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叶壮丽 《考试周刊》2014,(4):120-122
<正>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所做的抽象概括,是在历史表象基础上形成的对历史事物的本质属性的反映。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本。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学生对历史概念的学习和理解是历史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高考历史考查的重要方面。因此,准确理解历史概念,是培养思维能力的需  相似文献   

2.
历史图片是历史教材或历史著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历史图片极具历史的价值;历史图片是学习者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因为历史图片可以给人以真实的叙述;历史图片也是研究历史的重要材料,因为历史图片蕴含着诸多客观的信息。因此,注重历史读图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历史学习的一般要求,也是应对新课程历史高考的特别要求。  相似文献   

3.
一、历史图片是历史教材的组成部分 历史图片,指的是历史上遗存下来的历史现象、历史文物、文献照片、绘画、拓片和人物肖像等等。它是历史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 历史图片在历史教材中的特殊位置,是由历史学科的特点决定的。我们知道,历史科学不同于其他任何科学体系,它是一门按照严格  相似文献   

4.
历史概念是构建历史知识体系之“网结”,是形成历史思维能力之“基石”。因而“形成和运用正确的历史概念,是理性地认识历史的起点,是历史学科各项能力的‘基本’。”掌握、运用历史概念,不但是《考试说明》和历史教学大纲的要求,也是高考能力考查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学生过不了历史概念关,就难顺利通过高考关。然而,历史概念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尤其在高三历史备考复习中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致使学生对历史概念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导致高考解题常常失误,落得事倍功半的结局。历史概念,是对历史现象或历史人物所作的抽象的概括,是在…  相似文献   

5.
正历史知识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历史史实与历史评论。一切历史评论是建立在历史史实的基础之上的,历史评论是历史史实的引申与拓展,是对历史事实发表的看法。了解历史史实是为了更好的认识现实服务的,是从历史事件中吸取经验教训,不重蹈历史的覆辙。因此,历史教师要真正地落实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在感悟历史史实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历史素养。  相似文献   

6.
《课程.教材.教法》2021,(11):108-115
历史想象是基于史实在脑海中再现历史形象,构造历史图景,灵活思考历史的多种可能性,并对其作出合理解释的内在心理活动和精神活动。学生学习历史需要想象的参与,历史想象力是在个体建构历史图景和历史可能性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行为表现,是历史课程的一种学科关键能力。通过历史想象,学生能够了解历史原貌,进行历史探源,建立历史思维,形成唯物史观,在深刻解释历史和反思历史中参与历史。历史想象以历史整体感知为基础,其基本过程包括历史感知、历史复刻、历史推理、历史创构、历史解释五个环节。历史想象也是历史课程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实施想象教学,有助于发展学生的历史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历史想象力,要从历史证据出发,生成生动而丰富的历史图景,理性探究历史可能性,引发历史情感的共鸣,并在学生的历史表达中让历史想象真正发生。  相似文献   

7.
郎越轩 《天津教育》2022,(28):15-16
<正>新课标明确了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历史教学与命题的依据。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其中,唯物史观是认识历史的指导思想,时空观念是认识历史的方法,史料实证是了解历史的途径,历史解释是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形成的认识成果,  相似文献   

8.
初中生学习历史,不仅要了解历史,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历史。了解历史是前提,认识历史才是根本。另外,为掌握历史知识,也必须讲究学习方法。因此,历史教学就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素质。  相似文献   

9.
<正>核心素养指导下的历史教学是指向人的教学,是基于立德树人的教学,也是基于学科本质的教学,更是基于学生学习的教学。~①落实历史解释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是以理解运用历史概念为前提的。历史知识结构可以用历史史实——历史概念——历史观点来表示,这说明历史概念教学是历史教学的核心任务,是实现历史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但目前教师主要以讲概念定义为主,从概念到概念,假分析  相似文献   

10.
历史是由注释组成的。每一个注释都是历史片断的回放和缩影。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在历史注释中得到体现和说明。人们在注释历史,历史也在注释人们。人们注释历史是对历史的雕刻和理解,历史注释人们是对人们的铭记和评价。每一部个体人生史在历史中表现为大小不同的历史注释。  相似文献   

