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莆田学院学报》2017,(1):61-66
论述辜鸿铭善"骂",一生中骂晚清当朝权贵及社会精英,骂顶头上司张之洞,骂西方文明及西方人,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在他一如既往的"骂"中,骂西方却赢得盛名与尊崇;骂张之洞,却被张之洞赏识与庇护;骂晚清权贵也平安无事;但骂辛亥革命及新文化运动,遭口诛笔伐,被迫几度辞职。其"骂"在中西方与不同时代的不同后果,反映了相关文化包容性及反思之维的差异。  相似文献   

2.
梁漱溟是现代新儒家的创始人。在新文化运动时期,他的文化观独树一帜,在中国文化的出路问题上他既反对西方化又反对中西文化融合,而主张东方化,因此他被认为是一个文化保守主义者。他的文化主张中堙有提出“中体西用”论,甚至反对“中体西用”论,但是,他在方法论和具体的文化主张上却没有从根本上脱离“中体西用”文化模式,相反却使得“中体西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得到了发展和继承。  相似文献   

3.
"五四"以后,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中的角色,由庇护人转为正面和积极的"疏导"者。他与陈独秀的珠联璧合,既奠定了新文化运动以北大为依托、以《新青年》为主要舆论阵地的发展格局,同时,也使自己立足北大,发展教育,独具个性的新文化抱负得以从容施展。他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思想主张,意义超出了学校的范围,体现了现代社会的普世价值,为新文化运动提示了思想解放应有的和更高的境界。他引入欧洲反省现代性的视角,拓展了国人的视野,也使新文化运动的内涵愈趋深化。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是一位以文化教育为职志的民主革命家,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深入探讨蔡元培教育思想的渊源及其特点,有助于我们全面而正确地理解他的教育思想.革命民主主义的立场和教育救国的思想,使蔡元培在其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中,具有勇于探索、善于创新的特点;深厚的国学根底和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使他在教育实践中既能择善而从又注意剔除封建糟粕;了解和学习西方,取文化世界主义,因而"融汇中西"成为蔡元培教育实践和教育思想的一大特点.  相似文献   

5.
全盘西化是一种不加选择,毫无批判地全盘输入西方文化使中国资本主义化的错误主张。在新文化运动前期,依据中国国情,陈独秀选择和介绍了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和科学,对西方文化中的糟粕,则予以批判和摒弃。后期,他选择和宣传了科学社会主义。由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是新文化运动发展的主要趋势和基本特征。陈独秀没有主张过全盘西化,“五四”也没有提出过全盘西化的口号。  相似文献   

6.
章太炎既是资产阶级革命家,又是近世以来的国学大师,在政治、思想文化及社会各方面影响颇为深广。他曾撰文反对西方代议政治制度,因为他坚持认为适合他国的政治制度,不一定适合中国,而西方资产阶级的代议制不适合中国实际情况。他结合明朝官职并吸收西方政治制度创造性提出"五权分立"的政治设想;他曾从中国古代政治中的"分镇""分道"思想出发,主张地方自治主义,以克服民国政治中的黑暗和腐败;他批评当时青年道德低下及"全盘西化"思想,主张实行国学教育,来提升国人道德水平,实行自己的教育。但是,章太炎并不反对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章太炎一度主张保存"国粹",但并不是封建思想的卫道士;坚守传统文化的精华,却与学习西方相结合。  相似文献   

7.
蔡元培大学教育理念及其现实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蔡元培的大学教育理念及其在北大的实践对近现代中国的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他反对把大学作为官僚养成所,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机关.重视大学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提倡"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主张发展学生个性,实行选科制.反对文理相隔,主张文理沟通.反对校长独断独行,实行教授治校的民主管理制度.这一系列大学教育改革思想,对于当今高等教育所面临的素质教育、高校改革创新以及课程建设仍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新文化运动时期,受西方“天赋人权”思想的影响,陈独秀形成了颇具特色的民主宪政观,提出了“主权在民”“、国民参政”等一系列政治主张,对近代中国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但同时他的民主宪政观延续了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富强为体、宪政为用”的理念,这阻碍了他对西方宪政文化的深层次理解与把握。  相似文献   

9.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与西方现代文明相结合的产物.它之所以能够对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深远的影响,是因为它蕴涵了现代教育思想的灵魂:教育的目的就在于造就具有"自由之意志、独立之人格"的民主社会的建设者;其艺术主张"以美育代宗教"更成为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闪光点.重温蔡元培先生的教育主张,对于我们切实地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整个民族的创新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战后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归根结蒂,乃是指他体察了欧洲战后社会文化思潮的变动,并最终服膺反省现代性。因是之故,梁启超主张:“重新估定一切价值”这一思想解放的原则,应同样运用于对待西方文化;反对“科学万能”论,科学当与人文并重;“吾国人今后新文化之方针,当由我自决”。他不仅是新文化运动的骁将,且其新文化的主张表现了突出的个性。梁启超的文化自觉富有合理性与前瞻性,大大丰富了新文化运动的内涵,代表其时国人思想解放的一个重要的向度。  相似文献   

