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开发课程资源的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课程的存在必须以课程资源的开发为前提,课程资源是课程得以实施的强大的资源系统,失去这个资源系统,课程也将失去活力。因而课程资源的开发势必成为课程开发的重要前提,因为课程资源毕竟不是课程本身,必须对课程资源进行开发,才能发挥课程资源的教育价值,使得课程要素进入课程。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发展迅速,课程改革实践呼唤科学的课程理论给以指导,科学的课程理论又在课程改革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我国在课程指导思想、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在即,我们必须总结、借鉴中外相关学科课程经验,尽快构建《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的理论体系,进一步推动《品德与生活》课程与教材建设。纵观世界各国,尤其是主要发达国家的课程改革经验,均呈现出课程的综合化、课程的人性化、课程的生活化、课程的…  相似文献   

3.
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 意义和步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内容1.什么叫校本课程2000年春季,国家正式启动素质教育工程的核心工程———“全国基础教育改革”,决定在全国实行三级课程管理模式,即将由国家管理的课程称为国家课程,由地方管理的课程称为地方课程,由学校管理的课程称为学校课程,即校本课程。一般来说,国家课程占80%左右,地方课程占5%左右,校本课程占15%左右。2.什么叫校本课程开发“校本课程开发”这一术语是近年来我国课程研究者从西方教育文献中引进的新名词,它的英文表述是“school-basedcurriculumdevelopemt”,缩写词为“SBCD”…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赋予教师很大的课程权力,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教师可以尽可能地开发课程,整合课程,评价课程,贯彻教学,因此,数学教师课程权力的执行情况决定着教学质量,进而影响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5.
课程模式选择的重要性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21  
选择一种课程模式,意味着在课程改革实践中,选择了相应的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开发方法、课程实施指导思想、课程管理思想和方式,是加快课程改革步伐,提高课程改革实效的举措。形成并完善符合国情的职教课程模式及其理论体系,用现代职教课程理论武装课程开发人员和一线干部、教师,是职业教育自我完善和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6.
刘英 《宁夏教育》2007,(3):78-78
杨明全在《试论中小学校长的课程领导》中认为:课程领导是课程实践的一种方式,是指引、统领课程改革、课程开发、课程实验和课程评价等活动的行为的总称,它的目的是影响课程改革与开发的过程和结果,实现课程改革和课程开发的目标。这一定义强调,课程领导具有普遍性。郑先俐、靳玉乐在《论课程领导与学校角色转变》中认为:课程领导注重课程权力共享,集权与分权的均衡,它把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管理人员、课程专家、教师、家长、社区代表和学生等与课程相关的组织和人员都看作是课程领导的主体,使他们能广泛分享课程领导的权力与职责,扩大课程领导的参与面.实现课程领导主体多元化。  相似文献   

7.
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是密切相关的过程。宏观的课程开发包括课程实施环节,课程实施是以课程开发为前提的。我们知道,无论是国家课程还是地方课程,它们的开发都是以教材的开发为载体,如果教材尚未开发出来,课程实施就会成为无源之水。  相似文献   

8.
1教师是重要的课程资源 课程改革需要课程资源,课程资源支撑课程改革。凡是有利于课程目标实现的因素都可以称为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分类多种多样,根据课程资源的功能,可以分为素材性课程资源和条件性课程资源。素材性课程资源是指作用于课程,并且能够成为课程的素材或来源,如知识、技能、经验、活动方式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及培养目标等。  相似文献   

9.
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园教育目的的手段,幼儿园课程设计和实施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幼儿园教育质量,关系到幼儿的发展,近几年我国广大理论研究提出了各种幼儿园课程理论和课程模式,幼儿园课程改革呈现多样化,技术化,系统化的趋势,本从课程观念,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组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六方面论述了幼儿园课程改革趋势。  相似文献   

