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积极心理学蕴涵着丰富的生命教育思想。从积极心理学视域出发,分析职校生开展生命教育的需求,剖析当前职业学校开展生命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研究表明,通过构建职校生生命教育需要培养积极的生命教育理念,开展积极性体验式生命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提高家庭生命教育质量,拓宽积极生命教育途径,可以加强职校生生命教育。  相似文献   

2.
郝永贞 《职教通讯》2019,(16):12-16
积极生命教育旨在依据职校生生命发展的特征和需求,通过积极的教育方式,唤醒生命意识,开发生命潜能,增进积极体验,培育积极品质,探寻积极意义,提升生命质量,使职校生成为充满生命活力、具有健全人格和追求幸福生活的"大写"人。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从理念走向实践,需要从问题消除转向优势发挥,从被动补救转向积极发展,从生命保全转向生命幸福,从批判反思转向融入共赢,充分彰显生活性、体验性、行动性等实践品格。  相似文献   

3.
郝永贞 《职教通讯》2015,(34):13-16
职校生积极生命教育是对职业学校生命教育消极化倾向的一种反思与建构,其主要内涵是借鉴积极心理学的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掘职校生生命成长的积极因素,通过增加积极生命体验、培养积极生命品质等方式,使职校生更加全面地把握生命的意义,体悟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精彩。这一教育模式需要职业教育工作者树立用积极的态度期待生命、用积极的视角关怀生命、用积极的生命引领生命、用积极的体验撼动生命的核心理念。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职业学校要着力提升教师的积极生命素养,重视学科渗透与专题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生命教育资源的整合,注重评价方式的多元。  相似文献   

4.
网络的快速发展给职校生的学习、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性,但由于职校生不合理的使用网络也使得网络心理问题随之而来,对于职校生的网络心理问题必须积极关注。通过对职校生常见的网络心理问题进行列举,从而说明网络心理问题对职校生所产生的消极影响。对于存在网络心理问题的职校生,应该以一种积极的教育思维来对待,在处理职校生网络心理问题时更应该从积极的角度、以积极的方式进行教育引导,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职校生自主地解决网络心理问题。  相似文献   

5.
心理资本是职校生幸福生活的前提,开发心理资本促进职校生成长成人成才,是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重要使命。当今职校生心理资本现状不容乐观,存在水平偏低、各维度发展不均衡等问题,主要原因是职校教育功利化、心理教育问题化、教育管理简单化。职业学校要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优化心理教育目标,丰富心理教育形式,拓展心理教育内容,注重职校生职业心理资本与教师心理资本的开发,引导职校生自主开发心理资本,为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奠定坚实的心理基础。  相似文献   

6.
以往许多关于中职校生自我意识的研究表明,中职校生自我意识模糊、自我评价低,自卑感和挫折感强,对未来的期望值低。颜苏勤、李又梅等的《上海市中职学生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调查却显示:当今大多数中职校生,对自己满意,对现在的生活满意,对未来乐观,他们感受到自尊和自我价值。本文拟从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视点探讨如何提高中职校生的自我意识。  相似文献   

7.
本文目前职校生的消极心理现象,引出积极心理学的理念。笔者试着把积极心理学应用于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收到了可喜的成效。  相似文献   

8.
当前高职院校生命教育存在过于重视生命问题的矫正,过度强调生命安全的保护,过多强调生命教育外在效果的不良倾向等问题,于是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关注点便过度停留在学生面临的生命难题上,而对生命教育的积极范式却不够重视。基于此,从积极心理学视域探索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范式,突出其积极性,这一范式的实施对促使高职生获得积极的生命情绪,激发他们积极的生命潜能,培养他们具备积极的生命品质,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最后结合高职院校现状提出高职生生命教育积极范式实施的路径,即构建积极的学校生命教育环境体系、家庭生命教育环境体系、社会生命教育环境体系。  相似文献   

