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一、知识点思维导图 二、解题方法归纳总结 1.区分有用功和总功 求机械效率关键是求出有用功和总功,但同学们常常分不清哪个是有用功,哪个是总功.总功是动力(人或电动机等)对机械所做的功;机械对物体所做的功是有用功.  相似文献   

2.
分析 沿斜面向上拉物体,有用功是把物体提高h做的功,即W有用=Gh;总功等于动力F’沿斜面把物体从斜面底端匀速拉到顶端所做的功.  相似文献   

3.
机械效率是初中物理的重要内容 ,也是中考的热点之一 ,求解的关键 :一是理解使用机械的目的、方法 ,二是确定有用功、额外功 .下面举例分析 .图 1例 1  用图 1所示的滑轮组提起重 63 0N的物体 ,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 3 0 0N ,重物被匀速提升 2m ,求 :(1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2 )额外功 .分析与解 用竖直放置的滑轮组来提升重物 ,目的是把重物提高 ,因此克服物体重力做的功是有用功 ,克服滑轮重、绳重以及绳与滑轮间的摩擦所做的功是额外功 ,拉力做的功是总功 ,则有W有用 =Gh =63 0N× 2m =1 2 60J,W总 =Fs=F× 3h=3 0 0N× 3× 2m =1 …  相似文献   

4.
求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必须明确下列八个方面的问题。(一)总功(W总)根据功能的原理:动力所做的功F·s,等于机械克服所有的阻力所做的功,而克服所有阻力所做的功包括有用功W有和额外功W额,即:F·s=W有 W额,或W总=W有 W额。因此,总功实际上就是动力所做的功。求法:(1)W总=F·s(2)W总=W有 W额(3)W总=W有!(!为机械效率)求解时要根据不同条件,采用不同求法。(二)有用功(W有)若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则W有=Gh;若用滑轮组水平拉物体,则W有=f·s'(f是被拉物体所受的阻力,s'是物体水平移动的距离)。由于常见问题大都属前一种情况,有些同学求解后…  相似文献   

5.
人们在使用机械做功时,除做有用功外,还要克服机械中的摩擦做功,或克服机械本身重力做额外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称为总功,机械效率的公式为η=W有用/W总,只要找出有用功和总功这一关键,解题也就容易多了,如何找出和求得有用功与总功呢?求有用功%用时,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①提升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  相似文献   

6.
同学们在解机械效率的习题时,一般都知道用公式η=W有用W总×100%,但要正确找出有用功和总功却是比较困难的.现从下面几个方面加以说明.1.求有用功W有用,要看使用机械的目的.(1)提放重物,目的是克服重力做功,W有用=Gh;(2)水平方向匀速拉(推)物体,目的是克服阻力做功,W有用=Fs.2.求总功W总,要看机械运动的原因.3.搞清物体被移动的距离与动力的作用点移动的距离.例1用杠杆来撬一重2400N的石块,手作用在杠杆末端的压力为300N,当手压下2m时,石头被抬高0.2m,求杠杆的机械效率.解:此题…  相似文献   

7.
在学过“机械效率”之后,有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要将某物体水平匀速移动s米,设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牛,则所做的功W=Fs焦;如果将该物体置于一小车上,水平匀速移动s米,所施加的水平拉力为F′牛,由于滚动摩擦小于滑动摩擦,F′必然小于F,此时所做的功W′=F′s也必然小于W,从而得出结论;使用机械可以省功,机械效率可以大于1。  相似文献   

8.
一、本月知识学习指要1.充分理解功的两个必要因素 :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 ,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掌握功的计算公式 W=Fs,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的单位是焦耳 .2 .掌握功率的计算公式 P=Wt.功率是描述做功快慢的物理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 ,功率的单位是瓦特 .3.正确理解功的原理及机械效率的概念 .功的原理是一切机械都遵循的普遍原理 ,机械效率是反映机械做功性能好坏的物理量 .掌握机械效率的计算公式η= W有用W总及总功、有用功和额外功之间的关系 W总 =W有用 W额外 .由于额外功是无法完全避免的 ,所以 ,机械效率总小于 1.…  相似文献   

9.
本单元的概念主要有三个:功、功率和机械效率.关于功,必须明确它的两个要素,在判断是否有外力做功时,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关于功率必须准确理解它的定义,明确功与功率的关系,在相等的时间内,做的功越多,功率越大;关于机械效率,必须明确它是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值.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本单元涉及的公式比较多,包括功的计算式W=Pt;功率的计算式P=W/t;机械效率的公式η=W有用/W总;功的原理表达式以及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W有用/W总=Gh/Fnh=G/nF(其中n表示承担阻力的绳子的段数);以及运动物体的功…  相似文献   

