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信任与责任     
有一次,我跟我们李莉校长谈起有关“责任心”的话题,她给我讲了一个故事,实在称得上是“艺术”。有一次李校长布置学生回去参加公益劳动,可这帮小家伙的作业竟拖了两个星期,而且还有十几个学生没有做。课上,李校长把这几位学生叫了起来,问大家:他们没有完成作业,你们说怎么办?大家想了很多办法,可李校长都不满意。最后她说:我们都为不完成作业的同学难过、担心,可是我们不能总是批评和惩罚呀。他们是我们班级的一员,难道你们就没有责任去帮助他们,督促他们去完成任务吗?难道……片刻的沉默之后,李校长开始宣布:今天我们要…  相似文献   

2.
有一则笑话讲某地理老师见校长来听课,便将地球仪往讲台上一放,问:“同学们,今天教室里多了个什么东西呀?”没想到学生齐答:“校长。”老师急了,又问:“校长是个东西吗?”学生齐答:“不是东西。”笑话虽有些夸张,  相似文献   

3.
儿子写日记了。每写完一篇我都要看一看,检查一下是否有错别字。一天,儿子对我说“妈妈,今天的日记我写了一首诗。”我说:“好啊,让妈妈瞧瞧。”翻开儿子的日记本一看,我笑倒在床上,儿子写了首没有名字的诗:“爸爸妈妈家有个东西,爷爷奶奶家有个东西,姥姥奶奶家有个东西,你猜那是什么东西?原来是我这个小东西。”  相似文献   

4.
师:同学们,今天有很多老师来和我们一起学习,请你们设想一下,中午你们校长会拿哪些东西来招待我们这些客人呢?  相似文献   

5.
失窃以后     
有一次,富兰克林·罗斯福(曾任美国第32任总统)家中失窃,被偷去了很多东西。他的朋友写信安慰他。罗斯福给朋友写了一封回信:“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平安。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得庆幸的是,做贼的是他,而不是我。”看来,伟人身上也有些“阿Q”式的成分,这种精神胜利法最主要的因素就是在任何不利中都要看到好的一面。你能做到这一点吗?你会怎么做?那么,在2003年第7期关于“如何面对逆境”中阿笨将期待你的参与。…  相似文献   

6.
以科研引领学校发展,这个理念大家都有,但是真正做到却并不容易。在jE京市第一期名校长工作室与校长们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一些优秀的校长非常善于并且也真正做到了这一点。他们为什么能够做到?更完整的问题是:校长如何通过科研领导学校发展?  相似文献   

7.
汤校长     
上海市嘉定区普通小学的汤校长有个习惯,每天早上提前30分钟到校,围着学校转一圈,我便每天早上和汤校长一起,走一走,谈一谈。每次交谈,我的心灵都好像接受了一次洗礼。有一次,我问汤校长:“您每周四要到华师大进修,周五上午听课,下午开校务会,除此之外您很少外出,能告诉我您每天主要忙些什么吗?”汤校长笑了,笑得很爽朗:“外面的人都说,要想请汤校长的客,很难。无谓的宴会,我是不参加的。我是校长,就要做校长的事。”做校长的事?汤校长补充道:“我是1998年7月调到普通小学的,那时,普通小学管理混乱,没有人愿…  相似文献   

8.
刘宏伟 《职教论坛》2001,(12):24-24
当一个优秀的校长,不仅要务虚,更要务实。不仅要抓各项规章制度的制订,更要抓落实。而落实的关键却在于教师,尤其在于校长的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到国瑾职专任校长两个月后的一天,教务主任送来了一份“听课记录检查情况表”。在“听课次数”一栏里,我发现多数教师平均每星期听不到一次课。我上下前后寻找自己的名字,没有。我问主任:“表上为啥没有我的名字?”,主任笑着说:“校长抓学校大事,工作太忙,不听也罢,学校向来不要求校长听课。可是,”主任严肃起来,“很多教师达不到听课次数,是没有理由的,应该在会上敲一敲。”。…  相似文献   

9.
黄同拿 《教书育人》2006,(10):40-40
一省:今天,我有没有做了不该做的事? 校长不该做事必躬亲的实践者。校长如果大事小事都要管,就无暇思考学校长远发展的大计。校长要善于授权,舍得放权,要做到“不该自己做的事不做”,属于中层干部的工作就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做。让中层干部都真正做到有职、有权、有责,是谁职责范围内的事谁就行使相应的权力。做到动态平衡、开放互动、团队合作,给予班子充分的信任,重视他们的参与意识和创造意识,使他们的才能得到充分发挥,给他们发挥的空间和机会,真正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  相似文献   

10.
赵德广 《师道》2005,(8):11-11
我越来越发现,自己身上有些根深蒂固的东西,改变起来真的很难。作为一个普通的老师,在忙忙碌碌、琐琐碎碎中活着,活得疲惫、卑微而又失败。为什么?因为我一直没有改变。我知道很多很多的东西,如果能将这些我熟知的东西付诸实行,我可能会成为一个伟大的教育家,至少是成功的教师,这是没有问题的。但是我没有。我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地去改变学生,但作为一个没有改变的改变,接受的只能是失败。  相似文献   

