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教育现代化启动的关键是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广东职业技术教育现代化是广东实现教育现代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乃至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体现.为了促进广东教育现代化发展,本文从广东职业教育发展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全省职业教育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从战略高度提出了实现目标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设文化大省 ,加快广东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提高国民综合素质 ,是广东增强发展后劲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快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广东教育事业为广东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但目前广东教育的发展水平与建设经济强省和文化大省的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在实施建设经济强省、文化大省的战略中 ,务必深化广东教育改革 ,加快广东教育跨越式发展的步伐 ,为广东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广东高等教育与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的节奏相契合,历经了科教兴国、教育强国两个宏观战略机遇期,并在科教兴国时期借助邓小平的两次南巡,兴起了"新大学运动"、实施了教育强省战略,在建设教育强国时期,先后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现代化、"创强争先建高地"等战略。邓小平的发展理念与广东高等教育的发展方式存在着深度的逻辑关联。在"后邓小平时代",广东高等教育继续发展,但其发展策略仍需谨慎审思。  相似文献   

4.
广东东西两翼在广东省实现现代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制定珠江三角洲及全省发展相协调的教育发展战略,对促进两大区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教育现代化的角度对制定两翼教育发展战略的定位、原则及其主要策略作了必要阐释和分析,提出了一些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5.
在广东教育改革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背景下,分析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地位与基本定位。广东省委、省政府立足省情,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推动教育科学发展,确立了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战略。通过创建教育强省,争当教育现代化先进区,努力把广东打造成为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先行先试高地、前沿教育思想理论的形成与实践高地、高素质人才的集聚培育高地、先进文化的创新引领高地、高新科技的创造运用高地、科学发展的人才支持与智力保障高地。继而提出广东教育"创强争先建高地"的推进策略: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坚持因地制宜,分类协同发展;围绕核心问题,突破发展瓶颈;深化交流合作,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保障能力,强化落实力度。  相似文献   

6.
"学有所教"是十七大报告从构建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公正和人民幸福的高度,对教育发展提出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新目标和新理想。"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是江苏基于教育发展的实际,以教育现代化来引领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不断满足江苏人民群众"学有所教"的多方面需求的教育发展战略。围绕江苏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学有所教"的目标与理想,提供有效的科研服务,是江苏教育科研的努力方向和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7.
近几年来,我校牢牢抓住教育信息化这一发展契机,并在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实现了教育装备的现代化。为响应教育部"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促进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的发展战略,积极发展、中小学现代远程教  相似文献   

8.
进入21世纪,实现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部分发达地区教育发展的目标,一个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的态势正在形成,实行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战略已成必然。所谓教育现代化的区域推进战略,是指在我国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的时机尚未成熟时,先在部分发达地区推进教育现代化,进而带动全国范围内教育现代化的进程,最终在全国实现教育现代化的一种教育现代化实现方式的战略选择。一、实施教育现代化区域推进战略的必然性与可能性教育现代化是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产生的对教育发展的客观要求。推进教育现代化需要以…  相似文献   

9.
为全面推进广东文化建设,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广东省推行"文化强省"战略,文章探讨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与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契合度,阐述了大学生的文化素质教育对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的示范和促进作用。结合广东"文化强省"战略目标,提出了加强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措施:重视岭南文化,在大学校园传承岭南精神,提升大学生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深化教学改革,加强课程建设,完善文化素质教育体系;加强大学生实践教育,让大学生感受广东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10.
当前,广东职业教育面临"一带一路"、粤港澳大湾区和教育现代化等多项重要战略任务。在这样一种背景下,只有通过治理结构、内涵建设和功能转变等多方面进行价值整合,才能适应新的发展机遇,实现多重发展逻辑的整合,获得更大发展机遇。本研究可为其他省份多项战略任务下的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民办高教是江苏教育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江苏实现“两个率先”的重要基础。目前江苏提出了“高教强省”的发展战略。作为高教强省,不仅要大力发展公办高教,也应当大力发展民办高教,这样才能使江苏真正成为人才培养的大省,真正成为全国的人才高地。  相似文献   

