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石黑一雄的力作《别让我走》描绘了一群克隆人在黑尔舍姆庇护所成长、接受教育直至最后捐献器官,悲惨结束生命的故事。他们的命运自"出生"便被决定:随着一次次为人类捐献器官而"终结"自己的一生。从人性缺失与异化两个方面,通过对克隆人的悲情命运的解读,借克隆人的悲情命运来衍射人在对待社会弱势群体的人性缺失主题,以残酷、冷漠的人性直描手法奏响了一首人性缺失的悲鸣曲,对当代社会人性异化问题提出深刻的批评。  相似文献   

2.
石黑一雄是当代英国享有盛誉的小说家之一,其代表作《别让我走》描述了“克隆人”在现实社会中所遭遇的悲惨命运。小说中蕴含着大量的空间描写,无处不在的“空间性”作为一种表征方式的同时也与主人公的身份意识形成了某种契合,转化为“身份想象”融入到小说主题中;运用空间批评理论,聚焦小说主人公凯西生活的三个地理空间:黑尔舍姆、村舍和康复中心,从权力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三个层面探讨空间与人物身份意识构建之间的内在关联性。  相似文献   

3.
心本管理是指"以心为本"的现代管理理念。走"心本管理"之路营造和谐心理环境是我校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特色,也是我校践行心本教育思想的体现。校园心理环境一词是由法国心理学家K·勒温提出的,通常是指师生在教与学的实践中所创建的物质、文化、人际心理环境的总和。  相似文献   

4.
"走课"是教师在有意识的状态中,通过备课组的集体备课,平行班级(平行班便于内容的衔接性与承接性的预设)的教师选择自己最具有优势的教学内容执教同一级部的部分班级。走课过程是师生调整自己机体和心理状态,使之与授课对象、授课手段、授课环境等连续不断相互作用的过程。走课作为一种全新的互动体验,能够打破师生互动的倦怠,应该成为教师尝试的一种教学新形式。  相似文献   

5.
尽管人类历史上的文学书写历来都是由男性进行启蒙的,但是在"文革"时期的《海港》、《龙江颂》、《杜鹃山》三部"样板戏"中,女性却第一次获得了对男性启蒙的神圣权利。不过,这场以女性为主导的思想启蒙教育运动却隐含着政党权力话语规训的内容。经过权力话语的训诫,集体理念战胜了个人情感,由女性代表党对大众所进行的思想启蒙运动,终以女性自我情感被淹没而告终。  相似文献   

6.
陈璐玭 《时代教育》2009,(7):213-214
后现代思想大师福柯在其<规训与惩罚>一书中揭示了现代社会赖以组织和生存的政治技术--规训,并由此引发了一系列和规训与惩罚有关的政治、权力等方面的问题.而伴随着现代社会规范化教育的是一系列新的规训手段与惩罚手段.本文将结合福柯<规训与惩罚>中的操练驯顺的肉体的方式及规训的手段两方面的理论来审视现代教育中的规训化现象.  相似文献   

7.
传统的民间习俗为区域的社会稳定与经济繁荣发展提供一定的保障。桂林平山大村走"老同"习俗与少数民族地区其他习俗相比,有着自身独特的社会功能。以桂林平山大村走"老同"习俗为个案,尝试探讨其在村落组织的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8.
福柯在《规训与惩罚:监狱的诞生》中提出,规训有四种基本方式、三种核心手段和一种机制。四种基本方式是空间分配、活动控制、创生的筹划、力量的编排,这是规训的"微观技术";三种核心手段是层级监视、规范化裁决、检查,这是规训的"宏观手段";一种机制是全景敞视主义。现代学校教育是一种规训教育,通过对学习空间、时间的分配与管控,"活动"控制及以"检查""考试"之名落实规训等手段得以体现。规训教育导致教育理想的散失、人的物化及师生关系紧张化等后果。  相似文献   

9.
2017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石黑一雄在其科幻小说《千万别让我走》中,描述了一群克隆人悲剧的一生。他们自幼年时在海尔舍姆接受教育,16岁后在农舍进行过渡生活,最终在风华正茂之时成为器官捐献者直至死亡。从福柯"凝视"视角来探讨文中所蕴含的权力机制和话语机制,揭示了正常人与克隆人之间凝视与被凝视、克隆人自我凝视的视觉关系。小说中凝视与被凝视的关系也表明了现实生活中人人皆处于他人的凝视之中,而被凝视者,无论成功与否,也在竭力颠覆这种视觉关系,获取自由与平等。  相似文献   

