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鹏飞 《家教世界》2013,(8X):11-12
<正>在幼儿园中,幼儿向教师告状的现象十分频繁。如何对待这种现象,根据幼儿心理需求,认知水平来正确教育,是幼儿教育中值得研究的课题。在工作实践中了解到,幼儿告状的特点有以下几种:幼儿告状与幼儿的认知发展,道德判断能力有关。能掌握一定的行为规则,善于观察,关心周围事物的幼儿,易向老师告状。年龄越小,告状的频率越高幼儿告状与年龄特点有关。小班幼儿处在自我中心阶段,告状的内容多属于与自身利益有关的,要求解决的强度高。如:面对桌子上摆放的一筐玩具,小班幼儿会不顾一切(如游戏规则、取放顺序等)先抢一些过来,尽管抱在胸前不玩,也还要再去拿。其他同伴看  相似文献   

2.
孩子在幼儿园里,与同伴不管发生什么大事小事,总爱求助于老师,这就是所谓的“告状”。我认为幼儿告状是对老师的信任,因此,对幼儿的“告状”要加以区别、正确引导,教幼儿学会如何“告状”。 一、要热情帮助同伴。有些小事本来相互间是可以解决的,如“老师××摔倒了”,或者“××鞋  相似文献   

3.
在社会生活中,我们常常看到幼儿向家长、教师及相关长者“告状”的行为,幼儿的这种行为是幼儿在社会化过程中常见的行为之一。具体地说,它是幼儿由于受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等原因而引起的指向教师的言语行为。幼儿大量“告状”行为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教师的正常教学工作,而且往往会因教师处理不当影响到幼儿的心理健康和与人的正常交往。因此,有必要对幼儿“告状”行为的心理进行系统的分析。通过分析,一方面让更多的家长、教师了解幼儿“告状”行为的成因及特点,以便对症下药,因势利导,尽量减少幼儿“告状”行为的发…  相似文献   

4.
在近期所作的一项关于师幼互动行为的研究中,我们观察到,在以幼儿作为互动发起者的师幼互动事件中,“告状”行为占26.4%,是出现次数最多的一种行为。不仅如此,告状还是所有互动行为中最复杂的一项。告状是指幼儿在他们认为自己受到同伴侵犯或发现同伴某种行为不符合集体规则时发起的互动行为。之所以说它复杂,是因为这种互动行为必将牵涉到三个主体,即“原告”、“仲裁人”、“被告”。告状行为  相似文献   

5.
<正>幼儿告状行为在幼儿园是一种常见的现象,是指幼儿认为自己受到同伴的欺负或者发现同伴的行为违反了教师的要求时,为了阻止同伴的行为,主动向教师发起的一种互动行为。[1]告状行为是幼儿的一种心理表达方式,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面对幼儿的告状行为,新手教师(教龄在1~3年且暂无职称的教师)如果缺乏正确的策略应对,不仅会影响教学活动的正常进行,还会阻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本文从师幼互动的角度出发,探析新手教师应对大班幼儿告状行为的策略,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采用实验法和同伴提名相结合的方式,对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及其与同伴关系间的相关性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4~5岁幼儿社会规则认知(包括道德规则认知和习俗规则认知)与其同伴关系呈显著正相关,进一步的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幼儿社会规则认知水平能够预测其同伴关系的水平.(2)社会规则认知在幼儿性别差异方面未达到显著水平.(3)幼儿同伴关系性别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7.
何彩云 《文教资料》2014,(15):124-125
在幼儿园一日生活中经常遇到幼儿告状行为,面对幼儿一天出现无数次的告状行为,教师是否分析过告状原因?如何进行科学有效的引导,帮助幼儿建立良好同伴关系?作者从自身教学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学前心理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解读”,对幼儿的告状行为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指导策略。  相似文献   

