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主要讨论壮侗误族语言的汉语借词。旨在通过壮侗语族各语言汉语借词的横向比较,找出它们在音节结构、声调、声母和韵母方面的共同特征,并透过壮侗语族诸语言汉语借词声母或韵母的变异现象,追溯汉语语音历史演变的痕迹。通过比较我们发现,壮侗语族语言汉语借词的音节结构相似,声调、声母和韵母都有比较整齐的对应关系。这种现象并非偶然,这是壮侗族语言在历史上长期受汉语影响的结果,是汉语语音史研究的重要佐证材料。  相似文献   

2.
词汇相互借用是各种语言所共有的现象。英语在发展过程中吸纳了众多的汉语借词,借入方式不拘一格,所折射的文化色彩斑斓,独具特色,而且有其深刻的文化成因。从分析英语中汉语借词的文化渊源入手,可了解汉语借词的语言特点、词法特征、借词的借用方式以及借词的借用特点,进而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运用借词进行语言文化交流。  相似文献   

3.
借词是两种语言直接接触的产物。每种语言都有其独特的语音、词汇、语法和句法结构,这就导致了各语言间不同的借词能力、借词方法和范围。总体来讲,英语是表音文字,倾向于音译;而汉语是表意文字,倾向于意译。本文主要对英汉借词方法展开具体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4.
回族文化本身固有的兼容性,使回族话中保留了大量的借词,除了常见的阿拉伯语借词、波斯语借词外,还有维吾尔语借词、突厥语借词和蒙古语借词等。和汉语中的其它借词相比,这些借词产生于特殊的民族历史文化背景下,出于特殊的民族语用心理文化的需求,有着十分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一是来源于回族先民语言的沉淀,二是来源于民族宗教需求,三是来源于民族心理文化。回族话中借词的特殊来源及其基本特征,使这些借词在许多方面表现出与现代汉语中其它借词的不同。  相似文献   

5.
同属印欧语系的英语和法语具有词形拼写的共性特征,而不同语族的英法语也具有表示屈折词尾语法意义的词形个性特征。英语通过保留法语借词词根和局部改变词形的方式实现了法语借词英语词形化。借词词形同化方式受到语言共性和个性因素的影响。通过利用英法语词形共性因素和削弱和消除借词词形个性特征,实现了跨语族法语借词英语词形化。  相似文献   

6.
语言接触最重要的现象是借词即外来词的大量出现,翻译新涌现出来的借词是语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该文从分析汉语借词的种类和汉语借词翻译经历逐渐成熟的过程开始,继而提出汉语借词翻译的四大原则。  相似文献   

7.
汉语的借词与双向借词孙玉溱(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关键词:语言,汉语,借词,双向借词从另外一种语言借来新词,这类词叫“借词”。这在任何语言中都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借词又叫外来词。由于一个统一国家内各民族之间相互借词的现象很多,叫“外来词”容易产生歧义...  相似文献   

8.
借用外来词汇是一种语言与异质文化交往时不可避免的普遍现象。本文拟就英汉借词中的文化特征和文化因素作一具体探讨,从中分析英汉语言中相互借用词汇的关系以及这些借词对提升英汉语言文化价值、丰富文化内涵、促进彼此文化交流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9.
时尚借词是语言词汇中的特殊成员,它具有语言、文化、社会三种符号身份。时尚借词以其鲜活时代特征,及时地纪录和反映当今社会的变化,以及中西文化的交流和西方文化对汉语的冲击。时尚借词作为新生的词汇现象,它既有利于汉语词汇的丰富和发展,也推动了文化的融合,所以应给时尚借词以合理的定位并给其留下相应的发展余地和空间。对时尚借词的研究既包含对语言的研究,也包含对文化的研究,这不仅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同时也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相似文献   

10.
地名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社会价值,汉语地名中的外语借词很多。由于内蒙古自治区是以蒙古族为主体的行政区,所以汉语中表示地区的地名许多都是借自蒙语的词汇。蒙语借词地名是民族文化的历史见证,反映了显著的地域历史特征、浓郁的宗教色彩和丰富的社会心理。本文从乌拉特前、中、后旗的民族历史变迁来阐述蒙语借词地名存在的理据,同时从语言和文化角度探究蒙语借词地名的意义生成及方式、丰富的文化内涵;并指出汉语中的一些蒙语借词地名还存在不规范的现象,需要进一步加以规范。  相似文献   

