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利用pH传感器和光传感器实时测定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偏铝酸盐溶液与强酸溶液反应过程的pH和光照强度变化,并利用四重表征对实验结果作定性分析。同时结合有关平衡常数对实验数据作理论分析,从定量的角度验证氢氧化铝的两性,明确铝离子、氢氧化铝及偏铝酸根离子存在的溶液pH范围以及氢氧化铝沉淀量随溶液pH变化的规律。  相似文献   

2.
王春 《化学教学》2020,(5):75-77
对2019年北京高考理综卷第28题有关SO2与AgNO3溶液反应进行试题分析,结合相关文献提出几点问题思考;通过设计多组实验方案对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沉淀的成分及上层清液中存在的离子种类进行实验探究,得出SO2与AgNO3溶液反应生成的沉淀主要为Ag2SO3和少量Ag、溶液中存在SO4^2-和[Ag(SO3)2]^3-的实验结论.  相似文献   

3.
针对高中化学中二氧化硫水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是否有沉淀的知识点,设计了pH值对反应的影响的实验。结果表明:实验表明当pH≥10时,会有BaSO3沉淀。当沉淀中加入盐酸到溶液pH为4时,沉淀开始溶解,完全溶解时pH为1。充分说明通过调节SO2与BaCl2溶液的pH值可以控制是否有BaSO3沉淀生成。这种设计对于培养学生的严谨科学思维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赵雯 《化学教学》2022,(8):77-80
借助离子传感器和导电率传感器等数字仪器对粗盐提纯实验进行了探索与实践。实验过程发现,学生通过肉眼直接观察溶液不出现浑浊来判断离子沉淀完全的方法有局限性;通过对除杂过程中粗盐溶液导电率变化的测量,能帮助学生更加直观、准确地理解与判断沉淀是否完全、除杂试剂是否过量。此外,实验还证明了选用Ba(OH)2溶液代替BaCl2和NaOH溶液同时除去粗盐中的Mg2+和SO42-并不合理,解决了学生对此问题的存疑。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设计数字化实验,测定电解质溶液混合、反应过程中pH的变化,帮助学生通过pH曲线,理解并归纳解决复杂电解质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溶液酸碱性、水电离程度变化等问题的一般方法,感悟电解质溶液中各微粒间相互依存、各变化间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使得数字化实验更好地与教学融合,有效提高课堂效率,提升高三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6.
锌与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不同文献中的结论不尽相同,为搞清楚该反应的实质,借助数字化压力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重新进行了实验探究.为确定反应过程生成沉淀的原因,对反应前后溶液的pH进行了测定.通过探究得出,该反应是分为两个阶段完成的,并从理论上对此反应机理作了解释.  相似文献   

7.
一、锌与硫酸铜反应的演示实验锌的金属活动性较强,它与硫酸铜溶液反应,置换析出金属铜的速度较快,使锌片表面附着的金属铜晶粒粗糙,显示黑色,而不是红色。若在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氨水,至生成的氢氧化铜沉淀刚好溶解,制成深蓝色的硫酸铜的氨溶液(使溶液中铜离了的浓度减小,大部分的铜离子变成铜氨络离子[Cu (NH_ 3)_4]~(2 ))。这时再在溶液中插入锌片(可用废干电池锌皮),由于控制了反应速度,就可以在锌  相似文献   

8.
1.关于电解氯化铜溶液的PH变化问题,化学界有以下两种不同的观点:一是理论学派认为电解氯化铜溶液后,pH升高。二是实验派经过反复多次的实验测定,证明电解氯化铜溶液的PH如下图所示。试回答:(1)电解前氯化铜溶液的pH处于A点的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2)理论派所持的观点的理论依据是;(3)实验派结论是,他们所述实验是通过来准确测定溶液的pH的。该观点的理由是(从化学原理角度加以简述)。2.(1)将铜棒与铝棒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组成原电池,铝棒作电池的极,铜棒作极,负极反应为;(2)若将上述电解质溶液换为浓硝酸,则铝棒作电池的极,铜棒…  相似文献   

9.
按教材实验,通过溶液反应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往往由白色逐步变为灰绿色,最后变为红褐色.为能合理解释该实验现象,设计实验方案进行了探究及改进.结果表明:用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制取氢氧化亚铁,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沉淀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溶液中亚铁离子而显示灰绿色.采用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入硫酸亚铁(使溶液中没有过量Fe2+)和水浴加热(促使过量Fe2+水解)的方法,使得到的氢氧化亚铁是白色絮状沉淀.  相似文献   

10.
针对中学化学教材中的实验仅从PbI2悬浊液中检验出I-,难以证明难溶物PbI2在水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的不足,对该实验进行了改进。选用适量AgNO3溶液与KSCN溶液反应生成AgSCN白色悬浊液体系。通过平行试验,分别在3个盛有适量AgSCN白色悬浊液的试管中加入几滴(等量)Fe(NO3)3溶液,然后再向三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等体积)蒸馏水、AgNO3溶液和KI溶液,振荡试管后比较溶液的颜色变化。由此,既可证明AgSCN悬浊液中沉淀溶解平衡的存在,也可证明当组成沉淀的离子浓度发生改变后,难溶物AgSCN沉淀溶解平衡发生了移动。  相似文献   

