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人力资源外包不是简单的人力资源含义与外包含义的组合,它有其特定的丰富含义.它是指利用组织外部的资源,更经济、更有效地解决组织内部人力资源活动所涉及的工作.分析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产生的环境,对HR外包的优势和风险进行了研究,提出了HR风险的规避方法.  相似文献   

2.
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价值网风险识别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价值网风险会使价值网不能正常运行,各利益相关者不能从价值网中得到协同优势和价值,从而导致价值网最终解体,因此识别价值网风险是科技型中小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评价和风险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至关重要.为此,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并结合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流程来识别科技型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价值网风险.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企业为了增强竞争力,必须在有限的资源下积极利用外部资源,来获取竞争优势。人力资源外包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然而由于外包市场的不成熟,使得人力资源外包出现各种风险。本文通过对人力资源外包的风险研究,进而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绩效评价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力资源管理的专业化分工趋势日益明显,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有助于中小企业提高效率、赢得竞争优势的一种新型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结合我国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实际运作环境和实践,研究并建立了适合我国现阶段中小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评价模型和绩效评价模型,为我国中小企业实施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定量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人力资源外包进行了分析,探讨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提出了规避风险的措施,以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降低风险,最终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6.
黄艳密 《科技创业月刊》2007,20(11):149-151
人力资源外包在给企业带来高质量的服务的同时,也增加了企业的风险。如何防范和控制风险成为企业管理者必须面临的重要问题。从外包过程的风险控制和外包合作伙伴的风险控制两方面入手,详细讨论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风险控制问题。  相似文献   

7.
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探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作为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关注和青睐。本文以我国学者关于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研究文献为基础,重点对我国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研究现状、影响因素、优势、风险及风险的规避等几个方面进行了总结和评述,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科技企业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因素分析及测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力资源外包已经成为企业比较普遍的活动,在外包之前需要进行风险因素的分析并作出决策.从发包企业、服务企业、外部环境三个方面分析了人力资源外包风险,并根据这三个方面各自的测量指标建立人力资源外包风险测算指标体系,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权重求解,结合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对外包风险进行测评.算例表明该方法是科学有效的.  相似文献   

9.
基于系统动力学建立了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并对模型进行了系统仿真。从仿真的结果可以看出,通过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企业的质量风险。而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对于企业成本的降低有一定延迟。由于可能长期存在企业文化冲突,导致外包企业对外包商的工作并不认同或配合,引起文化差异风险的波动。由于外包企业在外包过程中不断泄露信息给外包商,导致外包企业管理能力下降,失控风险增加。  相似文献   

10.
人力资源管理外包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从五个方面对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过程进行了分析,探讨企业在外包过程中应着重注意的问题,并选择适宜的外包策略,以真正发挥人力资源管理外包的优势,降低其风险,最终帮助企业实现预定目标。  相似文献   

11.
定量风险评价程序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给出了定量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和一般程序。定量风险评价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个人风险。社会风险和潜在生命损失值。定量风险评价的程序包括前期准备与资料收集、危险辨识、频率分析、后果分析、数据库需求、风险计算、风险评价与风险管理等环节。此外,论文给出了评价过程的具体步骤、主要的工作内容、所采用的一般方法及注意的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马昆姝  覃蓉芳  胡培 《预测》2010,29(1):42-48
通过创业决策情景模拟,以问卷方式收集数据,基于风险行为影响因素模型,探讨了风险偏好作为前导变量、风险感知作为中介变量时,个人风险倾向与创业决策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风险偏好对风险倾向没有影响作用;(2)风险倾向正向影响创业决策;(3)创业风险感知负向影响创业决策;(4)创业风险感知部分中介了风险倾向对创业决策的作用。因此,谈论风险倾向无用还为时过早。  相似文献   