10.
网络课程的学习适应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课程的学习都存在着学生与课程之间的适应问题。网络课程在面临普通课程适应问题的同时,还需要面临网络技术,网络环境,网络文化等因素对课程学习的诸多影响。网络课程的学习适应是一个多层次,复杂的认知适应过程,从网络课程的设计角度出发,文章提出,学习者与网络课程之间应该在课程观,课程技术和课程实践三个层次上相互适应。  相似文献   

11.
课程资源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改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课程资源与课程密不可分。没有课程资源,课程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没有课程资源的支持,再美好的改革设想也难以实现;课程资源是课程目标落实及课程整体实施的基础和保障。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不仅取决于课程资源的丰度和广度,更取决于课程资源的开发水平和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2.
本从课程发展的趋势-后现代课程观的角度,分析探讨了网络课程的特点,开发设计网络课程所依据的理论基础,网络课程开发的主要内容及过程,对现代课程的改革及网络课程的发展会有借鉴意义。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课程开发领域出现了新的理念:后现代课程观,后现代课程观强调课程的丰富性、严密性、关联性、回归性,课程应从封闭性走向真正的开放性,强调学习对课程的自我组织。网络环境下的课程开发可以弥补传统课程开发的不足,为后现代课程观念指导下进行课程开发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平台和环境。本对网络课程的开发与设计问题做一探讨。  相似文献   

13.
校本课程是校长的课程 新课程改革为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设了学校课程。国家课程是由国家编制管理的课程,地方课程是由地方负责开发管理的课程,而校本课程,是学校自主决定、由教师负责开发的课程。自主性校本课程开发,为校长表达教育思想搭建了平台,  相似文献   

14.
新一轮课程改革确立了三级课程体制,但无论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还是校本课程,最终的再设计与实施都在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要靠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水平和课程整合能力的发展。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设计也只是一种蓝本,必须通过教师的再创造才能实施。如综合课程中,教学内容、方法都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需要  相似文献   

15.
动态平衡课程资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建设,是世界各国课程改革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课程资源丰富多彩;素材性课程资源,条件性课程资源;校内课程资源,校外课程资源。要加强课程资源建设,使现有的课程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这是当前课程改革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对高校课程群建设中课程内容融合与分解的探讨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了科学地实施课程建设,深刻理解课程群建设对课程建设的作用和意义,章以课程群内涵分析为切入口,以课程群构成的学科内容为主线,通过课程群建设中的课程内容的变化.揭示课程建设中的融合与分解规律,提出课程群建设是对课程群的再设计,是课程设计与课程实施的统一。  相似文献   

17.
新形势下高师课程观的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芳亮 《高教论坛》2005,(4):47-48,20
近年来,我国快速发展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高师教育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对高师教育课程改革带来许多启示。重新认识高师课程的功能、课程的师范性,加强课程素养的培养,探索课程综合化的途径,是高师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傅敏 《早期教育》2006,(2):I0001-I0001
在近半个世纪的课程演变和发展的过程中,分别体现两种课程范式的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从彼此对立与分离,逐步走向借鉴与融合。依据范式的观点。学科课程范式和经验课程范式必将为一个崭新的课程范式所取代,这预示着当前的课程正处在旧的课程范式向新的课程范式转型的时期。这种新的课程范式应强调融合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于一体,强调知识的整体性、学生获得经验的完整性和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把它称为“整体课程范式”,它所代表的是当前课程领域追求的课程范式。  相似文献   

19.
学校课程在信息社会中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应对这些挑战,本文描绘出了应对挑战的策略性图景。从传统课程向超学习型课程模式转变,在同质文化的基础上建构异质性课程文化,扩大课程发展空间,此外,为了保证信息化课程的顺利转型,关键是建立课程实施的保障体系并建立信息化课程的市场合作式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20.
课程话语实质是课程领域中的思维方式,它反映了人们在课程问题上的本体论和价值观。追溯我国近几十年来课程理论与课程实践中的话语变迁,可以清晰地发现我国课程研究对课程本质和课程价值的理解脉络。超越封闭的课程理解,达成多元的课程价值认同,实现课程的核心育人价值,是我国新时期课程话语所昭示的课程理论研究与课程改革实践动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