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在第一学段学习时,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探索过一些事物中隐含的简单规律,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四年级上册“找规律”这一单元,教师在教材与教法上主要应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国标本苏教版数学教科书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学生  相似文献   

3.
数学是模式的科学,寻找和发现周围世界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事物间变化的规律构成了数学学习的重要内容。苏教版课程标准《数学》实验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在每册教材中都设置“找规律”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本节课是找规律的第一课时,内容是找出间隔排列的两个物体个数之间的规律,对此内容笔者曾先后进行两次实践,对怎样找规律深有体会。  相似文献   

4.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数与代数”领域里设计了“探索规律”的培养目标,并作为重要的数学学习内容。苏教版教材从四年级开始,安排“找规律”的单元,引导学生探索现实生活中一些简单的数学规律,并应用规律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结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的三次教学设计及反思探寻“探索规律”的教学价值。  相似文献   

5.
《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在"数与代数"领域设计了"探索规律"的数学学习内容。从四年级起,每册教材都安排了一个"找规律"的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现象,让学生发现规律并利用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初步培养探索规律的意识和能力。由于种种原因,特殊教育学校的新课程标准和教材还没有出台,我们学校打  相似文献   

6.
童晓芳 《中国教师》2011,(20):51-54
<正>【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48、49页。【教材分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安排一个"找规律"的单元,选择一些学生在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接触到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找规律"一课,例1安排让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8.
苏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材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找规律”一课,例1安排让学生探索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并根据发现的规律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在自然界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丰富素材和良好的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设置《找规律》的教学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了一些学生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在...  相似文献   

10.
在自然界及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存在着许多有规律的事物或现象,它们可以成为我们从数学的角度探索事物的本质联系和发展趋势的丰富素材和良好的教学资源。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开始设置《找规律》的教学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了一些学生生活和数学学习中经常会接触到的事物和现象,引导学生探索其中蕴涵的规律,利用规律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并在其中切身感受和领悟规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找规律"是一个让学生探求事物之间内在必然联系或变化趋势的过程,蕴含着重要的教育内涵和价值。基于此,苏教版教材对"找规律"的内容进行了合理选择和精心设计,在编排方式上进行了有益的探索,不仅在各学段渗透穿插了一些数学规律的探索,而且还在四、五年级各册教材中单独安排了"找规律"的教学单元。  相似文献   

12.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是学生首次接触找规律这一数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规律,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找出"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这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  相似文献   

13.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是学生首次接触找规律这一数学内容,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发现一一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之间的数量关系这一规律,并能够利用其解决生活中简单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找出"当两端的物体相同时,这种物体的数量比另一种物体多1".……  相似文献   

14.
"找规律"是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5单元的第一课时,是让学生探索并发现一些简单周期现象中的规律,能够根据规律确定某个序号所代表的是什么物体或图形. 皮亚杰说:"教育的真正目的不是增加儿童的知识,而是设置充满智慧刺激的环境,让儿童自行探索,主动学到知识."因此我以学生的"找"为主线,通过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产生"找"出规律的需求的同时能够利用规律解决问题,从而使数学智慧在寻找中诞生.  相似文献   

15.
苏教版数学教材从一年级开始,就学生已经学习的数、式、运算以及直观认识的图形在各单元中分散安排探索规律的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式、运算以及图形排列中隐含的简单规律。从三年级上册开始,更是根据内容每册各独立编排一个"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从丰富的探索规律内容中引导学生探索一类又一类典型现象的规律。尤其是从三年级开始的"探索规律"的专题活动,蕴含规律的情境不再简单直观,而是偏向于复杂内隐,其中隐含的规律都是要通过一定的探究过程才能被探索和发现,这就意味着"探索"的过程成了寻找规律的重中之重,学生通过"探索"体验探究方法、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本文笔者以"和与积的奇偶性"为例,提出"探索规律"教学的"四重奏"。  相似文献   

16.
我国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中明确指出:经历数与代数的抽象、运算与建模等过程,掌握数与代数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数与代数的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建立数感和符号意识,发展运算能力和推理能力,初步形成模型思想。探索规律是数学课程标准中数与代数领域内容的一部分,是新课标实施后新增的内容。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四年级上册起,每册都编排一个《找规律》单元,有计划地选择一些学生在  相似文献   

17.
一、说教材 “找规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单元第一节的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结合有关学习内容,初步积累了一些探索简单规律的经验。这部分内容首先让学生探索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以及类似现象中的简单规律。 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有以下几点: 1.使学生经历探索日常生活中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  相似文献   

18.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数学广角”,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学生学习的难度较大,教师在教学中不好把握.面对这样一个全新的教学内容,教师不妨从以下方面进行解读.一、读懂教材内容教师首先要认真阅读教材和教师用书,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读懂了教材,才能准确地把握教学内容.一般来讲,在读教材的过程中,教师应该理清教学内容的知识内涵、前后联系、数学核心思想.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老师们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时不能止步于对数学知识的分析,还应透过数学知识,深入分析其背后隐含的核心思想.1.知识内涵这一册的数学广角,实质上就是一个排列组合的问题.例“1服装的搭配”,是简单的组合问题;例“2用数字卡片摆三位数”,是简单的排列问题;例“3比赛场次”,也是一种简单的组合(4个事物间的两两组合).2.前后联系教材分别在二年级和三年级安排了排列组合的教学内容,在二年级上册教材中,学生已经接触了一些简单的排列与组合知识,不过所用的材料较少,教学要求也很低.本册内容更加系统和全面.3.数学核心思想本册数学广角的学习,旨在初步渗透排列组合的思想,培养学生有序、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引导学生体会符号化思想.二、学习相关知识排列组合是新增的教学内容,很...  相似文献   

19.
<正>叶圣陶先生说过:"自奋其力,自致其知。"这里是说教师应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发现,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作为生命个体与学习主体的潜质和潜能,真正实现有效教学的目的。下面,结合"找规律"(一一间隔)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探索与体会。"一一间隔"是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找规律"中的一个教学内容,这部分内容旨让学生找出间隔排列的两种物体个数之间的关系,发现其排列的特点和规律,学会应用规律解  相似文献   

20.
教学内容 西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上册第111页例题1、2以及相关练习。 教材分析 四年级上册的“探索规律”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乘除法和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并且在第一学段已经积累了部分“探索规律”的思想与方法的基础上安排的,其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借助计算器探索乘除法运算的一些规律。乘除法是一种反映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