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同时考虑政府征税和补贴以及消费者环保意识,研究生产商的低碳技术选择问题,探讨消费者环保意识、碳税和补贴对生产商3种技术下的碳排放和利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低碳技术补贴较大且消费者环保意识较强时,生产商采用多技术进行生产,否则,生产商以现有技术进行生产;生产商使用多技术生产的利润总是比仅采用低碳技术生产的利润要高;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提高并不总能降低生产商的碳排放,而碳税的增加却总能降低其碳排放。  相似文献   

2.
基于制造商主导和消费者低碳偏好,分别构建碳税和碳限额与交易模型,研究制造商生产定价和减排问题,重点比较制造商利润随各种政策变量的变化关系。首先,消费者偏好使得制造商选择减排有利,当碳税\碳价格在临界值以内,存在单位产品最佳碳排放量使得制造商利润最大化,而最佳碳排放值与碳限额并无关系;其次,在碳税模型中,制造商利润与碳税成反比关系,而在碳交易模型中情况较为复杂,制造商利润取决于碳价格、碳限额和企业碳排放量,而当碳税等于碳价格时,制造商更倾向于选择碳限额与交易政策;最后,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上述结论。  相似文献   

3.
基于碳排放量具有动态性,两国政府可采取单边碳税政策或碳税合作政策,两国企业可选择独立低碳技术研发或低碳技术研发合作,构建了政府与企业相互博弈的三阶段博弈模型,求出了线性反馈策略的纳什均衡解,再选取不同的低碳技术研发溢出率,对政府碳税政策和企业低碳技术研发形式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进行了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若企业不分享低碳技术研发成果,低碳技术研发合作和碳税合作政策均不能产生长久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只有碳税合作政策能在短期内产生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若企业共享低碳技术研发成果,低碳技术研发合作和碳税合作政策分别有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和环境效应,只有在单边碳税政策下低碳技术研发合作才有明显的环境效应,碳税合作政策只在短期内具有明显的低碳技术研发效应;在既定的低碳技术研发形式和碳税政策下,低碳技术研发溢出率越高,环境效应越明显.  相似文献   

4.
应对国际出台诸多严控碳排放量的政策对我国产品生产及发展带来的冲击,以碳税征收机制对低碳产品与普通产品影响为切入点,建立政府、企业以及消费者三阶段博弈模型,以制造业双寡头市场为研究对象,探讨最佳碳税征收机制的制定。研究结果表明:建立的四种碳税征收组合机制对社会总福利均有损失影响,面向生产低碳产品的企业利润角度,应实行高碳税税率低碳税配比政策;面向产品市场需求角度,应实行低碳税税率高碳税配比政策。  相似文献   

5.
基于碳税的政府与企业行为博弈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媛  赵道致  祝晓光 《资源科学》2013,35(1):125-131
在供应链低碳化过程中,考虑到政府拟采取征收碳税的方式对制造企业碳排放进行规制,构建了政府和企业的三阶段博弈模型.在模型中综合考虑了产品低碳度、消费者低碳偏好、碳税税率等因素,使模型更加接近现实从而减少预测误差.第一阶段为政府制定单位碳排放的征收税率,第二阶段为制造商确定最优减排率,第三阶段为制造商确定产品价格.研究表明,征收碳税对制造企业减排起到有效的激励作用,将碳税税率制定在不同水平,企业的减排效果发生很大的改变;碳税对企业的产品价格影响较小,伴随税率的变化价格波动较低.最后,进行了模型的应用分析,为低碳化供应链管理中政府及制造商的战略决策提供技术指导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6.
综合考虑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等因素,构建低碳环境下制造商与零售商组成的两级供应链模型,以供应链成员各自利润最大化为原则,求解制造商与零售商的最优定价及市场需求量;在此基础上,分别分析政府碳税及补贴对供应链成员定价及市场需求的影响,给出产品定价与减排策略的关系;最后通过数值仿真对结论进行进一步分析。为企业产品定价及减排、政府碳税及财政补贴的制定提供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7.
从消费者效用出发,在节能减排的背景下构建制造商外包决策的计算实验模型,研究碳减排政策以及消费者行为对制造商外包决策的影响,并将强化学习算法引入制造商动态决策过程中,为制造商在多周期决策中制定合理的策略提供理论依据。结果发现:当消费者低碳偏好水平较高时,制造商应该以自产方式生产低碳产品;反之,制造商应该外包生产普通产品。当碳排放奖惩力度较高时,制造商应该自己生产;反之,制造商应该外包生产。另外,当制造商的碳减排难度较小时,制造商以自产方式生产能获得较好的收益;反之,制造商应采用外包策略。  相似文献   

8.
基于低碳技术存量差异,本文构建了两类企业选择创新模式的演化博弈模型,在碳税税率与碳交易价格不同的情境下,通过数值仿真模拟了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模式的动态选择过程。研究表明:技术能力与存量是企业低碳技术创新战略选择的根本约束,技术能力较弱的企业对碳税税率、碳交易价格变化相对敏感,技术劣势迫使其选择模仿创新,而技术能力较强的企业大多倾向于自主创新,通过碳交易机制获取创新补偿收益;适度税率可以刺激低技术企业加强研发活动,同时为高技术企业提供创新补偿,成为碳税政策工具发挥价格控制功能的临界条件;碳交易政策为不同技术水平企业运营提供了市场协调方式,与碳税政策组合出差异化的补偿机制与替代机制。  相似文献   

