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学生主体作用的涵义学生的主体作用,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他们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主体性是人的本质属性,不具有主体性的人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人。学生的素质发展,离不开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所以,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即教学中实施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主体参与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核心,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的人是教师和学生。教师是教的主体,是学生接受知识的向导,而学生是学的主体,不是知识的消极接受器,教师不可能把知识机械地塞进学生的…  相似文献   

2.
素质教育提倡使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强调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而学生的参与是主体性最直接的体现,是主体性的重要构成部分,活动一认识论和社会历史发展观均强调学生对活动的参与是其心理发展的重要前提和动力。课堂上学生的参与度不仅取决于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活动能力,更取决于教师采取的教学策略。教师的教学观念,对教学内容、方法的整体把握,  相似文献   

3.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主体性教学模式强调在课堂教学中要尊重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和主动精神,让学生成长为学习的主人;要求教师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中走出来。在英语教学中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一、形式多样,生活活泼中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较强的自我表现欲望。他们希望教师能在课堂上给他们以用武之地。根据这一点,教师应因势利导,在课堂上大胆组织学生进行课堂活动。只要教师在编排课堂活动时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和他们已有的知识结构,使活动形式多样,生动活泼,学生们就会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到活动中来,充分体现主体性…  相似文献   

4.
正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实处,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课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战场,学生的活动主要在课堂进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中有计划地活动,有针对性地展示与讲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课堂,课堂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一、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学生是课堂活动的主体,这在新课程实  相似文献   

5.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是由主体意识的激发、主体活动的开展、主体认识能力的培养、主体评价的实施构成。这一模式落到课堂教学上,可具体化为“激情示标、学法指导、主动探究、分层训练、自主评价”的“五段教学模式”。主体性课堂教学模式的构建和发展与主体教育各个层面都息息相关。因此,必须认真思考主体性的基本结构及其发展规律、主体教学论的建构、主体性教学模式的评价问题,否则,主体性课堂教育模式的研究会有误入歧途的危险  相似文献   

6.
创新教育与学生的主体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创新教育是以人的主体性为核心的。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能力依靠人的主体性发挥。要实施创新教育 ,必须对学生在教学中主体性加以探讨。一教学是师生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的双边活动。在创新教育的教学过程中 ,教师和学生同为客体 ,又同为主体。主体与客体是标志着活动者与活动对象的一对哲学范畴。主体与客体是相对而言的。主体总是指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在创新教育中从事认识和实践活动的人 ,不仅包括学生 ,也包括教师。因此 ,教师和学生同为教学过程的主体。当教学过程展开时 ,从教师这一主体来看 ,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  相似文献   

7.
主体性原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要正确认识教师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教师和学生两方面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都得以充分发挥,让教学处于师生协同活动、相互促进的状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体性原则,是教学与发展相统一、教与学相统一规律的反映。主体性原则在教学中的运用,应充分体现在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强调学生主体在教学中的积极作用上,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使教学发挥更有效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主体性教师是具有当代教育主体的意识、能力和价值观 ,并在教育过程中呈现出自主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性特征的教师。主体性教师是积极而不是消极的 ,有信心而不是朝三暮四的 ,有主见而不总是依赖他人的教师。具备主体性的教育素质是教师成为主体性教师的前提条件 ;呈现出主体性的教育品质是教师成为主体性教师的根本标志。一、主体性教师的特征在教育活动中 ,在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对象性活动中 ,作为主体的教师有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性 ,具体表现为自主选择性、能动创造性和自我实现性。这三者的有机融合表征了教师…  相似文献   

9.
在新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已经确立。如何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如何将学生的主体作用落到实处,是摆在英语教师面前的一项重要课题。课堂是实现学生主体地位的战场,学生的活动主要在课堂进行。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必须让学生认识自己,使自己得到发展。教师必须对课堂活动进行精心的设计,让学生在教师的安排中有计划地活动,有针对性地展示与讲评。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在课堂,课堂应该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展。这样,我们的课堂才是有生命活力的课堂。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1.
主体性是人的最本质属性。从学生的维度看,"主体性"体现在五个方面,即目的主体性、责任主体性、人格主体性、活动主体性、发展主体性。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实践性和主体意识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本特征。确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在学生观上做到心中有"人",在教师观上科学定位教师角色,在教学内容上以主体的需求为依据,在教学质量观上发挥教学评价的导向性和激励性功能,在教学价值观上,树立为"学"而"教",以"学"论"教"的思想,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作用,是学生主体性英语教学的基石。  相似文献   