9.
职校生心理发展与积极职业教育存在互为依存的辩证关系。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是积极职业教育的核心目标。践行积极职业教育,需要科学认识职校生的心理发展特征,遵循职校生心理发展规律,自觉维护职校生心理权益,以着力创造和实现最优化的最近心理发展区。积极职业教育促进职校生心理发展,心理策略有:倡导开展心理健康自助,指导保持心理和谐状态,引导发掘心理发展潜能,辅导认识心理成长问题,教导建构心理资本资源,督导提升职业心理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转化引导问题学生,是职校教育管理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本文对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特点、状态与成因进行探析,提出有效转化和积极引导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职校问题学生心态,理性认识职校生的行为问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智慧,倡导和谐的心本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自信,才能发挥内在潜能,从而获得学习、生活、事业上的成功。然而,职校生却普遍存在自信心不足的问题。他们敏感、自卑、焦虑,对生活和学习缺乏积极心态,得过且过,反叛情绪强烈,有的甚至有暴力倾向,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常常失去生活的勇气。因此,探讨职校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及教育对策,成了职校教师不容回避的问题。一、职校生自信心不足的原因  相似文献   

12.
网络文化已经渗透到了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且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都带来了深刻的改变。校园网络文化会对职校生思想政治教育产生四个方面的积极作用与消极作用。教育工作者在对待校园网络文化的利与弊问题上要善于扬长避短,积极疏导和加强监督,进一步发挥校园网络文化的积极作用。唯有如此,才能净化校园网络文化环境,才能使校园网络文化更好地为职校的思想政治教育服务。  相似文献   

13.
读懂职校学生心理,是职校教师专业成长的实践阶梯,是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逻辑起点。做积极职业教育实践的"有心人"和开拓者,职校教师要走近转型发展大局,走进学生心理世界,走秀教育改革创新,走出消极教育误区,走向积极教育实践,走入校本行动研究,走心卓越教育人生,加快实现消极职业教育向积极职业教育的转变。  相似文献   

14.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的问题分析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面临多方面的问题:心理矛盾冲突交织增多,心理负担压力不断加大,心理适应调节能力不强,心理价值判断迷失错位,主要原因在于家庭教育引导的"空场"、社会生活环境的"异化"及职校教育管理的"模糊".职校教师要坚持平等相待,积极思维,做人格和谐的"麻辣"型教师;坚持理解宽容,积极悦纳,做精神成熟的阳光型教师;坚持育人至上,积极引导,做因材施教的"双师"型教师;坚持教学相长,积极反思,做富有智慧的专家型教师.职校教师应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大力实施积极职业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共同成长,以自身专业化追求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5.
90后职校生心理发展表征与青春期教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后职校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诞生,挑战着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实践策略.青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教师要理解90后职校生青春期的心理世界,实施科学的青春期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走过青春期,追求职业教育管理的艺术与智慧.  相似文献   

16.
江阴中专根据职校生学习行为和心理特征实际,结合地方企业一线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需求,基于积极教育提出了"一体两翼、三维互动"的现代班组人才培养模式,通过"积极德育"塑造学生人品,通过"积极教学"训练学生技能,通过"积极实践"拓展学生素质,让学生获得把握幸福人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人的心理发展过程会对其行为模式造成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更是如此,当前职校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他们的心理发展与开展积极职业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主要分析了职校生心理发展对积极职业教育产生的影响以及怎样开展积极职业教育这两方面的问题,希望能够对当前的积极职业教育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8.
90后职校生青春期心理特征与教育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90后职校生这一特殊青年群体的诞生,挑战着职业学校的办学理念、教育模式、管理制度和实践策略.青春期教育是中等职业学校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职业学校教师要理解90后职校生青春期的心理世界,把握其性心理发展特征,实施科学的青春期教育,与90后职校生携手走过青春期,追求职业教育管理的艺术与智慧.  相似文献   

19.
应用模式方法研究心理健康教育,就要探究多元共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当代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要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和建构主义心理学等为理论基础,以积极型、主体性、发展性、自助式、青春期、职业类、文化层、网络化和整合态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为主导类型.积极开展行动研究,实施职校心本和谐管理,走向积极职教实践范式,着力构建高起点、有特色、可操作的职校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更好地促进和引领90后、00后职校生的心理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0.
感恩是一种积极的情怀和素养,是一个人崇高的精神境界。本文通过对江苏某职业学校部分学生进行感恩相关问题的问卷调查,深入了解职校学生的感恩现状以及目前职校学生感恩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以积极心理学的理论为指导,提出了实施职校学生感恩教育的有效策略,即通过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感恩认知观念,增强学生积极的感恩情感体验,最终将认知情感转化为积极的感恩行为,并养成良好的感恩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