11.
默幽     
寻伞一人慌张地跑进一家餐厅问侍者:“请问我昨天在这里吃饭,有没有把一把伞忘在这里?”“什么样的伞?”侍者问。“什么样的都行,我这人不讲究。”口吐白沫“你相信吗?我每天都口吐白沫,而且至少两次。”“这不可能!”“难道你早晚不刷牙吗?”不许动父亲带着聪聪去银行取钱,银行人很多,聪聪等得不耐烦了,在大厅里跑来跑去,还把桌上各种没有填写的单据揉成纸团玩耍。父亲见了大怒,大喝一声:“给我站住!把手里的东西放下!不要乱动,动一下我就不客气了!”顿时,银行里所有的人都放下了自己手里的东西,随之而来的是警笛声。…  相似文献   

12.
问:学数学有没有什么秘诀与捷径?杨乐:学数学没有什么秘诀与捷径。但也有一些共性的东西,这就是长期地勤奋,多动脑动手,多独立思考。李忠:一要独立思考,遇到困难时,不要轻易问人。二要有耐心,很多问题要想前几分钟就解决的情况是很少的。要不断思考,想不通时还要想,老想不通就老想,通过深入地、不断地变换角度去想,慢慢地就想通了,认识上就有了个飞跃。不要满足于一点小聪明。问:您是怎样学数学的?戎晓春:高考时,我的数学成绩在班上排位并非名列前茅,我本人反应较慢,很少考得好成绩,但我愿意花时间去想问题,慢慢地,…  相似文献   

13.
五问胡建军     
一问:怎样发挥校长在学校成长中的核心作用? 记者:后六由弱到强,您将其归纳为三条基本经验:一是抓好常规,二是抓严细节,三是抓实过程。应当说这些都还是措施和策略层面的东西,我们更想知道的是,作为校长,在这个变化过程中,你的核心作用是什么?先贤说过,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从你的经历和经验出发,你怎样认识这个“好”?在管理实践中怎样才能真正做到这个“好”?  相似文献   

14.
《小学生》2009,(5):8-8
杜沙芸:“小小少年,没有烦恼……”每当听到这首歌时,我便要情不自禁地说:“谁说少年就没有烦恼啊?“我最大的烦恼就是视力不佳。因此,我的书包里总比别人多放了一样东西——眼镜,它给我生活带来了很多麻烦。  相似文献   

15.
有人说校长“有权就有威”。在实际的学校管理中,确实有些校长有很高的权威,受到师生员工的爱戴,而有些校长的行为却不为师生所接受,其原因就是他们没有正确认识自己的地位,没有正确认识权威影响力特别是人格权威的巨大作用。“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校长只有正确认识了自己  相似文献   

16.
苏晓隽 《宁夏教育》2009,(11):16-16
校长是学校的管理者,为了学校的科学发展,要操心的事情很多,但是,没有必要做到事无巨细,可是,有一种事情必须做到细而又细,那就是要念好三个数字经,即:人数经、钱数经和分数经。  相似文献   

17.
黄科文 《中国德育》2013,(24):40-42
学校是什么地方?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人。他们的回答惊人地相似,都离不开分数、成绩、升学这几个词,几乎没有人提及学校的道德教化功能。他们没有意识到,学校应该是一群有道德的人做有道德的事的地方。学校最基本的功能——传承文明、道德教化,基本上被大家忘却脑后,甚至校长本人也很难想起。浙江第一师范学校老校长经亨颐先生说得好:“一所好的学校,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一个地方的社会文化风尚。”可我们的校长说,当前的社会道德有问题,消解了学校教育的影响,这是社会问题,校长有什么办法?  相似文献   

18.
Q.我是云南昆明的一名中学教师,工龄15年。由于工作问题得罪过校长,在今年的人事制度改革中,校长找借口让我下岗。请问:劳动法规定,工龄10年以上即可与单位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校长有权这样做吗?我准备申请人事争议仲裁,具体应该怎样做?我还可以用什么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相似文献   

19.
2004年12月8日,怀着一种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实现自身价值的热情,我来到横林中学担任校长。面对全校240多位教职工和3800多位学生及家长期待的眼神,我不停地反问自己:“作为一名新任校长,在尊重和研究学校优良传统的同时,你有没有把学校引领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思考?如果没有,你的价值何在?”没有继承就会使改革成为无源之水,没有发展就会使创新失去方向。一年多以来,我在不断地思考,不断地实践,而思考和实践的核心是如何整合横林中学原有的办学优势,从而不断激活学校进一步发展的潜能。  相似文献   

20.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学艺术全在于如何恰当地提出问题和巧妙地引导学生回答。”通过恰当提问,能唤起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然而,课堂提问常出现误区,主要有四个:随意化、肤浅化、替代化和少数化。要走出误区,起码要做到三项结合,要掌握提问技巧。误区一:随意化教师提问随心所欲,该提不提,不该提的提了。问题模棱两可,学生无所适从。例如,一位地理教师上课时把地球仪放在讲桌上,校长在后面听课。这位教师问学生:"同学们,今天我们教室多了一样什么东西?"学生答"校长"。教师说"校长是东西吗?"不是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