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李玲 《视听界》2013,(6):117-119
外宣的目的是让海外受众形成良好的“中国印象”,提升中国在国际竞争中的软实力。近年来,外宣在理念上实现了从宣传向传播的转变,在立足点上实现了从“以我为主”向“以人为本”的转变,在载体上实现了从传统媒体向新兴媒体的转变,在信息上实现了从严密控制向及时公开的转变,在话语上实现了从官方语言向受众语言的转变,在方法上实现了从讲道理向讲故事的转变,“’服务中心,围绕大局,为中国的改革、发展、稳定和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2.
在王老吉"配方门"之前,频发的食品事故已经教会了我们许多,一段网络中流行的排比句便可道出人们的心情:从大米里我们认识了石蜡;从火腿里我们认识了敌敌畏;从成鸭蛋、辣椒酱里我们认识了苏丹红;从火锅里我们认识了福尔马林;从银耳、蜜枣里我们认识了硫磺;从三鹿中我们知道了三聚氰胺……而从"王老吉事件",我们应该学到……  相似文献   

3.
美剧在中国的跨文化传播,经历了从电视媒体向网络过渡,且火爆网络的过程。随着2014年上半年几部美剧从网络下架,美剧将在央视以"绿化版"姿态登陆的消息时有流传。本文试图结合电视"涵化"效果研究中的共鸣理论,提出了美剧改造的法则,即从价值观、翻译入手,从分级制度探索,从跨屏传播着眼,为美剧在电视平台的振兴寻找可行路径。  相似文献   

4.
汪长亮  廖平  林斐 《兰台世界》2016,(12):105-107
从南怀仁与俄国使节的交谈细节以及来往信件中来看南怀仁与中俄外交关系,认为,从清政府的角度来说,南怀仁透露了清廷的机密,在外交上起了负面作用。但从事件的结果看,中俄在平等互惠的国际法原则基础上缔结了《尼布楚条约》,应对南怀仁给予肯定。同时从南怀仁作为一名传教士的身份来看,其致力于扩大在华西方传教势力,从而对俄国暗中相助,乃无可厚非。总之,我们应该客观评价南怀仁以及其在中俄外交关系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影响着文体的转换.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唐宋文学是一个转型时期,从城市功能来说,从政治化的内涵转向世俗性内涵;从文体角度来说,从诗转向了词.而南宋词的雅化则促使更为多元斑斓的城市生活、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形式,并最终促成了新的文体转换.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城市功能的变化从一个特殊的角度影响着文体的转换。在这一演进过程中,唐宋文学是一个转型时期,从城市功能来说,从政治化的内涵转向世俗性内涵;从文体角度来说,从诗转向了词。而南宋词的雅化则促使更为多元斑斓的城市生活、更为多样的城市功能去寻找适合自己的文体形式,并最终促成了新的文体转换。  相似文献   

7.
《信息系统工程》2009,(3):75-75
中国第一职业经理人唐骏,倾情讲述人生、职场奋斗史: 从常州老家的堂屋,到北京邮电大学的校门,我走过了懵懂而执着的童年和少年;从北京到日本,从日本到美国,我经历了不断尝试、自我拼搏的青年时代:在微软的十年,我从最基层的程序员走到微软中国区总裁的位子;在即将离开微软的那些日子,我又独自经历了抉择前难熬的分分秒秒;  相似文献   

8.
张波 《图书馆学刊》2012,34(11):55-57
从中文分词算法的现状入手,分析了传统分析算法的缺点以及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前馈控制的定义、控制思想的形成和控制策略,并在最后从空间和时间角度分析了这种思想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陈绚  戴松 《青年记者》2022,(23):73-75
高新技术的发展促进了人工智能媒体的发展,也加速了传媒新业态的形成,由此带来了媒体内容生产方式的逻辑重构。本文分析湖南广电5G智慧电台从传统采编到智能合成、从声波现实到音源虚拟、从个体零散到资源整合、从身体在线到意识在场、从单一模式到独家定制、从人工单行到人机双轨的内容生产流程创新,并探讨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他,在水运行业奋斗了44年。从水手到船长,从船员到管理者,从普通员工到党委书记、总经理,一步一步走来。  相似文献   

11.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研究述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梁焰 《图书与情报》2006,(2):101-103,107
文章对我国图书在版编目的正负面影响作了深入探讨,对正确认识图书在版编目的规范化与标准化以及我国现行图书在版编目工作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和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现状与展望●文榕生ABSTRACTThereare50%publishinghousesinChinaatpresentcaryingouttheCIP.ForthepurposeofhavingtheCIPweldeveloped...  相似文献   

13.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CIP)工作研究综述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对100多篇有代表性的有关CIP工作的论文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从四大方面,即我国实施CIP的作用和意义、CIP在国内外的发展历程、CIP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改进和完善CIP工作的方法与对策,对我国的CIP研究进行了概括和总结。  相似文献   

14.
�ҹ��ڰ��Ŀ�ƻ���ʵʩ�͸Ľ�����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概述我国图书在版编目从酝酿、准备到试行的发展过程及其重要意义,分析试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全面推行在版编目计划提出设想  相似文献   

15.
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在版编目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崔淑萍 《图书情报工作》2004,48(10):89-91,68
指出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在版编目存在的问题,如题名、责任者、版本等著录不规范等;分析在版编目数据不规范、不一致的原因;提出规范和统一在版编目数据的措施,即完善《CIP数据》国家标准,界定授权影印版西文图书的归属,从CIP制作的源头抓起。  相似文献   

16.
中国图书在版编目问题研究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论述图书在版编目的重要意义,介绍中国图书在版编目的发展状况,分析和说明中国图书在版编目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提高图书在版编目质量的设想与对策。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在版编目的发展,从医学类图书CIP数据的分类标引、主题标引和著录数据三方面分析了医学图书在版编目数据存在的问题,并对提高CIP数据质量和图书馆书目数据标准化规范化程度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图书在版编目:从我1979年的一篇论文说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列出1979年以来论述“在版编目”问题的部分文章题录,希望我国的“图书在版编目”在 理论探讨和具体工作实践上能得到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19.
论我国实施CIP的作用及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论述了我国实施CIP 的意义和作用,分析了我国CIP 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提出了改进、完善我国CIP 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我国图书在版编目的现状及改进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我国实施图书在版编目的目的、标准及程序,分析了我国图书在版编目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