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中国的历史科学近年来呈现出繁荣景象。中国古代史是我国历史学基础最雄厚、大家辈出、成绩显著的一个领域。中国近代史的研究十分活跃。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的研究也已有了相当的规模。而世界史研究的进展也有目共睹 ,中外历史的比较研究也有了不少成果。研究的方法更加多样 ,跨学科的研究引人注目。一支人数众多、学术上各有所长的中青年史学队伍正在迅速成长 ,中外史学的交流越来越活跃 ,史学普及工作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党和政府对史学研究的支持加大了力度。继续推进史学研究必须特别注意两个问题 :一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二是培育优良、健康的学风  相似文献   

2.
近年国内史学界、哲学界致力于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文章很多,多系微观探讨或具体的方法评介,本文提出一个体系框架,提供大家讨论。一、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必要与可能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哲学的学科。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与概括,它的内容,大体上主要应该包括:历史观、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然而,“历史哲学”这一概念,自从18世纪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之后,多数是对于历史观念的反思和探讨,虽然时而也有讨论史学方法的文章,但那往往是和对历史观念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历史学研究方法论的内容之一就是计量史学随着计算机运用的广泛化,加之计量史学与数学统计的结合,在如今自然科学发展占统治地位的科学研究中,逐渐凸显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跨学科化的重要性。本文将从计量史学的产生和发展、操作步骤、研究方法以及其适用性和局限性进行综述,以期达到对计量史学有个全面的了解。  相似文献   

4.
西安史学理论讨论会于5月20日—24日在我校举行。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50多人,向大会提交论文18篇,专著8本。这次讨论会的两大议题是“史学概论”的学科建设和历史哲学的内容体系建构问题。会议取得了重要成果,现简述如下。一、历史哲学的内容及体系建构问题。与会代表一致认为不能用历史唯物主义取代历史哲学,历史哲学应该成为一门独立的学问。会议就历史哲学内容体系问题提出几种不同的构想。第一种意见认为历史哲学包括历史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第二种意见认为  相似文献   

5.
《史学概论》是关于史学理论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史学概论》讲授内容是要依据并反映和阐述史学理论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史学概论》就是对史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概要论述。我们认为,《史学概论》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四部分内容,即历史过程论、史学学科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6.
一、史学概论组合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掌握史学基本知识,如历史史料、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过程等。它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广度指要以历史知识为主干,对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深度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二、掌握史学发展水平(史著现状、史学动态以及前辈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等),从中可  相似文献   

7.
论双关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我们想借用双关语作为一个突破口,来解决修辞学研究中的方法和方法论问题。方法和方法论的问题在科学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至关重要的。汉语修辞在八十年代初迅速达到高潮之后,巳逐渐陷入困境,要摆脱这一困境,重要的一点便是抓住修辞研究中的方法和方法论这个头等重要的问题。探讨双关语,目的是改变对修辞学的传统看法——修辞学是经验的科学,归纳的科学,改变以归纳法为主的修辞学的传统研究方法。修辞学要想成为真正的科学,就应当从方法论的更新开始。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辞学的现代化问题,就是它的研究方法现代化的问题。因此我们认为,使双关语开始,代之以演绎法为主而辅之以归纳法的研究方法,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本文将主要以演绎法来处理双关语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从心理史学到历史认识中的情感心理 1、心态史学、心理史学及历史心理学 伴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和日益进步,人类的认识水平也取得了突飞猛进的进展。认识论由不自觉的自然存在阶段发展到了自身觉醒的阶段,认识论由附属于其它学科发展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科,它在17世纪的笛卡尔和洛克手中已初具规模,在18世纪末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1781年)问世后,就蔚为大观了。历史认识论的自我觉醒和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同志在《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中指出,人道主义有两方面的含义:一个是作为世界观和历史观;一个是作为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这是运用马克思主义研究人道主义问题的一个新结论,不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一、两种出发点,两种方法论区分人道主义的两种含义,不是出自主观臆断,而是出自对人道主义思潮进行历史考察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恩格斯在谈到理论研究的时候指出:“逻辑的研究方式是唯一适用的方式。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无非是历史的研究方式,不过摆  相似文献   

10.
司马迁不仅是史学家,而且是一个伟大时代的中国文化代表人物。尽管史学与文化有很多相似的内容,但史学更多地偏重于对历史事实的叙述,文化却反映着一定时代的人对自己创造历史的总体认识。本文拟从司马迁对当时历史、社会的认识入手,从世界文化发展的角度,论述司马迁作为中华民族走向统一时代的文化代表人物的地位。  相似文献   

