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素质教育的客观性要求教师要树立新的教学观。如何把学生引进新知识的边缘,变学生依赖着教师学为主动地积极发现呢?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出了一个“温、导、引、点、示、练”六环节教学法。 这种教学,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会学观”,促进学习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教主要是教学生“会学”,即教学生会探索知识,会总结规律,会举一反三。据此,我们认为当前小学数学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教师的教法要孕伏着学生的学法,即教法与学法同步进行。如五年级一位教师在复习课上出了这样一道题:960÷30=?老师问学生:“谁能把这个算式的含意说出来?”一个学生回答:“960除以30”,另一个  相似文献   

3.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如何变学生依赖教师学为积极主动地学呢?我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摸索出一种“温、导、引、点、示、练”的六环节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目的在于使学生从“学会”飞跃到“会学”,建构起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观,促进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和发展。一、温温习在教学中起铺垫作用,它符合数学学科知识点间的链状联系特征。任何一个新概念,都是通过复习的作用,建立在原有的知识基础上的。“温故而知新”也是孔子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二、导导题是课堂教学的基本环节。导题的合理性、适度性,是新概念形成的切入点。数…  相似文献   

4.
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究某种事物和爱好某种活动的倾向,是学知识的源动力。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能力,发展学生智力,首先要使学生喜爱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一位著名数学家曾说过:“数学教师最大的失败,就在于把学生教得都讨厌数学 !”怎样使学生摆脱厌学情绪,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呢 ?我认为,课堂上乐学情境的创设至关重要,现就简要介绍我在课堂教学中以疑激趣创设乐学情境的几个环节:   1.新授阶段置疑激趣。置疑即创设问题的情境,就是在知识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把学生引入到与问题有关的情境之中。…  相似文献   

5.
什么是教育?爱因斯坦说:“当你把学过的知识都忘掉了,‘剩下的’就是教育。”“剩下的”是什么呢?这是值得每位教师深入思考的问题。我想这“剩下的”主要就是人格与能力,要使“剩下的”更多,就要把数学教学从知识本位转向个体发展本位。传统的数学课堂,仅仅给出了数学发现的最后结果,并没有给出数学发现的过程,学生学习数学就是记数学、练数学、考数学,教师只是教材的忠实执行者。这显然与时代精神是相违背的,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做数学”作为数学学习的一种方法,其核心就是由学生本人把要学的东西自己发现或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就是创造…  相似文献   

6.
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在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中,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常要求学生“把话说完整”。例如,老师问:“这一课我们学了几个生字?”学生答:“十一个。”老师便说要“把话说完整”,然后重新找人回答,直到答出“这一课我们学习了十一个生字”,才算符合要求。这个要求有无必要呢?  相似文献   

7.
根据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数学学科教育革新的需要和新数学教学理念的引领,我们开展了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初步实践能力的探索与实践,探索了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初步实践能力的途径和策略。不同的数学观,就会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观,教师在教学中就会采取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传统的数学观使得数学教学远离儿童的生活实际,忽视了“应用”这一数学的要义。随着数学观的发展,应当树立以下四大理念来指导我们的数学教学行为。(一)数学是人们认识世界的有力工具,可以作为一门技术帮助我们认识世界。在教学中应密切联系学生日常生活的现实,把所…  相似文献   

8.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和推进,我们摒弃了“执行教案”,走向“互动生成”,并理智地加注了“价值引领”。那么,在“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样的理念下,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到底该引领什么呢?一、引领学生经历数学学习过程教师的引导作用,是体现在让学生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是让教师牵着走,也不是教师预设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自由、主动地走,是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留足思维的空间与时间,引导学生进行个性化的思考和探索,让学生自己去体验、感悟知识形成的过程。如教学“长方形面积”一课时,教师给出大小不同的几个长方形(其中有两三个…  相似文献   

9.
一、充分认识实践课的教育功能小学数学实践课的教育功能是多方面的,教学实践表明,上好数学实践课,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拓宽学生的视野,而且有利于教师树立现代化的教学观,充分发挥教师的创造性。 (一)有利于教师树立新的教学观小学数学实践课,是小学数学教学中一种新的课型,在传统教学观念的主导下,教师习惯于按照教科  相似文献   

10.
小学数学总复习,时间短、内容多、任务重。在总复习 中如何遵循教学规律和学生认识规律,用较小的投入,获得更大的效益呢?笔者认为在复习阶段,必须正确处理好如下五个关系。 一、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学生为主 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的“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因此,在复习中不要以教师的“讲”来代替学生的“学”,应把复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应注意做到如下几点:  相似文献   

11.
如何根据教材的特点,结合盲生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把数学问题生活化,让学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从而对数学感兴趣,而乐于去学数学呢?笔者根据多年盲校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在盲生生活化教学这一理念上进行了如下探究: 一、导入新课生活化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任何东西,兴趣是前提条件,如果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浓厚的兴趣,那么学起来就会很开心,也很乐意去学习,这样就会提高学习效率.而在进行生活化新课导人时,教师就得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目的,让学生消除课前紧张情绪,克服恐惧的学习心理,为下面的课堂教学提前做好准备.那么,在小学盲生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快乐并且快速地进入到生活化数学教学中来呢?例如:在教学“10以内数的认识”时,教师可以向盲生提问一些他们感兴趣而且又是身边的数学话题,来对10以内的数进行认识.如家里有几口人?今年几岁啦?有几个好朋友?教室里有几张桌子?宿舍里有几张床?等等.  相似文献   