11.
伍强 《化学教学》2016,(1):55-57
设计了用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实验没有生成银镜、红色沉淀.设计了用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钠的实验和不加甲酸钠的空白对照实验,实验均生成光亮的银镜,但反应液中未检测到碳酸根离子.故认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与甲酸钠均不能反应,由此得出银氨溶液、新制氢氧化铜均不能鉴别甲酸根离子的结论.同时提出在教学中,我们必须遵循这一实验事实,切不可误导学生.  相似文献   

12.
高中化学原电池实验其实验效果与电极材料纯度、硫酸溶液浓度、温度、电极面积、电极间距离、外电路中的电阻以及电极的表面状态有关;锌电极上产生气泡是由于在锌电极上同时存在Zn-2 e→Zn2 ,2H 2 e→H2,两反应竞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3.
对银氨溶液自身反应成镜做了探究,发现用浓度大于6%的硝酸银溶液和氨水,添加适量氢氧化钠溶液来配制银氨溶液,置于90~100℃水中水浴加热,能在较短时间内生成银镜.设计添加氢氧化钠的银氨溶液鉴别甲酸的实验,实验生成了银镜;用离子色谱法测定反应前后溶液中甲酸根离子浓度,浓度几乎不变,认为甲酸没有参与银镜反应.  相似文献   

14.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会产生沉淀,其原因是氧气和硝酸根的氧化作用,人们一般认为反应中硝酸根氧化亚硫酸根的能力更强,是产生沉淀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pH传感器,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得知在该反应中氧气和硝酸根都能够氧化亚硫酸根,但是氧气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5.
对镁、铝氢氧化物沉淀反应图像类习题的科学性提出质疑。利用传感技术跟踪镁、铝盐溶液与强碱溶液反应过程的pH变化,并结合溶度积计算和定性实验等对实验结果做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说明逐滴加碱时Mg~(2+)和Al~(3+)不能同时生成氢氧化物沉淀,且Mg~(2+)Al~(3+)相互影响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16.
在评析相关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分步反应的原理,探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模拟的pH、 CO2浓度变化的双纵坐标曲线应具有的特征。为获得接近该模拟曲线的实验数据,采用蠕动泵、真空循环泵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均为0.01 mol/L、滴定速度约为5 mL/min、空气循环流速度为第三档的条件下,较准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之间的量比关系,改善了CO2浓度测定数据滞后等问题,获得的pH、 CO2浓度变化的双纵坐标曲线与模拟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7.
1 问题的提出传统的氢氧化亚铁的制取方法是用新制的硫酸亚铁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所制得。虽然硫酸亚铁是新制的 ,但是由于溶液中或多或少还是溶解了部分的氧气 ,而且由于反应体系是一个开放性的体系 ,与外界存在着物质交换与能量交换 ,不断有空气中的氧气溶解到溶液中 ,所以新生成的氢氧化亚铁很快就被氧化成氢氧化铁 ,甚至还来不及观察到有白色絮状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只看到了氢氧化铁与刚生成的氢氧化亚铁组成的混合物 :一些暗绿色的絮状沉淀。2 实验原理分析要制得白色的氢氧化亚铁沉淀 ,并使氢氧化亚铁沉淀能长时间保持白色沉淀的状态…  相似文献   

18.
采用平行对比实验方法,对Mg(OH)2沉淀与NH4Cl、NH4Ac溶液反应的浓度等反应条件进行了探究。结果表明:演示Mg(OH)2沉淀与NH4Cl及NH4Ac溶液反应的实验时,最好选用浓度为0.12-0.15(质量分数)的NH4Cl溶液、3.0mol/L的NH4Ac溶液,且Mg(OH)2沉淀要新制的。改进后的实验,现象明显、成本节约、时间节省。  相似文献   

19.
化学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进行的,条件发生改变,产物就会不同。以镁与硫酸铜、氯化铜反应实验现象有较多不同为例,结合沉淀平衡常数、电极电位、溶液pH改变等理论知识,分析得出镁与氯化铜反应的特殊性,本质是铜的电子排布和反应中间产物Cu+随溶液中pH不断升高生成难溶的CuOH,或与Cl-生成CuCl再转化为CuOH,最终通过平衡移动生成Cu2O (砖红色)。  相似文献   

20.
铝和氯化铜溶液反应理论上是一个简单的置换反应,而在实验过程中却出现了一系列的异常现象,并且氯化铜溶液的浓度不同实验的现象也不同。本文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探究了实验中出现的红色物质、白色沉淀、气体的主要成分以及溶液颜色变化的原因,从中说明了铝与氯化铜反应实验异常现象出现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