10.
大众文化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话题,它与工业文明的发展密切相关。工业文明过渡到信息时代,大众文化出现了新的特征。它先是印证了福柯所说的"规训"社会设想,同时又以抵抗的方式颠覆了规训;在信息时代,数字影像和"虚拟现实"使得大众文化成为多种力量"角力"的场所。文章以数字影像时代的大众文化为切入点,探讨了大众文化的霸权与整合、现实与虚拟、宰制与抵抗,以期对大众文化作新的审视。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台湾漫画风格发展脉络的深入研究,注重分析以"言情风格"为代表的台湾本土漫画风格的形成过程。了解台湾漫画"言情风格"形成的原因,并从台湾的历史背景、"琼瑶热"、"金庸现象"等方面去探求。为适应现代受众的审美需求,在风格上进行挖掘和提炼,满足不同群体、不同地域漫画市场的需求。优秀的漫画作品为成功的动画片带来新的契机。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互联网及日常报刊杂志上悄然出现了一大批以"被就业"为代表的"被&#215;&#215;"类"被"族新词。这些"被"族新词的涌生,与一定的社会文化心理息息相关。对"被&#215;&#215;"类"被"族新词与社会文化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与讨论是具有社会现实重要意义的。  相似文献   

13.
王海玲的大量特区题材小说,以描写特区人的生存、奋斗和自省为主体,但是《热屋顶上的猫》却以大胆前卫的笔触描写了生活在特区的以性为生存资本的另类知识女性的情与性。小说中以丽莎为代表的三个女人,她们不同于生活在婚姻围城中的传统女性,在特区特殊的经济、文化背景之下,其情爱和性爱心理随着环境的变化而经历着一场痛苦的嬗变。本文试图从文化和心理的角度,对比性地审视这一特殊人物群体从爱情的失落到最终失去自我,完全沦落为"物"的过程。  相似文献   

14.
农民工进城与返乡体现了一种双向的"嵌入"过程:进城——带着"乡土惯习"嵌入城市生存环境的过程;返乡———带着"市民惯习"嵌入乡土社会环境的过程。其中,进城过程体现了城市社会对农民工的规训与再社会化,而返乡过程体现了农民工对乡土社会的重塑。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能否成功进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城市化进程能否顺利完成。从社会学的视角出发,研究农民工群体在这一双向的"嵌入"过程所面临的"社会屏蔽"与障碍,关注其在城市和乡土中的两个不同的生存世界,呼吁社会更多的关注农民工群体,并努力解除对农民工的结构性排斥,营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生存世界。  相似文献   

15.
邱丹叶 《文教资料》2014,(4):146-148
近年来,"90后"大学生逐渐成为高校学生群体中的主力军,较之"80后"大学生,"90后"们在人际关系中形成了新特点,产生了新问题。而"90后"艺术类大学生更具鲜明的个性特点,作者以所在的南京艺术学院电影电视学院为例.针对"90后"艺术类大学生这一群体的人际关系进行现状调查及特点分析,并力图探寻合适的心理调适路径,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际关系理念,增强人际交往能力。  相似文献   

16.
正自从接触了心理学,在班级管理中,我开始尝试从心理学角度观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把心理辅导式的无条件的积极关注融入工作中。我主张以带动全体学生的幸福感为中心,狠抓两个基本点:让学生尽可能拥有积极的情绪体验;班集体中尽可能提供积极的群体环境。慢慢地,我喜欢上了这种更走"心"的教育风格,以积极心理学为依据,以关心学生的优秀品质和美好心灵  相似文献   

17.
黑尔对于道德语言的解析在现代元伦理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位置,本文尝试对黑尔的伦理学思想,尤其是对道德语言规约性、普遍性的深入解读,展示其理论特质。黑尔对道德语言"是——应当"的睿智解答,预示了当代元伦理学新的发展方向——与规范伦理学的融合。  相似文献   

18.
路翎的长篇小说《财主底儿女们》为我们展示出了在抗战时期,一群以蒋纯祖为代表的具有现代意识的知识分子群体辗转流离的生活及心路历程,他们摆脱了家族专制的枷锁,获得了自由和独立。但是在这同时,却又面临着历史与时代所提出的两难选择:"独立"还是"合群"。这不仅仅是蒋纯祖一个人的困境,它是整个时代的知识分子形象群所共同面对的选择困境。笔者在此试图运用结构主义的方法来对此进行深一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19.
刘然 《文教资料》2010,(12):23-24
认知语言学家提出各种象似性原则,以解释语言形式与内容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本文从汉字"走"和"跑"说起,通过它们隐喻意义的对比,探讨其使用的理据性,以说明语言中存在着另一种象似性原则——力度象似性,以此为语言象似性的又一力证。  相似文献   

20.
全球出版业经历了金融危机时期的急剧衰退后,迎来了企稳回升的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台振兴文化产业的国家政策、新一轮新闻出版体制改革以及全球出版业格局的调整等为后金融危机时代的我国出版"走出去"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在讨论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出版"走出去"面临的机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探讨我国出版如何"走出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