12.
曾经听过一节课,在临近下课时老师说:“快到下课时间了,你对本节课还有什么要说的吗?”突然有一位学生站起来说:“不想下课。”顿时全场肃静下来,老师追问:“为什么呢?”“这节课有意思。”学生愉快并留恋地说。从“有意思”三个字中我们能更深刻地体会到学生对这样的高质量好课的期盼。那么,怎样增加数学课对学生的吸引力呢?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树立全新的数学观有不同的数学观,就会有不同的数学教学观,在教学中就会采取不同的数学教学方法。许多人认为:所谓数学就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忽略了数学思想方法的教育,数学观念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的教学模式也在发生着改变,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是由教师进行知识传授,学生再对知识进行巩固,但是新的教育模式改变了这种教学思路,采用先学后教的教育模式进行小学数学教学,包括学生自主学习、教师在学生学习了解之后再对教学内容进行引导和串讲、当堂进行巩固训练这几个部分。先学后教是把传统教学的主角从教师转换成学生,体现教学理念中的以学生为本,教师在对学生学习的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帮助学生思维创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本文就从小学数学先学后教的有效策略方面进行研究,希望可以给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4.
从当前的发展趋势来看,小学数学教学中出现了 尴尬的境界,即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均处于疲惫不堪的状 态,有些题目已经讲过多次’但依然没有几个同学能真正做到 理解与学会。如果想要妥善处理这一问题,那么只有把数学课 堂从原来的抽象向具体转变,才能促进教学水平的全面提升。 鉴于此,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围绕着从抽象到具体小学数学教 学观的转变展开论述,供以借鉴。  相似文献   

15.
实施素质教育 ,落实到小学数学教学中 ,就是应当重视学法的指导 ,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学习 ,让学生充分发挥其主体作用。要达到课堂教学自主化 ,就必须树立新的教育思想 ,采用新的教学方法和新的组织形式 ,使用新的教学手段。要转变思想 ,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 ,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变“学会”为“会学”。现以小学数学五年制第九册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为例加以说明。进行复习性训练。(1)一项工程 ,5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几分之几 ?(2 )一项工程 ,每天完成 14,几天可以完成全工程 ?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应用题的条件、问题 ,会用工作总…  相似文献   

16.
【案例】《大家来锻炼》是北师大新世纪版实验教材小学数学第一册的实践活动课,其目标之一就是:让学生根据具体的情境提出数学问题,综合运用前面已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可我在备课时发现,教材的信息杂乱繁多,要直接用来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并提出数学问题,对于刚入学不到两个月的一年级学生来说难度很大,我为此忧虑着。一个偶然的机会,班主任临时让我代管班上体育活动。我眼睛一亮,发现有几个同学正在乒乓台旁争论。小杰说:“我们这样安排......”并把同学一个一个地排着;小志说:“这样好些……”我急忙拿来相机,把这乒乓台上的数学故事照了…  相似文献   

17.
为了适应时代和社会的发展,现代教学论提出了一条重要的原则:学校传授给下一代的不只是知识,更重要的是思想和方法。作为一名数学教师,我认识到数学教学应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数学学科的知识体系为依托,让学生在学习数学中学做人、学思想、学求知。下面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的几点做法。一、学做人学做人,就是要使学生塑造自己健全的人格,使自己成长为符合社会需要、时代需要的人。为此,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以新的教育观念为指导,创设教学过程,善于挖掘、展示小学数学内藏的情感因素,引导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做人。如“质数和合数”的教学,我作…  相似文献   

18.
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说过:“教是为了不教。”教师不但要懂得怎样指导学生去学,而且更要知道自己怎样去教,怎样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因此,教师对教材的钻研是十分重要的一环,那么怎样钻研数学教材呢?我认为应做到如下几个想一想。一、通览全册,了解全貌,想一想这册教材主要讲了哪些内容?重点、难点是什么?本册在整个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处的地位怎样?准备怎佯进行教学?例如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应用题、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本册的重点。其中应用题教学是本册的难点,因为它是从一步计算应用题向多步  相似文献   

19.
现代教学特别强调知识的巨大功能和人才素质中的独立性、进取性和创造性。小学数学如何以现代教学观改革教学方法,为实现我国21世纪成为“数学王国”呢?我们做了一些新的尝试,学生学习数学出现了“乐学、快学、多学”的好苗头。现总结、断括出“五法二十二种情景”。供小学数学教师参考。  相似文献   

20.
数学教学应注意将“联系”的观点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效促进学生把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自己的认知结构,提高对数学整体性的认识。下面撷取“三角形内角和”的几个教学片断来具体阐述“如何引导学生把握数学知识的内在联系”。一、拓宽知识背景,渗透数学联系师:我们已经学习了哪些平面图形?学生回答后,教师呈现多个已学的平面图形(如下图)。师:这些平面图形中都有角,我们把图形中相邻两边的夹角称为内角。那么,长方形有几个内角?它的内角有什么特点?生:长方形有四个内角,它们都是直角。师:这四个内角的和是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