12.
体育教学过程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趋势。众所周知,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教学中主体性是指学生在主体意识指导下,主动参与教育活动的能动性。现代社会的开放、发展要求重视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展的主体。教学中应该如何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呢?  相似文献   

13.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14.
通常,学校对教师学期工作进行评估以学生学业成绩为惟一的评价标准。学生学业成绩良好,则表明是优秀教师所为。教师依靠学生荣获更多的荣誉,学生学习效果是教师发展的根本动力。因此,教师渴望接受尖子生班,如果运气不好,接受了问题班级,则在这学期中就很难得到领导的肯定。即使在主体教育、学生主体发展的时代,对教师发展性评价有所改进,但建立在学生学业成绩之上这种评价活动,教师实质上总是处在一种缄默的状态,教师追求自身发展总是未能被有效激发。运用教师评价制度,启迪教师主体性发展,提高教师专业素质,推进教师专业化进程,是学校管理…  相似文献   

15.
何谓主体 ?马克思认为 ,人在自觉地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 ,在人的自觉的能力的实践活动中 ,就成了主体 ,也就体现了人的主体性 ,人的主体性是人类的最本质的特征。关于主体性教育 ,从教育的过程来看 ,包括教师教的主体性和学生学的主体性方面 ,即我们习惯上讲的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从教育的目的来看 ,可以把它界定为“发展学生的整体素质 ,培养学生的主体型人格。”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实施主体性教育 :一、实施主体性教育须从教材内容改革入手。首先 ,教材内容改革依实定纲 ,依纲定材的历程体现着主体性教育实…  相似文献   

16.
曾立荣 《文教资料》2010,(24):196-197
人的主体性包括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主体性教育在本质上是教育主体建构其主体性的对象化活动和交往活动,包括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性。思政课互动式课堂教学是主体性教学理念的实践形式。  相似文献   

17.
“双主体”是指课堂教学中存在着两个主体,即:教的主体——教师,学的主体——学生。教学的主体具有双重性,即:教师既是教的主体,又是学生学的客体;学生既是学的主体,又是教师教的客体。“双主体互动”活动是指在师生充分发挥各自主体性的过程中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在思想政治课中开展“双主体互动”活动,客观上要求教学方法、手段、形式具有多样性和综合性,并依据主体性发展的目的,根据各种教学方法、手段、形式的特点,扬长避短,合理组合,充分发挥各自的功能,以提高教学的效益。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高中教师的教学压力却越来越大。这是由于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案时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的地位,从而导致了教师虽很努力地完善教学方案,但是教学效果仍然不理想的情况。所以,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教师应该注重学生的自由发展,形成学生主体性教学的模式,这样才能迎合时代的发展,培养出适应时代发展的高素质人才。一、主体性的解读(一)主体性的含义主体性是指人在实践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力、地位和作用,也就是说我们在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能动  相似文献   

19.
一、必须弄清的概念 :主体、主体性、主体性教育  人类社会的历史 ,就是人的成长和发展的历史 ,是人的主体性产生、觉醒、成熟、弘扬的历史。在西方近现代哲学、社会文化思潮中 ,人的主体性一直是其重要的课题。主体 ,从认识的意义上来说 ,主要是指有目的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承担者。主体包括两项基本规定 :一是主体必须是有自觉意识的人 ,二是主体必须进行有目的的认识—实践活动。从这一点来看 ,主体与人在认识—实践活动中具有本质上的内在的同一。[1] 一般认为 ,主体是与客体相对的哲学范畴 ,属于认识领域 ,即主体是认识和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20.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以便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化学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