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培琼 《今传媒》2016,(1):116-117
本文从"春晚"所呈现出的年俗文化角度入手,通过对"春晚"的来源及发展历程、新年俗文化的特点、"春晚"所具有的"新年俗"文化品格及观众对其文化心理解读的综述和深入分析,探讨了"春晚"在当代"新年俗"文化构建中的意义,并指出近年"春晚"存在的问题,对"春晚"的未来发展提出合理性建议.  相似文献   

2.
媒介女性形象作为媒介产品的重要构成要素,在各类媒介中均有不同形式的再现。春晚作为我国主流价值和文化集中展现的重要媒介平台,在春晚中的女性形象再现具有多重意涵。本文以2015年春晚小品《喜乐街》为研究个案,通过台词文本编码的方式,解析以"女汉子"和"女神"为代表的女性形象的再现方式及其背后意涵,发现尽管小品所刻画的女性形象多元且具有一定的抗争意识,但并未能脱离男性话语和刻板话语的掌控,女性有限的抗争受到了来自国家和民间话语等多方力量的消解。  相似文献   

3.
春节联欢晚会(以下简称"春晚")作为中国中央媒体在20世纪80年代初创造出的重要象征性行为,一直持续不断地存在于27年[1]来每年中最特别的辞旧迎新的大年夜晚上.春晚的最终固定被许多文化研究者称为是一种"新民俗":承载了传统春节文化、民间文化的时代文化的交融.春晚本身作为一个文化文本重构了传统春节文化甚至建构了国家形象和社会共同记忆.这种形式远大于内容的大型歌舞电视联欢晚会实际上是选择性地成了一种仪式.  相似文献   

4.
说起过年,大家必谈的一件事情就是春晚,在时间的流淌中,它俨然成为了一种仪式,更是对家的一种牵挂。羊年春晚,在不变的情谊中,给我们带来了一股新风,像一出精彩的"大变脸"。变脸一:在内容上,新增春晚吉祥物和反串歌曲表演。央视羊年春晚新增吉祥物"阳阳",表达了"活泼阳光、三阳开泰"的美好寓意。这是33年春晚历史上第一次设立吉祥物,开春晚之先河。在春晚直播结束的第二天,吉祥物"阳阳"就在京东、天猫等各大电商平  相似文献   

5.
2011年,中央电视台在举办了28年传统春晚之后首次尝试推出了"网络春晚",该晚会共包括6场,分为"大拜年"、"点击幸福"、"下载快乐"、"上传创意"、"共享奋斗"等六大主题,从大年初一到初六分别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和车载公交电视等平台上播出.  相似文献   

6.
2010年9月3日创办的《我要上春晚》在短短的不到一年内就迅速蹿红,引发观众的热捧。其根本原因还是在节目的质量上,这也印证了传播价值形成中那个永恒的基础,那就是:内容才是传播的灵魂。而对于《我要上春晚》,好的内容主要源于创新和开放。这是因为,《我要上春晚》创办的初衷就是基于"春晚"的创新需要,这无疑是她的源动力。而开放则源于"开门办春晚"的时代要求,目的是让更多的"草根"们登上春晚的舞台,让春晚获得民间的力量和更大的反响。  相似文献   

7.
余金红 《东南传播》2018,(4):126-128
三十多年来学界和业界对央视春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节目、功能、创作、受众四个层面.对春晚节目的研究视角多样,从传播学、民俗学、文化学等跨学科研究春晚的单个节目、单类型节目或进行节目整体研究;对春晚功能的研究聚焦在形象建构、记忆建构、文化传播、社会教育;对春晚创作的研究则聚焦在主题内容、编导思维、主创人员、经验得失、面临困境及发展对策;而春晚受众的研究则集中在观众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春晚路漫漫连续4年上春晚,这一切对于塔沟武校来说,并非一帆风顺. 2000年以前,少林塔沟武校一直以散打著称于世,塔沟人被称为"铁军".而学校领导一直崇尚少林的内敛精神,对"出头露脸"之事十分不屑.  相似文献   

9.
2015年春节前后我对一些新闻传播现象有些想法,网络上对此也有些议论,我写下来同读者诸公讨论。关于春晚为了获得对整台2015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下简称春晚)评价的发言权,我硬撑到春晚结束的大年初一凌晨1时。接连3天,我从中央大报到地方报纸上读到了对这台人们期待半年之久的春晚的"点赞"和"吐槽",真可谓是毁誉参半。从我的观察中发现,点赞者中间,光明日报的报道和评论比较集  相似文献   

10.
郭德纲坦言自己作为一个相声演员面对春晚十分谨慎,并且自己"卖艺有节操",忠孝仁为先。作为中国少数敢于公开戏谑春晚的艺人,郭德纲"反叛""草根"的形象和春晚舞台所秉持的"稳重大气"格格不入。他和这个中国最重的舞台的关系长期被视为"庙堂和江湖之争"。  相似文献   

11.
春节和公元纪年无关,它是夏历体系中最大的节日。严格而论,中国"春晚"应当采用更为准确的中华纪年,而2012年的"春晚"则应称为夏历壬辰年"春晚"或简称龙年"春晚"。龙年"春晚"结束后,央视"春晚"制作团队又一次经历了一种包括观众、批评家以及业内人士的  相似文献   

