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费海明 《江苏教育》2023,(11):15-20
新课标以课程综合化优化课程结构,倡导跨学科主题学习,以弥补分科教学的不足。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探索尚在起步,对一线教师而言存在着整合难、选题缺乏方向、路径不明等困境。在回应问题的基础上,以更立体的“破局”视角挖掘跨学科学习的内涵,用高效“转换”生成跨学科主题,并提炼出“四环二控”精细化构建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路径。  相似文献   

2.
设置跨学科主题是义务教育新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的新要求,是加强课程综合建设的重要举措,对实现“五育融合”、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价值。学校应从学科课程间的关联、活动课程间的关联、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间的关联三个维度统筹规划与系统设计跨学科主题,以保障跨学科主题的系统性与科学性,避免跨学科主题设置的零碎化、随意性。  相似文献   

3.
在跨学科实践学习视域下,以师生共同开发“荷花池为什么这么美”课程为例,梳理跨学科实践课程设计的基本路径,探讨课程育人价值、课程核心素养、课程主题、课程目标、课程实施、课程评价方式的创设,体悟课程开发对师生的意义,并对开发过程进行反思,为跨学科实践课程开发和实施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4.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学习方式。基于此,苏州工业园区第二实验小学基于无界教育理念进行了国家课程跨学科主题教学的探索,学校以“跨”为核心,明确了跨学科主题教学的设计流程,构建了“跨而有核“”跨而有联“”跨而有融“”跨而有评”的跨学科教学样态,致力于将学校打造成文化的场域、生命的场域和成长的场域,从而使学生真正成为充满好奇心、具备研究精神、善思考且富有创造力的时代新人。  相似文献   

5.
跨学科课程建设理应遵循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实践逻辑。在历史逻辑上,跨学科课程的发展源于人类课程文化的构想,对跨学科课程的探讨应该回归人类的历史文化之中去考察其已有样态。在理论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建设是基于特定历史语境和个体生活世界的结合而形成的,可以从其经验命题与存在哲学入手,厘清跨学科课程建设的科学内涵与理论特点。在实践逻辑上,跨学科课程反映了跨学科素养与课程育人相结合的教育样态,其实践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立足素养导向,践行跨学科教学实践;整合课程知识,以主题式引领学生跨学科学习;立足生活世界,以跨学科“共同体”培育学生素养。  相似文献   

6.
开发并实施以核心素养为导向的跨学科校本课程,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解决复杂问题、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现象教学具有典型的跨学科特征,可以将现象作为校本课程主题,将现象教学法作为跨学科校本课程实施路径。本文以“土豆革命”为主线,设计并实施基于现象教学的跨学科校本课程,以探索落实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聂隽 《现代教育》2023,(11):40-46
笔者以“黄河情生态行、寻迹黄河古村落”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总结提炼了初中开发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的一般规律:第一,发扬地方特色,挖掘跨学科主题学习主题;第二,明确课程定位,叙写跨学科主题学习目标;第三,分类梳理资源,编写跨学科主题课程资料;第四,细化课时内容,进行跨学科主题课程实施;第五,着眼学生发展,构建跨学科主题课程评价。开展中小学跨学科主题课程的研究有利于落实新课标跨学科主题学习要求,实现课程育人。  相似文献   

8.
课程综合化的提出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需要。课程综合化的核心要义是试图解决课程学习从知识技能的理解掌握到学科素养的发展,再到综合素养的培养的问题。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旨在打破学科壁垒,以综合性任务的完成来实现学习素养的发展,具有学习目标的根本性、内容的综合性、历练的全程性、成果的多样性以及经验的切身性等特征。“跨学科”是“课程综合”的必要路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也是课程综合化的基本体现,设计时需要关注学习主题的多维指向、学习过程的长程设计、学习方式的自主选择以及学习成果的显性表达。  相似文献   

