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运用SCL-90量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了调查,同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有相当一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心理健康与身体素质间存在着高度正相关。建议: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提高学生自我效能感。  相似文献   

2.
对大学生体育教学过程心理障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体育课教学中可发现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心理障碍。分析了学生产生心理障碍的原因及消除心理障碍的方法,以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更好地培养体育保健康复专业的人才,以康复系95级为对象进行了身体基本素质和机能的测试,结果表明男生的素质及机能处于较好的水平,女生素质和机能较差。与普通不锻炼的女性相近.提示今后在教学中更进一步加强专业技术课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尤其是女生一定纠正她们重视理论课,轻视技术的错误思想,使学生具备符合本专业要求的身体素质与体育运动技能.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学生的体质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的身体机能和身体素质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通过对我校学生在形态、机能、身体素质方面的测试,并参照1995年全国学生体质调研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提出了适合实际的身体技能和身体素质的评价标准。旨在为学校掌握学生的体质状况和把握体育工作重点和努力方向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健美操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非体育专业女生参加健美操专项选修前后五项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反映出经常进行健美操练习有利于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提高:与参加乒乓球、排球等专项选修的学生作横向比较,健美操与其它两个专项在身体素质的发展上各有侧重,参加健美操专项选修后,学生的有氧运动能力和腰腹力量的提高幅度明显好于其它两个专项。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调查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为研究山西省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使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断提高或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对山西大学1~3年级在校文理科学生的五项身体素质进行了调查统计,结果表明,目前我省经济发达地区学生坚持体育锻炼比例相对较高,学生步入大学后,学校采用一系列的配套的管理方法和有力措施,短期内能使学生素质明显提高.统计结果还显示高年级学生较低年级身体素质呈下降趋势,有针对性地提出保持体育课程与课外锻炼不断线的具体方案,保证学生体育锻炼的连续性和持久性,从而更有效地增强学生素质与体质.  相似文献   

7.
通过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现状和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原因以及对《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实施、测试、评价指标和得分以及身体素质与身体形态、身体机能的内在联系的分析,其数据说明加强学生身体素质训练尤为必要,只有让强化学生身体素质联系的措施得到具体地实施,才能切实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  相似文献   

8.
跨栏跑对普通高校女生身体素质影响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实验法就体育教学中跨栏跑对普通高校女生身体素质的影响进行了对比研究,对实验结果的分析表明:跨栏跑教学对普通高校女生的身体素质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能显地提高她们的身体素质水平,尤其改善了女生腿部肌肉的爆发力。  相似文献   

9.
依据1985~2000年全国13~18岁学生各时期的体质调研数据,采用数理统计、比较研究等方法,探索我国青少年各时期5项身体素质发展变化的特点与规律。研究表明:过去15年间我国青少年5项身体素质整体发展水平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青少年各项素质的基础水平对未来素质发展的影响较大,并就如何发展与提高青少年的身体素质问题,提出4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大学生在校期间体质发展水平极不平衡,身体形态发展比较平稳,身体素质,机能的发展波动较大,增降明显。在5类身体素质中反映耐力项目的运动成绩增降十分地明显。  相似文献   

11.
从近年来学生体质调查情况来看,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状况不容乐观。高考堪称中国教育发展的指挥棒,如果在高考中增加体育考试,就会对学生、家庭以及全社会产生直接导向作用,并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应用文献资料和逻辑推理等方法,对在普通高校招生考试中加试体育的必要性、可能性和重要性进行分析,为从根本上改善我国青少年健康水平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师生角色互换对促进女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研究采用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组织形式进行实验,采用心理卫生调查问卷SCL—90,对实验进行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结果表明,师生角色互换的教学组织形式可激发女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热情与积极主动性,实验的若干心理健康因子水平得到明显的提高,使体育课达到既健身又健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从目前初中学生体育锻炼的实际出发,对北京市海淀区3 172名初一和初二的男女学生采用问卷调查与体质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体育锻炼习惯的人群按照能否自觉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频度、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进行分组,比较组间学生在形态、身体素质、机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的差异,提出该年龄段体育锻炼的最佳模式及其体育锻炼习惯养成的策略,从而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提供依据,为实现《全民健身计划纲要》中的国民体质监测提供科学数据,进而提高国民的体质,为实施阳光体育运动的活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从界定心理健康的标准入手,对当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心理特点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民办高校大学生面临着经济、学业和社会认同的多重压力,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体育锻炼可以通过影响民办高校大学生的个性、社会支持和应对方式,发挥心理调节作用,对于民办高校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与心理健康关系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了进一步研究课外体育活动对浙江省中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容、应用自编的<浙江省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状况问卷表>和<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ental Health Test)量表对浙江省2052名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和心理健康的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应用数理统计法对收集的数据进行问卷统计.研究发现:浙江省中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各个因子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提出了三点对策:针对不同的身心特点,区别对待不同性别、年级的中学生;增加课外体育活动的次数和延长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积极地、科学地引导学生参加课外体育活动.  相似文献   

16.
为使太极拳在大学校园更加普及,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对大学生参加太极拳比赛前后的心理素质变化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太极拳练习与比赛能明显促进大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参与意识和团结协作精神,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7.
通过艾森克个性问卷、体质测试等手段,对普通高等院校贫困男大学生的人格特征状况及其与体质健康状况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贫困男大学生与普通男大学生比较,贫困男大学生趋于内向,较为成熟.2)体质健康状况处于较高的水平的贫困男大学生在人格特征上具有外向倾向及情绪稳定特征.人格特征具有内向倾向及不稳定特征的学生,其体质健康状况多处于较低水平.3)应根据贫困男大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状况,开展"知信行"融合统一的发展性体质健康教育干预模式.  相似文献   

18.
球类运动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以球类选修课作为平台,在适宜运动量的基础上,实施"组合式"教学方法,对实验结果以身心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运动量等级量表(PARS-3)进行量化和相关分析。结果证明:球类运动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因子产生积极变化,其中躯体化、敌对和抑郁因子在干预前后有显著性差异,从而证明球类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高校体育对女大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通过对河南大学女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等有关方面的调查研究基础上的对照实验,有意将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实验班的体育活动中,精心设计体育教学方案,充分利用体育手段有效地控制心理素质下降,最大程度地提高了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