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前,国内外大学教育学院虽然在办学定位、组织机构、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不尽相同,各有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如都致力于培养高质量人才,都积极进行学术交流与科学研究等。我国教育学院应进一步加强改革,在国际性战略的推动下实现错位发展、优势发展与科学发展;积极引进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形成团队,为学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用国际性理念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教学与研究机构,努力打造具有国际水准的一流的教育学学科。  相似文献   

2.
义乌在经济贸易国际化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旅游的国际化,主要体现在义乌境外游客多、出境旅游人数多、义乌长住外国人多。义乌旅游逐渐形成了商贸旅游、购物旅游、会展旅游齐发展的态势。义乌国际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对国际性旅游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随着义乌国际贸易综合改革的推进,义乌需积极建立国际性旅游人才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具备一定国际视野、懂得国际规则、具有一定跨文化管理和沟通能力的中高级旅游人才。  相似文献   

3.
香港是一个国际性的制造业中心、贸易中心、航运中心、金融中心、旅游中心和信息中心。它的进出口贸易、海洋运输及货柜码头、轻纺工业产品、银行业及黄金买卖、股票交易等,在世界上都占有重要地位。有关人士认为,香港经济之所以能在国际竞争中迅速发展,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香港的高等学校面向世界,重视培养国际开拓型的人才,这些人才具有国际经济头脑和国际战略眼光,熟悉国际市场,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他们能最大限度地发挥香港的优势,利用国际经济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不断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使香港经济不断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学院模式是当前高师院校进行教师教育模式改革的重要举措之一。教师教育学院的角色应定位于专门的教师培养机构、教师教育研究机构、教师专业发展基地、教师资格认证机构及师范院校与中小学互动的桥梁;教师教育学院模式在具体实施中应积极推行四阶段人才培养方案,构建双栖型教师队伍、超市型课程体系、实践型教学模式及互动式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现代教育》2004,(11):58-59
商务管理专业为经济与管理相交叉的前沿性学科,以培养适应商务国际化发展需要、能在国际、国内商务往来频繁的国内大中小型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外国公司、国际商务机构、境外投资企业,从事国际商务管理、项目运营管理,跨国经营管理,以及贸易、金融、市场营销等国际业务的中高级人才为基本目标。在人才培养模式上坚持以“国际性、创新性、复合性、应用性”为特色。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中的跨文化教育主要是以文化知识和交际技能的习得为主,鲜见对通过文化教育进一步实现英语学习的"人文性"和"育人性"即培养大学生国际视野,国际胸襟的研究.国际性人才应当具有跨文化的生存能力,即有与国际对接,交流、沟通的能力,同时也应当具有全球视野,全球胸怀.在英语教学中,只有实现了其功用性及育人性,才能真正把大学生培养戍国际性人才.  相似文献   

7.
论国际教育和国际人的素质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科技与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世界已融合为一个整体,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及环境都与国际社会密切相关,自然、社会、人、教育共处于一个大系统中,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培养具有国际性眼光的人才,以增强国家在国际社会中的竞争力已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主题。  相似文献   

8.
国际性采矿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我国煤炭企业逐步走向世界、参与国际竞争的发展趋势,提出了试办采矿工程国际班,培养国际性采矿人才的新思路。依据当前国际形势探讨了培养国际性采矿人才的培养目标、课程体系的构建及保障措施等。  相似文献   

9.
发展留学生交流事业、通过国际通用型人才的培养提高教育国际竞争力,为国际社会做出重要的智力贡献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各国人才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30年来,通过留学生的派遣与接收,促进了我国的大学等教育机构的国际化进程,进一步强化了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对中国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根据国际化背景下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南京师范大学探索汉语国际教育本科专业由国际文化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两院联合培养的新模式(2+2模式),将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适应国际化背景的具有熟练的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教学技能和良好的文化传播技能、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三型一化"人才,即兼具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国际化特点的人才。在此基础上,完善课程体系使之与专业特性和人才规格匹配,以使本专业培养的人才更具有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阐述了教育学院学报办刊的宗旨:把学报办成本校教师和本地中小学校长、教师发表科研成果的园地、社会主义的文化阵地和学术交流的桥梁;教育学院学报的三个特色:学术性、师范性和地方性;学报的两个效益:学术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2.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建设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应定性在教育,定向在小学,定格在本科,对小学教育专业学生进行综合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要合理构建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使学生在教育理论、学科专业知识、教育科研方法、教学实践能力等方面明显高于中师和小教大专;处理好文化基础与专业基础、教育理论与学科知识、科学与人文的关系。在提高小学教师学历层次、学术水平、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和管理能力的同时,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中小学教师的课程取向及其特点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课程取向问卷调查的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对认知过程取向的认同度最高,但也不排斥其他四种取向;男教师比女教师更倾向于学术理性取向;不同教龄的教师在认知过程、科技发展、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显著差异;不同学校类别的教师在科技发展、人文主义、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极其显著的差异;不同学历的教师在科技发展、人文主义、社会重建、学术理性取向上有非常显著的差异;教师的新课程培训状况对科技发展、认知过程、社会重建取向有影响。在此基础上,笔者对我国的课程研究与改革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领导重视与制度建设相结合、科研队伍与教学队伍相结合、工作任务与激励机制相结合、课题小组与群策群力相结合、理论研究与教育实践相结合、学术自由与积极引导相结合是广播电视大学在实施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时加强科研工作的途径与方法,也是成人高等学校开展和发展科研工作的一般性思路。  相似文献   

15.
论教育学识的习得与教育学派的创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教育学科学习者来说,学习是解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派成为学科成熟的标志;对教育研究者来说,研究是建构的过程,因此教育学识的科学性与实效性才是学科成熟的标志。但教育理论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缺位,既为社会大众利用个案对教育理论体系进行证伪提供了机会,也为教育研究个体利用个案对自己的研究成果予以证实提供了机会。走向教育实践,既是确定教育理论研究科学性与实效性评价标准的过程,也是教育研究者在实践问题的解决中,逐渐达成研究共识并进而形成学派的过程,也是通过教育学派间的理论竞争并最终形成教育研究范式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16.
岳鹏 《唐山学院学报》2015,28(5):12-15, 66
三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关问题研究热情高涨,发表了大量论著,取得了丰硕成果,既展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喜人景象,又充分发扬了学术民主、学风端正的优良传统。当前,全面回顾三十多年来国内学者关于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具体分析学界同仁取得的经验与教训、成绩与不足,对于我们坚持、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该文基于中职学校学业水平考试背景,以"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为例,从微课专题内容、微课专题演示、微课专题学习及评价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分析比较传统课堂教学与微课辅助教学的成效差异。结果显示,微课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中职生学业水平考试成绩,教师可紧抓学业水平考试大纲变化趋势,适时调整微课内容;利用科研项目、教学竞赛等带动微课开发;利用微课共享资源,促进微课开发。  相似文献   

18.
The graduates of high schools and vocational high schools in Taiwan have different ways to ente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offering technology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programs. In this research, we have traced the 4-year academic performances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university students who have gained admissions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For students admitted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the research finds that the third year performance to be the poorest; academic performances differ for different means of gaining admissions; differ for each year; and differ for each university. We suggest that different teaching supplement, academic support program, and curriculum adjustment applied to students admitted to university through different channels.  相似文献   

19.
建构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系统合作模式的探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科学构建是提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质量与实效的关键。本文从系统论角度出发,阐述了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建构理念、工作目标以及由组织管理模式、课堂教学模式、学术科研模式、活动训练模式和咨询辅导模式五个分模式构架的系统合作模式,力求探索并建构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而有效的工作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