8.
交往既是人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也是当今建设和谐社会对人的要求。“学会共处”是21世纪教育的“四大支柱”之一。幼儿期是人的良好道德意识和道德情感养成的最佳期,幼儿与同伴交往能力的培养,是幼儿德育、建设和谐社会和提升21世纪人才综合素质的重要教育内容之一。把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是教师必须关注和思考的问题。为此,我同在对课题《促进幼儿同伴交往的有效方法与途径研究》进行研究的过程中,对培养幼儿的交往能力进行了一些研究和探索,本文谈几点体会和做法。  相似文献   

9.
在幼儿园教育教学实践中,幼儿告状行为时有发生。告状是幼儿在成长中一种非常普遍的而又令人犯难的行为。国内外学者的研究已经证明告状行为存在一定的规律性,研究好儿童的告状行为对于促进儿童全面发展,为幼儿园的教学活动提供借鉴以及为家长进行成功的家教提供帮助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结合幼儿园发生的真实案例,尝试将各种较为常见的告状行为分为有意义告状和无意义告状,并从规则认知、社会性发展、心理发展以及道德发展的维度分析告状类型及原因,并寻求相应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幼儿教育目标由“智育中心”向注重幼儿全面发展转变。各国幼儿教育都越来越重视发展幼儿的同伴关系,并将其作为培养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我国许多调查研究显示,幼儿同伴交往质量与交往频率都存在很大问题。1990 ̄1994年,国家教育部组织进行的全国幼儿同伴交往调查结果显示:教师反映有42.4%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敢在小朋友面前谈自己的意见”,44.3%的幼儿经常或偶尔“不与同伴玩”;家长反映有46.2%的幼儿“经常或偶尔回家后不愿找小朋友玩”,有29.1%的幼儿“回家后不谈论本班小朋友的事情”。尤雪红等人在2001年的…  相似文献   

11.
<正>为了让幼儿体验成功与喜悦,获得合作的快乐,我们借助角色游戏活动主要方式,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角色游戏活动,帮助幼儿学会合作,主动与同伴合作,使之身心健康发展。一、游戏内容简单,无明确目标小班幼儿是刚刚进入幼儿园的同伴群体,本身没有多少与同伴交往的技能、技巧,其认知发展也不具备对  相似文献   

12.
实践教育哲学认为,幼儿德育的逻辑起点与归宿都是幼儿的生活实践活动。而道德是生活的,生活是游戏的原型,游戏内容来源于现实生活。因此游戏是自带德育资源的天然德育途径,游戏的过程便是幼儿实践的过程,也是道德生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此意义上,教育者应尊重幼儿好游戏的天性,通过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创设游戏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习得道德认知、发展道德情感、锻炼道德意志、练习道德行为。道德认知的习得需要游戏规则的约束及游戏过程中与教育者的对话和交流;道德情感的发展要通过游戏来丰富、培养,让幼儿在游戏中体验道德情感,并通过游戏表达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锻炼要通过教师的介入与过程性评价来为幼儿树立信心与决心;道德行为则需要在游戏中借助教育者的指导,反复练习。同时,需要通过游戏伦理共同体的建设来促进幼儿道德的成长。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长沙市某幼儿园86名幼儿为研究对象,采用社会测量法、自然观察法和访谈法考察了幼儿在交往过程中的友谊形成行为,以期揭示同伴文化对幼儿友谊形成和发展的影响。结果表明:(1)幼儿群体中存在丰富的同伴文化,“同伴互动”是友谊形成的先决条件;(2)幼儿在友谊形成的过程中所出现的合作、分享或冲突等行为均受其自身同伴文化的影响,尤其是“同伴接纳”、“同伴关注”等同伴文化的要素对于幼儿友谊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3)同伴文化通过外部和内部两条途径影响幼儿友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一、班况分析经过小班一年的教育,班级集体已基本形成,孩子们能遵守一日活动的规则,懂礼貌,喜欢参加各类活动,初步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动手操作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有所提高,初步具有感受美的能力。但是,全班幼儿发展不够整齐,部分幼儿在集体活动中表现胆怯,缺乏信心,常常处于被动的地位。有不少幼儿协调同伴间关系的能力较差,向教师“告状”多。有的幼儿身体素质差,饭量小,常生病。二、工作任务丰富幼儿的生活内容,设立幼儿活动角,在活动中发挥幼儿的“三性”;培养幼儿分辨是非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我从事幼教工作多年,常遇到孩子们“告状”这个问题。“告状”本身既能反映出我们工作中的问题,也能暴露幼儿的弱点,如果教师及时地抓住“告状”这件事对幼儿加以教育,会产生积极的作用。常“告状”的幼儿以独生子女为多,其次是个性强的幼儿。每当幼儿来“告状”时,我首先耐心听完他“告”的内容,同时考虑这些幼儿说得是否真有道理。对于那些带普遍性的问题,我就在思想品德课、语言课及课后,有针对性地通过讲故事予以开导,这样不但教育了那些以“告状”为能的幼儿,还教育了班里全体幼儿。  相似文献   

