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宁波帮"文化精神内涵丰富、特点鲜明,不仅在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中起到关键作用,而且在地方高校的德育教育中也意义重大。本文从"宁波帮"文化精神在融入地方高校德育教育中遭遇的困境出发,在此基础上创新"宁波帮"文化精神融入地方高校德育教育的路径,不仅有助于宁波地方高校的德育教育,对其他高校开展相关研究和实践也具有借鉴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温州特色高职创业教育体系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作为地方综合性高职院校,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提出了以温州人精神为主要内涵的创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中主动融入温州的地域文化和人文精神,把温州人的精神和区域文化与学院的创业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创业课程体系、创业文化体系、创业实践体系,对提高大学生的创业能力、弘扬温州人精神、传承区域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也是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和文化建设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3.
吴剑华  张红霞 《师道》2023,(7):40-41
<正>中山市是一代伟人孙中山先生的故乡,“中山精神”早已成为这座城市历史文化的核心,流淌于教育的文化基因中。如何更好地发挥“中山精神”的育人功能,是每一个中山市教育人都在孜孜不倦探索的课题。笔者结合广东省中小学三科统编教材“铸魂工程”专项课题,尝试挖掘孙中山先生的“博爱”思想,解锁博爱精神密码,引导学生传承博爱精神,培养社会责任感和时代责任感。  相似文献   

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正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工匠精神"被赋予新的时代价值。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好中医药文化,中医药院校学生需要"工匠精神"引领。本文根据中医院校德育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结合"课程思政",将"工匠精神"融入课堂教学([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帮助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丰富实践平台,将"工匠精神"融入日常德育教育,夯实德育教育等路径,将"工匠精神"融入中医院校学生德育教育,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水平([1])。  相似文献   

5.
电子科技大学中山学院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采取多种措施,从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等方面都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其探索创新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结合中山创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实际,结合我院大学生思想实际,结合中山地方文化特色实际,将孙中山思想文化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学实践,并取得了一定成效,积累了一定经验。  相似文献   

6.
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等内容,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考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关系的基础上,文章分析了南职校园文化建设的现状,提出了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职学院校园文化建设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文化育人及"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下的校企文化对接的要求这一前提出发,围绕高职德育教育如何在加强校企文化对接方面有较大作为,如何让优秀企业文化走进德育课堂这一中心问题,结合学院多年来的德育课程教改实践,总结提炼了"四融入"的基本经验和实践轨迹,即融入行业企业、融入课程设计、融入教学过程、融入活动开展。  相似文献   

8.
在实地化教育和综合实践活动日益受重视的时代背景之下,以具体学科为载体,将地方优秀文化融入综合活动引起不少学者关注.从实地化教育视角出发,开展"美国高中生中山文化体验"为主题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将聚焦"文化体验",以高中英语及其相关学科为基础,实现中山优秀文化与综合活动在目标、内容、方式、评估等方面的深度融合.其主要内容涉及基于中山文化的高中英语综合活动教学目标、融合单元话题与中山文化的活动内容、体验中山优秀文化的活动方式和促进学生素养发展的多元评估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奥林匹克精神,已成为人类文化发展的结晶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奥林匹克运动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本文具体阐述了奥运精神与体育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关系,认为体育教学中融入奥运精神其实质就是要求我们体育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重视对学生德育方面的教育,并就如何在德育教育教学中融入奥运精神这一方面具体展开分析.  相似文献   

10.
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必须根据自身专业特点,将特色的德育教育融入到学生管理和教学中,融入到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强化学生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培养,重视学生全面发展,推进素质教育.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体育教学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体育教学一定要把德育这一根本性的任务融入到课堂教学之中,既承担了向高职生传授体育知识的重要任务,又担负着对高职生开展德育教育的重大任务,让高职生们在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提升体质的基础上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本文论述了在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融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并提出了高职院校体育教学中实施德育教育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国家全面推进现代化制造业强国的建设步伐,"制造业强国"理念的提出及深化促进了"工匠精神"理念的强化,二者协同并进获得了全社会的认可与支持。高职院校为社会培养了大批应用型技术人才,将"工匠精神"融入到高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中,对促进高职院校德育教育质量,提升人才职业素养,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文从"工匠精神"的教育内涵角度出发,将其逐渐与高职思想政治教育相融合,构建二者的协同教学创新治理,以期发挥对我国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与职业教育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有效提高"思政课"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对大学生立德树人具有重要的意义.湖北职业技术学院立足于"孝子之乡"的地方文化特点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紧密层的地域优势,践行"感恩、责任、忠诚、奉献"和"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德育主题,将中华孝文化、"两型"社会建设融入"思政课"教学之中,深入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高职学生成人成才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校园文化是高职院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基和血脉,是高职的精髓和灵魂,是构成高职办学活力和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高职校园文化建设是文化德育的重要途径和载体,要以营造培养"高职人"的物质文化环境、培育以学院精神为核心的精神文化、建设目标化管理的制度文化、打造特色文化活动团队、高职特色活动课程开发等为内容,凸显"职业性"、区域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办学特色的文化维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化研究中融合观的视角,分析高职院校文化与政府文化、企业文化的不同之处,指出地方高职院校文化的特殊性.本文以埃德加·沙因的组织文化理论为基础,指出地方高职院校内部的文化包括文化核心"共有的价值预设"、基于假设而形成的文化价值、学院领导及员工的共同行为一致性和学院的表层文化标志.  相似文献   

16.
正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创建于1980年,2006年经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升格为高职院校。学院全日制在校生11022人,设有7个教学系部,30个高职专业,在职教职工536人。近年来,学院在主动跟踪行业发展前沿,扎实推进内涵建设,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同时,重视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之中,发挥文化育人作用,践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开展"四位一体"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育人体系建设,学院先后被评为"省级文明单位"、"山东省技能型人  相似文献   

17.
《河西学院学报》2017,(1):60-63
红色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类型,是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宝贵资源。张掖红色文化资源丰富,是红西路军精神的发祥地,河西学院可以利用张掖红色文化资源,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实践教学基地,将张掖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探索河西学院依托地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建设体系。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文化建设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层面可以找到一条行之有效的文化育人的独特路径,促进学生全面可持续发展。通过融入企业文化,有利于培养高职学生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严谨务实的职业品质。构建融入企业文化为主要特征的校园文化,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在这方面进行了理论与实践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朱静 《考试周刊》2013,(55):153-155
高职院校坚持"高等职业教育必须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宗旨,培养出大量工科应用型人才。学校在讲究实效性的同时却忽略了校园文化精神建设,学生人文素养普遍欠佳,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管理难度。本文密切联系高职院校实际,以南通紫琅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认真分析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精神建设的现状及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现状,透视了高职院校大学文化精神建设中思想政治教育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探求了大学文化精神建设中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者的对策措施,简析了高职院校思政工作者进行大学文化精神建设的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20.
红色文化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为理想和信仰去拼搏奋斗。黄冈红色文化深沉厚重,将红色文化融入高职思政课教学十分必要;红色文化资源是天然的思政课教学资源,融入思政课教学条件便利,意义重大。将黄冈红色文化融入到高职思政课的理论教学、课内课外实践教学、网络教学等各个方面之中,提升高职思政课的教学实效性,让红色基因融进青年学生的血脉之中,代代相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