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教育情怀是教师追求教育的生命意义、坚守职业的内在动力和践行师德的重要体现。地方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情怀包括德性自觉、职业认同、乡土情怀、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培养地方院校师范生的教育情怀,能够提高师范生的从教意愿,稳定乡村教师队伍,提供乡村教师发展的持续动力,使其成为乡村儿童健康成长的启蒙者和引路人。建构以地方院校引领、区县政府统筹主导、中小学积极参与的协同育人模式是地方院校师范生教育情怀的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
高级教师作为中小学教师群体中的教育教学骨干,其对职业幸福感的体验不仅影响自身的生命质量和工作活力,也影响着他人的工作动力乃至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因此,提升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成为新时代中国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议题之一。目前,关于我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健康发展水平的预测较为乐观,但健康现状令人担忧;自我效能感较强,但缺乏职业安全感;自我成就感较高,但工作满意度不高;人际关系较和谐,但职业荣誉感低落。中小学高级教师的职业幸福感不仅受繁杂的非教学任务、自主权益的保障不善、相对不足的薪酬待遇、略显薄弱的社会尊重等外部因素的影响,还与教师的心理品质、职业人格、教育情怀等内部因素息息相关。因此,纾解中小学高级教师职业幸福感的现实困境,既需要政策的引领、社会的理解与支持、学校的人文关怀,还需要教师个体拥有自育自建幸福感的主体自觉。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教师职业心理包括个体心理层次、微观心理层次和宏观心理层次,因循这三种层次,并根植于工作适应理论、胜任特征理论、职业发展理论和班杜拉的职业自我效能感理论,建构了民族地区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心理的复合模型,认为该模型涵盖五大模块:职业心理泵力模块、职业心理素质模块、心境环境互动模块、职业发展心理模块和职业情怀模块,并详细剖析了这五大模块的实质及关联。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的发展,素质教育的实施,课程改革的推进,要求中小学教师提升综合素质.要提高中小学教师素质应重构教育理念,重构知识结构,重构职业能力.  相似文献   

5.
旨在探讨中小学教师职业压力、社会支持和心理健康间的关系,为促进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提供心理学依据.采用教师职业压力问卷、社会支持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对625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压力主要来自于工作负荷、职业期望和考试压力,在心理健康水平方面,高职业压力的教师要显著低于低职业压力的教师,高社会支持的...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的必要性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教师知识结构的层次要求不断升级,职业能力结构要求也更趋于复杂多样化.一专多能、多专多能将是中小学教师的新的素质结构标准.  相似文献   

7.
教育情怀和教育智慧构成教师专业发展的分类模型,从而把教师区分为事业型、兴趣型、混世型和职业型四种。教育情怀、教育智慧和职业生涯建构起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涯模型,反映出不同职业阶段的专业发展特征。在实践上,这两个模型能够为职前教师、在职教师和教师教育者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8.
对宁德市农村中小学5120名教师心理压力情况的调查表明:教师是一个高压力的职业群体.农村中小学教师承受着升学、工作、经济生活、社会角色等方面的压力,根据这些压力的形成机制必须从社会学角度采取一系列措施,缓解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压力,促进农村中小学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9.
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不利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和职业、专业发展,并最终影响到初、中等教育质量的提升;基于主体效能与职业倦怠之间的较高相关,通过教师专业化建设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参与度,进而增强中小学教师的主体效能感、职业幸福感,将有效地遏制职业倦怠在中小学教师群体间的扩展。  相似文献   

10.
姜月 《中学教育》2008,(10):27-29
具有人文情怀是教师获得自我专业化发展以提升自身境界的内在要求。教师的人文情怀有其教育特殊性。教师形成人文教育情怀,需要对教育的人文精神有丰富的理解,并理解中小学人文社会相应学科的学科特点及其特定的教育意义,在此基础上树立、践行人文教育精神、具有丰富人文教育情怀,最终形成以人文精神、人文情怀进行教育、教学、研究和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当前,社会发展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有效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职业素质,应该成为基础教育改革探讨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瑞士中小学教师教育机制,课程设置特点,师范生培养标准、招生、职业定位、评价和实习制度以及中小学教师的工作条件做了较为系统的实证研究,所有研究发现对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基础教育事业的加速发展,中小学学科教师作为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其职业能力的高低是决定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教育技术是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保障。加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的培养,成为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任务。通过对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进行剖析,为有针对性地提高中小学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4.
中小学教师职业态度与职业行为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是指中小学教师对自己所担任的教师职业所持有的评价和行为倾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受他们对自身职业的认知程度、每个教师的自身条件、中小学教师职业本身的价值、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尤其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又具有情绪作用和动机作用,并最终影响和制约他们的职业行为。然而,教师的职业态度是可以转变的,即可以通过一系列外界同化措施,对其原有态度进行改变。因此,笔者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进行了实地调查,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态度及其对职业行为的影响,以及怎样使中小学教师进一步端正职业态度,…  相似文献   

15.
通过自编教师职业幸福感量表对广州市1390名中小学教师进行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感总体水平处于一般和比较幸福之间;教师职业幸福感在性别、婚姻状况、是否担任班主任、职称和收入等背景条件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教师们普遍认为职业收入、同事关系、工作环境是影响教师职业幸福感水平的重要因素.政府和学校应从提高教师收入、改善教师工作环境、激励教师专业发展等方面提升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相似文献   

16.
农村中小学是中国基础教育的主阵地,音体美学科教师作为农村基础教育的生力军,其职业素质是决定素质教育成败的关键因素。现代教育技术是信息化时代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一、农村中小学音体美学科教师特性1.学科定位学校边缘化、社会边缘化尽管在新世纪明确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总方  相似文献   

17.
教师职业认同感是教师对其职业及内化的职业角色的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的综合体,主要包括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四个成分.在我国虽然心理健康教育正逐渐作为一门课程在中小学实施,但其专业教师还处于职业的探索期,他们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职业认同水平还有待提高.比如,有调查显示,目前我国中小学教师对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和功能的认识模糊,对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内容、任务认识不清,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角色模糊;还有研究指出,目前中小学教师普遍存在职业倦怠,尤其表现为个人成就感降低.因此,为了进一步拓展前人的相关研究,为今后在实践中的教师职业认同心理干预研究提供借鉴,本研究拟考察中小学教师的专业课程培训对其职业价值观、角色价值观、职业归属感和职业行为倾向的影响,进而探究该课程对其职业认同感的干预效果.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宁波市农村中小学教师基本状况、工作环境、生存状况、专业发展状况的全面调查与分析,目前我市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存在着结构性缺陷、教师缺乏职业幸福感、职业满意度低、专业发展受困等问题,提高中小学教师队伍素质要落实有关政策倾斜、构建和完善培训体制、激发教师专业发展自主意识等。  相似文献   

19.
中小学教师担负着“传道、授业、解惑”的重任,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将影响青少年的正常成熟,随着教育的快速发展和改革的日渐深化,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问题也愈显突出。本文就中小学教师的职业枯竭问题的成因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其应对措施.以促进教师职业的更加成熟和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0.
教师被称为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它关乎着国家发展的长远与未来。为了全方位的了解农村教师的职业认同现状,笔者选取伊通满族自治县的92名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的水平较低,教师职业认同在性别、年龄、学历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农村中小学教师职业认同有待进一步提升,应该采取相应措施来增强农村中小学教师的职业认同感,以便提高农村中小学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