳者火气旺不怕冷,这完全是一种误解。 冬泳之冷冷到什么程度?不亲身体验一下是很难体会的。就我个人的理解,冬泳大概算得上是人所能遇到的寒冷之极。有不少人有冬天洗冷水浴的经历,便以为冬泳的滋味大概也差不多,这也是对冬泳的一个误解。冬泳与冷水浴是完全不同的…  相似文献   

2.
韩德平  丁兆东  王志强 《游泳》2011,(5):I0017-I0019
冬泳对人体养生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已成为医学和体育界的共识。如今冬泳已发展成为一种时尚的养生方式,为世人所瞩目。本文以冬泳养生为论点,以中华养生学文化的起源与发展的历史,以我国古代养生学家的经典理论为论据,以科学冬泳观为指导,从冬泳“冷应激”、耐寒锻炼、神经调节、心理平衡、冬泳“苦乐观”和科学冬泳等方面,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论述了冬泳对人体养生的影响及科学性,充分证明冬泳对人体养生功效确切,意义重大,作为一种新兴的养生方式值得提倡和推广。  相似文献   

3.
马玉柏 《游泳》2011,(5):I0054-I0057
冬泳健身运动从它传播的那天起,就面对着各种传统观念与习惯的挑战,遭到社会上的种种冷语与否定,如当前的冬泳违逆传统的“冬藏”理论,冬泳能引发一些病症和人身伤亡等等。受此影响,部分泳友放弃了多年的冬泳健身运动,使多年冬泳健身形成的好的健身效应遭到了削弱,导致旧病复发。我认为我们有责任来帮助这些泳友走出这个误区。现在我站在中西医结合的角度来浅谈一下要科学地继承古人养生经验和传统,明白从传统和现实的冬泳健身效应看,冬泳健身运动是不违逆古人“冬藏”的养生要则的。冬泳是在科学指导下的健身运动,以适应冷刺激(应激)所进行的锻炼,以冷疗法作为医疗体育来促进人体健康和疾病康复所起的作用已被冬泳人勇敢的实践和医学界及体育界专家与学者的科研成果所证实。因此,那种食古不化照抄照搬古人的“冬藏”要则的做法是不可取的。  相似文献   

4.
张云强 《游泳》2012,(1):I0008-I0009
大学期间,我曾在上海政法学院冬泳社练习冬泳。从那时起,冬泳使我明白“人是需要有一种精神的”,游泳社的老师和同学则让我明白“我们都是一家人”。  相似文献   

5.
唐炯 《游泳》2011,(5):I0029-I0031
本文通过对当前冬泳及冬泳科研状况的分析,提出必须全面落实广义的科学冬泳与个人实际的紧密结合,才能提高冬泳的中、远期效益,从而真正彰显冬泳的优越性和更有利于加速发展群众性的冬泳活动。  相似文献   

6.
丁怡 《游泳》2011,(5):I0051-I0053
衡阳市冬泳爱好者协会于2006年4月23日正式注册.挂牌成立。协会成立以来,以会长胡友春为中心的的领导班子,紧紧围绕协会宗旨,积极响应国家全民健身的号召,解放思想,扩宽渠道,求真务实,团结奋进,内抓管理,外树形象,为衡阳市冬泳爱好者协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几年来,协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一支爱好冬泳的松散的群体,发展到近两百人的正规部队,从一支不起眼的协会组织到全省乃至全国冬泳界都小有名气的组织。协会以“全民健身”为旗号,以“爱我湘江,保护母亲河”为宗旨,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公益活动。如今,衡阳市冬泳爱好者协会已成为令人羡慕的一个温暖、和谐的冬泳爱好者的乐园。  相似文献   

