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2 毫秒
1.
试论终身体育与学校体育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国际上掀起的终身教育浪潮,特别是日本倡导的“生涯体育”的理论与实践,促进了终身体育的发展。由于终身体育是受终身教育的制约,因此,必须实施终身教育指导下的终身体育的改革,并建立一个整体结构与优化终身体育的教育模式,进一步明确“终身体育”、“终身体育锻炼”、“终身体育锻炼者”等系列概念,确立我国学校体育在“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相似文献   

2.
高校体育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体育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和教育、自我发展和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学校体育的素质教育包括生理素质教育,心理素质教育和体育化素质;学校体育教育要立足现在,着眼未来,在学校体育教育中实施全面的素质教育,是达到终身体育目标的唯一途径。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具有与社会体育衔接的特点,是强化终身体育教育、增强体育锻炼意识的最佳时期。普通高校体育教学应树立终身体育为主体的理念,拓宽体育教育目标,以使学生终身受益为出发点,立足现实、面向社会、着眼未来。  相似文献   

4.
陈忠英  曹芳 《辽宁体育科技》2003,25(6):81-81,83
终身体育作为一种新的体育思想在教育领域已成共识。然而,高校体育在实现这一目标上缺乏完整的措施与方法。重视学生终身体育思想教育,树立现代体育观念,创造良好的体育锻炼氛围,培养体育意识和锻炼习惯,强化学校各体育环节的改革,是学校体育实现终身体育目标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5.
浅析乒乓球运动在终身体育中的推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孔博  王婷 《体育世界》2009,(3):48-49
本文从乒乓球运动的项目特点,乒乓球运动与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健身价值,分析探讨了乒乓球运动在“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终身体育”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指出乒乓球运动应被列为人们进一步贯彻落实“全民健身计划纲要”,践行终身体育锻炼的重要项目之一,同时也是各级各类学校体育教学中务必开设的一门重要课程,以使达到乒乓球运动健身的普及化,科学化,选择体育锻炼价值取向的终身化。  相似文献   

6.
许彩艳 《体育世界》2013,(11):127-128
终身体育是指一个人终身进行体育锻炼和接受体育教育,即要在人的一生中实施的体育运动。依据终身体育的观点,体育将持续人的一生,它将是学前体育、学校体育和社会体育等体育教育层次构成终身体育的教育全过程。运动兴趣的培养以及运动习惯与参与意识的形成是促进学生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因此,学校体育将成为学生终身体育的基础阶段。  相似文献   

7.
谷金明 《精武》2013,(21):100-101
如今在素质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应试教育已经不适应当前的教育要求了,亟待改进,尤其是小学体育,基于小学生的年龄与心理特征,学校体育的发展必须朝着终身体育的趋势前行。《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有这样的指示:"要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的教育,培养学生的体育锻炼意识、技能和习惯。"从中可以看出终身体育在学校体育教育中的重要性,我们体育教师应加新型强教育意识,使终身体育成为现实。  相似文献   

8.
孟英澎  金玉珠  张强 《精武》2012,(8):46-46,48
高等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教育的最后阶段,对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锻炼的能力和习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本文从体育锻炼能力的培养入手,研究与分析了其内涵及与终身体育教育的关系、体育锻炼能力培养的现状及如何培养的措施等等,旨在促进体育教学的改革,优化课堂教学效果,同时为培养大学生的体育锻炼能力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9.
大学时代是终身体育观念形成的最佳时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终身体育是体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终身体育观念的培养也是高校体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其核心内容是要求学校体育应以娱乐体育、健身体育、传统体育以及家庭体育等为主要教学内容,使学生在走向社会前,不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理论和从事体育锻炼的方法,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为走向社会尽快地实现体育终身化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培养策略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体育教育是学校体育与社会体育的重要衔接点,是大学生掌握和提高体育能力的最佳时期,也是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关键环节。如何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是高校在体育教育改革时必须重视及思考的问题。针对高校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义,提出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途径与方法,用以激发和培养学生对体育锻炼的兴趣和爱好,让学生逐渐形成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  相似文献   

