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1 毫秒
1.
在义务教育新课程语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与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相对应,重视综合素质培养,强调知识整合、问题解决和价值关切,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成为培育核心素养的重要育人载体。为此,学校需要充分运用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课程政策空间,统筹协调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探索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实施策略。特别是,明确学校跨学科核心素养和学段目标,优化跨学科学习活动的主题结构,运用任务教学、项目化学习、问题解决等多种综合教学形式,展开跨学科主题学习,促进跨学科主题学习与学科主题学习交融互渗,以实现课程协同育人和整体育人价值。  相似文献   

2.
李莹莹 《教育》2024,(8):13-15
<正>近年来,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文件,强调了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中提出了“注重加强课题研究、项目设计、研究性学习等跨学科综合性教学”。《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明确提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跨学科实践性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时代,“跨学科学习”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关键词。跨学科学习要求学生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学科的概念、理论、方法和工具进行整合,以便加深对复杂主题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倡导的一种重要学习方式,为落实面向核心素养的教学提供了新路径。但是在具体实施中,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还存在着“学科内容拼盘化”“学习过程娱乐化”以及“主题活动专业化”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该文分析了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的主题式、大概念、体验性和综合化的特征,以单元方式从主题说明、目标界定、过程设计、作品评价和活动资源等方面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实施方法,并提供一个可资借鉴的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案例。  相似文献   

4.
“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核心素养导向下的新型数学学习方式,应坚守数学学科立场,开展素养导向的学科实践活动,注重学科性、实践性、主体性、社会性、综合性和生成性。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能够促进整体建构,习得活性知识;基于主题设计,生成整合经验;融通多元要素,提升创造能力;打开培育通道,塑造完整的人。“数学+”跨学科主题学习设计逻辑可以从生长点、聚焦点、整合点、着力点和创新点五个角度把握,依据主题提出真实而有意义的问题;建构评价量表,设定“可见的”学习目标;围绕大概念实现跨学科知识整合;设计主题活动任务,开发学习支架与工具;形成整合性成果,开展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5.
2022年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强化课程综合性和实践性,开展跨学科主题教学,并设立了跨学科学习主题。聚焦小学信息科技学科中“数据”这一核心概念,以“数说碳排放”为跨学科主题,描述了“主题确定—目标编制—组织内容—活动设计”这一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践的路径。以“碳足迹”一课为例,设计“采集数据—组织数据—计算数据”的活动过程,融合科学学科、数学学科的知识技能与思想方法解决真实性问题,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计算思维、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和科学思维的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6.
陈国良 《亚太教育》2024,(4):108-111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提出了重视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加强学科间的相互联系的要求。初中化学课堂需要进一步强化教学的实践性,应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来强化学科间的相互联系,带动课程改革实现综合化教学。项目式学习是化学课程中跨学科实践的常见方式,其显著特征是化学系统性思维的融入,强调系统要素的分析、关联、综合,以及从整体考虑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基于项目式学习对初中化学跨学科实践活动方案进行研究,并且提出一些实践教学策略,包括确立跨学科视角、促进学科交叉融合、强化实验技能训练、培养科学思维方法以及拓展跨学科应用领域等。  相似文献   

7.
在数字时代以核心素养培养为导向的教育改革中,信息科技课程需要把握科学与技术并重的学科定位,发挥数字素养在解决生活与学习问题、应对未来挑战中的重要价值。跨学科学习作为一种综合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真实问题的学习模式,是面向素养本位课程改革的新探索。如何通过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设计凸显信息科技课程的跨学科属性,促进课程核心素养培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信息科技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需要建立在与学生生活、学习经验相关的数字化场景问题中,从跨学科学习问题链和跨学科教学设计链两个视角着手建构,具体包括四个方面:构建真实的学习主题和学习情境,明确由大概念统领的学习目标,以问题链的形式组织学习任务,设计与学习任务关联的表现性学习评价。为了推进信息科技课程跨学科学习的有效实施,既需要改变“学科本位”的思维定式,也需要变革传统教学中以技术训练为主的教学逻辑,具体而言,就是要依托教师群体形成跨学科思考的教学理念,落实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建立跨学科共同体和技术赋能的支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8.
教育部发布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强调,应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同时,应积极开展主题化、项目式学习等综合性教学活动,注重真实情境的创设,增强学生认识真实世界、解决真实问题的能力。学科实践作为一种学科学习方式,是指向学科核心素养下学习方式的根本变革。本文基于项目式学习设计了小学科学学科的实践活动,以期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发展学生核心素养提供可借鉴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9.
在义务教育新课标强调“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的要求下,教学课时没有明显调整,这就需要教师在常规内容中挖掘出有跨学科属性的知识,并通过教学设计来发展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0.
课程的综合化实施是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的重要原则和要求之一。课程综合化的实现,需要充分挖掘和整合课程资源,运用恰当的育人策略,实现学科的协同育人。从现实基础和实践条件看,跨学科主题学习是现阶段初中开展协同育人的可行方式。在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中研究协同育人,对于落实课程综合理念具有重要价值。文章以初中历史跨学科主题学习为例,明确该学习的功能定位,在强化历史学习主题的前提下,综合交叉其他学科的育人内容与方式,实现协同育人、素养育人、实践育人。在具体策略上,由单课内容学习型向主题意义建构型转变、由单科割裂受学型向跨科融合任务型转变、由学科知识掌握型向问题解决导向型转变、由单一考试评价型向实践运用激励型转变的“四型”转变中,实现历史与其他交叉学科之间的有效融合,真正提高育人成效。  相似文献   

