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县市报大都是农村读者,有时他们从广播、电视中了解了某些时事新闻,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对新闻事件的性质、意义以及这条新闻涉及的其他问题却不大清楚。这时如果有人给他讲一讲,岂不是“磕睡遇着了枕头”?我们湖北襄阳报的时事宣传,就是本着这种精神,在通俗性解释和说明方面做了一些工作,  相似文献   

2.
党报很少或者根本不关注社会新闻。在目前,党报报道时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新闻,而把社会新闻“送”给了晚报、都市报、生活报等,这种情况要有所改变。从两个角度看,无论是从读者的关注度,还是从党报自身的发展,社会新闻都应该作为一个重要方面,走回党报的版面上。社会新闻反映社会生活、社会风貌、社会问题、社会事件等,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时事报道的舆论导向、信息传播、服务受众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其地位也就越来越显著。作为地市报的时事编辑,怎样办好时事版是有待探讨的问题。 多数地市报采用新华社电稿时间不长,加之仅4个版,电讯稿的位置一般不固定,地方稿、广告一占,电讯稿只有填空的份。这样一来,有些重要新闻该上一版的上不了,还有不少事件性的报道,从事件发生、发展到结局有很长一段时间(如领导人出访、奥运会、世界杯等),有些报纸因为版面的问题或是其他原因,没报道事件的起因,猛一下来个结局,使读者摸不…  相似文献   

4.
县市报刊期长,版面水,在时事宣传的时效和容量上不能与大报、日报、广播乃至电视相比,这对办好报纸无疑是一种不利因素,但是这也并非无可作为。譬如说,读者有时从广播、电视中了解了某些时事新闻,但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他对新闻事件的性质、意义以及这条新闻涉及的其他问题都不大清楚。而县报正好利用刊期较长、有回旋余地  相似文献   

5.
在如今的报纸和其他新闻媒体上,非事件性新闻日益增多。与事件性新闻关注事物的最新变动,关注突显“事件”的特点不同,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是社会问题、社会现象,或者某些可供参考的信息、方法。这类非事件性新闻往往没有明确的行为主体,没有事件所具备的明晰的时间空间界限,缺少发生、发展的具体过程。正因为有以上这些特点,所以非事件性新闻往往不能像爆炸性很强的事件性新闻那样,一下子抓住读者,打动读者,如果处理不得法,它很容易不被读者关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重视非事件性新闻导语的写作,通过改善导语增强非事件性新闻的鲜活色彩显…  相似文献   

6.
所谓“重大”国际新闻,是指国际上新近发生的、影响强烈、有重大新闻价值的事件。从晚报的性质来讲,重大的国际新闻在版面安排顺序上,有时不一定非要安排在头题位置上。由于功能、读者对象的差异,晚报国际时事版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一定的特点,成为一种值得注意的趋向。本文试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  相似文献   

7.
导语和背景均是新闻学范畴,且均为消息的重要组成部分,导语,指消息中具有可读性、启发性或某种富有吸引力的开头。它是吸引读者阅读消息的媒介,在消息中占有突出地位。消息背景,指对新闻事件发生的历史、环境和原因的说明,它解释事件发生或人物发展的主客观条件及其实际意义,为烘托和表现主题服务。它重在揭示个别事物与一般事物或一般现象之间的关系;重在揭示单个新闻事实与系列事实或系列现象之间内在的逻辑关系;帮助人们从中透视一则新闻内在  相似文献   

8.
一、说明新闻事物的起因。二、阐明事件发生和发展的条件。三、启示新闻事件与周围事物的关系。四、阐发新闻事件的实质和意义,使新闻所包含的内涵更为明白显豁。五、有助于显示和突出事件的重要性,提高新闻价值。六、帮助读者掌握新闻的中心思想,正确理解新闻所要表达的意思。  相似文献   

9.
在纸媒的新闻报道中,背景材料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广大读者也越来越喜欢阅读背景新闻。这些年,《荆门日报》在报道国际国内重大新闻事件时,尤其注重时事背景新闻的采用。这种形式和内容上的改革创新,为荆门日报时事报道注入了活力,提升了时事报道的品位和深度,赢得了读者的眼球和赞誉。时事背景新闻的类型时事背景新闻即"时事新闻背后的新闻",按照一些权威新闻学者的说法,就是指具有一定新闻要素和价值的背景材料,它是与刚发生的时事新闻(或称主体新闻)的事件和人物有关联的、能让受众全而深刻认识了解新闻的背景材料。这些背景材料已成为当今时事新闻报道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0.
参考消息为国内报中之王,并非它的新闻信息量首屈一指,而是因为它给人们提供每天发生在世界各地的重要事件,让读者获取完整的时事要素.以世界视角看世界和中国,了解对同一事件的不同评论--这种信息的多样性和时事认识差异为参考消息树立了公信力,而公信力的建立则依存于新闻时事要素的完美.  相似文献   

11.
今年3月11日,中宣部和中国记协联合召开了一次新闻背景讨论会,探讨和交流了新闻背景的功能以及如何运用好背景材料等问题,这对于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推进新闻改革,提高报道质量.争取更好的宣传效果,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新闻背景,概括说来,指的是产生新闻事实的因素、条件以及与新闻主体有关的知识性、资料性和解释性的材料。新闻报道中运用好背景材料,有助于读者了解新闻事件的来龙去脉,从而帮助读者正确判断新闻的价值和意义。因此,新闻背景材料虽然不是新闻的主体,但是如果运用得当,能够很好地帮助读者全面深刻地理解新闻主体。可以这样说,一篇本来是  相似文献   