9.
张彩虹 《教师》2023,(1):54-56
随着“双减”政策的提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提高学生素质与修养已成为教育工作的重点之一。为达到提升学生核心素养的目标,文章对“和美课程”的建构与实施展开研究,从设计内涵及意义、架构及内容体系、实施路径三个角度进行分析,先阐述“和美课程”设计意义,凸显“和美·共生”文化理念,再分析“和美课程”整体架构,概述课程内容体系,最后基于基础型课程、发展型课程、特色型课程,以提高学生核心素养为基准,提出推进知识内容主题化和学科内部结构化的实施方法,总结社团课程构建、跨学科主题课程设计策略,以确保“和美课程”建构与实施的顺利进行,为提高学生核心素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0.
《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将“跨学科实践”作为一级主题纳入了义务教育物理课程结构之中。“跨学科实践”既是物理课程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物理课程学习的重要方式,如何做好“跨学科实践”教学,是我们必须研究的课题。文章分析了“跨学科实践”主题的内涵、特征及其育人价值,同时探索了“跨学科实践”主题实施过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为深入理解和有效落实“跨学科实践”的育人目标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11.
陈慧 《上海教育》2000,(8):34-36
上海市实验学校4年级综合课程验收投放的主题为“真诚到永远—海尔文化激活休克鱼”,这是一个以海尔集团的案例为基本内容的跨学科课程计划。要求学生在老师提供背景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探究式的自我学  相似文献   

12.
反思职前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问题,发现学科限度划定了课程内容的知识边界、课程管理的权力边界、课程组织的实践边界以及课程评价的功能边界,无法满足基础教育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教学需求。“跨学科”以学科知识整合为职前教师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了方向,师范院校可以从课程目标的综合性、课程内容的整合性、课程实施的情境性以及课程评价的发展性等方面,探索职前教师教育课程的跨学科路径。  相似文献   

13.
为了顺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趋势,满足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需要,三年前,深圳市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开始了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的探索与实践。主题式跨学科课程整合改变了传统的课程形态,把课程、师生、学习时空、学习技术等核心元素有效地统合起来,打破学科之间的边界,学生围绕来自真实世界的学习主题,进行基于现实生活的、以学科联动为特征的开放性学习。  相似文献   

14.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提出开设跨学科主题学习,并在课程内容部分增设“跨学科实践活动”。文章在明确化学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研究现状、意义与原则的基础上,探索提出了化学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的三种实施路径:开设跨学科学习综合课程;开展跨学科主题学习;常规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活动。重点分析了化学常规课程中开展跨学科学习实施途径,并基于培育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视角,给出了教学和教材编写建议。  相似文献   

15.
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地理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突破性变化,具有推动学生学习方式变革、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的重要意义。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项目化设计是一线教学中设计与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有效方式,包含建设项目共同体、确定项目主题、制订项目目标、设计与实施项目活动、开发项目学习资源、开展项目评价等基本环节。文章结合“地震来袭”主题案例进行了说明。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导思想,设计初中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体现跨学科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基于地理课程标准,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从学生视角切入确定活动主题和任务,以主题点明活动任务和方式,用活动目标导航活动内容和过程,通过表现性评价检测活动效果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新课程改革中“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的理念,立足音乐,融合语文、历史等多学科,利用学生古典诗词吟唱团每周固定的校本课程时间,进行跨学科领域的学科融合性校本教学与课程素材资源开发。经过两年扎实的实践研究,构建了集音乐性、歌唱性、美听性于一身的中小学“古典诗词吟唱”校本课程素材体系;形成了课程有效实施的三大策略;提高了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度,增强了文化自信心;提升了教师的跨学科融合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与传统文化素养;打造了学校的“诗香校园”文化特色。  相似文献   

18.
香港地区的初中科学课程特别强调“跨学科”整合设计,旨在以灵活、开放的课程架构,富有弹性的课程发展模式,实现科学教育的宗旨和学习目标。对香港初中科学科课程文件进行分析,发现其“跨学科”特征具体体现在课程设计、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三个方面。藉此获得对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科学课程改革和发展的有益启示,以跨学科的课程设计实现均衡发展,强调情意态度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9.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20.
小学生的“信息素养”体现为正面地、理性地、主动地、创造性地处理和运用信息。南京市南化实验小学突破学科壁垒,从信息素养教学案例库、创新设计活动项目以及主题内容建设等方面,整体架构信息素养课程,开发实施“跨学科主题式”课程“、跨媒介融合式”课程“、全场景浸润式”课程,培育信息时代儿童生活与学习的好习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