11.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亮点与难点,是课程修订所强调的素养导向、综合性、实践性等理念的具体落实,为初中历史课程内容的拓展、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型明确了新的方向。研究认为,推行跨学科主题学习是课程教学发展的必然逻辑,体现出走向综合课程的方向和培育核心素养的要求。从课程层面看,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两大重要特征:立足学科的课程内容综合化和基于真实情境的课程实施实践化;从教学方式看,应采用项目式学习方式,创新情境教学,借鉴现象学习与现象教学;从教学评价看,应开展多元评价,注重表现性评价,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跨学科主题学习之中。  相似文献   

12.
跨学科课程是学生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观念、知识与方法探究一个现实问题或学科问题,进而发展跨学科理解及核心素养的课程。它指向深度学习,是信息时代的基本课程形态,包括多学科课程、狭义的跨学科课程和超学科课程。跨学科课程设计包括相互联系的五个方面:确定跨学科单元主题;围绕跨学科理解、跨学科能力和品格、关键学科知识和技能确定跨学科单元目标;提出跨学科引导问题;研究跨学科理解表现,设计表现性评价;设计系列跨学科探究任务。实施跨学科课程需要建立综合化学校课程体系,走向跨学科教学,并将跨学科课程的评价作为综合素质评价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正>2022年版课标指出,“设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加强学科间相互关联,带动课程综合化实施,强化实践性要求”。所谓“跨学科学习”,是基于跨学科意识,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学科观念以及跨学科观念,解决真实问题的课程与学习取向。  相似文献   

14.
跨学科学习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内在要求。突显课程的育人功能,需要克服分析主义取向的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勾连课程之间的关系,突破学科知识的边界,缔结学科知识学习与历史文化、社会生产生活、学生生活经验和体验的价值关系,构造跨学科学习的新形态。跨学科学习本质上是一种“跨学科主题学习”,是以主题或问题为导向,基于复杂性思维和学科互涉理念,实现课程价值重建、学习内容重组、学习方式重构、学习形态再造的学习活动。跨学科主题学习具有主题性、开放性、整合性、创生性等本质特征。基于课程整合的跨学科主题学习课程开发策略,有助于知识结构化学习、学科实践学习和复杂问题解决学习向核心素养的学习进阶。  相似文献   

15.
方燕华 《上海教育》2024,(10):52-53
<正>初中学校策划设计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带动艺术课程综合化实施是一种学习方式变革的探索实践。希望通过实践研究让学生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2023年,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发布《关于实施项目化学习推动义务教育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成为上海市项目化学习实践与研究的新起点。《意见》中明确:“跨学科项目化学习指向两个以上学科的核心素养培育,将自然、社会中真实而复杂的问题转化为项目,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和能力解决问题,可结合相关学科课程标准中的跨学科主题进行实施。”根据《意见》和《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版)》要求,初中学校应以艺术实践为基础,建立跨学科项目化学习的课程体系,突出课程综合。  相似文献   

16.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指导思想,设计初中地理课程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要体现跨学科课程综合性、实践性、探究性、开放性等特点,基于地理课程标准,以地理课程内容为主干,从学生视角切入确定活动主题和任务,以主题点明活动任务和方式,用活动目标导航活动内容和过程,通过表现性评价检测活动效果和素养。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设“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这是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必然要求。历史教育中的跨学科主题学习需要充分借鉴已有的“跨学科学习”和“主题学习”经验,其特点包括学习活动的真实性、内容的开放性以及过程的探究性。研究认为,在实施跨学科主题学习时,可以依据历史单元主题设计学习活动,从多学科角度提出思考问题,开展以学生综合实践体验为中心的探究活动。  相似文献   

18.
《义务教育课程方案(2022年版)》及各学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22年版)强调跨学科主题学习。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要义在于,从载体学科出发,借助其他学科的知识、概念、思维等促进学生理解本学科的知识、概念,结合或融通其他学科完成与解决本学科的任务、问题,最终指向对载体学科的深度理解。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边界,区分其与综合实践活动、其他综合学习课程、劳动课程、学科类综合课程、项目化学习、学科主题学习的不同。同时,还要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之“学”的转变,即从知识本位转向素养本位,从封闭固化转向开放增值,从低通路迁移转向高通路迁移,在学习结构与学习方式上努力实现新突破,注重学科实践与单元视角的整体安排,打造“学科+”的融合课程体系。学校在落实跨学科主题学习时,要整体规划,设计内容框架;重构学科单元,联结跨学科主题学习项目任务;研究“跨”的方式,形成“1”与“X”不同关系的实践形态;规避实施误区,把握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本质。  相似文献   

19.
彭海华 《江苏教育》2023,(11):21-25
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标的一大亮点,对于打破学科藩篱、实现课程的综合化和实践化具有重要意义。科学课程是综合课程,着眼于学科之间的“联系”,却削弱了知识掌握的深度。跨学科主题学习意在超越二者各自的局限,通过学科之间的联系与合作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直观理解,并让学生“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以此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在跨学科实践上,以培育核心素养为目标,以真实的生活问题为导向,以大任务为锚点,开展项目式学习,致力于问题解决;在学习评价上,评价内容要关注核心素养的发展水平,强调在真实情境中开展多元评价。  相似文献   

20.
<正>《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22年版)》新增跨学科主题学习板块,其目的是进一步发展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促进学生历史学习方式的转变,加强学生运用多学科知识与技能进行综合探究的能力。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历史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主要是将所学历史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方法以及课题研究等结合起来,开展深入的探究性学习、问题导向学习等综合实践活动,是对不同学习领域知识的整合,是在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前提下的学习提升与拓展。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思想性、人文性、综合性、基础性的性质,也为历史课程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提供了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