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正>顾随,周汝昌的老师。《苏辛词说》,顾随讲授艺术的自家撰为文字的一种具有浓厚独创特色与重要的代表著作;《苏辛词说》是《稼轩词说》与《东坡词说》的合称,两部《词说》,本系姊妹为篇,同时相继,一气呵成,弥足珍贵。1940年,是日本侵略中国的第三个年头。这年的秋天,深感家园沦亡之大痛的青年学子周汝昌,考取了燕京大学这所不挂日本太阳旗,以"因自由,得真理,以服务"的"武陵源"。凭借优秀的入学考试成绩,他免修了"大一"国文,而在上了两堂本专业英文课之后,教师M.  相似文献   

2.
顾随先生是我国现当代著名词人、教授和学者,他主要任教于燕京大学、辅仁大学、天津师范学院等,其代表作是《无病词》、《苦水诗存》等诗词集、《稼轩词说》、《东坡词说》等词学论著和《揣龠录》等禅学著作,培养了如周汝昌、叶嘉莹等一大批著名的文化名人。但是,对顾随先生的研究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初才开始,到2005年,共发表有关文章80余篇,涉及顾随生平著述、思想、人格、文风研究及作品的分析评论。随着顾随作品被广泛接受,随着现当代旧体诗词日益进入现当代文学研究者的视野,顾随研究一定会进入一个高峰期,顾随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突出地位也将被最终确立。  相似文献   

3.
本文是著者《词论家对苏辛词比较说略》一文的续篇,就词论家对苏辛词的“雅情与雄气”、“气体与魄力”、“性情颇歉与缠绵悱恻”等说法作了解说。  相似文献   

4.
文延式在晚清词坛异军特起,独树一帜。其词作追步苏辛的风格为历来词论家所认同,然对于其词学思想,我们始终未能窥其全貌,笔者今从文廷式随笔、随录、笔记、日记等著作中辑出其论词之吉光片羽,加以文廷式《云起轩词自序》及施蛰存先生辑录之《纯常子词话》,并结合其《云气轩词》来略窥文氏词学思想之全貌。文氏论词力斥柔靡,济以豪宕;在创作上,主张步武苏辛,多元并融,其词学宗尚与以“清季四大家”为中坚的临桂词派卓然相异,自成一家。  相似文献   

5.
1995年,周汝昌发表《还"红学"以学——近百年红学史之回顾(重点摘要)》,他通篇文章贬人扬己,把20世纪《红楼梦》研究的辉煌成就抹成一片白地!对红学的大是大非问题,我应该说明自己的看法,于是就有了《读周汝昌〈还"红学"以学〉》这篇文章。从此我开始思考他绝对化的"写实自传说"究竟错在什么地方。1997年撰写了《论周汝昌先生"写实自传说"的失误》,从曹雪芹的文学观、脂砚斋的批语、周氏自传说的巨大破绽三个方面论证了自传说根本不能成立。进入21世纪以后,周汝昌肆无忌惮地宣扬他的"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而且要把这个荒谬观点强加给曹雪芹和《红楼梦》。于是我就有了《"史湘云就是曹雪芹的妻子脂砚斋"是一个伪命题》,多方面证明了在雪芹笔下根本没有湘云嫁宝玉(曹雪芹)的内容,用大量论据证明脂砚斋是个男人,从而证明这个论题的"伪命题"的性质。这之后,我还批评了他的"一百零八回两扇大对称结构"法和"一百零八钗"说,诠释了聂绀弩先生的"周汝昌根本不懂《红楼梦》!"揭露他辱骂诬陷高鹗背后的目的,批评了他主观唯心论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诗坛李杜,词苑苏辛”,此说当作何解? 若用以表明这四位大师在中国诗歌史上的崇高地位,确是的论。但是,很多研究者却是以苏辛并举,说明他们同是豪放词派之班头。此说源远流长,宋元明清,及至当代,众口一词,几成不易之论。论据何在?在东坡,则以《念奴娇·赤壁怀古》为圭臬;在稼轩,《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自然是最有力的论据。有的说:苏轼“创立了与传统的婉约词派相对立的豪放派。”  相似文献   

7.
戴复古词基本上是慢词长调,展现深挚的人生况味与时事忧情,化俗为雅,气势壮阔,呈现出较为明显的诗化倾向,一定程度上拓展了词体的言说空间。但这一成就长期为其诗名所掩。总体上看,戴复古承继放翁衣钵,可以说是宋代苏辛词派的殿军之一。  相似文献   

8.
"尊体"是历代词史的核心讨论话题。唐代词有别于诗主要表现在配合燕乐而歌,五代时以《花间集》为代表,奠定了传统词学柔媚婉约的本色基调,北宋词人主要在内容上对词作新的突破,南宋词人则主要在词乐、词律上将词体与诗体区别开。清代是词学的总结期,集成式词学文献总集的汇纂、词韵词律的考订、杂体词的大量涌现,都表明词这一诗歌体裁最终取得了独立的文学地位。本文对历代词学家的尊体观念进行了概览式考查,给"尊体"说以一个比较明晰的线索。  相似文献   

9.
刘征新时期词创作始于1976年,而以1988、1989年之交为界,分为前后两期。前期亮丽,后期沉郁;刘征词以“熔冶苏辛”为其审美取向,得苏之“清”而得辛之“壮”,故其审美品格为“清壮”;自苏辛入而由苏辛出,扬其长而避其短,故刘征词审美取向之心理机制不在复古,而在创新,不在膜拜,而在超越。  相似文献   