11.
陈独秀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和闯将。他在宣传民主与科学精神的同时,也对中国社会生活的变革有深刻的思考。陈独秀从反对封建专制和迷信、提倡社会全面变革的角度出发,对中国社会的家庭问题、妇女问题、习俗问题、教育问题等方面进行剖析,提出移风易俗,改造国民性,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张,对于中国社会和思想文化变迁产生了积极、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蔡元培通过对西方人道主义思想和中国传统伦理道德"义","恕"、"仁"的比较研究,提出人道主义应该成为伦理思想的主流,自由、平等、博爱是道德的根源,主张人性解放,这给当时中国思想界、教育界带来了全新的内容,极大地推动了当时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革命.  相似文献   

13.
孟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属于古代中西方著名思想家,他们虽然有着不同的时空境遇,但一些思想观点却如出一辙,如都主张建立积极的伦理秩序,以推动人类社会的和谐发展。但是孟子"推己及人"的思想与亚里士多德"德性原则"思想之间又有着许多不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正>陈独秀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创始人,新文化运动的重要闯将和旗手,中国现代思想史上一位具有重要影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皖江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研读三卷本两千多页的《陈独秀著作选》,我们不仅能领悟出他的理想与抱负、政治与文化主张,也能探究出他的社会和谐观。他虽然没有明确提出社会和谐这一概念,但他著作的字里行间却渗透着对我们今天建设和谐社会仍具有一定启迪意义的社会和谐的理念。他的社会和谐观,可以概括为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五四新文化传播的历史,无论如何不能不谈及北京大学;而研究北京大学对新文化传播的历史作用时,又无论如何不能不首先谈及蔡元培.蔡元培虽然在新文化传播的历史过程中并未直接地作为一名像陈独秀、鲁迅、郭沫若等人那样的叱咤风云、气吞寰宇的传播家和积极行动者,但他在五四新文化传播的历史上却具有着极其特殊的地位和意义.可以说,如果没有蔡元培在新文化运动背后的诸多铺垫性的作用,五四新文化的传播也许会遇到更多的障碍.由此看来,像五四新文化运动这样的开历史纪元的重大历史性传播活动,能够取得社会上的权威人物的得力组织和有效保护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在《中国新文学大系·导言集·总序》中蔡元培将新文化运动定位于"中国文艺复兴"。文章阐述其"中国文艺复兴"观的主要内容,并论述这一观点产生的思想背景及代表的价值取向。这一主张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和对新文化创造开辟的道路,不仅对当时新文化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而且对我们当下社会具有深远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一场启蒙运动,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对"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研究,成果很多且研究很深入.但是,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即语言文化,却鲜有人从历史的角度论及.事实上语言文化上的革新,对文化的传播有不可估量的影响,其本身也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内容."白话文运动"以及"注音字母运动"是"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推动中国语言文化发展所作出的重大努力.正是这两个方面的发展,使汉语走上了"言文一致"的道路,使我国注音字母逐步走向规范化、系统化,为"五四"新文化运动扩大了影响,壮大了声势,并造就了我国教育与文化的新气象.  相似文献   

18.
胡适是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他将杜威的实用主义思想与中国的社会现实相结合,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政治主张和教育改革方案。作为其政治思想和教育思想的一部分,胡适的考试思想形成于丰富的教育实践中,不仅汲取传统考试文化的精髓,也受到改良主义思潮和西方测量理论的影响,极具时代特色。他重视考试文化建设,倡导人们重建“考试信仰”;在充分肯定中国科举制度历史功绩的前提下,主张建立“弹性主义”的考试制度、科学的“考试任官”制度、严格的考铨制度和考绩制度,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考试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发展。胡适在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改革路径中所形成的考试思想,不仅对民国考试制度的实施产生了积极影响,对于我国当前考试事业的发展也具有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9.
蔡元培先生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强调美育的人.他的美学思想和"以美育代宗教" 的主张,虽然由于当时社会条件的局限,难以实现,但它的意义不可低估.今天,时代不同了,不仅可能得到实现,而且,随着社会的进步,将越来越显示出它在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一代新人中所具有的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20.
蔡元培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民主革命家、教育家,他在中国近代历史上起过重要作用。发生过重大影响。其中他所支持与保护的新文化运动,提倡白话文,美育代宗教,传播西方各种政治哲学与科学思想,直接影响中国日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