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参数讨论是中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也是高考和数学竞赛试题中的热点问题.参数讨论的方法和题型多种多样,尤以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中求参数范围的题目更是屡见不鲜.笔者在文[1]中介绍了几种最基本的求解途径,但题目稍复杂一点用文[1]中的方法就无能为力了.为此本文试图通过分离参数的办法,使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转化为我们较熟悉的内容求解.  相似文献   

2.
据笔者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底全国各种中学数学杂志针对本文题目1、题目2第二问(通常称为含参数函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法刊发了近20余篇文章,大多是(譬如文[1]、[2]、[3])运用"最值法"、"分离参数法"以及大学数学的二阶导数、洛必达法则求极限等知识的方法给出解答,其中  相似文献   

3.
文献[1]提出了一道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例1),然后给出了2种解法分析,由此引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见错误解法.  相似文献   

4.
正1考点回顾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近几年高考的热点,它往往以函数、数列、三角函数、解析几何为载体,具有一定的综合性.解决这类问题,主要是运用等价转化的数学思想,根据不等式的结构特征恰当地构造函数,从而转化为含参数的函数最值讨论.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常见的是函数中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另外还有数列中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涉及题型一般有2类:一是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  相似文献   

5.
给出了求解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分离参数、分类讨论、变换主元和数形结合等方法或思想,并分别举例说明了这些思想或方法在处理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这类棘手问题中的巧妙运用.  相似文献   

6.
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高考中的热点题型.这类问题沟通了不等式与函数、方程之间的密切关系.这类问题的求解过程,就是不断用函数与方程,数形结合,分类讨论,化归转化等数学思想指导解题的过程.[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干志华 《数学教学》2009,(10):20-22
文[1]给出了含参数的不等式|a-f(x)|〉g(x)在给定区间上恒成立问题的一般解法,原文作者倾向于从否命题的角度进行处理.笔者作正面解答的尝试,得到了如下争议解法(以文[1]例2为例).  相似文献   

8.
不等式中含参数的恒成立问题,是学习不等式时的一种重要问题,也是各类考试中的常见题.对含参数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我们主要解决了“一变一参”的问题,还概括出了一种类型和一种方法,即二次型的恒成立和分离变量法.但是近几年的恒成立问题有进一步的变化,出现多个参数的情况,这给我们解决问题带来了新的挑战,对多参数问题的研究可以加深我们对恒成立问题的理解,又能有新的方法和思路产生,笔者对这类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总结出了下面三种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9.
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作为高考中固定的一类综合性问题,因为思维难度高、知识容量大,所以对学生逻辑思维和数学运算等能力的要求较高.文章以一道高考模拟题为例,讨论含参指对混合型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求解策略,最终给出四种方法:分离参数法、隐零点求最值法、图像法和放缩法.  相似文献   

10.
不等式问题是数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数学的各个分支中都有广泛的应用,而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又是重点中的难点.每年的各地高考都会出现"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因此对它的研究和学习已成为高中数学必修之课.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往往以函数、数列、三角、解析几何和导数等为载体,把不等式、函数、三角、数列、几何等知识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它覆盖知识点多,综合性强,解  相似文献   

11.
已知不等式恒成立,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是中学数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函数、方程、不等式交汇处一个较为活跃的知识点.这类问题以含参不等式"恒成立"为载体,镶嵌函数、方程、不等式等内容,综合性强,思想方法深刻,能力要求较高,因而成为近几年高考试题中的热点.为了对含参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题方法有较全面的认识,本文以2010年高考试题的解法为例,对此类问题的解题策略作归纳和提炼,供大家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是多年来高考的热点,解决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是求函数的最值,其基本的方法是导数法.因为函数中含有参数,所以导数法最大的障碍是求导之后的讨论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时候可采取分离参数的方法,使含有参数的函数转化为没有参数的函数,从而避免了繁杂的讨论.但是,有时候分离参数后转化得到的函数很难求导或难于求极值点,因此出现了两难的情况.通过研究,我们发现,用图像法解一类与直线有关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比较有效,现举例说明如下:  相似文献   

13.
含参数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是不等式中重要的题型,也是各类考试的热点.这类问题既含有参数又含有变量,学生往往感到难以入手.解答这类问题的关键是等价转化,通过转化能使恒成立问题得到简化,而转化过程中往往渗透着多种数学思想和方法的运用.下面就含参数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决谈谈个人的见解.1.判别式法若不等式与二次函数有关,则可联想的图象结合判别式求解.应该注意,若二次项系数含参数时,  相似文献   

14.
不等式恒成立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常常与函数、导数、方程、不等式等知识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形式灵活、思维严谨等特点,考查学生们分析问题和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历年高考中必考内容之一,形式也不断地推陈出新.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谈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一、针对在R上的恒成立问题的解题策略策略一:对二次函数形式的R上的恒成立问题可以结合二次函数的图像采用判别式建立不等关系解出参数的取值范围,但要注意对二次项系数是不是零的分类讨论,这是易  相似文献   

15.
纵观近年来各地高考数学试题,有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屡见不鲜。这类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往往与函数、数列、方程、几何有机结合起来,具有形式灵活、思维性强、知识交汇点多等特点。考题通常有两种设计方式:一是证明某个不等式恒成立,二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的参数的值或取值范围。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转化,  相似文献   

16.
黄木兴 《考试周刊》2013,(52):55-56
<正>不等式恒成立问题主要可分成两类:第一类为不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第二类为含有1个(或多个)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对于第一类问题,实际上就是证明这个不等式,本文不再赘述;对于第二类,其基本解题思想是将问题转化为函数的最值问题,常见的基本解法有以下几种.一、分离参数,间接求最值在不等式中求含参数范围过程中,当不等式中的参数(或关于参数的代数式)能够与其他变量完全分离出来,并且分离  相似文献   

17.
在高中阶段,不论是必修部分,还是选修部分,都有不等式的踪影,恒成立问题更是其中的一个难点,其考题通常有两种设计方式:一是证明某个不等式恒成立,二是已知某个不等式恒成立,求其中的参数的取值范围.不等式恒成立的问题既含参数又含变量,往往与函数、数列、方程、几何等知识进行了有机的结合,形式灵活、思维性强、具有不同知识点融会贯通的特点.  相似文献   

18.
解决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见策略有:(1)最值法;(2)分离参数法;(3)变更主元法;(4)数形结合法(含利用二次函数的图像与性质)。  相似文献   

19.
<正>一、问题的提出含参数的不等式对变量属于某一集合恒成立时,求参数的取值范围问题,通常称之为不等式恒成立问题.该类问题涉及的知识面广,综合性强,对能力的要求较高,一直都是高考的热点问题之一.但是,长期以来,由于该类问题涉及的题型各种各样,解法灵活多变,学生很难找准解决这一类问题的有效切入点,因而研究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见题型及其解法,在目前仍具有重要的意义.二、含参数的不等式恒成立问题的常见  相似文献   

20.
<正>在近几年的高考题中,利用分类讨论法解一类与恒成立有关的求参问题屡次出现,此类求参问题有个共同的特征,即"在某区间上不等式恒成立,区间的端点或区间内的某一点使不等式对应的方程成立".笔者根据此类题目的特点,整理出了几类模型,供同仁参考.模型一函数f(x)中含参数r,且r∈U.在区间(a,b)上f(x)>0恒成立(或在区间[a,b)上f(x)≥0恒成立),且f(a)=0,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