16.
同伴关系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评价是其中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文章以案例为切入点,从心理学和社会学的进行角度解读,认为幼儿自身的道德发展水平及班级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是教师评价得以影响幼儿同伴关系的内驱力:应当从评价前、评价时和评价后三个不同的环节采取不同的策略帮助幼儿建立真正的、稳定的同伴关系,减少由教师评价带来的同伴交往困境。  相似文献   

17.
中班的幼儿在与同伴交往的过程中,已经出现很多相互评价的行为。由于幼儿处于认知发展的自我中心期,不能体会同伴的情绪感受和想法,不能全面评价他人。在评价自己或同伴时,常常用好与不好、能干与不能干来评价,出现能力的归因。同时,幼儿在接受批评或当别人胜过自己时,往往会归因于自身能力不如别人。  相似文献   

18.
幼儿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是衡量幼儿社会性发展的重要指标。本研究选取湖州市两所幼儿园小、中、大班共180名幼儿为被试,采用故事访谈法和观察法相结合的方式对其道德规则认知与行为的一致性进行研究。研究发现:1.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规则认知水平影响显著,年龄越大幼儿的道德规则认知水平越高,女孩道德规则的认知水平高于男孩;2.年龄、性别对幼儿道德行为影响不显著;3.在总体上,幼儿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说明两者在幼儿阶段发展水平并不一致。而且在遵守情境下,在三个年龄段上均是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高于行为得分,除小班差异不显著外,中大班差异均显著;男孩、女孩在遵守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低于行为得分;在违反情境下,道德规则认知得分显著高于行为得分。  相似文献   

19.
幼儿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是建立在幼儿家长、幼儿园保教工作者对其生活自理能力的科学认识和正确教育教学的基础之上的。拥有生活自理能力是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前提。已有研究成果在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培养的价值意义及其理论认知、主要影响因素、培养途径等方面取得了指导性的成果;幼儿的良好生活习惯集中在饮食、睡眠习惯、个人卫生等三个领域;幼儿的告状、攻击、哭泣、同伴冲突等行为是在其良好生活习惯养成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教养实践中应区分家庭和幼儿园的不同地位和功能,开展有针对性的教育。  相似文献   

20.
“老师,吕哲又打我了”“老师,杨震拖玩具了”,类似这样的告状,我们老师经常遇到,那么该如何看待孩子们的告状呢?幼儿的告状无非有两种,一种是“xx打我了”“xx抢我的玩具了”,另一种是“xx和xx打架了”“xx抢xx的玩具了”。第一种情况是幼儿自我保护意识的反应。当别人损害了自己的利益而自己又无力制止时,孩子就向老师求援,老师应及时作出正确分析和引导,不要让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出现第二种情况时,更不能置之不理或不给一个好气:“你怎么这么爱管闲事…,”因为这正反映了幼儿把同伴的行为与老师家长平时教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