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园林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园林史上独具风格的一种艺术形式。现代意义上的“园林”一词,在我国几千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因内容和形式的不同,有过很多称谓,既有“供帝王游憩的宫苑”之称,也有私人的“山居、别业、林亭”等称谓。本文通过对不同历史时期“园林”一词称谓的变化,探究其从皇家贵族逐步面向文人士大夫,从帝王狩猎、游赏的境域到自然山水园,再走向城市宅园的嬗变过程。  相似文献   

2.
于志梅 《师道》2014,(3):7-7
我,是女人,是妻子,是母亲,是教师!不同的叫法,有不同的故事,不同的责任。作为女人,我是诗意的;作为妻子,我是感性的;作为母亲,我是无私的:作为一名女教师,我是真情付出的!我的付出让我有了最喜爱、最珍猎的“hui”称呼。  相似文献   

3.
上古联绵词“maηdaη”(后写作“芒砀”、“莽荡”等),具有“大”义,引申又有“纷乱”、“倾斜”、“蒙昧不明”、“约略总计”、“无所专主”等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用与“maηdaη”相同或相近的语音形式表示出来的。于是形成了以“maηdaη”为中心的一组同源词。本文就研究这组同源词,并试图说明联绵词在演变过程中的音义关系及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相似文献   

4.
徐静 《学语文》2006,(2):45-46
“内”、“外”是表示相对的空间方位的一组概念,常常作为构词语素出现在成对的词语里,例翅“内景”、“外景”、“海内”、“海外”。它们有丰富的引申意义。同样成对存在于“内科”、“外科”、“内在”、“外在”、“内篇”、“外篇”等词里。而当“内”、“外”作为构词语索进入亲属称谓语里,其构成的称谓词在对称性上却呈现出有趣的面貌。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索了蒙古语“女婿”、“媳妇”、“嫂”称谓的词源。认为“女揖”来源于蒙古语“送”意义的动词“媳妇”来源于“拿、取”意义的动词barin;“嫂”是在“媳妇”的beri上附加-gen派生而来的。  相似文献   

6.
称谓是对他人的一种称呼,用作称谓的词即称谓词。称谓词体现了说话人的身份、情感态度和社会关系,含有时代、阶级、社会价值观等文化含义。从汉语史的角度对女性称谓词“恭人”、“院君”略加考释,以期说明它们的来源与文化含义,兼补大型辞书释义之不足。  相似文献   

7.
“一实多名”是汉语称谓系统的一个明显特征,越是常见的“实”,其“名”也就越多。本文撷取古今文献及经典文学作品中有关“妻子”的种种称谓形式,从语用的角度对其进行分类,发现制度背景、时地因素、交际心理、交际场景等因素是“妻子”称谓形式繁丰的主要根源,而这些因素都是广义上的语境因素,从而揭示了语境在称谓系统开放性方面的“催化剂”作用,论证出语境因素与“一实多名”现象的源流关系以及语境对称谓词选择与理解的制约机制。  相似文献   

8.
英语中,man,woman,people,person,human,mankind,folk,fellow,creature,population等均可表示汉语“人”之意,但用法并不相同,它们有何区别呢?一、m an和wom an分别指“男人”和“女人”。它们同一般可数名词一样,有其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如:There are two old wom en and ayoung m an in the hall郾大厅有两个老年妇女和一个青年男子。这两个词用来泛指一般“男人”和“女人”时,其前面通常不用冠词。如:M an is stronger than wom an,but wom an is as capable as m an郾男人比女人健壮,但女人和男人一样能干。M en and wom en are all…  相似文献   

9.
诗词同源,都是“缘情而发”的文体,而且其抒情特征相同,又都是一种有韵之文.所以统称为诗歌。但词又“别是一家,①词并不等于诗,它们在艺术形式和风格上都存在着差异。诗词最明显的差异莫过于形式上的,因为从艺术形式来看,诗的句式是整齐的,而词则是“长短句之诗”,它的句式是不整齐的,所以,人们习惯于以艺术形式的差别来区分诗词。但是,仅以句式是否整齐区分诗词是不科学的,例如,(注溪沙)的句式是整齐的,但它却是词而非诗;许多古体诗如李白(蜀道难)的句式是不整齐的,但它却是诗而非词。所以;诗、词句式上的差异还不…  相似文献   

