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本对沈阳市和鞍山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现状进行了抽样调查,通过对比分析,明确了两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目的、项目、频度以及对身体的影响,揭示了两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特征与异同,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老年人参加健身活动应注意的事项,为开展老年体育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化东地区城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动机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郦树龙 《浙江体育科学》2002,24(2):44-46,52
从老年人的体育需要出发,对我国华东地区七个城市的585名60岁以上老年人进行了面谈或问卷调查,旨在探索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动机结构及内部特征,为控制与预测老年人体育行业,推进老年人的体育锻炼朝着健康、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试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身心健康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浙江省和上海市496名老年人体育协会会员参加体育锻炼前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运动能力以及对老年人常见病症影响的调查,结果发现,科学合理的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降低老年人体内脂肪的含量,改善体型,提高肺活量,降低血压,促进新陈代谢,全面提高老年人的力量、柔韧、灵敏、速度和耐力素质,而且对老年人的常见病症也有良好的效果。说明了体育锻炼虽不能阻止老年人身心衰退的趋势,但在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延缓其衰退速度方面却有着其它方式不可及的功效。  相似文献   

4.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福建省老年人体育锻炼人口的运动障碍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无障碍成为福建省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主流;不同的老年人对活动组织、指导和场地设施的需求各有不同。不断提高科研水平、提供实用的健身指导以及积极改善老年人的体育认知水平是促进福建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一个重黑任务。  相似文献   

5.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讨论了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生理心理效应,老年妇女与体育锻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影响老年人参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6.
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回顾了近十年来国外有关老年人的体育锻炼与身心健康方面的研究成果,具体讨论了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生理心理效应,老年妇女与体育锻炼,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以及影响老年人参加和坚持体育锻炼的因素等四个问题。  相似文献   

7.
体育锻炼对保持老年人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对从事体育锻炼的不同年龄组老年人身体能力测试和心理状态调查,分析研究了体育锻炼对保持老年人身体能力和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老年人体质现状及相关因素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浙江省9458名老年人进行的抽样体质检测,结果显示体质合格率为71.64%,其中女性的体质合格率高于男性,参加体育锻炼的体质合格率高于不锻炼,城市老年人的体质合格率高于农村老年人,曾从事职工作的老年人的体质合格率高于曾从事体力劳动的老年人。针对目前浙江省老年人的体质水平和体育锻炼现状提出相应建议。  相似文献   

9.
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方法,对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现状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哈尔滨市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意识并不强;由于受天气、身体状况、器材设施等因素的影响,哈尔滨市老年人体育锻炼还未步入科学化、合理化轨道。建议制定保障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相关政策;加大老年人体育锻炼健康知识的普及;建设和增加适合老年人体育锻炼的场地和设施;完善老年人体育组织机构。为科学指导和干预老年人体育生活提供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10.
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心理效益促进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理念为指导,运用心理测量方法对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促进心理效益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者较多,锻炼年限较长,每周锻炼频次较多,每次锻炼时间较长。锻炼的主要项目为:长走(散步)、健美操、舞蹈和气功;(2)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高于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3)参加体育锻炼5年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好于5年以下的老年人;(4)每周参加体育锻炼5次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周锻炼5次以下的老年人;(5)每次锻炼30分钟及以上的老年人心理健康水平显著好于每次锻炼30分钟以下的老年人。这一研究对促进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心理效益提供实证依据。  相似文献   

11.
姚婕 《湖北体育科技》2011,30(6):652-653
对我国中部8个城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有关情况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中部城市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较多,频率较高,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大部分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较强,体育健身活动的习惯已基本养成。但是,老年人在参加体育锻炼的同时缺乏体育锻炼的方法,体育健身活动场地有限,老年人体育组织建设滞后,等等,并提出...  相似文献   

12.
陕西省老年人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已达1.2亿,约占总人口的10%,中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及质量直接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因此,增强老年人体质,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通过2000年国民体质监测的问卷调查,了解陕西省老年人群参加体育锻炼的情况,旨在获取陕西省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的第一手数据资料,为科学指导广大老年人进行健身锻炼,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杭州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的特点和现状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对目前杭州市老年人的生活特点、体育锻炼的目的、内容方式和影响制约老年人进行锻炼的因素进行分析,总结杭州市老年人参与体育锻炼的特点和现状。并通过分析,提出更加合理与科学的锻炼方法,从而能使老年人的锻炼更加有意义,使老年的生命更有质量。  相似文献   

14.
北方地区的冬季里参加户外体育锻炼可以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有效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指数。通过对老年人生活幸福感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指出冬季户外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身体健康状况,可以促进老年人的心理健康水平,可以加深老年人的社会支持程度等积极效应;提出职能部门应提高重视程度,加大对老年人冬季体育锻炼的关注度,发挥社区体育职能作用,使老年人的冬季体育锻炼更加科学化、合理化,加大宣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老年人冬季户外体育锻炼的安全性等有效措施和对策,为提升老年人幸福感指数,构建和谐社会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15.
李石庄 《当代体育科技》2020,(8):157-157,160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关心新时期中老年人体育工作的建议和意见,运用文献资料法、实地考查法、逻辑分析法,初步研究康巴藏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概况,从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健康作用进行分析,指出影响藏区老年人体育锻炼因素,并提出了适合发展康巴藏区老年人体育意见。进而为甘孜州康巴藏区老年人体育锻炼提供依据和相关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6.
浅析体育锻炼对老年人应对方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进行抽样调查并且和常模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参加体育锻炼的老年人在应对应激时总体上较为积极,特别是女性老年人参加体育锻炼后,消极应对方式大大减少,这说明参加体育锻炼的女性老年人在应对应激时会比一般女性采取更为积极的方式去应对。  相似文献   

17.
我国老年人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的现状调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张勇 《体育科学》2003,23(5):77-81,F003
本文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全国16个省会城市老年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参加体育锻炼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发现:目前国内老年人退休后身体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值得注意的是老年人余暇时间参加的活动大多数与体育锻炼有关系,而且大多数老年人以参加有氧运动为主,这对推行全民健身计划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淮南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目的、项目、频率、活动半径的现状调查,分析淮南市老年人体育锻炼存在的问题,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建议,为淮南市老年人体育锻炼研究与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体育锻炼对城区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源 《体育科技》2006,27(4):79-82
通过对南宁市城区老年人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与不常参加体育锻炼两类人群的体质和生活质量的抽样调查与比较分析,旨在研究体育锻炼对老年人体质和生活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经常参加体育锻炼,可以使老年人的身体成分更趋合理,对老年人控制体重有一定的帮助,同时可以有效的提高老年人的心肺功能、身体素质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基于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数据,运用多元线性回归和结构方程模型对体育锻炼影响老年人抑郁程度及其机制进行探究。研究表明,社会人口学特征、身体健康和社会支持因素都对老年人的抑郁得分有显著影响;在控制其他变量后,体育锻炼对降低老年人的抑郁得分仍具有显著作用。体育锻炼对城乡老年人抑郁状况的影响存在异质性,体育锻炼减少抑郁的作用在城市老年人中更为显著。体育锻炼在直接降低老年人抑郁得分的同时,也通过提升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水平和同伴支持程度间接降低了其抑郁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