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曹宏霞 《新疆教育》2013,(3):147-147
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上课都没精神,对语文课不重视,睡觉的人特别多”。但也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这节课学生听得很认真”。那么我们怎样才能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师生共建和谐课堂?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
一直以来,语文课总是被学生评为“最不喜欢的课”,常常听到有的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常常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学生死气沉沉”;常常听到有的老师说:“学生上课都没精神,对语文课不重视,睡觉的人特别多。”语文课作为一门主课,在学生的心目中,应有不可轻视的分量。作  相似文献   

3.
最近,我们一连听了33节语文课,其中有30节没让学生动手写点什么的!大部分时间被老师的问和讲,学生的答和议占去了。难怪有老师这么说:现在,语文课成了“君子动口不动手”的“嘴上功夫”课。另外三节,也只是在下课前的三、五分钟,让学生写写生  相似文献   

4.
<正>语文是一门极具活力的学科,但作为语文教师,我们常常会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也常会听到有的老师下课回到办公室说:"这节课上得死气沉沉,学生怎么就没精神?"华东师范大学叶澜教授也曾深刻地指出"要让语文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由此可见,如何使学生由厌学语文变为乐学语文已成为现阶段语文教师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5.
徐舒 《语文天地》2014,(4):77-78
语文本应是学生最感兴趣的一门学科,学生乐意学,教师乐意教。可是时下却常常听到有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挨着时间盼下课。”语文教师下课回到办公室常说:“语文课堂上学生死气沉沉,无精打采,睡觉的人特别多。”出现这样的现象,原因何在?  相似文献   

6.
日常教学中,常常会出现这样的事情:下课铃响了,讲台上,老师依然滔滔不绝。讲台下,学生却再也平静不下来,不耐烦的、窃窃私语的、东张西望的、焦急的……更有一些大胆的学生要求上课老师快点下课。而这时,拖堂的老师都振振有词:“我还不是为了让学生多掌握一些知识,又不拿加班费.就是直接拖到下节课上课.学生也应老老实实地在那儿坐着听课.否则就是对老师的不尊重。”  相似文献   

7.
年轻的杨老师气呼呼地找到我:“你们班的王帅居然没有等我说下课就嚷嚷着要上厕所,其他学生也跟着起哄,这叫我怎么上课?”不对吧?王帅这孩子虽然学习成绩不太突出,但一向还是很尊重老师的。我带着疑惑找到这位学生,了解情况之后,舒了一口气。原来下课铃响过好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而班上学生已经连续两节课没有上厕所了——第一节课的老师下课晚了几分钟,第二节课杨老师又提前几分钟进了教室,第二节课下课铃响过几分钟了,杨老师还不下课。王帅实在憋不住了,只好大叫。尽管缺乏礼貌,他的要求却是合理的,也表达了同学们的意愿。如果不是王…  相似文献   

8.
一次大型观摩课上,一位语文特级教师讲课,课堂上老师讲得生动有趣,学生听得很投入。由于老师诱导有方,学生们顺利地完成了老师预设的一个个问题。最后老师同同学们:“你们还有什么问题没有?”学生齐答:“没有”,这时下课铃声响了。这节课也“圆满”的画上了句号.评课时,与会的领导与专家同行都十分赞叹特级教师观摩课上精湛的教学艺术,评价十分高。最后只有一位外国教育专家表示异议,他说:“如果一节课上完,学生什么问题也没有,那么这节课本身就存在着大问题”。  相似文献   

9.
一、要“完美”还是要真实相信在第二会场听课的老师,一定对浙江罗才军老师的《伯牙绝弦》有深刻的印象。说这节课“完美”,是因为这节课上得“太顺了”,听到结尾处,在佩服罗老师教学设计的完美、课堂表现的精彩以及学生的出色发挥之余,忽然又生出些许遗憾来,总感觉老师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进行教学,  相似文献   