7.
王石生 《游泳》2011,(6):16-17
冬泳情结 我开始冬泳是在1999年秋。其实,我在更早以前就开始对冬泳和冬泳人敬慕了。那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一个风刺骨的冬日,在龙潭庙会上,我看到冬泳人不惧寒冷,鱼跃入水,在冰水中搏击,不禁肃然起敬,但又觉得自己是绝对下不了这么冷的水的。带着对冬泳人的敬慕和对自己的惋惜,我恋恋不舍地离开了冬泳场地。  相似文献   

8.
饶文丽 《游泳》2011,(6):18-19
“狂游”是我先生,大名蔡庄荣,宜春冬泳基地一位尽人皆知的游泳痴迷者。细数他的网名,从“狂游”到“江南宜春冬泳”到“走哪游哪”,都与冬泳有关。可以说伴随宜春冬泳的发展,他在健身、交友、修身、养性等各方面都收获颇丰,“冬泳健身冬泳快乐”的理念在他身上得到了完美体现,同时也给我们家庭带来了很多可喜的变化。多年来,发生在他身上的游泳故事很值得我为他记录下来。  相似文献   

9.
周昌法 《游泳》2011,(5):I0005-I0007
大连是“游泳之乡”,在这里有环保、天然的海水浴场。大连人爱大海,爱游泳,更爱冬泳。大连冬泳历经三十佘载的发展,底蕴深厚,潜力巨大。本文循着大连冬泳发生、发展的脉络,以用好大海,普及冬泳;精心指导,科学冬泳;认真组织,推动冬泳三大章节为主题,系统详实地记叙了大连冬泳简朴的昨天和火红的今天,以典型事例展示了大连冬泳人对科学冬泳、强身健体的执着追求。全文对如何组织、指导群众性的冬泳活动,提出了自己独到的做法和见地。  相似文献   

10.
冬泳感受     
岳正 《游泳》2000,(5):31-31
冬雪飘飘,寒沁肌骨,一些人赤条条偏要和老天爷较较劲儿,高喊着“真凉呀!”随之扎入冰冷的水中,奋力划游。不用说他们是冬泳爱好者。 人们可能有个误解,以为冬泳的人天生就不怕冷,这是不对的。其实,任何健康的人都可以尝试冬泳。去年,我在冬泳爱好者的“引导”下,参加了济南铁路局冬泳队。冬泳第一天,我换好泳装来到游泳池边,望着泛着白光的冷水,心里发起怵来:平时冷水洗洗脸还嫌凉呢,若整个人泡在冷水中,那不给“扎透”了。当我咬着牙慢慢浸入水中时,果不出所料,一股“冷流”如过电般穿遍全身,脑子一片空白。片刻,肌肉…  相似文献   

11.
周永温  黄卫东图  陈兴社图 《游泳》2012,(5):I0014-I0015
克服“三难” 常有人问我,冬泳冷不冷,我常回答“不冷!”。其实,不冷是不可能的。我想,只要有科学的锻炼方法,只要有征服大自然的意志与毅力,就能驱严寒、化冰霜、健体魄。  相似文献   

12.
屈向东 《游泳》2011,(5):I0026-I0028
作为一个群众团体的冬泳组织,如何把来自社会各界的“小社会”但又有共同爱好的人组织起来,形成一个讲文明、守纪律、有活力的和谐团队,是摆在冬泳组织面前的一个难题。包头市冬泳运动16年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发展到今天会员已达500多名,建起功能齐备的冬泳基地,“中国冰人”王刚义、北京体育大学户外运动中心主任张健等参观后给予高度评价,2010年该协会荣获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群众体育工作先进单位”称号。作为一名冬泳人,笔者试图从中找出一些规律,经过思考、分析认为:健全的组织、有效的措施和温馨的管理是它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3.
王有喜 《游泳》2011,(5):I0007-I0009
黑石礁冬泳队是大连市冬泳协会基础最扎实、工作最得力的一支基层冬泳队,组队十多年来。没出现过一起冬泳伤害事故,各项活动有序开展,冬泳队伍不断壮大,这要得益于严格的组织管理和人性化的服务。本文以三个“建立”,即建立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建立一套务实有效的制度规定、建立一支德高技精的救生队伍入题,畅谈加强冬泳组织管理的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14.
《游泳》2012,(1):I0002-I0002
龙起玉兔归,辞旧迎新年。 值此充满希望的2012年和元旦全国“冬泳日”来临之际,谨向全国冬泳组织和冬泳爱好者致以新年的祝福!  相似文献   