11.
古希腊的理性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对希腊罗马的历史观产生了重要影响,实质主义和形而上学的方法论是这一历史观的突出特征。西方史学家在希腊罗马时代就把历史看做是具有理性的实践活动,排斥否定神灵对人事的影响,从而树立起人文主义的历史观。希腊哲学是基督教思想的来源之一,与基督教史学也有着密切联系。西方近现代史学最突出的特征就在于打破理性主义哲学对历史学的桎梏,并努力用辩证的方法将史论两者有机地统一起来。  相似文献   

12.
刘功成 《职大学报》2001,(3):108-109
中国工运史是一门研究中国工人阶级的群众运动历史的科学,这个学科概念的内涵主要包括中国工人阶级发展史、中国工人罢工史、中国工会史、中国五一运动史.这四个方面或谓四条线索从头至尾地交织在一起,便构成中国工运史的总览;在某一特定历史时期上的交织点,便形成了中国工运史的横断面.从我国学术界的现状和实际出发,确立这个狭义的中国工运史学科概念,有利于树立中国工运史独立学科的地位,使其健康发展,并逐步完善其体系.  相似文献   

13.
我认为历史学的理论体系主要是由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这三个部分组成。史学本体论是指关于社会历史过程本身的性质和特点的认识,其核心就是社会历史观,但其外延似乎又比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历史观更宽广。诸如:社会历史现象与自然现象在性质上有何异同?历史过程是不是客观存在的?是历史人物的精神、意志展现的,因而也就是无规律可寻的过程,还是不  相似文献   

14.
教育作为人类历史的一种社会现象,它的本质是什么,它有什么规律性,它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处于什么地位、起着什么作用,凡此种种,在马克思主义问世以前,始终没有科学的正确的说明。自从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科学的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用哲学唯物主义原理,研究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研究教育现象,才第一次正确回答了关于教育的种种问题,使教育真正成为一门科学,从而创立了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说。伟大领袖和导师毛主席,是当代最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半个多世纪的长期奋斗  相似文献   

15.
一、试论数学问题征解栏的作用(代前言) 数学问题是数学中的一种疑难和矛盾,它的提出和解决是推动数学发展的重要力量。当代著名科学方法论学者波普尔(K.R.Popper,1902——)认为:“正是问题激发我们去学习,去发展知识,去实践,去观察。”数学家们无一不懂得问题在整个数学发展以及个人创造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他们都惯于以巨大的热情去致力解决那些重而大关键的问题。现代  相似文献   

16.
全球史观是当今史学发展的新趋势之一,这种新的史学编纂理论与方法是对传统世界史中"欧洲中心论"的颠覆.全球史观不仅给史学研究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也为学生的历史学习提供了新的视角.高中历史新课程在借鉴和吸收全球史理论的同时,还应当做好历史的分期、课程内容的选取标准以及课程的编排方式等问题,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方便.  相似文献   

17.
一、史学方法论的“革命”  本世纪以来,历史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期。各种新方法的运用推动了历史学研究的发展。当今史学界层出不穷的新方法大致有以下三种类型。  相似文献   

18.
我国古代图书采用的经、史、子、集分类法是逐渐形成和完善的。其中史书在目录分类中独立成部的过程,反映了我国古代文化、史学、目录学的发展轨迹,也反映了历代王朝重视修史、史书日丰、卷帙浩繁的事实。史部地位的确立,使史学成为显学,其积极意义不可低估;但四部分类法无视自然科学方面图书的地位,其消极性亦不可小视。  相似文献   

19.
(一)马克思主义史学在批判资产阶级史学中形成列宁曾经指出:“马克思主义认为他的理论的全部价值在于这个理论‘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而革命,在马克思看来,是把批判的武器变为武器的批判。列宁指出:早在1843年,马克思在《德法年鉴》这个杂志上所发表的论文中“已作为一个革命家出现,主张‘对现存的一切进行无情的批判’,尤其是武器的批判。”批判的观念是贯穿在全部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著作中的一个统一的、重大的主题。马克思主义的史学(包括历史理论和历史编纂学)也是这样。它一开始就以批判地战胜资产阶级史学为目标。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赫哲族是我国北方六小民族之一,研究其民族文化的形成与嬗变具有重要史学价值。通过史学参考文献、社会实践调查及历史分析,对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的形成与发展脉络予以梳理,旨在挖掘赫哲族深层次的文化根源与积淀。研究发现:赫哲族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正随着社会的变革而逐渐由传统观念、传统表达方式向现代转变,新时期赫哲族民族体育文化的作用、地位及实践手段正发生着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