11.
历史教学资源是历史教学的载体,在新课改背景下,历史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是历史教师不容回避的现实问题。有效整合历史教学资源是提升历史教学效益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是英雄创造历史,还是人民创造历史;是历史实有论,还是历史虚无论;历史是当代史,还是当代以历史为鉴,这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问题,在目前中国文坛却出现了分歧。一股新历史主义的思潮在思想界、文学艺术界、学术界泛起。他们认为:历史是由胜利者——占统治地位的权力者书写的历史。历史是当代史,是为现实政治、经济建设服务的文化史。他们把历史归入一种实用的文本。  相似文献   

13.
宋应昌 《甘肃教育》2022,(22):99-102
史料实证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是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目标生成的主阵地,是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实施历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史料实证是实施历史教学改革的抓手。史料的合理选择决定史料的运用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历史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也是对历史核心素养的促进深化。精选史料,溯本求源,是落实历史学科素养的窍门。  相似文献   

14.
<正>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是培养中学生的核心素养观念,吴伟认为"历史素养表现形式是,能够从历史和历史学的角度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及解决问题的富有个性的心理品质"。[1]历史素养的五大意识,即历史时空观念,历史证据意识,历史思维特征,历史价值引领和历史推理意识。历史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的主线,起到引领贯穿的功效。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  相似文献   

15.
"中国历史哲学"是关于中国历史发展过程的理论考察,是要表达当代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哲学思考。它所要研究的理论范畴,包括中国历史道路的特殊性、中国社会历史阶段的划分、中国社会矛盾、中国文化精神及文化属性、多民族国家形成、历史上的国家与社会等等。中国历史哲学的主要任务,是要建构中国历史的过程体系,要建构一部有内在逻辑联系的理论形态的中国历史。它要按照中国历史本身的嬗替逻辑,阐述中国历史的合逻辑发展过程。中国历史过程研究,对于一般哲学来说是历史的,对于一般中国通史来说则更具理论色彩,其学科属性是理论历史学。中国历史哲学是中国人对自身历史的理论解读,解释中国历史的话语权,在中国学者自己手里。但所谓中国话语主要是话语权问题,而不能理解为恢复中国传统文化中固有的概念体系,不能理解为用中国的历史语言去书写中国历史哲学,而是要吸收西方近代以来形成的科学概念体系,结合中国历史的具体实际,去构造中国历史哲学的范畴体系。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解读历史的一套概念体系,仍然是我们应该使用的分析工具。  相似文献   

16.
《历史教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份史学类刊物。该杂志是中学历史教师的良师益友,是我国历史教学发展的真实记录者。一、创办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伊始,如何建设历史课程,包括历史教材编写、历史教学实践,特别是把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同历史教育结合起来,这些都是历史研究者亟待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习和研究历史,就是要借鉴历史经验,探究历史规律,为现实服务。历史的存在是过去的,它不可能完全再现,任何历史著述都必受制于历史客观和主观的选择。不同的历史时期,由于面临的历史任务不同,对历史的解读也是有所不同的。  相似文献   

18.
历史思维能力是历史学科能力的核心,历史思维能力培养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高中阶段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19.
历史教科书是教师从事历史教学工作的基本凭借,是教学中最基本、最主要的教学用书,也是学生学习历史的主要工具,是学生应掌握的最基本历史知识。历史学科是一门知识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尤其与哲学、政治、文学、地理等学科关系更密切。图文并茂是历史教科书的特点之一。插图包含许多显性与隐性知识,是历史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插图也是历史高考测试的内容之一,特别是近两年来,历史  相似文献   

20.
历史概念是组成历史知识的基本元素,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是学习和掌握历史基础知识的重要环节。中学历史教师应加强对历史概念的教学,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历史概念。认知冲突是联结学生固有经验与新知识的桥梁,引发认知冲突是激励学生历史概念形成的契机与条件,教师在历史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引发和利用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历史概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