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教材虽然是新的,但其中的理念不一定是新的。这是我使用江苏教育出版社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语文后得出的结论。其中有三篇课文(一年级下册《蘑菇该奖给谁》、《小松树和大松树》,二年级上册《小鹰学飞》)就存在理念上的缺陷。不妨先将三篇课文抄录如下:《蘑菇该奖给谁》清晨,兔妈妈出门采蘑菇,临走时嘱咐两个孩子要好好练习跑步。晚上,兔妈妈提着一大篮蘑菇回来,对他们说:“你们今天谁跑得最出色?我奖给他一个最大的蘑菇。”小黑兔得意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得了第一名。”小白兔难为情地说:“今天我参加跑步比赛,落在后面…  相似文献   

2.
5月18日的《中华读书报》有一篇文章叫做《在作文里“妖魔化”妈妈是一种进步》。该文作者的感慨源于4月25日《武汉晚报》的一则新闻——《3000小考生“妖魔化”妈妈》。新闻说的是记者在“楚才杯”作文竞赛组委会发现,五年级4200份考卷中,超过70%的孩子选择了一个共同题材——  相似文献   

3.
季雨 《山东教育》2004,(9):45-45
有一次,我在班上看各种幼儿杂志.发现《幼教园地》中“家庭教育”专栏很有特色。例如:“如何教育孩子艰苦奋斗”、“溺爱孩子的害处”等这些文章.对我触动很大。心想:为什么不把这些文章拿给老公公看呢?我便借了几期《幼教园地》给老公公看。老公公看后连声说:“这些文章太好了,它告诉人们如果真爱孩子,就应该为孩子身心健康着想,不能孩子要什么就满足什么,把孩子溺爱坏了。要用我们老人的苦难童年教育孩子,  相似文献   

4.
等待的美丽     
最近,看到《山东教育》“创新教育百例”栏目刊发了一篇题为《让孩子把话说完》的文章,文中提到一个小故事:口渴的妈妈本想让孩子把两个苹果分给自己一个.儿子却说“我会把两个苹果都咬一口”。感到失望的妈妈没有斥责孩子,而是耐心地等待孩子把话说完——“因为我想把最甜的一个给妈妈!”妈妈听后眼里充满了泪花。  相似文献   

5.
陈思瑶  刘玉华 《红领巾》2007,(7):102-103
“妈妈,给我订书吧!”我再次试探着小声地说。 “订啥书!”妈妈粗声粗气地问。 “我昨天才给你说过的同,《红领巾》杂志,你说你还要想一想才决定呢!”  相似文献   

6.
何捷 《小学语文》2011,(12):26-27
我一直有听“音频信号”的习惯。年幼时,每次甜蜜入睡必须有妈妈的故事相伴。小学时,我每天准时在收音机前收听“小喇叭”广播.孙敬修爷爷讲的故事伴我度过数不清的有滋有味的中午。再长大些,我开始有意识地收听长篇评书连播,《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三国演义》《薛刚反唐》《杨家将》《岳飞传》《七侠五义》《穆桂英》……我能一口气说出十几部评书连播的曲目来。后来,我购买了MP3、多媒体电脑,我便开始了听读。我喜欢聆听名家散文诵读:丁建华、乔榛、赵忠祥、焦晃、唐国强、孙道临、张家声、鲍国安……我的阅读积累很大一部分便源于此。  相似文献   

7.
碗不翻     
故事说,一个孩子拿着大碗去买酱油。两角钱的酱油装满了碗,提子里还剩了一些。这孩子把碗翻了过来,用碗底装回剩下的酱油。到了家,他对妈妈说:“碗里装不下酱油,我把剩下的用碗底装回来了。”孩子期望得到赞扬,他多聪明,善用碗的全部。而妈妈却说:“孩子你真傻。”当年妈妈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弄不明白这个孩子傻在哪里,但没问,否则我妈会说:“你也真傻。”  相似文献   

8.
路过乡间一座三合院,看见一个孩子正在放声痛哭,妈妈心疼地在旁边安慰。妈妈一手慈爱地搂着孩子,一手用力地拍打地板,对孩子说:“哎呀!都是这土脚不平,害我家宝贝跌倒,妈妈替你拍土脚。”  相似文献   

9.
<正>笔者的孩子2岁多的时候,有一天,他指着《北京晚报》里的"生活"二字,对妈妈含混不清地说":妈妈!生活!生活!"妈妈大惑不解,谁也没有教过他,孩子怎么认得这两个字?过了几天,家长才恍然大悟:原来,孩子是看电视上的《生活》栏目,主持人经常念"生  相似文献   

10.
读了《穷人》,有的学生问:“桑娜抱回了西蒙的两个孩子,她和她的丈夫能养活她们吗?她的好心能办成好事吗?”读了《太阳》知道太阳给人类带来了许多好处,有的同学说:“太阳那么好,为什么妈妈还要擦‘防晒霜’?”……语文课堂教学中的种种质疑和争论,可谓色彩斑斓。  相似文献   