10.
(一)概念辨析法例题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效率一定高C.做功多,机械效率就高D.同一机械,它的机械效率可以不同解析功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完成的功,它是描述物体做功快慢程度的物理量,并不是由做功的多少来确定,所以选项A是错误的;机械效率与功率是指物体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是反映机械性能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机械效率与功率是两个完全不同的物理量,所以选项B也是错误的;机械效率的大小决定于物体做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在有用功一定的条件下,做的总功越多,机械效率就越低,故选项C同样不正确;一般…  相似文献   

11.
使用任何机械,除了做有用功外,都不可避免地要做额外功.总功等于有用功加额外功。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用公式表示为有用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有用的功是有用功.如利用斜面把重为G的物体拉到高为h的顶端,W6。一Gb.又如利用滑轮拉重物在水平面匀速运动,通过距离为S,物体与水平面的摩擦力为f.这时,物体的牵引力大小与f相等,则WEo一人.额外功.利用机械时,对人没有用但又不能不做的功是额外功.如克服机械本身的摩擦及克服机械本身重所做的功都是额外功.总功.有用功加额外功是总共做的功,叫总功.即十。一十。。…  相似文献   

12.
1.什么是机械效率?它与功率育何关系?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其表达式是η=W有用/W总,它是力学中最重要的慨念之一.它是机械性能优劣的标志之一.它表示的是使用机械时,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比例的大小,并不表示有用功和总功的多少.机械效率越高,说明有用功在总功中占的比例越大,能量的利用率就越高.而功率表示做功的快慢,其表达式为P=W/t,二有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3.
在初中物理“机械效率”的教学过程中,许多学生不能正确理解“总功”的概念,从而不能正确地计算出机械效率。在学过有关内容以后,我们对学生作了一次测试,其中有这样一道题目: 如图,一重量为G的物体在沿斜面向上的拉力作用下,从斜面底部运动到顶端,设斜面长为L,高为h,拉力为F,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则斜面的机械效率为① Gh/FL.②Gh/(F-f)L.③Gh/(F+f)L.④Gh/fL. 学生选答案①的不足30%,选②或③的占70%以  相似文献   

14.
机械效率η是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公式为η=W有用/W总.总功等于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 所以η总小于或等于1.显然,总功中有用功所占的比例越大,额外功所占的比例就越小,机械效率就越高,表明这个机械的性能就越好;反之,机械性能则差.  相似文献   

15.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因此,利用题中所给的条件正确求出有用功与总功,是正确计算机械效率的前提,有用功取决于人的需要,是使用机械效率的目的。在力学计算中,八年级物理主要是移动物体做功,有用功的值等于如果不用机械,人们直接移动物体做功的多少,人使用机械做功的全部即为总功,为简单起见,可认为人使用机械做的功为总功,机械移动物体做的功为有用功,本文从近年各地中考题中选择几例加以解答。  相似文献   

16.
机械效率是有用功和总功的比值,用η表示,即η=W有/W总×100%。杠杆、滑轮组、斜面的效率公式如下表:  相似文献   

17.
求滑轮组机械效率,关键是确定总功和有用功.总功就是作用在机械上的动力所做的功,多数同学都很清楚.但是对于有用功,有的同学常感到犯难.下面,就此特别讲解.  相似文献   

18.
有关机械效率的计算题,关键是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明确有用功和总功的含义及其计算方法.有用功就是机械克服有用阻力所做的功,有用功的大小等于有用阻力跟物体在有用阻力的反方向上移动距离的乘积.当利用机械  相似文献   

19.
简单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力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几乎每年必考的一个知识点。为了较好地理解各种简单机械的做功情况,就要弄清有用功、额外功和总功的概念:(1)有用功:机械对物体做的功,是目的.(2)额外功: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功,例如克服机械间的摩擦做功.(3)总功:人(动力)对机械做的功.最常见的简单机械有三种:滑轮组、斜面和杠杆,  相似文献   

20.
由于这两个物理量虽然都含有“率”字,都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机械的一种特性.是不同的物理量. 1.物理意义不同机械效率表示机械功的利用程度;机械效率越大,机械所做的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机械性能越好.功率是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越大,表示机械做功越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