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2007年11月29日国家体育总局召开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工作座谈会,与会的有各运动项目管理中心、有关科教单位的领导及负责人,备战2008年奥运会科技专家组的部分专家,36支国家队(组)的科研团队负责人。段世杰副局长在座谈会上作了重要讲话。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法对美国冬季运动项目国家队队员选拔方式进行分析,发现:美国冬季运动项目国家队队员的选拔方式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基于刚性标准的“以往战绩”“运动员排名”“选拔赛成绩”等选拔方式和基于柔性标准的“组建训练营”“自主选拔”等选拔方式;在队员选拔中充分考量各选拔方式的优缺点和各项目的特点,在优中选优、积极营造公开透明选拔环境的同时兼顾运动员的合法权益与合理诉求。结合实际提出对我国的启示:在国家队队员选拔中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基于运动项目的实际情况,在兼顾选拔过程人性化的同时建立健全选拔工作监管机制。  相似文献   

3.
“中国艺术体操目前缺少的,是讲究的、规范的训练。”这是中国艺术体操队今年聘请的乌克兰艺体专家、功勋教练科瓦丽克·柳德米拉在帮助国家队集训了一段时间后发表的评论。柳德米拉曾经培养出友好运动会冠军和奥运会的铜牌得主,在艺术体操强国乌克兰,她是奥运会专业后备体校的艺体主教练,而这个后备体校可以说是乌克兰国家队的预备班。今年二月二十七日,柳德米拉作为专家教练被中国艺术体操队短期聘请。在为期一个月的聘期内,她主要负责到国家队参加试训的小队员  相似文献   

4.
网球发球动作和基本技术模式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通过对参加第27届奥运会选拔集训的26名国家队男、女运动员动作技术分析,并参考世界优秀网球运动员的发球技术,从中概括出理论和实践上我们认为比较合理的、适合我国运动员使用的网球发球技术动作模式.  相似文献   

5.
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蔡兰 《冰雪运动》2007,29(6):1-3
针对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每年涌现出大批高水平年轻队员的情况,采用文献研究等方法,分析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新的运营方法、国家队员选拔新的规定和新一届韩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队员的特点。为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的新老接替工作和进行针对性训练以及研究韩国短道速滑工作者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仙女 《体育科研》2005,26(4):65-65
韩国大韩体育会发表了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计划。这一计划在2004年雅典奥运会结束后的短短4个月内制定并出台。备战北京奥运会的计划分为:提高国家队竞技运动水平;强化体育外交:组建南北统一的代表队;支持成立职业俱乐部等四大部分,其具体内容如下:1.提高国家队竞技运动水平国家队运动员竞技运动水平的提高与奥运会的成绩是密不可分的,所以为了达到投入(资金)与产出(金牌)的最大效率,决定首先要严密慎重的挑选有可能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项目并进行集中投入,实现一定投入资金情况下的奖牌最高回报率。根据这种指导思想,韩国大韩体育会已经选定了射箭、羽毛球、乒乓球、柔道、举重、手球、跆拳道、体操、射击、拳击、摔跤等11个大项为重点资金支持项目,在训练中保证这11个项目平常的训练人员数为最终选拔人数的3倍,最大限度的满足其在国内外集训、聘请外籍教练、训练场地的使用与弹性变动的所需要的一切资金。除此而外,对基础项目田径、游泳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国家队体能训练水平,更好地备战2008年奥运会,国家体育总局科教司于5月27日-6月2日在训练局举办了2007年体能专家培训班。在为期一周的培训中,来自激流皮划艇、赛艇、现代五项、游泳、跳远、中长跑、马拉松、举重、摔跤、自行车、冬季两项、速滑等项目的20名国家队教练员认  相似文献   

8.
扶风 《当代体育》2012,(40):108-112
1984年春天的一个早晨,迈克尔·乔丹打开家门口的邮箱,里面躺着美国篮协寄来的一封信——他被邀请去参加洛杉矶奥运会美国男篮的选拔。这并没有出乎乔丹的意料,因为尽管他这时只有21岁,但对于国家队的经历却已经不感到陌生了——1983年大二时的乔丹就曾代表美国队参加了泛美篮球锦标赛并获得了冠军。不过,乔丹只是74名候选球员之一,由于这一届的奥运会在洛杉矶举行,所以备受美国人重视,因此这次男篮奥运选拔集中了当时全美最优秀的非职业篮球天才。  相似文献   

9.
风再起时     
中国足协日前发布消息:为备战2000年奥运会,新一届国家奥林匹克队将不日组建,其人员将从健力宝青年队,原赴德的中青队和参加新创立的23岁以下青年联赛的国内球员中选拔……前一阵子,足坛热闹得很。国家队忙着选帅,组建新一班人马。这景象颇有些滑稽。好像一日没有国家队就给中国足球丢不少脸似的,既然把年底的亚运会都交给国奥队去打了,明摆着国家队3、4年没有任务,偏是着急忙慌的干一些应景之事,真不知是何心思?国家队兵败“十强赛”现在也没个说法,只是一拨一拨的往上摆人,再请十个八个“名帅”又有什么用?这些事,不提也罢…  相似文献   