11.
词语借用属世界各语言中的共有现象.借词即外来词,是指从其他语言中吸收借用而来的词语.本文探讨了英语中的汉语借词的历史过程、文化成因及借词词源,以阐明汉语借词具有独特的价值和意义,在中西方文化交流中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嘉戎语中的汉语借词从借贷的时间上来看,可以分为旧汉语借词和新汉语借词两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汉语借词的数量增多、借贷范围宽广、形式多样化。以往不少藏语借词现用汉借词来替代,现在嘉戎语中的汉语借词已达30%以上;过去旧的汉语借词主要是名词,现在范围已经扩大到动词、形容词、量词等。嘉戎语因受汉语借词的影响,增加了“f”“h”“e”三个音位和“高平+中平”的声调模式。但嘉戎语中汉语借词的大量增加并没有造成嘉戎语功能的衰退,更没有造成语言濒危。现在,嘉戎语和汉语在社区中是“各尽其职,相互补充,和谐共存”。因此可以认为汉语借词丰富发展了嘉戎语,增强了其语言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英语中有许多汉语借词,其历史源远流长.汉语借词的语源以及借用主要有三种方式.这些汉语借词反映了中国的文化,揭示了词汇借用不仅是单纯的语言现象,还是社会语言现象.研究英语中的汉语借词可以开辟社会语言学新的研究领域,赋予语言学以新的内涵和时代特征.  相似文献   

14.
刘文 《考试周刊》2009,(21):213-214
中英两种语言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可避免地与别的语言发生接触。而借词就是语言接触的最有力证据。本文简要介绍了两种语言借词的情况,就此作一对比,并从三个方面论证二者借词差异的原因。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教育部语言文字信息管理司发布近五年的《汉语新词语》以及国家语言监测中心BBS语料库最新数据中的日语借词为考察对象,从语言接触角度对汉语新词语中日语借词的地位、借用词源、造词功能等方面作一个全面的总结分析,以期明确新时期汉语中日语借词的地位,从客观上理性地认识由语言接触带来的日语借词的回流现象对汉语语言以及汉文化所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刘冰 《考试周刊》2009,(36):46-47
所有现在所使用的语言都是历史发展变化的结果。作为现在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汉语和目前已经成为世界语的英语,相互之间存在着许多的借词现象,而且这些借词已经逐渐成为该语言的一部分。文章分析了英语中所借用的汉语词汇,以及汉语中所借用的英语词汇,提出语言中所使用的借词会对语言和社会带来双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借词几乎是每个民族的语言中都存在的语言现象,借用外来词是丰富语言词汇的重要方法之一.现代维吾尔语中也有大量的借词,本文主要对维吾尔语中的汉语借词进行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从英语、汉语中的借词看中西方文化交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汉语中来源于英语的借词和英语中来源于汉语的借词的出现,有它们各自的社会文化渊源。借词的出现是文化交往的结果。从两种语言中借词可以看出,中西方文化的交往在历史上和现在都存在,这种交住是双向的,但又是不平衡的。借词中体现文化交往,也证明了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9.
文化的融合导致了语言的融合,哈萨克语在自己的民族语言中吸纳了突厥、回鹘、蒙古等民族的语言因素。借词现象是哈萨克语的一个重要现象。在与俄语、汉语、维吾尔语等语言交流过程中。哈萨克语借词现象已经拓展到方方面面。研究哈萨克语的借词现象,对了解民族之间语言文化的交流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借词也叫外来词,通常认为它指的是音或者义借自外语的词。民族之间的贸易往来、文化交流、移民杂居、战争征服等各种形态的接触,都会引起语言的接触。语言的接触有不同的类型,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词的借用。只要民族之间有接触,就会有词语的借用,每一种语言都有一定数量的借词,汉语也不例外。一、汉语借词现象在汉语史上的借词现象的高峰时期概括起来主要有七段。1.汉代从西域借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