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工业时代的耶稣--《儿子与情人》中保罗形象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分析比较赫伯特·劳伦斯的代表作<儿子与情人>中主人公保罗与耶稣基督的诸多相似之处,从宗教象征意义角度入手来更深入地理解小说的主题和时代意义.  相似文献   

2.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3.
D.H.劳伦斯的短篇小说《马贩子的女儿》是典型的“劳伦斯式小说”,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主义小说艺术的探索和追求,涵盖了劳伦斯小说中普遍存在的因素:救世主题、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探索、多样化的叙述技巧、独一无二的语体和丰富多彩的意象运用等。  相似文献   

4.
马克·吐温在其代表作<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中开创了美国小说口语化的先河.通过分析马克·吐温在小说中对黑人英语和儿童英语的运用,揭示了不规范英语在文学作品中塑造个性人物和深化作品主题的重要的文学作用.  相似文献   

5.
短篇小说集<沉沦>体现着郁达夫早期小说的基本主题,即在对性爱苦闷的描写中渗透着弱国子民的悲哀.随着"九·一八"事变的发生,郁达夫的文学主题立即转化为强烈的抗日救亡,体现出独立的创作立场的卓绝之处.贯穿郁达夫创作的是民族意识,他的一生实现了从自由主义的左翼立场到自由主义的国家立场的转变.  相似文献   

6.
伏笔是一常用写作技巧.在<逾矩的罪人>中劳伦斯用物品、色彩、形容词作伏笔,用自然界的景、物做伏笔;此外,人物的对话、行为甚至下意识都被他用作伏笔.劳伦斯的伏笔强化了主题、加深了人物性格的刻划, 更为小说人物的悲剧结局增添了色彩.  相似文献   

7.
格雷厄姆·格林(Graham Greene,1904-1991)是20世纪40年代以来风靡欧洲的存在主义心理小说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因心理小说和所谓消遣性等轻松的文学作品获得声誉,尤其是其消遣性小说有很强的可读性,本文将就其短篇小说<过桥>的主题为例再次探讨一下有关生与死这个沉重的话题.  相似文献   

8.
劳伦斯短篇小说是文学界的瑰宝,但是,目前国内外许多研究都集中在其主题和艺术分析上,而忽视了对其中人物形象的分析,经研究发现,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具有类型化特点。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客观上是受短篇小说体裁特点的影响,主观原因是能更深刻集中地反映短篇小说主题。劳伦斯短篇小说人物按功能和个性分为:叛逆人物,爱欲人物和异化人物。劳伦斯在短篇小说中塑造类型化人物有深刻的意义,每一类型人物都表现一个主题,传达作者一种精神。  相似文献   

9.
“目的论与非目的论的交织在作家文学哲学观中的体现”实乃极其普遍的现象,英国小说家戴&#183;赫&#183;劳伦斯也不例外。在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劳伦斯的小说具有批判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情怀,即小说用主观浪漫的声音质疑工业社会的合法性并进行两性和谐社会的乌托邦编排,成为隐喻式的文学文本。在非目的论哲学观的影响下,劳伦斯的小说具有文献式现实主义的特征,即小说用客观真实的画面再现20世纪初英国历史面貌的片断,成为转喻式的历史文本。  相似文献   

10.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评爱伦·坡的《一桶白葡萄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爱伦·坡是第一个对短篇小说从理论上加以总结,并按照自己的理论进行创作的作家,是他的努力使短篇小说趋于成熟.坡颇具代表性的作品<一桶白葡萄酒>不论从词汇、句法还是叙述角度等方面都经过了缜密的思考与安排,一字一句都体现了他的小说一贯的主题,即恐怖与复仇.整部小说从一开始到结束都笼罩在紧张,压抑的氛围之中,这说明坡是一个在风格上独树一帜的作家,他的小说体现了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  相似文献   

11.
《滨州学院学报》2018,(5):41-45
英国作家D.H劳伦斯的戏剧《寡妇霍罗伊德》改编于他的短篇小说《菊花的幽香》。剧中的霍罗伊德太太无法与矿工出身丈夫很好地沟通,导致夫妻关系日益恶化,最后,丈夫在一次煤矿事故中丧生。通过对比分析和文本细读的研究方法,从主题、人物情节以及矛盾设置等方面探讨了从小说文本到舞台戏剧的异同点,展现了人们在不平衡的婚姻关系中的痛苦挣扎,表达了劳伦斯对和谐的男女关系的追寻愿望。  相似文献   