11.
铸就培养课外体育意识和习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10年的课外体育意识教育,是为学生主动参与并形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而设想,达到丰富校园文化生活、陶冶情操、发展身体素质和发现体育苗子、培养人才、创造成绩的契机.并根据其生理、心理发展规律,针对性的实施教育.课外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还需要学校、家庭、体育工作者共同努力、督促和支持.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生命哲学的视阈思考新时代学校体育中的生命教育问题。结论:塑造生命是我国学校体育教育的发展逻辑主线;人的生命存在是新时代学校体育的逻辑起点,新时代学校体育的本质功能是生命教育;尊重生命规律,回归生命本原,建构完满与整全的人生,是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本源回归的意义所在。新时代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转向,应把生命素养作为统领新时代学校体育教育发展的“核心”素养;在学校体育生命教育的实践中,应当关注学生生命主体,树立生命教育理念;提升教师生命素养,建构生命化体育课堂;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生活世界,教学评价关注学生生命体验。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理论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阐述了体育教师培养培训一体化的理论构建:体育教师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一体化,师范院校、综合性大学与其他非师范类高校培训一体化;分别诠释其理论内涵及理论背景.提出该理论的实现途径:统筹考虑教育资源配置,实现体育教师职前培训、入职教育和职后培训一体化;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实现校本培训与院校培训相结合;开放师范教育体系,实现体育教师定向和非定向培养相结合.  相似文献   

14.
体育是需要强调人们亲自参加体育锻炼,并成为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内容。培养人们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是体育教育成果的一个重要标志。忽视培养学生对从事体育活动的兴趣、爱好和养成锻炼的习惯就不可能奠定学生终生体育的基础。故学校体育改革不仅要使学生掌握“三基”培养学生体育能力,而且应把体育课和课外体育活动结合起来,强调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这样才能全面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大学一年级的体育课作为高中和大学体育课衔接的枢纽,在课堂任务和教学方式方法上都应采取相应的措施。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研究结果和结论:入学的新生均有一个适应期和过渡期,文章提供了一些详细措施,以帮助他们学会适应学校环境、适应课堂学习、学会体育锻炼技能,形成正确的人生观。  相似文献   

16.
学校课余体育训练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也是学校体育工作的基本任务和重要工作。开展课余体育训练与竞赛,可增强学生体质,提高学校体育运动水平,可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培养体育人才,推动学校体育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从体育道德品质、知识、指导训练、心理能力等方面,阐述一般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素质,分析和探讨1名合格的课余体育训练教练员所应具备的条件。  相似文献   

17.
2019年底爆发的新冠肺炎席卷全球,对学校体育工作带来了严峻挑战。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时期对我国学校体育课程的思考,认为生命教育应成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体育教育的最终使命和落脚点是人的生命。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从倡行混合式教学方式、运用情境化训练模式、推动“家校社”一体化发展等方面提出了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课程模式的构思,建构了基于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设计模型,并从融入生命教育理念的小学体育教学有助于强化学生对生命价值的认识,有利于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等方面对学校体育的价值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思辨法、访谈法,从系统观出发,对我国学校军训与学校体育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认为:1.)我国学校军训与学校体育的发展与外部环境关系是:随着环境和谐度的增长,学校军训力度减小,而学校体育的力度增大。环境和谐度减小,则反之。2.)我国学校军训与学校体育发展的内部环境:一是管理机构的微观系统(校内)存在互补性缺陷,二是课程改革效果有待加强,三是教师身份认识模糊;这些内部环境问题(还有指导思想),实际是他们的关系没有理顺,没有明白何者是第一位,何者是第二位。  相似文献   

19.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比分析法、逻辑分析等方法,分析当前中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发展进程中学校体育发展出现的诸多困境。提出:学校只有真正实施素质教育和更新教育观念,校长和教育部门负责人的问责必须落到实处,必须加大对体育教师的培训力度,建立各种防止造假的机制。只有加强学校体育,改善并提高青少年身心健康,才能迈出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的坚实步伐。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新课改的影响下,不管是教育当中的教材还是训练模式都产生了巨大改变。尤其是将拓展训练充分运用到初中阶段的体育训练中已经逐渐成为提升整体体育训练水平、锻炼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措施。基于此,该文主要针对初中体育训练中有效应用拓展训练展开了详细探究,进而分析了应用拓展训练的具体举措,以期为初中阶段的体育教师在今后的训练中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