12.
时评的生命是思想、观点和态度。这种思想、观点和态度,主要体现在对新闻事件的判断。这是因为,时评既要有明确的判断和独到的见解,又要引导和启迪读者正确分析和认识问题,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只有这样,时评才能具有说服力,产生影响力。因此,时评更应该讲导向。时评,顾名思义就是“因时而评”、“合时而著”,它是以议论时事为主的新闻评论。作为“新闻伴侣”的时评,是针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快速的评头论足,它是对新闻事实作出清晰的理性判断,从而影响和引导受众,使人对社会现象作出是与非的理性分析和正确评价,更好地认识社会,适应社会,…  相似文献   

13.
一张报纸.其时事版办得好坏,对报纸的整体质量影响甚大。因为随着时代的发展,改革开放的深入.读者的眼界越来越开阔,兴趣越来越广泛,新闻欲越来越强,他们总想及时知道国内外的重要新闻,以及各种各样的轶闻趣事。囚此.作为时事编辑,在编辑过程中,必须全面考虑读者需要,力求为读者提供最多质高的新闻稿件。那么怎样才能使时事新闻令读者满意呢?时事编辑每晚面对的是新华社的大量来稿,与其它专业编辑相比,时事编辑工作的特殊性非常明显:一是时间紧,通常从选槁到发排版样只有2至3小时的时间;二是任务重,在短短的几个小时内,…  相似文献   

14.
地市党报的时事报道要实现与读者思想和心理的沟通和交流,才能更有效地发挥时事报道的作用.时事编辑每天要从新华社播发的涉及国内外政治、经济、科学文化等方面的大量稿件中进行挑选,如何利用有限的版面,满足各方面读者的需求,就成为时事报道中的一个十分现实而又非常重要的问题.为了拉近时事报道与读者的心理距离,增强时事报道的吸引力和可读性,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作一些努力.一是抓住求知心理,及时报道国内外重大新闻.地方报纸的时事报道,首要任务是报道好国内重大新闻.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参政议政意识日益加强,对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内重大新闻的求知欲也更加强烈.如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会议、活动等以及国内各方面的重大问题,这些新闻与他们的工作、生活息息相关,影响读者心理和行为的调整.由于一般地区当日见不到中央和省级报纸,这就需要地市党报时事编辑对重大新闻作出及时选择和编辑处理.今年4月24日,新华社播发了国务院关于转发农业部《关于我国乡镇企业情况和今后改革与发展意见的报告》一文,提出有关政策和新的措施.我们分析,孝感市的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迅猛发展,形成孝感经济的半壁江山,有关乡镇企业的政策和举措,必然引起广大乡镇企业从业者的关注.为此我们及时改版,  相似文献   

15.
抓住读者的眼球——谈谈时事专题版面的编排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整个社会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经济全球化步伐的加快,读者渴望时事报道角度更新,层次更深,报道更广,认识更高。就省级党报而言,仅靠“国内新闻”和“国际新闻”两个版,很难把国内外重大事件、热点事件和焦点、难点问题的报道做深做足,所以,时事专题版应运而生,这是我们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做版如同孕育一个生命,而作品获得读者的肯定,也如同母亲获悉自己的孩子受到别人的夸奖一样兴奋。从选择稿件、  相似文献   

16.
时事新闻是读者了解国内外局势的重要渠道.对地方媒体而言,新华社电稿和新华网、人民网等权威网站上的新闻是时事新闻的主要来源. 新华社稿件渠道的单一性给地方媒体时事报道的个性特色带来挑战.面对相同的新闻事件、相同的新闻来源、我们如何避免"千报同文、百报同面"的局面,让时事报道技高一筹,是时事编辑追求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以读者需求为组稿目标,始终是《解放军报》时事版坚持的理念。4月份,时事版夜班重点围绕“贴近读者”这一目标,从新闻内容的选择、整合到包装,都相应地做了一些新的尝试。  相似文献   

18.
相对于一般新闻而言,鲜活、生动的事件性新闻更具有新闻的故事性,贴近群众的关注点和兴奋点,新闻价值也更为突出,因而对读者更具吸引力,能激起读者的关心。这类新闻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不仅"可看",而且"可讲",能够在读者的口头传播中扩大新闻影响力,提升新闻价值。正因如此,努力提高事件性报道在版面上所占的比例、一版头条多用事件性新闻,不仅仅是吸引  相似文献   

19.
实现新闻报道的平民化,已经成为众多企业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生存、求发展的一种选择。为什么要实现企业新闻报道的平民化,怎样才能实现企业新闻的平民化?一、企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的必然性从大的方面讲,实现企业报新闻报道平民化,这是时代对媒体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民主进程的发展,人们参与社会管理的热情与愿望越来越强。这就使得读者对新闻事件的了解状态也从过去被动的“告诉我”转变为现在主动的“我要知道”,从简单的得知事情真相发展为思考事件的前因后果。同时,在信息时代,受众接触新闻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相似文献   

20.
方军  谢智 《新闻前哨》2001,(6):33-34
报纸的时事报道作为读者了解国内外大事的窗口,正在或者说已经被飞速发展的网络传媒投下的身影挡住光芒,并且被贴上“反应迟缓”、“窗口窄小”等封签。报纸并非没有采取对策,但出版提速只能让今天的读者尽早阅读到昨日的新闻,无法同网站每日数次、数十次新闻刷新乃至即时新闻滚动相抗衡;对时事版的扩版增张,也不过是增加了在网上一次或几次鼠标点击的信息量。 从报纸的新闻构成看,网络传媒挑战传统媒体,报纸的时事新闻首当其冲,时事报道难度增加也就不足为怪。有人认为,网络的发展给传统媒体敲响了“丧钟”,那么时事报道也难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