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太极拳理取“太极”,暗合“阴阳”,哲理深邃,奥妙无穷,处处折射出中国古典哲学思想的影子,己成为风靡全球、享誉中外的“哲拳”.而哲学作为人类认识世界的思想体系,是人类文化的核心.文章通过对太极拳的文化内涵与时代价值阐述,认为弘扬中华武术精神和民族传统文化具有时代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典型代表,太极拳在我国传统武术中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太极拳在逐步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传统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太极拳的盘架、拳理等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和指导作用.文章就是在对太极拳中阴阳学说的使用进行了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是解释世界万物的基本规律相互对立统一且是物质的.太极拳的一招一式中无不体现着这一哲学道理.例如虚实、刚柔开合、动静等.所以太极拳任何一个动作的变化都是一种阴与阳的转换,可见阴阳学说在太极拳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系统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儒道家哲学思想的独特视角,探讨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理论和实践的影响。同时基于在体育全球化影响下太极拳发展面临诸多困境的现实,提出儒道家思想视野下发展太极拳运动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4.
王瑜 《中华武术》2007,(1):18-18
简化太极拳是在传统太极拳的基础上吸收其技术精华而形成的,它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沃土,蕴含丰富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深受国内外广大爱好者的欢迎。本文从以下三个技法特点来感悟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探讨太极拳与中国传统哲学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王松 《湖北体育科技》2017,36(6):490-492
从中国语言哲学视角,以《太极拳论》为蓝本,透过太极拳语言研究窥探中国悠久的语言文化传统与武术语言的哲学特色,从而反映出有关太极拳的哲学思想与拳理意识。通过对比现代武术语言,发现中国语言哲学观在现代武术语言记录上的变化。  相似文献   

6.
试论中国古代儒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太极拳是一种哲拳,它集中国传统哲学之精华,以阴阳对立统一、动静相合、刚柔相济、虚实相生的辩证思想为主线,吸收了儒家的"天人合一"、"中庸之道"、"仁爱礼乐"的哲学思想,并以道家的"道论"、"气论"、"反者道之动"等作为太极拳思想认识论的理论根基和重要原则,共同构建了太极拳文化体系的理论基础。深入研究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与太极拳的关系,对弘扬传统体育文化,拓宽太极拳研究领域,构建太极拳体系框架结构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田林 《湖北体育科技》2009,28(4):376-377
中国体育比较典型的代表是武术,如少林拳、太极拳、形意拳、气功等具有鲜明的哲学思想气质,深受中国儒释道传统文化影响,具有鲜明的哲学气质。  相似文献   

8.
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太极拳是中国武术文化中独具特色并有广泛影响的拳系。它不仅具有良好的健身祛病、防病治病、延年益寿的功效,而且还有陶冶性情、修身养性的功能以及别具一格的技击理论,因而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太极拳具有浓厚的传统文化内涵,植根于传统哲学、医学、拳学等古典文化基础之上,并逐渐形成了融拳、哲、医三理于一身,具有技击和健身等多重功能的优秀传统运动项目。太极拳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吸收和应用的一些哲学思想,都反映了中国哲学的奇光异彩,认识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渊源和基础,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它的文化特征,揭示太极拳的奥妙。…  相似文献   