9.
鉴于当前在探讨制造业集群供应链上供应商与制造商协同低碳创新的行为演化时,将政府环境规制、链内企业合作契约及消费者绿色偏好3类因素同时纳入同一分析框架的研究还较为欠缺,为进一步促进我国制造业集群的绿色化转型,聚焦于集群供应链内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组成的二级结构,将政府行为、链内契约以及消费者反馈作为企业低碳创新策略选择影响因素,构建博弈模型分析双方的长期最优均衡策略,并通过案例数值仿真分析讨论关键参数对博弈系统演化路径的影响。结果发现:当供应商企业与制造商企业分别进行低碳创新后,消费者支付意愿增值、博弈企业双方共同低碳创新与单方企业低碳创新产生的收益增幅之差、碳税抵扣额、对方违约罚金这四者之和大于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时,博弈双方的长期均衡策略均为{低碳创新};当企业低碳创新研发净支出越低、违约处罚越高、消费者绿色偏好越强时,企业越倾向于选择{低碳创新}均衡策略;碳税税率变化对企业的均衡策略影响不显著。据此,提出制定科学的环境规制政策、构建合理的链内合作契约、着力培养消费者绿色偏好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分析当技术存在互补关系且创新者在纵向结构上不对称时,网络外部性对专利联盟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从内部创新者与公共管理者的角度,开放式专利联盟是最优许可策略,但是并不是外部创新者的最优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大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开放式独立许可策略;当网络外部性强度较小时,外部创新者倾向于选择封闭式独立许可策略.该研究为网络外部性环境下互补性技术许可策略决策提供了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已经从生产的国际化到经济全球化,研究开发的国际化到科学技术全球化。全球化正在迫使政府和公司不断地反思和调整他们在科技发展方面的优先顺序、投资和R&D管理情况——什么时候开始竞争?什么时候开始合作?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跨国公司合并和各国政府间的多边协议在不断地进化和发展。在这种环境下,未来研究、长远的技术展望越来越成为各国制定科学技术政策、产业政策,重新配置人力、物力和财力等资源,乃至制定  相似文献   

12.
技术路线图和技术路线图思维   总被引:28,自引:1,他引:28  
技术路线图作为一种战略决策技术,是用于科学、技术和产品战略性规划的方法。技术路线图过程能加速新产品开发。主要讲述技术路线图的定义,技术路线图过程以及它们对政策的指导意义,对沟通机制的帮助,并说明了技术路线图是公司保持持久优势的思维方法和工具。最后还就培养技术路线图思维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企业技术吸收能力与改进式技术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我国资源和技术基础的特性,“引进一吸收—创新”模式成为我国制造业技术创新的常见模式。在此,对Cohen和Levinthal及Zahra和George的吸收能力理论观点进行了对比和整合,提出了一个四维度的吸收能力分析框架,构建了以吸收能力为核心,包含权威执行力、组织问合作以及制度保障等关键影响因素的改进式创新分析模式,结合中国铝业河南分公司的“一水硬铝石管道化溶出技术”这一创新实践,解释了吸收能力影响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4.
技术特性对技术转移的影响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技术转移是技术市场中最为重要的环节,是促进技术流通的催化剂,也是技术与资本对接的桥梁。我国的技术转移工作尚处于起步阶段,因此在理论和实务中深入研究技术转移的内在规律,已经成为促进我国技术转移的发展、繁荣我国技术市场的一项迫切任务。本文在理论上对技术特性与技术转移过程之间的因果关系进行了初步的分析。指出在技术的诸多特性中,技术生命周期、技术复杂性、技术不确定性是影响技术转移的最为关键的三个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五大报告提出 :我国是发展中国家 ,应该更加重视运用最新技术成果 ,实现技术发展的跨越。党的十六大又明确提出 :推进关键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 ,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内蒙古自治区储波书记和乌云其木格主席也曾多次强调 :要发挥后发优势 ,在特色领域加快实现内蒙古技术发展上的跨越。当今科技发展日新月异 ,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 ,随着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革命与知识经济的兴起 ,科技发展的空间更加广阔 ,全社会对科技的需求大大增强 ,对科技的投入大幅度增长 ,科技工作机遇良好。另一方面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竞争更加严酷 ,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对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中的技术情报活动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包含了三大职能的技术情报概念,即情报管理、组织学习和决策支持.构建了由产业技术路线图制定流程、技术情报视角和技术情报职能这三个维度构成的技术情报体系模型,并对该体系的内部架构和运作过程进行了分析.该体系是一个技术信息和知识资源的集成管理系统,有助于识别技术发展的机遇和威胁,为产业技术路线图的制定提供所需的技术信息和决策支持,从而进一步完善产业技术路线图的方法论体系.  相似文献   

17.
18.
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及其特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技术有两个来源--经验和科学。由于来源不周,因而这两种技术呈现出十分不同的特征。而我国学术界对经验技术和科学技术存在很大误解,这种误解已直接影响到我国的科技创新战略的实施,因此必须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19.
科技文化的价值观与技术创新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分析了科技文化价值观的基本构架以及科技文化价值观诸要素的相互关系 ,论述了科技文化价值观对技术创新的影响。认为在全社会大力宣传、普及科技文化的价值观对于提高我国整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