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是……的"句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是误加、误用、遗漏。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简单类推等。  相似文献   

2.
《娄底师专学报》2011,(5):97-98,128
基于自然语料考察越南留学生习得汉语比较句过程中出现的比较项偏误,按形式可分成比较标记遗漏、误加、误用等三种偏误,并可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认知难度、语言普遍性等方面挖掘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和提出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3.
文章从第二语言学习者出现的偏误出发,在收集了CCL语料库中"顿时"的大量语料基础上,从句法功能、语义和语用环境等角度,对副词"顿时"的用法做了全面考察。认为"顿时"不是简单表示时间的副词,它还具有连接篇章的功能。它与"马上/立刻"之间存在着比较大的差异。学习者误用"顿时"主要是因为现有语法分析的不足造成的。  相似文献   

4.
研究以“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平台”(1992—2015年)以及“全球汉语中介语语料库”(2016—2019年)为语料来源,主要以德语母语者的汉语学习偏误语料为例,对外国人习得汉语作偏误分析及教学策略研究.语料分析结果显示,外国人习得汉语偏误主要有语汇偏误和语法偏误两种类型,其中语汇层面主要存在词语误用、多词、缺词等偏误,语法层面主要存在成分多余、成分残缺、句型错误和语序错误等偏误,且以语汇层面的词语误用和语法层面的语序错误最为典型.基于语际偏误和语内偏误视角分析,外国人习得汉语教学应加强不同语言之间的对比研究,强化对外汉语教师自身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提高对外汉语教学水平,提升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5.
虚词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尤其是在虚词中占很大部分副词,是越南学习者偏误频出之处。本文通过对偏误用例的分析得出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的难度、教材和工具书编写失误等导致偏误的原因,并从教学、教师、教材三个方面提出了在对越南学习者副词教学中的思考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常馨 《教师》2011,(8):123-123
一、问题的提出,研究方法及语料来源 留学生在学习汉语过程中,程度副词的使用偏误率较高,尤其是在使用程度副词"很"时经常会出现一些问题。本文利用北京语言大学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北京语言大学的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是母语非汉语的外国人参加高等汉语水平考试作文考试的答卷语料库),采用封闭式定量分析的方法,先针对程度副词"很"的偏误语料进行检索,共搜索到偏误语料283条,然后对错词标注进行系统地归类,并结合认知语言学的原型范畴理论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找出常见偏误的成因,并对此提出合理的教学策略。本文所用例句均引自HSK语料库,保持了语料库原貌。  相似文献   

7.
越南留学生在学习"是……的"句时,出现的偏误主要是误加、误用、遗漏。造成偏误的主要原因有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简单类推等。  相似文献   

8.
越南学生学习时间副词“正在”、“正”的偏误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时间副词是表达汉语时间范畴的语法成分,文章从实际语料出发,结合汉语时间副词"正在"与"正"的语法特征,分析了越南留学生使用时间副词"正在"、"正"的偏误类型,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偏误原因以及提出时间副词"正在"与"正"的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中级阶段韩国留学生作文语料中的名词偏误为研究对象,采用对比分析和偏误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语料进行考察。通过分析我们发现韩国留学生名词的句法偏误出现的频率较高,且分布广泛。名词句法偏误主要表现为词性的误用和语序不当两个方面。本文将结合语料对这两个方面进行分析,期待对对外汉语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0.
副词是汉语词类的一大类别,在汉语语言表达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因副词的使用情况复杂多变,外国留学生在使用时出错率极高。"已经"是外国留学生经常使用的时间副词,根据HSK动态作文语料库查询,"已经"共出现2774次,出错次数高达2031次。就"已经"的偏误情况看,偏误类型主要有错用、误加和缺省。产生偏误的主要原因是母语的负迁移、目的语规则过于泛化等原因。  相似文献   