10.
《虚字说》是我国第一部以"虚字"命名的文言虚字专著,并首次全面运用"神情声气"理论研究虚词。《经传释词》是中国传统语言学史上一部杰出的虚词专著。两书都采用了比较归纳法、上下文联系法和推究本义法,而《经传释词》运用的"因声求义"法与《虚字说》运用的"因声求气"法则彰显了两书研究方法的不同特点,也体现了训诂学派与修辞学派不同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1.
《回心院》是辽代著名女作家萧观音当前可见的留世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作品,常被视为词作品而收录于词集以及词论著作中。本文作者认为《回心院》是否为"词"尚可讨论,并围绕这一论题,辅以较为可信的证据,分别从是、否两个角度做出分析。作者认为《回心院》"是"词的主要理由为:有一定的谱式规律,符合词"要眇宜修"的特质,用韵符合词体习惯,曾被入乐演唱;认为它不是词的主要理由是:无定谱,多处不合格律。之后,经过分析和比较,作者在文中给出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结论——《回心院》应该为"词"。  相似文献   

12.
丁爱华 《语文知识》2016,(21):16-18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一词自问世以来,一直备受人们的关注。彭孙遹、梁启超、叶嘉莹等人在古典诗词研究著作中对此词都有专门的评述,王国维先生认为此词的境界为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然经历的第三亦即最终、最高的境界。周汝昌先生甚至说:"此词原不可讲,一讲便成画蛇,破坏了那万金无价的人生幸福而又辛酸的一瞬的美好境界。"这首经典之作已被收入苏教版选修教材《唐诗宋词选读》中。  相似文献   

13.
暨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五届宋代文学国际研讨会论文集》所载木斋《王国维"变伶工之词而为士大夫之词"反思》一文,所言"李白宫廷应制词"云云,乃纯属一种子虚乌有之说。原因是,李白生前并无所谓的"宫廷应制词"。该文所认定"李白宫廷应制词"的两个方面的理由,均无法接受材料的检验,因之,该文据以提出的"词体发生于盛唐宫廷"之说,也就无异于缘木求鱼。  相似文献   

14.
受当时社会政治风气的影响,徐邦达作于1976年4月稍后的《贺新凉》以"迂儒"的"韦编脆绝"与"郑笺毛传"反衬《红楼梦》"字字珠玑串",合情合理。其中"郑笺毛传"与顾随《木兰花慢》中的"高密笺经"同指郑玄的《毛诗传笺》,但一贬一褒,用意迥然不同。周汝昌先生认为徐词"郑笺毛传"云云是"葩经文采寓研红",与顾词"异曲同工,相互辉映",即同为称赞《红楼梦新证》之作。这一论断是完全不能成立的。  相似文献   

15.
曹农 《现代语文》2014,(12):94-95
一、追踪古诗词鉴赏的足迹 1949年前,受到封建社会的影响,以及一些新文化的深刻冲击,在古诗词鉴赏的理论与实践方面未能出现较多的作品,只是一些零散的范例点评。诸如:俞平伯《清真词释》、顾随《东坡词说》、《稼轩词说》,该时期未能出现体系周密的鉴赏方法。  相似文献   

16.
北宋苏轼开我国词史上农村词写作之先河,苏后农村词一度荒芜,直至南宋辛弃疾再度开始农村词创作并将之推向高峰。自上世纪70年代苏辛农村词对比研究引起学界关注,之后一直成为研究热点,且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对苏辛农村词进行辨析,对苏辛农村词对比研究所取得的成就进行梳理,并探讨下一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7.
民国时期江西词人以《词学季刊》《同声月刊》《学衡》《青鹤》等杂志为依托,分别形成以夏敬观、龙榆生为领袖以及以王易、胡先骕为首的两支词人群。江西词人群体是以地缘、业缘、学缘为纽带结成,他们早期词学梦窗、彊村,词境质实、词风晦涩、情感沉郁;20世纪30年代中叶后标举"苏辛",以词纪史,书写时事,词风飚烈。民国江西词人群体不仅延续了千年词统,以词记述民国特殊时期的家国史、学人心灵史,更促使时代词坛风会由"梦窗"转为"苏辛",为新中国培植了大批词学传人。  相似文献   

18.
编辑荐书     
《中国古典诗词感发》顾随著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5月版顾随,192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现代著名学人。顾先生能诗善文,精于禅。他讲古典诗词,以感发为主,一空依傍,而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见处处可见。当代很多著名学者,如叶嘉莹、周汝昌、吴世昌等人都是他的学生。此书就是根据叶嘉莹的听课笔记整理而成。对于热爱古典诗词的人而言,这本书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9.
宋末爱国词人刘辰翁的《辛稼轩词序》(下称《词序》),是一篇系统研究苏辛豪放派词风的重要词论。敏泽的《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虽然肯定了它“在推广辛词方面也发生了一定的影响和作用”,但长期以来,《词序》从理论上对豪放派进行的初步总结以及这一总结对后代词坛的积极影响,一直没有引起人们的充分注意。因此,评析《词序》,对古代词论的研究是有一定意义的。一《词序》第一次把苏辛词当作一个发展过程来阐述,当作一个艺术流派来研究,并对苏辛豪放词派作了高度的评价。《词序》曰:“词至东坡,倾荡磊落,如诗如文,如天  相似文献   

20.
词中苏辛,如诗中李杜。李杜诗风之异,论述颇丰,然苏辛词风之异却争论甚久。本文从题材、意境、韵律三个方面对苏辛词风异同加以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