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戈立  顾建军 《上海教育》2005,(3B):40-41
“设计与技术”是英国中小学的基础科目之一,是全体学生必须经历的一门课程。该课程贯穿于英国整个基础教育始终,被划分为4个关键阶段(Key Stages,KS):一至二年级为KS1,三至六年级为KS2,七至九年级为KS3,十至十一年级为KS4。  相似文献   

2.
英国的科学教师教育体系以适应科学教育状况和促进教师个人终身发展为根本目标。所以要想深入了解英国的科学教师教育的特点,必须从科学教育处着眼。一、英国科学教育的概况科学教育在英国基础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基础教育的始终。英国科学教育分为义务教育和高中教育两个阶段。英国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课程分为四个学段:KS1、KS2、KS3和KS4(KS 是 KeyStage 的缩写),对应的学生年龄分别是5—7岁、7—11岁、11—14岁和14—16岁;对应的年级是1—2年级、3—6年级、7—9年级和10—11  相似文献   

3.
英国《1988年教育改革法》规定国家实施统一的水平测试。英国义务教育阶段(5-16岁)划分为四个基本学段(KevStage):KS1为5-7岁,即小学一、二年级;KS2为7-11岁,即小学三至六年级;KS3为11-14岁,即中学一至三年级;KS4为14-16岁,即中学四、五年级。法案规定,每个学段结束时,国家都要进行统一的水平测试,以测量学生是否达到国家课程标准规定的学习水平,并依据测评结果,对相关主体执行问责制。  相似文献   

4.
英国实施三、四学段中学课程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英国第三学段(KS3)中学新课程的实施将用3年时间完成。2008年9月入学的7年级学生是本次课改的第一批学生;到2009年9月,适用范围扩展到当年入学的7年级和升入8年级的学生;到2010年9月,将适用于7、8、9全部三个年级。第四学段(KS4)中学新课程将于2009年9月开始实施。  相似文献   

5.
本文以英国国家科学课程标准中KS3阶段Sc3物质及其特性(化学)学习计划为例,分别从科学(化学)课程标准、化学课程内容和教科书三个角度论述了英国KS3阶段化学课程的特色.  相似文献   

6.
七宝中学的"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是受法国、英国等欧洲国家高中课程改革的启示,在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专家的帮助下独立开发形成的.学校从1998学年第二学期起在高一年级8个班中全部增设了每周三学时的一门新的必修课程--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由此开始了系统地研究性学习课程的试验探索.两年多来,我们的实践探索受到学生的热烈欢迎,并引起了上海和国内同行的广泛关注.本文拟就"开放性主题活动课程"的管理与评价作一简要的介绍.  相似文献   

7.
李震英 《上海教育》2023,(26):42-44
<正>2023年2月,英国教育标准局(Ofsted)发布了关于中小学科学教育的评估报告,从科学课程、评估、教学和系统等方面分析了影响英国中小学科学教育质量的因素并提出了改进建议。自1988年的教育改革法案(Education Reform Act of 1988)生效以来,科学、数学和英语成为英国国家课程的核心科目。科学作为核心科目贯穿第一关键阶段(key stage 1,指一至二年级)到第四关键阶段(key stage 4,指十至十一年级)的国家课程体系。正因如此,接受科学教育成为英国所有年轻人的一项重要权利,也是英国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8.
正英国教育部于2013年10月颁布新一轮国家课程改革的方案,新的国家课程将于2014年9月开始实施。此次国家课程改革涉及学校课程的各个方面,包括课程设置的原则、目标、课程内容的深度与结构以及学生评价模式。其中,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学生评价模式的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英国实施的是11年义务教育,义务教育共分为四个阶段:关键学段一为1~2年级,关键学段二为3~6年级,关键学段三为7~9年级,关键学段四为10~11年级,此次国家课程改革将关键学段  相似文献   

9.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的编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农村留守儿童实际,编制了"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对404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中三年级农村留守儿童初测数据的分析显示,"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由4个因子共20个题项组成,累积解释率为48.22%;问卷的Cronbach α系数为0.83,各因子的α系数为0.63~0.75.对362名小学四年级至高三年级农村留守儿童测试数据的验证性因子分析显示,X2/df<5,RMSEA<0.05,CFI、NFI、NNFI均在0.92以上,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弹性问卷"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培养"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是文科综合班"综合"的目标内涵.这种复合型人才只能由而且必须由专才的教师培养出来,即以专才培养通才.遵循知识积累的规律,综合班的课程安排要走由分析到综合的过程,简言之,一、二年级为分析阶段,知识传授偏于分析型的.三年级是一个过渡阶段,由分析过渡到综合,四年级要在综合性上下工夫.这是综合文科班"综合"两字在知识接受方面的内涵.  相似文献   

11.
"数学学科概论"是一门针对大学数学专业一年级新生新设的课程,文章对该课程的必要性、实际效果、课程内容体系、讲授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总结。  相似文献   