12.
分析广东省区域经济和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可知,广东省高等教育和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正面临着高等学校发展规模与层次结构及区域需求相脱节、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不均衡、高等教育科技成果转化过剩与短缺并存的问题。要走出困境,就必须合理配置资源、改善高等教育非均衡发展态势、调整高等教育布局结构以适应区域经济发展的需要、加强科技园区的建设以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只有这样,才能最终达到多赢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广东省职业教育地方立法的反思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方立法是国家立法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职业教育法》颁布15年来,全国已有20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颁布了相应的配套法规,而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的职业教育大省广东省却迟迟没有出台相应法规。制定广东省地方职业教育条例,不仅必要,而且可行。广东省职业教育地方立法要着重解决立法模式、职教体系、经费保障、校企合作、师资队伍、实训基地建设等关键问题。  相似文献   

14.
“江苏要实现“两个率先”的奋斗目标,关键要依托教育和科技优势。教师教育作为整个教育事业的工作母机,是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重要保证,是“教育强省”的基石。省政府要从经费投入、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给予政策倾斜,积极推进两级师范向一级师范过渡,实现小学教师本科化;同时要积极开展“4+2”教育实验,推进江苏教师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相似文献   

15.
唐洁 《惠州学院学报》2012,32(4):109-111
在文化强省战略下,地方高校应积极参与"理论粤军"建设,以高质量的文化研究引领地方特色文化发展,发挥高校独特优势,推动地方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同时,还应妥善处理好学术独立与社会需要、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文化研究与文化传播等关系,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全面提升高校整体办学质量和学术水平。  相似文献   

16.
教育强省的重要标志是具有高水平高质量的高等教育体系。建设高等教育强省要根据我省发展的战略需求,加大对高等教育投入并调整优化我省高等教育结构布局,着力建设高水平的特色高校和具有突出优势的学科专业,继续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切实推进高校内涵发展,努力提高高等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相似文献   

17.
黄立志 《职教通讯》2012,(19):52-55
环渤海经济圈是我国经济发展的"第三极",具有强大的"后发优势"。河北省高职教育在建立"沿海强省"的战略背景下,应当首先发展沿海高职教育。通过产学合作建立和完善跨区域职业教育集团。对于河北省而言,建议建立一批跨区域高职实训基地、提高师资水平和待遇、实行职业院校董事会制度和聚合以沿海为中心的高职院校云。  相似文献   

18.
富民强省是新一届省委实践科学发展观、立足现实基础、着眼未来发展的重大决策.实现富民强省,关键是人才,基础在教育,建设教育强省是实现富民强省的必然选择,是夯实富民强省的基础;建设教育强省必须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快速健康协调发展,构建具有湖南特色的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创新型教育体系,进一步务实基础教育、放大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优势、提升高等教育水平、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落实教育强省,关键在树立一流的教育理念,建立一流的管理体制,建设一流的师资队伍,营造一流的教育发展环境,落实党政一把手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对广东省的19所特殊学校、210名从事培智教育的教师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广东省特殊学校培智教育康复工作开展的情况,以及教师对智障学生康复的理解、困惑等问题,探讨在现有条件下特殊学校应怎样满足智障学生的康复需求,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村教育调研报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中部农村地区经济和社会发展比较滞后,对农村教育的支持有限,导致农村教育缓慢甚至艰难的状况,出现教育投入总量不足且生均投入水平偏低、学校公用经费不足、教师队伍结构性矛盾突出、教育资源配置倾斜、人均受教育年限较低等一系列问题。以湖北省为代表的中部农村地区教育的“塌陷”现象,日益成为当前农村教育需要关注的主要问题。湖北省政府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采取积极有力的措施,逐渐缩小了与其他地区的差距。在中部崛起发展战略中,应当把农村教育发展列入其中,建立社会主义新农村教育的长效机制和治本之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