9.
论太极拳和谐思想与当今和谐社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小美  苏欣  杨建营 《体育科学》2007,27(11):21-24,47
在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太极被释为天地万物之根本,宇宙之本源,太极之理,拳之理,乃世界万物之理。通过阐述中国哲学精神中的“天人合一”、“阴阳学说”,进一步诠释太极拳中所蕴含的“生命和谐”、“斗争中求平衡,变换中求和谐”的和谐理念。太极拳在国际传播与推广中将和谐思想传播世界,这与当今中国倡导的构建“和谐世界”思想相呼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与当今中国国际战略思想的和谐、统一。太极拳的推广不仅是健身方法的推广,其和谐精神的倡导与传播是从民间文化交流的角度实践“和谐世界”理念,是共建和谐、和平的国际发展环境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0.
太极拳作为中国武术文化向外传播的代名词之一,其文化承载能力是其他拳种所不具备的。其健身、养生等方面太极拳具有独特之处,作为太极拳流派之一的和氏太极拳,它所包含的易理更是在招法之中处处存在,文章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蕴含、和氏太极拳之"圆"观点着手,就和氏太极拳的哲学思想提出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1.
道家哲学思想对太极拳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武术是中国的传统化,其中太极拳理论的形成是以道家哲学思想为基础,其拳理拳论、风格特点和价值取向,处处体现道家“依乎天理,顺其自然”的哲学思想和“虚静,守寂不争,为而不持”的精神境界及“贵柔守雌,柔弱胜刚强”的道家风度。道家哲学思想是太极拳哲理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2.
阴阳学说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道家哲学思想之一,阴阳理论深深渗透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各个领域,对太极拳哲学思想理论和技术发展,也产生了极大的影响.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道家阴阳学角度对太极拳中的虚实分明、虚实转换进行剖析及总结,旨在丰富太极拳功法理论.  相似文献   

13.
哲学思想是文化的灵魂,是文化的更深层次的精神产品。武术之所以有如此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中国古典哲学赋予了合理的内核。文章以中国古典哲学为切入点,从“道”、“气论”、“天人合一”等三方面阐述中国古典哲学与中国武术,以及蕴涵中国古典哲学的中国武术与西方体育的优势互补。  相似文献   

14.
论太极拳理论的中国传统哲学基础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太极拳是在广大人民群众中广泛流传的拳种之一,它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论体系之中。太极拳的理论受到中国传统哲学的深刻影响,认识了太极拳理论的中国传统哲学渊源、辩证法和整体思想的基础,就能从根本上理解太极拳的文化特征,揭示太极拳的奥妙。  相似文献   

15.
太极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产物,既有着各家传统文化对该拳中的主体影响,也有太极拳对各家传统文化的主动借鉴。文章在论证了太极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像之后,重点分析了太极拳文化中"易"与"中和之道"、"天人合一"与""格物致知"、"动静"与"刚柔"、"无极"与"合道"等儒道思想。最后对太极拳思想借鉴各家传统文化思想的现象进行反思,认为太极拳在现代化转型中应融入现代格斗思想资源。  相似文献   

16.
孙式太极拳是太极拳众多流派中的一种,是孙禄堂融形意、八卦、太极三拳为一体的太极流派,具有相当高的锻炼价值,也包涵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文章通过解读孙式太极拳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以期使更多的人了解孙式太极拳,了解孙式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7.
太极拳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一件瑰宝,文化内涵丰富,健身价值突出.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从传统哲学、美学等视角系统梳理了太极拳的文化内涵,论证了太极拳对当代大学生生理、心理的积极影响.旨在加深当代大学生对太极拳技术理论体系的全面了解,增进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18.
孙建国  张威 《精武》2009,(7):34-35
太极拳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其内容博大精深,奥妙无穷。又融合了中国的周易学说、中医学说、道家学说、兵家学说等,被现代人称为“哲学拳”或“文化拳”、“文人拳”。  相似文献   

19.
圆道观哲学思想是以圆周运动、对立统一、相互反馈为特征的宏观哲学理论体系,它揭示了宇宙万物循环往复的圆周运动规律。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圆道观哲学思想的角度对中国太极拳行功走架、气机运行与理法中的"圆"进行了相关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由外到内,由表及里,从肢体运动到气机运行,无不遵循着圆道螺旋运动规律;同时,太极拳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圆道智慧——智圆思维与和谐思维。  相似文献   

20.
太极拳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历史学、文化学等研究方法,对太极文化的产生、发展与太极拳的形成进行了分析,研究和探讨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对太极拳运动的影响,以期帮助人们通过修炼太极拳,去感触人生哲学,去体悟传统文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