15.
张桂燕 《游泳》2001,(2):33-35
冬泳运动作为一种特殊的锻炼方式,近20年来在全国各地蓬勃展开,并日趋兴旺,然而将冬泳作为一门科学来认真研究,却只有10年的时间。最初人们形容冬泳为:“受一会儿罪,健脾开胃,美梦伴睡,精力充沛”,到后来认识到“冬泳是一种血管操,对心脑血管有好处,并可改善消化、呼吸及神经系统的功能”,再进一步,有人提出“冬泳能祛病强身,延缓衰老”等观点,步步深人。直到如今,已建立了全国性冬泳科研机构,每年有数十篇论文,从生理学、运动学、老年医学及生命科学等不同角度,专门探讨冬泳的各种问题,但是心理学方面的文章较少。…  相似文献   

16.
刘杰  符谦  杜晓平 《辽宁体育科技》2006,28(6):19-19,21
对沈阳常年坚持冬泳健康男性30名进行实验研究,用放免测试仪测量冬泳运动中老年男性血清皮质醇、催乳素、甲状腺激素(T3)含量。观察冬泳运动机体应激反应时血清皮质醇、催乳素等浓度变化,探讨机体的冷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年、3年及3年以上冬泳者出水后血清皮质醇的浓度明显高于入水前;催乳素无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17.
冬泳25年     
魏甡生 《游泳》2021,(2):80-81
1996年,时年50岁的我开始参加冬泳锻炼,到2020年,我74岁了,坚持冬泳已经25年。同事、同学、朋友常向我打听、咨询关于冬泳的一些感受和问题。我参加冬泳,完全是被疾病逼出来的。在我年近五十岁的时候,患上了一种顽固的疾病--“网球肘”,其实就是关节劳损,或者叫慢性关节炎。  相似文献   

18.
彭友进 《游泳》2000,(1):31-32
冬泳是一项超越常规性运动。它要求冬泳者有超常的勇气、毅力、胆识和严格的科学精神。它用超常手段 ,破冰引浴 ,在风雪中游泳。它用低温刺激与体能急速付出形式 ,激发人体神经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等全身各系统的潜能 ,并且给人以崇高精神的感召与启迪 ,使人的品格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净化与升华。收益越大 ,风险越大。如果违背冬泳内在规律 ,就会伤元气 ,招来诸多疾病。人们在长期冬泳实践中 ,已经总结出许多“禁律” ,条条都不能违背。纵观这些“禁律” ,据我20年冬泳体会 ,要想取得好的冬泳效益 ,只有实实在在探索到自身实际的“…  相似文献   

19.
潘晓华 《游泳》2013,(1):I0008-I0008
到今年我入会也有8个年头了。别人看到我一个丫头片子,且个子娇小,居然也是冬泳一员,好奇地问我,冬泳冷不冷?我笑眯眯地说,不冷才怪,但能坚持。  相似文献   

20.
在21世纪,冬泳已被称为"勇敢者的运动"。它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慢慢变成一种时尚的锻炼方式。现在人们生活水平已经达到很高的一个层次,锻炼身体、追求健康已经被更多的人所重视起来。有人认为冬泳可以强身健体、调节精神、缓解疲惫,但是也有人持有反对观点。目前,我国冬泳活动不断发展壮大,参与运动的中老年人也越来越多。因此,文章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针对北京市部分中老年人对冬泳的认可度进行分析调查,通过研究得出,人们会对冬泳有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并促进冬泳运动的开展,为即将加入冬泳运动的人们提供可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