11.
从前期《大学古本原序》与《大学古本旁释》的“诚意”之教,到后期《大学古本序》与《大学问》倡导的“致良知”说,王阳明的大学思想是由初创逐步发展到成熟的。其间,既括了王阳明恢复《古本大学》并推崇其为达到“万物一体”的道德境界的“大人之学”的努力,也包括了王阳明对《大学》思想内容的重解,以服从其心学体系的需要。  相似文献   

12.
和朋友一起吃饭,满桌子的美味佳肴,却有朋友叹气:“真想吃妈妈做的红烧肉啊!”便有其他的朋友应和:我们都来说说妈妈的拿手菜吧。大家一致赞同,气氛便马上热烈起来。  相似文献   

13.
要刊视点     
《四川教育》2012,(5):2-2
“怪兽家长”与“证书儿童” 自从有了孩子,屈颖妍就辞掉了香港《壹周刊》副总编的职务,当了全职妈妈。她怎么也没想到,对付三个孩子,比办好一本杂志要难得多。  相似文献   

14.
潘金传 《师道》2006,(6):57-59
万赖俱寂的夜晚,远处飘来《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没妈的孩子像根草,离开妈妈的怀抱,幸福哪里找……”听着凄凉的歌声,我的眼睛湿润了,往事历历在目。我的童年是在没有母亲的关爱中度过的。在我两岁的时候,有一天,妈妈带着我和姐姐去赶集,然后买了两个苹果给我们,说:“我要到其它地方看看,你们在这里等我。”看着妈妈消失的背影,我和姐姐有说不出的恐惧。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两个小时,妈妈都没有回来。我和姐姐站在原地,泪水不断往下流。“妈妈,你在哪?妈妈……”我和姐姐的呼喊声传遍了整个集市,引来过路人同情的目光,却等不回来妈妈的…  相似文献   

15.
海梦 《少年读者》2009,(5):20-21
小朋友们,妈妈是不是经常对你说“孩子,出门要注意安全!”“上课要认真听讲”“要和同学好好相处”之类的话呢?而且她总是反反复复地说这些话,你都被她的啰嗦烦透了,是这样吗?哈哈,你知不知道妈妈啰哩啰嗦地说这些话,其实都是在表达一样东西,那就是她对你无私的爱。也就是说,妈妈的啰嗦都是为表达爱服务的。其实文章也遵循妈妈们的这个规律。让我们以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课文《生命生命》为例子吧。  相似文献   

16.
当冬天下雪时,总有孩子会问妈妈:“雪下面是什么呢?”有的妈妈会很认真地说:“雪下面当然是泥土呀!”有的妈妈会很愉快地说:“雪下面自然是小苗啰!”有的妈妈竞神秘地告诉孩子:“嘘,悄悄地,悄悄地,雪下面是春天呢!”面对这三个答案,孩子们的表现各有不同:第一个孩子有些失望地低下了头;第二个孩子嘴角浮现出笑意;第三个孩子眼睛里写满了“好奇”……  相似文献   

17.
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二册新教材《燕子妈妈笑了》一课,以小燕子三次到菜园里去观察,最终发现了冬瓜与茄子的细微差别的故事,教育孩子做事要认真。课堂上,当我问到“燕子妈妈为什么高兴地笑了”时,孩子们各抒己见。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发现了冬瓜皮上有细毛,茄子柄上有小刺。”有的说:“因为小燕子很认真地  相似文献   

18.
那天,教学的课文是《父母的疼爱》,我让学生结合课前采访,畅谈父母的养育之恩,体会家庭亲情。许多同学都自豪地讲了父母如何疼爱自己,自己又是如何感激父母、热爱父母。可轮到沈燕冰同学的时候,她却一脸严肃地说:“妈妈说我是个呆婆。”我忙开导说:“你妈妈可能是跟你开玩笑的,你怎么可能不是妈妈的宝贝呢?”可想不到这孩子哭了,她提高声音说:“我第二次问妈妈的时候,妈妈还是这样说的。真的老师,  相似文献   

19.
自上古虞舜而下,“德”一直被视为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至春秋以后,诸侯雄起,教育盛行,“格物”、“修身”则成了教育的第一要务,于是,《大学》的开篇便指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可见,“明德”在育人中的地位之重要。关于“德”,《辞海》上的释义为:“①道德,品德。如:美德,德才兼备。《易?乾?文言》:‘君子进德修业也。’②恩德,好处。《国策?魏策四》:‘吾有德于人也,不可不忘也。’③感德。④事物中的属性。章炳麟《国故论衡?语言缘起》说:‘实、德、业三,各不相离。’⑤中国古代哲学范畴。指具体事物从…  相似文献   

20.
唐红 《江苏教育》2011,(9):60-61
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未来?任何人都对此充满憧憬。为了孩子的未来,我们的教育该怎么做? 虎年岁末,美国《华尔街日报》以《为何中国母亲更胜一筹》为题,刊登了美籍华人教授蔡美儿的作品《虎妈战歌》,高调赞誉被称为“虎妈”的中国母亲严苛的育子之道,“中国妈妈战胜美国妈妈”的说法一时喧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