12.
2010年央视春晚与往年春晚一样,播出后便引起诸多争议,植入式广告成为央视春晚重大的争议点,观众对节目中横行的植入广告产生了异议,众多网友戏称,央视以前是"在春晚中插播广告",而虎年春晚是"在广告中插播春晚",抱怨植入广告的数量过多,对央视来说是始料不及的.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的春晚是在近年来春晚一直面临相当压力的情况之下放下重负、放手一搏,大胆尝试脱离已经相对稳定的模式,在30年的重要关口,开始寻找和探索新的可能性的努力。春晚三十年,不破怎能立?从这个意义上说,"三十而立"的春晚其最大的亮点在于她一系列的  相似文献   

14.
曾祥敏  翁旭东 《传媒》2021,(8):8-12
从1983年中央电视台首次以现场直播的形式制作播出《春节联欢晚会》以来,春晚陪伴国民度过了39个春节,早已成为农历新年不可或缺的文化仪式之一.春晚一路从歌声与欢笑中走过,也从期待和争论中走过.特别是在媒体融合、受众分化、多元价值碰撞的当下,如何调剂悠悠众口实现雅俗共赏,如何让传统"年味"与时代精神相互呼应,从而有力实现正向引导与价值引领,成为当下春晚破局的重要关口.在媒体融合背景下,融合创新与用户连接成为近些年来春晚创作的核心议题与迫切需求.在进一步深度融合发展中,广电媒体如何守正创新,重构视听传播新场景,从而形成差异化竞争优势,某种意义上来说,春晚是一个指向标.  相似文献   

15.
李悦悦 《今传媒》2012,(4):92-93
龙年春晚是自创办以来的第30届春晚,本届春晚一改歌舞升平的俗套,导演组在节目编排、舞美特效、情感共鸣等方面继承优秀经验,发扬理念创新,表演上力求拉近与观众距离,与民同乐,回归全民联欢的晚会本质,为全国观众奉献上了一道温馨、亲切、祥和的"年夜大餐"。  相似文献   

16.
正"春晚"以每年数亿人的观众规模创造着收视奇迹,并由自发转向自觉,成为具有中国特色的年度媒介事件央视春节联欢晚会,从1983年开始至今已历经三十年发展。1983年的"春晚"在国人心目中打下了深刻烙印。2005年,"春晚"由中央电视台多频道并机播出,收视率达到95.45%,创20年新高峰①。2008年,"春晚"满意度高达84.3%②。"春晚"的收视霸主地位几十年未曾动摇。"春晚"以每年  相似文献   

17.
2021年"当潮不让.你好牛"河南春晚全网点击量超30亿次,元宵奇妙夜特别节目全网相关话题阅读、观看量超9亿次!其中春晚节目中的《唐宫夜宴》《天地之中》《白衣执甲》等节目更是让全国网友和观众交口称赞、溢美不绝.为了答谢网友和观众对河南广播电视台的厚爱和支持,元宵奇妙夜特别节目打破传统晚会的模式,匠心策划、拍摄、制作、宣发,仅用5天的拍摄制作时间又一次在网络上引发热议.两场晚会成为2021年全国春晚类节目中的现象级节目,其成功经验和有益尝试为广电全媒体的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实践蓝本和前行的探索方向.  相似文献   

18.
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自2008年12月的月度舆情报告以来,已构建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实务界评价较高的网络舆情指数评价体系,春节期间,我们使用了该评价体系用来评测北京电视台三台春晚--"三屏合一"新春晚(以下简称为网络春晚)、北京台春晚以及环球春晚--的舆情反馈和评价的情况.  相似文献   

19.
徐翔  张小玲 《传媒》2021,(8):25-26
2021辽视春晚以"百年家国梦,欢歌庆小康"为主题,从普通人对"家"的关切入手,用四个多小时的时间串联歌舞、小品、相声等多种艺术形式,陪观众在欢笑中辞旧迎新.正值冬季,沈阳新冠肺炎疫情零星散发,本届春晚的录制极为特殊和艰难,辽宁广播电视集团(台)举全集团之力,统筹节目录制和疫情防控,采取录制全程闭环管理、演员抵离沈阳全部核酸检测、全程无观众和分时段分区域录制等严格措施,圆满完成了各项录制工作,晚会播出后在众多卫视春晚中脱颖而出,收视数据领跑卫视春晚,收获众多好评,被观众一致认可为"最对味""最有年味""最有情怀"的春晚,更受到全国媒体广泛的赞誉.  相似文献   

20.
冠名综艺类电视栏目一直以来都是快消品牌很热衷的品牌营销方式。早在2005年,蒙牛与超女的联姻便为品牌营销界留下了经典案例。近年收视火爆的《非诚勿扰》、《中国好声音》等,无一例外不被快消品牌所冠名。国内外的金融保险企业常以稳重的形象示人,品牌建设也往往中规中矩,阳光保险何以打破常规,冠名一档新的综艺栏目《我要上春晚》,且持续投资长达三年甚至可能更长时间?阳光在与《我要上春晚》的这场"联姻"中的投资收益如何?是凭借哪般营销策略取得良好的投资收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