11.
文章基于自然语料和测试语料考察了留学生习得“被”字句过程中出现数量最多、持续时间最长的缺失类偏误,按不同形式将其分成6类,并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规则泛化、学习策略、认知难度、语言普遍性等方面去挖掘缺失类偏误生成的具体原因,并提出了相关教学建议。  相似文献   

12.
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汉语连接成分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篇章语言学理论并通过对大量语料进行分析后发现,在汉语叙述体篇章中,新疆少数民族学生(主要是维吾尔、哈萨克族学生)对连接成分的使用容易出现以下几种偏误:连接成分的误用、冗余和缺失等。以上偏误主要是由于学生母话的干扰、目的语的负迁移、缺乏汉语语感、教材和教师教学指导不足等原因造成的。  相似文献   

13.
越南学生运用汉语语气副词中常见的逻辑联系语偏误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将越南学生在运用汉语语气副词中产生的逻辑联系语偏误归纳为三种类型,即“逻辑联系语的误代”、“逻辑联系语的误加”和“逻辑联系语的位置不当”等,并进行分析和辩正。  相似文献   

14.
本文基于HSK动态作文语料库和收集整理的语料,归纳出以英语为母语的留学生关于程度副词"极"的使用中存在的五类偏误现象,并运用汉语语法规则对误例的偏误进行分析。通过汉英对比、近义词对比、语言负迁移影响探究、HSK大纲分析等方法对造成偏误的原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5.
"立刻"和"马上"属于时间副词中的短时副词,两词意义功能相近,词典中通常相互释义。但二者也有区别。"立刻"时间跨度小,表示精确的时点,"马上"时间跨度大,具有伸缩性,主要表达模糊的时点。"立刻"和"马上"在句法和语用上也有较大差异,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是一个难点。留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容易产生的偏误主要有错序、误用、缺位、误加等。本文通过对偏误语料进行分析,找出偏误规律,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解决偏误问题。  相似文献   

16.
语气副词“究竟”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留学生在习得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误。结合中介语语料库中的语料以及留学生平时的作业,我们对留学生在习得语气副词“究竟”的过程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并在此基础上对语气副词“究竟”的对外汉语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7.
文章对比了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差比句的使用情况,分析了泰国学生差比句习得的特点和偏误类型。研究发现,泰国学生中介语语料与汉语母语者语料中各句式的使用频次不完全一致,使用频次与正确使用频率也不完全一致;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偏误率较高,偏误类型复杂多样,其主要原因在于汉泰语"比/■"字句在形式和功能意义上错综复杂的对应关系和对应"空缺"。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对泰国学生汉语差比句的教学策略,确定了有"泰国特色"的差比句教学难度等级序列。  相似文献   

18.
汉语重复义副词"再"和"又"对应乌兹别克语中的"yana",是乌语学习者的习得难点之一。对塔什干东方语言学院和塔什干国立高中母语为乌语的学习者,进行了"再""又"的语言测试,并就测试语料中出现的偏误类型进行分析。乌语学习者在使用"再""又"时,主要出现了误代和错序偏误。其偏误成因主要是受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目的语知识不足也导致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19.
能愿动词的否定用法是留学生学习汉语时产生偏误的多发地带,我们通过调查发现:能愿动词否定用法的偏误多出现在4个方面,即能愿动词句中否定副词"不"和"没(有)"的误用;否定词在能愿动词句中的位置出现偏误;能愿动词否定句语义理解的偏误;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其中,能愿动词的否定与可能补语的否定式相混偏误率最高,尤其是在初级阶段。  相似文献   

20.
"在+NP"结构是越南学生习得介词"在"过程中使用较多、偏误率也较高的一种结构,越南学生在学习和使用"在+NP"时产生了9种偏误类型,产生偏误的原因主要是母语负迁移的影响、目的语规则的泛化、介词"在"自身的复杂性、学生学习策略的主观偏离等,在对越汉语教学过程中使用病句教学、基本句式教学、语境教学、汉越对比教学等教学方法能有效避免此类偏误的产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