10.
经常听到学生抱怨:“上语文课真无聊,我们盼着下课。”也经常听到老师们的抱怨:“课堂气氛死气沉沉。”其原因何在?我常常思考,这不是语文学科的问题,而是语文教育问题。语文教育异化成了语文知识的教育,而忽视了学生作为学习主体在语文教学中的意识,忽视了学生在阅读中的自我解读。《九义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该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因而,在阅读教学中,关注学生的自我阅读体验,激发学生阅读的个性化,才是提高语文课堂效率,还语文课堂活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吴保东 《教育文汇》2013,(23):45-45
这天下午第二节课,我正准备一两句话结束本节课,下课铃突然响了。“老师,下课了。”教室后排有几个学生同时在说,声音不大,我循声看去,有几个男孩子已经弓起腰,神情焦急。  相似文献   

12.
歧义在我们日常的口语中,常常会有一些省略句子成分的话,而省略后的句子也往往让人啼笑皆非。比如,一天快下课的时候,生物老师对同学们说:“下节课我开始(讲)生殖发育(这一节),请同学们做好准备,以免明天措手不及。”全堂哄笑。  相似文献   

13.
“好,同学们,这节课就上到这里,下课。”历史老师在讲台上利落地说。  相似文献   

14.
一节成功的语文课给人以美的享受。刘海华老师的这节课调动了所有学生的积极性,下课铃声响起,学生久久不愿离去。这节课的成功在于授课教师具备了素质教育的新理念;具备了全面教育意识、学生主体意识、研究性学习意识、民主平等意识以及人文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15.
兰带娣 《成才之路》2011,(14):56-56
情境一:这是一节小学五年级的美术课。课间时,我早早进了教室,做好上课前的准备。几位学生见到我,高兴地围上来问:“老师,这节课我们画什么呀?”我说:“这节课我们接着画人物。”随后,有位学生说:“哎!又是画人。”一脸的无奈。看来前两节课的人物临摹已经让学生对这个内容有了厌倦感。  相似文献   

16.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沉默”成了课堂教学中必须打破的状态,于是,在课前的教学设计中,许多老师精心设计如何让学生“动”起来;而很少思考让学生“静”下来的策略。在课堂上,许多老师经常发出的教学指令是请同学们“踊跃回答”、“积极讨论”,而很少要求学生在回答和讨论之前静静地“沉思”,想一想为什么要这样回答、这样讨论。在课后反思时,经常听到老师自责地说“这节课气氛还不够活跃,学生的讨论还不够热烈”,而很少听到老师说这节课留给学生深入思考的时间如果再充裕些就更好了。  相似文献   

17.
考试三步曲     
戚凯烽 《小学生》2006,(5):21-21
第一曲:临时抱佛脚“丁零零……”下课了,金老师走进教室说:“下节课语文第七单元测试,请大家做好准备。”话音刚落,同学们都沉着脸叹气“唉  相似文献   

18.
前些时候,曾听一节语文课《看菊花》。整堂课上,教师一直让学生读课文——字要一一读准,句要一一读顺,直读得学生兴味索然。下课了,这位老师对我说:本来已经叫学生画了各种各样的菊花,准备贴在教室的窗户上、墙上,上课时就着贴出的图画,让学生体会文章中描绘的那一簇簇、一排排、一朵朵的菊花之美的。但“因为你来听课,怕你说我指导读书不到位,就不敢往下讲,这节课上得心烦意乱”。显然,我的到来使学生失去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  相似文献   

19.
1.同学们,下课请洗手2002年4月10日,临淄区实验小学于翠霞老师正在执教全区创造活动观摩课,课题为《智力闯关竞赛》,其中,最后一个环节是让学生用硬币摆成三角形,然后,再调整三角的方向。下课了,于老师对同学们说:“这节课我们玩了硬币,下课请洗手。”  相似文献   

20.
王晓燕 《教育艺术》2007,(12):44-44
经常听到老师下课在办公室里互相谈论,一个说我这节课哪个地方没上好;一个说我有一个知识没讲清楚,学生也糊涂了:一个又会说有一个环节我讲错了,应该怎么讲……多么可贵的经验呀!如果老师们在谈论后能把这些经验记录下来,并且反思在以后的教学中应该怎么改进,怎样做才能更好,那么反思就更有效,更长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