10.
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身体形态和水感指标研究与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文献资料研究发现,在我国游泳界目前开展对优秀运动员特别是高水平运动员选材方面的研究几乎还是空白,面对2008年奥运会我国高水平运动员的选拔已迫在眉睫,拟通过形态数据测试、比赛录像、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以1980、1996、2000、2002、2004年的我国国家队运动员作为我国优秀游泳运动员代表,开展身体形态、水感指标的测试研究。  相似文献   

11.
朱红伟 《冰雪运动》2009,31(6):10-14
为了使我国速滑运动员选材的指标更加科学,评价方法更加规范,对近几年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并采用对各地速滑运动员选材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发现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的方法与指标的研究处于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停滞状态,速滑选材仍以经验选材为主。提出速滑运动员的科学选材不仅要应用多学科的测评方法,而且要对多学科测评方法进行综合运用;根据速滑选材各阶段的任务和目的,通过定性或定量的方法对选材测试指标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欧洲青少年足球选材模式的3个研究热点进行分析,了解国内外足球选材模式发展动态,并与我国现阶段足球项目选材的现状进行比较。结果显示:运动员身体形态和生理机能的方法虽预测性较差,却对长期追踪成才意义重大;心理选材越来越受到重视,热点是在运动认知能力的研究上;基因选材作为未来研究的趋势,可以提高选材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13.
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使我国速滑运动员选材阶段的划分更加合理、指标更加科学、评价方法更加规范,采用对近年来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文献资料进行收集、分析、整理和各地速滑运动员选材情况进行调查的方法,发现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工作现状处于缺乏科学系统性的停滞状态,速滑选材仍以经验选材为主;提出速滑运动员的选材应以生物年龄划分为4个阶段,且应在充分考虑遗传因素的前提下,对各阶段进行不同的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心理因素和专项成绩等方面的测试,并参考教练员对运动员的评价;建议尽快完善我国速滑运动员科学选材机构,提高基层教练员科学选材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现代生活水平日益提高,营养条件逐渐加强,人们身体形态和身体素质也逐步发生较大改变,由于训练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田径运动员身材较过去相比愈加日趋高大化,与此同时,人们对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的指标和方法的研究也取得了相应的发展。对于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及方法的研究,在中国具有"起步晚,发展快"的特点,已具备较雄厚理论研究的基础。随着三维人体扫描仪在运动员形态选材中应用的研究,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指标将更加完整、准确和便于科学统计和管理。而影像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田径运动员形态选材逐步进入肌肉形态研究阶段。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武术套路运动项目的选材水平,应用层次分析法(AHP)在专家的指导下建立了武术套路运动员中期选材的指标体系,由判断矩阵确定了各项指标的权重和总排序。研究结果表明:AHP的应用,为武术套路运动选材工作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陈金初 《体育科研》2007,28(6):75-77
现代运动训练在训练条件,方法,手段等方面的差距日渐缩小,相对而言,运动员的个人先天条件对提高运动成绩的影响作用却越来越大。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就击剑运动员在身体形态和素质以及心理方面的选材作一些探究,为击剑运动员的选材和训练提供些参考。  相似文献   

17.
蔡宁 《搏击·武术科学》2014,11(12):123-124
科学的羽毛球选材越来越受到体育教练员的重视。选好材是成功的一半,成功的选材是必不可少因素。当然,成功的选材只是创造了良好的先决条件,并不等于出人才,真正的人才是经过千锤百炼铸就出来的,科学的选材能提供成功的可能性,并使这种可能性扩大。每个体育项目的对选材的标准和要求是不相同的,从实践看选拨羽毛球运动的人才首先应考虑运动员对羽毛球运动的兴趣,然后再从先天条件和后天的接受能力和因人而宜的训练方法择优选择。  相似文献   

18.
The selection of athletes has been a central topic in sports sciences for decades. Yet, little consideration has been given to the theoretical underpinnings and predictive validity of the procedures. In this paper, we evaluate current selection procedures in sports given what we know from the selection psychology literature. We contrast the popular clinical method (predictions based on overall impressions of experts) with the actuarial approach (predictions based on pre-defined decision rules), and we discuss why the latter approach often leads to superior performance predictions. Furthermore, we discuss the “signs” and the “samples” approaches. Taking the prevailing signs approach, athletes’ technical-, tactical-, physical-, and psychological skills are often assessed separately in controlled settings. However, for predicting later sport performance, taking samples of athletes’ behaviours in their sports environment may result in more valid assessments. We discuss the possible advantages and implications of making selection procedures in sports more actuarial and sample-based.  相似文献   

19.
当今我国泳坛著名女运动员王晓红至所以能迅速成长为世界一流选手,与教练员的选材和早期科学训练直接相关。本文较全面地论述了对王晓红的选材以及启蒙基础训练的方法、手段等。  相似文献   

20.
运动员选材相关指标分析与体系构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材是训练成功的基础,确立科学合理的选材指标体系是科学选材的保证和前提,随着现代新兴学科及相关科研成果的不断涌现,必然对选材指标提出新的标准。通过献资料法和专家访谈法以及结合实践经验就运动选材的相关指标进行探讨,力求构建出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为科学选材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