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评价素养是教师从事教育工作重要的专业性素养。评价素养是农村教师专业素养发展的基石,具有促进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提高教育能力和改善教育效果的功能。在农村教师专业发展、农村学生素质教育、教育评价改革等内外环境因素的作用下,发展农村教师评价素养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  相似文献   

2.
自主专业发展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农村学校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办学条件差和学校管理落后、促进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措施不到位等是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外部因素;自主发展的意识淡薄和自主发展能力相对较低是制约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内部因素。促进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的对策是:从培养农村教师自主专业发展意识入手,确立切实可行的发展目标,充分发挥"人"的作用,走"学"、"研"、"教"、"训"一体化的自主专业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3.
教育技术能力是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必要组成部分,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根据我国《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2004),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具体规定了中小学教师包括农村教师应达到的教育技术能力标准,旨在提高农村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水平,促进农村教师专业能力发展,让农村孩子"学有所教"的教育质量得以提高。面对农村教师这个十分重要而又独特的群体,其教育技术培训、考核和认证体系的特殊政策与实践运作方式,要根据《标准》,结合实际来探索。  相似文献   

4.
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当前教育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农村教育作为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重要的使命.而农村教师是农村教育现代化发展的关键,农村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不仅是影响农村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而且还是制约农村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因素.随着农村教育现代化的推进,农村教师在专业伦理、专业知识、专业能力等方面问题突出,文章在分析其背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相似文献   

5.
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对陕西省农村教师的抽样调查和访谈,从制约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因素在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农村教育信息化应“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确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消解阻滞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6.
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已经成为促进农村教育信息化发展、缩小城乡教育差距的当务之急。文章结合对陕西省农村教师的抽样调查和访谈,从制约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的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了分析,指出内部因素在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内部因素中的观念因素是提高农村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先决条件。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农村教育信息化应"先化人,后化物",要提高农村教师的信息化教学能力,必须把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引导他们接受先进的教育理念、掌握丰富的教学理论、确立强烈的信息意识和鼓励他们积极探索信息化教学作为消解阻滞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7.
关于农村中小学教师专业素质状况的调查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教育信息化的推进和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对教师专业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农村教师的教育思想观念陈旧.教育科研能力欠缺.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严重制约了农村教育的发展,提高农村教师的专业化水平势在必行。在信息化社会,教师的专业素质包括先进的教育理念、完善的专业知识结构、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和信息化教学能力。本文在对全国9个省的农村中小学教师进行抽样调查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现状,研究在信息化环境中提高农村教师专业素质的策略。  相似文献   

8.
教师作为教育的实施者,促进教师的信息化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是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在教育信息化进程中,农村教师的专业意识淡薄,信息化专业知识能力欠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发展,促进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任务十分紧迫。本文在对山西省农村教师信息化专业发展的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山西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状况,提出充分发挥现代远程教育功效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臧雷 《江苏教育》2014,(7):20-22
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特别是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强化农村教师的职业素养,是推进教育均衡化发展的重要举措。我们认为,教师的职业幸福是师德建设的基石。为加强农村教师队伍的师德建设,连云港市各级教育行政部门着眼全市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大局,立足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实际,以满足教师的幸福感为核心,以激发农村教师自我发展的内驱力为突破口,以培养教师"爱教、爱生"情怀,造就"乐教、善教"教师队伍为目标,积极为教师搭建专业成长平台,充分发挥典型引领作用,有序开展专题教育活动,努力打开全市农村教师队伍师德建设的高速通道。近年来,连云港市农村教师的幸福指数持续提高,来自农村学校的先进师德典型不断涌现,农村教师队伍师德水平得到有效提升。  相似文献   

10.
教师专业发展是农村学校改进的核心。然而,在当前的农村教师专业发展路径中,过分强调了理智取向的系统培训发展模式,忽视了实践反思取向的教师自我发展和学校层面所做的支持和努力。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需要提升农村学校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能力,构建学校支持的教师专业发展生态,在学校改进中促进农村教师专业发展,才能切实提高农村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1.
高平市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从教学活动、办园条件、师资状况、家园合作方面对高平市农村幼儿园教育现状进行调查,针对存在的问题从政府、教师、家长三方面分析其原因,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建议。希望此研究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平市农村幼儿园教育质量,以促进当地农村幼儿园教育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发展农村远程教育真心实意服务"三农"   总被引:9,自引:2,他引:9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及其教育发展目标的难点和重点都在农村。必须充分发挥远程教育的优势,办好电大各类教育,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努力为“三农”服务。  相似文献   