10.
“■”、“皙”、“■”形体近似,在文献使用上有混淆现象。从训诂角度来讲,“■”与“哲”是同源字,“皙”与“■”是异体字中的广义分形字;从汉字构形的角度来分析,这三个字有一个相同的构件“斤”,有相同的构件数目、结构方式、层级数目等,结构上确实极为近似。但是它们各自的不同构件决定这三个字具有不同的造字意图,所以,它们只可能是三个不同的字,而不可能互相合并。  相似文献   

11.
“炎黄子孙”是国内外华人引以为荣的自我称谓。这个词的真正出现与广泛使用是在清朝末年,但其雏形“黄炎之后”、“黄帝子孙”等早在战国秦汉时期就有了,这些都是“炎黄子孙”称谓在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下的不同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12.
刘军平 《语文知识》2005,(12):27-28
《语文知识》2005年3期《2005年高考模拟试题》中有一篇现代文,题目是《向女人致敬》。文章通过三个女人的典型事迹。从女儿、母亲、妻子三个层面展示了“女人  相似文献   

13.
初中语文课本第六册《曹刿论战》中有一段大家都非常熟悉的话:“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其中的“再”字,是“第二次”的意思.和现代汉语中的“再”意思不一样。此外,古汉语中还有“二”、“贰”、“两”等.这几个词意义和用法有什么不同?下面我们就来谈一谈它们之间的差别。  相似文献   

14.
“前苏联”称谓是模糊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家是一种历史现象,在其存在的特定时期,为了区分不同的年代、地域、性质和掌权者,产生了国家称谓即国名。因此,国家可以灭失,而其称谓却可青史永存。苏联解体后谈及解体前的苏联称“前苏联”,我认为这是模糊的认识。其模糊性有以下几个表现: 第一,把国家称谓和国家看作是同一历史概念。 历史上同一称谓的国家形式存在时间最长的罗马帝国不过千把年,短的如巴黎公社只两个月,可它们的称谓可以万万年。我国夏、商、周、秦、汉、唐,众多古国朝代早已灭亡,可称谓永传,没谁改叫“前夏朝”、“前唐朝”等。日本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时称“大  相似文献   

15.
一般朋友见面或者其他社交场合,如果带上了家属,男士向别人介绍自己的爱人时,通常会说,“这是我夫人”,有的会说“这是我妻子”,也有的会说,“这是我内人”……这些介绍表面上看没有什么区别,其实对于“夫人”、“妻子”、“内人”等等看似简单的称呼,却是很有讲究的,它们从词义上来说是等意词,词的内涵完全一样,但是它们在实际使用中...  相似文献   

16.
这儿要说的“俱”与“具”,是就它们在文言里作“范围副词”使用的情形而论的。这两个词的读音,今天完全相同:jù;而它们的古音却不尽同:“俱”是“见”母“侯”部,“具”是“群”母“侯”部。从使用频率上看,它们较多用作副词表范围,且意义相通,都有“全”、“都”的意思。因此,王力先生把它们列为同源词(见《同源字典》1987年版184~185页)。这两个词不仅古音有别,就是用作范围副词,也是有别的。一般地  相似文献   

17.
读编往来     
《八小时以外》2008,(11):99-99
"一个聪明的女人,应该会从容地书写自己不同的侧面——女儿、妻子、母亲等,但不管怎样,都不要忘了自己是一个温柔优雅的女人。"——烟台高磊  相似文献   

18.
man,woman,people,person,human being,mankind,folk,fellow,creature等都可以表示“人”,但它们在运用范围、修辞色彩和隐含意义上却不尽相同。下面就其各自的含义和用法作一简述: 一、man和woman分别指“男人”和“女人”。它们同一般可数名词一样,有其单数形式和复数形式。例如:  相似文献   

19.
怀孕使女人变得更性感 怀孕使女人变得更性感,这是我以前没有料到的。妻子月儿怀上孩子后,由于体内激素的缘故,两个小乳房一天天胀大起来,变得愈来愈丰满。尽管在它们小的时候我也并不是不喜欢,但作为一种变换,她身上的这种变化使我感到新鲜和兴奋。同时她那光滑、柔软和浑圆的肚子,使我有一种特别的温存、爱抚、亲昵的冲动,加上月儿怀孕后散发的那种天然的母性与即将成为母亲的那种自豪感相交融的诱人气息,使我怀着与怀孕前相同的激情渴求妻子的性爱。 孕育宝宝时可不可以做爱 怀孕的妇女性器官比怀孕前更为充血和润泽,蕴含着一…  相似文献   

20.
当代出版物中,容易混淆的词有“权力”和“权利”。“母亲有权力探望自己的女儿”,“年轻人有恋爱的权力”,“法官有权利中止被告的发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