12.
大卫·赫伯特·劳伦斯(D.H.Lawrence)是20世纪英国最著名也是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太阳》写于1925年,是劳伦斯创作生涯后期的一部短篇小说。这部小说除了表现出对劳伦斯作品中常见主题——对西方物质文明对人性的异化、本能的压抑的批判以及对在工业文明社会中如何建立和谐圆满的两性关系——的探讨,而且还体现了劳伦斯对现代社会中女性的生存和命运这一问题的关注,因此是他短篇作品中不应当被忽视的一部。劳伦斯在《太阳》中运用了大量的象征来塑造人物形象,探寻人物内心,展示人物之间的关系,从而烘托并揭示了小说的主题。本文试从《太阳》中象征手法的运用来分析、解读被作者潜藏在种种象征意义之下的主题,从而更深入地了解小说的主题思想和作者赋予作品的深刻内涵。  相似文献   

13.
凯瑟琳·安·波特是美国著名南方女作家.她以为数不多的中、短篇小说和一部长篇蜚声美国文坛.她的短篇小说"斜塔"以一次世界大战之后、纳粹主义兴起之前的德国为背景,谴责了战争的罪恶,审视了人类的弱点和趋恶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处境与命运的关注.本文从波特精湛的写作手法入手,从小说伦理学的角度对<斜塔>的主题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考试周刊》2016,(89):16-17
《菊馨》是D.H.劳伦斯最负盛名的短篇小说之一,该小说共有1910年原版、1911年发表版和1914年最终版三个不同版本,反映的主题及表达手段不尽相同。本文从词汇、语篇、修辞、象征寓意等方面探求分析差异,并初步分析造成该差异的背景因素,概括劳伦斯小说的主题特征,从而加深对于该小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爱伦&#183;坡被文学界誉为美国短篇小说发展史上的开拓者?他善于运用一切艺术手法来表现小说的恐怖主题。本文试从其短篇小说的背景、文中描绘的建筑、声、光、电和色彩等给读者营造出的不安全感因素以及作品中人物所感受到的惶恐入手,从而揭示:安全感的缺失,乃是其短篇小说的恐怖之源?  相似文献   

16.
舍伍德·安德森是首先把潜意识写进小说的美国作家之一,这一切在短篇小说<我想知道为什么>中都有所表现.也正是由于这些因素,安德森被看作是美国现代小说的指向标,是美国现代派作家的先驱.他的创作对海明威、福克纳等作家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统治型男性气质在劳伦斯小说中屡见不鲜,通过探究劳伦斯两篇短篇小说中的男性气质,探索劳伦斯作品中统治型男性气质的成因和变化,希望能为研究劳伦斯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观点。  相似文献   

18.
弗吉尼亚·伍尔夫是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先驱,她的女权主义文学观是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话语的出发点.<新装>这部短篇小说运用象征手段揭示了关注女性写作状态,争取女性创作空间的主题.  相似文献   

19.
陈钦 《文教资料》2013,(31):130-132
《请买票》是劳伦斯创作于早期的著名短篇小说。男女两性关系、社会道德伦理、工业文明等是其小说一以贯之的主题。本文拟采用巴赫金的狂欢化诗学理论来分析这部短篇小说的狂欢化艺术,并着重分析论述了《请买票》中的场景设置和人物形象,并用狂欢化处世态度论证了劳伦斯对男女两性关系的矛盾态度,以及他对传统伦理道德的虔诚信念。从而说明劳伦斯是最具传统色彩,并继承英国文学伟大传统的卓越作家。  相似文献   

20.
从阐释学的角度,对劳伦斯的短篇小说《玫瑰园中的影子》的主题进行深入探究。初读小说,全文反映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冷漠及夫妻间的婚姻危机。然而,在阐释行为中,阐释者与被阐释物间的不同"理解视野"的交会融合及每一个读者特殊的"期待视野"使小说的主题有了新的升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