13.
传统的教育经济学观念认为,教师的受教育水平是有价值的,较高的受教育水平往往可以带来较高的经济收益,从而促成教师较好的工作激励和积极性。但是关于发展中国家教师经济收益的研究结果并没有很好地支持这一观念——越好的教师可以得到越高的工资。教师如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发挥作用,这是分析教师教学行为与教学质量的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么,在教师薪酬激励失效或者无法实施的情况下,从教师职业发展、职业生涯的角度进行教师的教学工作激励研究显得更为重要。基于中国农村数据的经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工资主要取决于教师的教龄和职称,而与教师个人的教学质量没有直接的显著相关性;良好的教师职业生涯发展可以提高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和努力程度,从而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教师学历提高的时间越短、速度越快、学历提高增长值越大、教师积极地参与教学研究,那么教师所教学生的学业成绩提高的越快;对于不同年龄段教师的分析表明,教师职业发展对提高教师教学质量的有效性,在40岁之前较为突出,这在25岁到30岁年龄段体现得更为明显。因此,虽然良好的教师职业发展作为一种教学激励,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但这种有效性是有年龄阶段限制的。可以判定,在农村地区中小学教育系统中形成的、通过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体现的教学激励,能够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业成绩,这是在薪酬激励失效后,较为有效的一种教学激励,是值得赞许和推广的。  相似文献   

14.
教师在城乡间的配置差异,并不简单地表现为"城市强与农村弱"的情况,而是教师在城市与农村间的结构性配置差异。从城市、县镇到农村学校,就教师在学历、职称、年龄、性别、学科、生师比、增加、减少等八个方面进行分析发现:城市学校教师学历最高,学科教师分布合理,但女教师比例偏高,而且教师增加主要来自于县镇与农村学校教师的调出;城镇学校教师生师比最高,但职称比例最低;农村学校男教师比例最高,但教师学历偏低,而且年轻教师所占比例最高。在城乡教师均衡配置上,不但要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更要根据城乡教师配置的特征给予富有针对性的优化。  相似文献   

15.
Numerous scholars have illustrated how African American teachers’ past experiences provide them a philosophical vision committed to teaching for social and educational change for African American students. This article draws from this body of work by looking at the diverse ways five African American male teachers used their past experiences to shape their vision for working with African American male students. However, this article also extends this body of work by illustrating that while the teachers in this study had similar commitments to working with African American males, their varied life experiences and social locations provided them different sources of practical and philosophical knowledge. These findings illustrate the diversity of experiences these teachers drew from, thus troubling the common sense discourses that essentialize African American male teachers as one-dimensional monolithic role models.  相似文献   

16.
文章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高度,全面审视高等师范院校正在进行的实习支教工作,论述并探讨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实习支教在为高师院校大学生搭建有效教育实习平台的同时,从薄弱的农村基础教育入手,放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缓解了师资紧缺矛盾,提高了基础教育质量;为新农村基础教育提供了具有长远意义的师资保障;促进了农村先进文化的建设。实习支教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相似文献   

17.
清朝江西按察使凌火寿的《西江视臬纪事》,汇编了雍正、乾隆之际任上的行政文件,多记载社会方面的内容,其中不乏推行乡约、保甲、族正治理乡村基层社会的资料。考察该书可知,保甲与乡约是当时治理乡村社会的主要手段,出现了“约保”反映地方组织系统的词汇。一些地方还有负责“分发滚单、理处词讼”的“乡保”。地保则是指“乡地保甲”。维护社会治安性质的保甲,进行教化的乡约,与传统赋役征收和乡村管理体系的乡长互相结合渗透,宗族也被引进保甲、乡约进一步组织化,出现“族正”、“族约”的“族保”系统。清代治理乡村社会的组织措施,形成完整的基层社会组织体系,并影响了基层社会结构。凌火寿的实践,反映了清代国家与社会复杂的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18.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教育起着奠基作用。农村学校教师资源配置失衡、整体素质偏低、信心不足等问题严重制约着其办学水平的提升。省级教育学院应该发挥传统优势,拓展新的办学功能,以满足农村教育事业发展对高质量师资队伍建设的需要。  相似文献   

19.
信念的研究是判断教师教育成效的一项重要指标,是当前教师教育中最有价值的一部分。职前教师信念由于受到先前经验和信念本身特质等因素的影响,不易改变,教师教育应该对职前英语教师的信念进行检视与再建构。在自我反思教学模式下发展起来的教育行动研究是近年来国外教育界探究和实践的一种教学理论,是一种非常适合没有接受过教育研究训练的职前教师的研究方法。开展行动研究有助于职前教师将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相结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充分利用有限的直接经验进行教学反思,不断检视、并重构教师信念,提升教学行为。  相似文献   

20.
乡村女教师群体是扎根乡村教育的中坚力量,推动了乡村教育的发展,展现了女性特有的教育韧性。建国以来,一大批教育电影关注乡村女教师的生存生活状态,通过艺术的手法塑造了立体丰富的乡村女教师形象。研究发现,影像记忆中的乡村女教师在师德师风、职业劳动、角色地位等维度有其突出表征和多元体现;教育电影在对乡村女教师形象塑造中表现出映射社会价值倾向、记录时代演变烙印、揭示社会教育动力的路向旨趣;但教育电影中乡村女教师形象的塑造具有同质性,未能整体呈现出乡村教育文化变迁,在乡村教育振兴大背景下,应该适度增加反映乡村女教师形象的教育电影数量,深度描写乡村女教师在乡村社会中的角色,精度凸显乡村女教师在性别上的独特价值,审慎评析乡村女教师的命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