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周作人20年代中后期的散文创作,在平静闲逸的表象后面,隐藏着一颗并不平静的心,他用自己的方式同社会抗争,以保全个性主义的独立自由,坚持五四的个性解放精神.平和是手段,抗争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2.
周作人 2 0年代中后期的散文创作 ,在平静闲逸的表象后面 ,隐藏着一颗并不平静的心 ,他用自己的方式同社会抗争 ,以保全个性主义的独立自由 ,坚持五四的个性解放精神。平和是手段 ,抗争才是目的  相似文献   

3.
汪曾祺小说具有散漫、舒朗的叙事结构、平静淡泊的叙事心态、流畅平实的叙事语言,形成独特的叙事个性。  相似文献   

4.
文章认为郑燮思想中有恪守儒教规范的一面,也有个性抗争的一面。其儒家思想不同于官方程朱理学.受到今文经学、古文经学及颜李实学等多种思想的影响,其个性解放思想包含着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似文献   

5.
这里展露的是冯梦龙个性放诞的一面:以妓女为友,以冶游为乐,尽情享受生活,游戏人生;对爱情的追求专一而执着,在世风日下的晚明社会里,用自己的行动演绎出一曲悠长而凄清的动人悲歌。  相似文献   

6.
清醒与执拗并存是诗人北岛最主要的创作个性,对其进行细致的研究分析,有助于我们全面理解北岛的诗歌。  相似文献   

7.
Lambert所论大众传媒翻译的特点对研究新闻翻译具有指导意义,这样的新闻翻译与其它媒体翻译一样突破了原文与二元对应,同时又有其独特的个性。  相似文献   

8.
浅草--沉钟社在个性主题的创作中,形成了三种表现模式。他们在“离乡与回乡的互补”中,以决绝的“离乡”喻示个性意识的觉醒,以深情的“回乡”表现对都市明的超越和对理想人性的追求;在“童心与成人的对照”中,以儿童的圣洁反衬成人世界的污浊,显示出自然人性的价值取向;在“自然与社会的对立”中,以秀丽、雄强的自然景观寓托和谐、强悍的生命形式,以反社会的姿态,表达了改造社会、实现异化人性复归的强烈愿望。这三种模式特色鲜明,从不同角度传达出个性主题的内涵,具有深厚的化意蕴。  相似文献   

9.
繁漪与娜拉都是自我与环境发生激烈、尖锐的冲突时走向精神反叛、行为抗争的同一道路。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及自身的个性的不同,她们抗争又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繁漪的全面毁灭的民展示的是悲剧性,娜拉的自立新生的方式则体现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0.
个性是个体在生理素质和心理特征的基础上,通过社会教育的影响及主体社会实践活动所形成的比较稳固而持久的独特特征的总和。人的个性是发展的,个性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教育是其重要的一个方面,本文从学生个性发展与个性教育入手,提出了现阶段个性教育的必要性及个性教育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浅草-沉钟社是中国现代学史上一个重要的学社团,同仁们在“五四”新化运动中迅速实现了“人的觉醒”和“人的发现”,并在中西化的交汇中,确定了个性主义的价值观,当他们发而为时,高扬个体自身的价值,讴歌个体自我的理想,倾诉个体自我的痛苦,表达个体自我反抗社会的要求,从而形成了鲜明的个性主题。在“五四”时期,他们以个人的觉醒加入到时代的合唱中,在20年代中期以后至30年代,他们在个性主潮消歇之后仍然顽强地持守着个性主题。他们在创作中对个体尊严,价值和权利的执着在与革命学主题对个性的忽视的对照中,显示出了我乃至思想史的价值。  相似文献   

12.
繁漪与娜拉都是在自我与环境发生激烈、尖锐的冲突时走向精神反叛、行为抗争的同一道路。但由于民族历史和文化的积淀以及自身的个性的不同,她们抗争又具有不同的审美价值:繁漪的全面毁灭的方式所展示的是悲剧性;娜拉的自立新生的方式则体现了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3.
艺术创造是艺术这们个性特质、灵感的产物。研究,揭示这种特质在艺术创造中的作用,将更进一步推动人类自身的发展,从而不断深化艺术创造。  相似文献   

14.
学习是一种个性化行为。作为教师,应当在课堂教学环境中创设一种有利于张扬学生个性的“场所”,让学生的个性在宽松、自然、愉悦的氛围中得到释放,展现生命的活力。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数学课堂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许多教师把学生视为接受知识的容器,  相似文献   

15.
个性教育是相对传统教育而言的,其内涵是人性化、个人化、特色化、和谐化的教育。发展个性教育的迫切性体现在当代大学生的总体特征和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加强高等教育中的个性教育,要明确个性教育目标,更新个性教育理念,掌握先进的教育方法,建立新型的教育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最新出版的《治同文存》进行评论,认为其中的学术论文有立意新,开掘深,切近学科前沿而又不失大众化的特点,认为其中的诗文有个性,有真情,幽默辛辣又蕴含哲理。  相似文献   

17.
个性教学的基本理论与实施依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个性教学是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阐述了实施个性教学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分析了实施个性教学所面临的巨大困难,指出必须改革现行的教育体制,革新教育观念,以及大力提高教师素养,发展经济、控制人口等,才有可能真正实施个性教学。  相似文献   

18.
个性教育的实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个性教育与素质教育是统一的,探讨个性教育的实质有利于科学认识素质教育,指导其实践,笔者认为,个性教育的实质是:(1)多样化。它是对“标准化”教育的辩证否定,是当代和未来教育的主要特点之一,通过多样化的教育培养多样化的人才;(2)培养人的良好人性素质。个性教育是培养、强化人的良好个性品质与预防、改造人的不良个性品质交互作用的过程;(3)它是一种教育思想,如尊重人的个性,培养人的个性潜能优势、弘扬个人独特的社会主体性等。  相似文献   

19.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通俗小说大家。其小说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了十九世纪初的中国都市风貌。这种特定的小说题材,不仅形成了张恨水小说的创作个性--长处与短处并存,而且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消长。  相似文献   

20.
完善个性品德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实现要以公民个体的个性品德的完善为基础。个体的个性品德的完善关系到公民道德建设的具体实现,关系到以德治国方略的真正实现,是以德治国的基础工程。本探讨这三的内涵及其相互关系、我国公民个性品德中现存的突出问题及其原因与完善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