13.
彭本红  鲁倩 《科学学研究》2018,36(1):183-192
利用多案例分析和扎根理论探讨了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风险的内在机理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了风险因素的9个主范畴,3个风险核心范畴,以及2个风险发生后果,构成了平台型企业开放式服务创新的风险成因。实证研究表明,商业环境风险、平台战略风险、管理风险这三个风险对平台创新活动影响巨大,显著影响了平台型企业客户流失以及经营绩效。商业环境风险是平台创新面临的外部风险,与平台战略风险和管理风险呈显著正向关系,战略风险会增加管理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三大风险与客户流失呈正比,与平台经营绩效呈反比。本研究拓展了传统的管理要素模型,揭示了互联网平台企业创新过程中的风险互动机制。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946名居民的调查,研究社会公众对技术伦理风险情感态度的状况及影响因素。数据分析结论表明,公众对技术伦理风险总体态度较积极,在对技术伦理风险的控制方面公众持有较主动的态度。克隆技术和转基因技术的伦理风险已成为公众态度最为消极的技术伦理风险。通过分析克隆技术与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的影响因素,发现在克隆技术伦理风险方面,性别、职业和收入因素影响最大,在转基因技术伦理风险方面,收入、学历和职业因素影响最大。在对公众情感状况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深入开展科技伦理普及教育,建立健全科技伦理风险问责机制,建立健全相关行业法律法规及行业规范,促进相关政府职能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战略联盟中合作风险与信任、控制间关系的实证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通过问卷调查,利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战略联盟中不同信任和控制方式与不同合作风险类型的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得出一些基本结论:感性信任下合作风险较低,而理性信任对控制合作风险的效果较差;权力控制没有很好地控制侵占风险,还可能引发投入风险,社会控制成为控制合作风险的主要手段;从整体上来讲,不同类型的信任有助于控制手段的实施.文章提出了管理实践的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6.
施幼雄  韦建宝 《大众科技》2014,(11):115-117
营养风险是指现存的或潜在的与营养因素相关的导致患者出现不良临床结局的风险。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在我国发病率逐年升高,由于生理病理原因,以及治疗方法使其更易存在营养风险。现将营养风险及其筛查常用工具进行简单综述,并重点综述结直肠癌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 2002)的应用现状,以期指导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17.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的灰色多层次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玉冬  郭晶 《科技与管理》2011,13(2):100-103
高新技术企业投资的高投入和高风险陛,要求对投资的风险进行客观准确地评价,以掌握投资的方向和投资风险的大小,为投资决策和风险控制提供决策依据和方法支持。根据高新技术企业投资评价的复杂性和模糊性等特点及投资存在的主要风险,基于灰色聚类法的原理,研究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及其评价方法,为充分利用已知信息对高新技术企业投资风险进行评价提供借鉴和方法,对于促进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国际银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速。然而,世界经济的不景气同样导致了金融危机的频繁爆发,特别是世界三大金融危机:欧洲债务危机、拉美金融危机以及亚洲金融风暴的出现,对全球的经济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银行的经营过程中,其碰到的巨大风险以及风险带来的危害也同时成为全球关注的经济问题。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统计,自1980年以来,有1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银行在不同的时期出现了严重的问题。这些风险产生的根源都是由于银行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以及科学的风险管理造成的。在应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等各种风险的情况下,中小商业银行存在经营管理体系建立时间短、运行机制不稳定、风险管理能力薄弱等缺点。因此,有必要关注中小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主要风险,面临的风险所具有的特殊性,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以及在采取全面风险管理时应当确定的原则和方向。随着中小商业银行面临着不可控因素的激增与越来越大的风险,提高中小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已成为中国金融发展中的重大研究课题。因此,本文试图结合全面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结合QL银行案例进行分析和阐述,通过借鉴国外现有商业银行模式及先进经验,构建我国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并提出适合我国中小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风险评价体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孙秋鹏  于超银 《软科学》2001,15(1):18-22
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具有高风险、高收益、高增长潜力的特点。如何较好评价风险从而较好地防范、控制和规避风险,减少投资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是高科技风险投资成败的关键。基于这一点,本文从风险投资的特点入手,通过对高科技风险投资项目的分析,建立起一套风险评价体系,希望能够对我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0.
本文首先给出了技术风险的涵义与特征;其次,罗列了技术风险的影响因素,诸如创新的不确定性,技术垄断的不确定性,技术优势的不确定性,技术的社会环境变动;再次,讨论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诸如技术风险、市场风险、技术/市场要素构成的风险矩阵;最后,分析了项目层次的技术风险管理的具体方法,包括技术风险的识别,风险量化分析,市场风险的量化模型,风险应对计划的制定,以及风险的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