12.
"跟着节气去劳动"课程是依据学校开展的新劳动教育而开发的适合三至六年级使用的劳动教育拓展性课程.其课程内容包括"采来苔藓做盆景""跟着节气种油菜""带着思考种水稻""种棵金橘迎新年"四个项目.课程内容丰富,实施途径行之有效,评价手段多元,极大地优化了学校劳动教育课程资源,培养了学生的劳动精神、劳动品质和劳动能力,同时为他们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一、英国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英国教育比较先进,崇尚以人为本,倡导发展个性,重视道德教育和健康教育,推行民主、大众和法制的教育理念,学校和教师在学校管理和教育教学上有较大的自主权,但是,所有学校都必须遵循教育部制定的全国课程标准。学生5岁上学,课程标准规定所有学生在16岁之前的义务教育阶段必须学习三门核心课程,即英语、数学和科学,同时作为非核心课程’学生要学习历史、地理、工艺设计、信息技术、现代外语、艺术、音乐、公民教育和宗教课。核心课程是1至9年级的学生都要必修的,而非核心课程的部分科目在10至11年级为选修。另外,…  相似文献   

14.
<语文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是: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总目标"之下,按1~2年级、3~4年级、5~6年级、7~9年级这样四个学段,分别提出"阶段目标",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从阶段目标的提法来看,"识字与写字""阅读""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四个学段完全相同.但作文就不一样,1~2年级是"写话",3~4年级和5~6年级是"习作",7~9年级是"写作".为什么小学3~6年级称"习作",而初中7~9年级就称"写作"呢?两者仅是表面上的文字差异,还是实质上的内容不同呢?如果有所变化,又表现在哪些方面呢?这需要我们斟酌研究.  相似文献   

15.
自 1 994年开始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医学院实施新的以 PBL 为主要形式的综合性课程 ,但是 ,对基础科学在 PBL中的作用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不久前 ,该校的 PAO’Neill在英国医学教育杂志 (J.Med.Educ.2 0 0 0 ,3 4 :60 8- 61 3 )上著文 ,对此作了全面的研究和回答 ,本文根据作者的论文编译。一、前言1 994年开始执行的 ,新的曼彻斯特医学课程是一种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综合性课程 ,从 1至 4年级 ,所有核心模块均采用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 (PBL )。从 3年级往后 ,学生的学习基地从医学院转移到 3所教学医院的临床部门。在临床实践环境中广…  相似文献   

16.
习作训练在哪个年级"起步",这个问题一直有约定俗成的结论.大家基本认同的起步年级为三年级.这个结论多年来一直左右着小学习作教学.然而,我对这个结论却不认同,而且新课标中也没这个说法.新课标的第三部分"实施建议"中关于写作这个条项,有这样一句话:"1-4年级从写话、习作入手,是为了降低起始阶段的难度,重在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自信心."这句话明确地指出了1~4年级都划分为习作的起始阶段.  相似文献   

17.
生活中的很多经验就是理解和探究"大气降水"的课程资源,所以,笔者结合这一内容,给七年级学生上一节地理活动课,具体安排在七年级地理(上)"天气与气候"(人教版实验教材)一章中.  相似文献   

18.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正逐步推开,到2005年将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新课程.由于新课程的实施从起始年级开始,那么这就意昧着要到这个年代末,每一所学校才能在所有年级中完成向新课程的过渡.在这并不算短的"过渡期"中,那些尚未使用新教材(使用新教材被习惯性地认为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乃至惟一标志)的学校、年级能仅仅是等待吗?不能,肯定不能!人们在谈及新课程的实施时谆谆告诫:穿新鞋不能走老路.这里,笔者要说:穿"旧鞋"也要走新路.这"走新路",就是要具有课程改革的意识,以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来支配自己的教育行为,把课程标准所体现的教学思想、观念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在思想上和行动上做好实施新课程的准备.  相似文献   

19.
在华人占绝大多数的新加坡,华文教育相当发达。由于新加坡中小学的课程设置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如小学有普通课程(1—6年级)、延长课程(4-8年级)和单语课程(4-8年级);中学有普通课程、快捷课程和特别课程,因此选读中小学各种不同课程的学生所学的华文课程并不相同。同时,华文在新加坡学校教育中可被学生选作第一语文或第二语文,其教学要求和教学时间也是不同的。根据新加坡中学华文课程纲要的规定,在总课程60个教学单元中,华文(第二语文)普通课程,中一至中五只需修完1-40单元,华文(第二语文)快捷课程,中一至中四必须修完1—40单元;华文(第一语文)普通课程,中一至中  相似文献   

20.
2003年上半年我在英国爱默生(Emerson)学院学习华德福(Waldorf)教育。我们有4周的实习时间,我向学校提出要从小学一年级听课,直到10年级。我想看看随着学生年龄的不同,华德福学校是怎样安排课程和教学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