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今年5月将在我校举行全国性的史学理论讨论会,史学概论的对象、内容和历史哲学的对象、内容等将是讨论会的中心议题。特约请有关专家、研究生就这些问题进行笔谈,提供史学界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2.
近年国内史学界、哲学界致力于史学方法论研究的文章很多,多系微观探讨或具体的方法评介,本文提出一个体系框架,提供大家讨论。一、建立史学方法论新体系的必要与可能史学方法论,是关于历史哲学的学科。历史哲学,是对历史的哲学思考与概括,它的内容,大体上主要应该包括:历史观、史学认识论、史学方法论三方面。然而,“历史哲学”这一概念,自从18世纪被法国启蒙思想家伏尔泰提出之后,多数是对于历史观念的反思和探讨,虽然时而也有讨论史学方法的文章,但那往往是和对历史观念的阐释  相似文献   

3.
《史学概论》是关于史学理论学科的一门课程。所以《史学概论》讲授内容是要依据并反映和阐述史学理论学科系统的知识体系。换言之,《史学概论》就是对史学理论学科内容的概要论述。我们认为,《史学概论》讲授的内容应该是四部分内容,即历史过程论、史学学科论、历史认识论、史学方法论。  相似文献   

4.
1985年11月,陕西省历史学会在陕西师大召开了史学方法论学术讨论会,现将讨论中涉及的几个问题综述如下: 一、史学方法论的作用和地位近年来,史学界对方法论有所重视,但对其作用和地位还缺乏明确统一的认识。这次会上有的同志提出,方法论是史学的一个根本问题,史学的发展最终表现为方法的发展,方法的变化是史学走向更高层的标志。对方法论的地位,有三种不同意见:一、方法论是史学的一个独立分支,与历史观、史学原理位置同等。二、方法论渗透于史学而不能独立分出,它含方法论和方法两个层次,方法论是历史哲  相似文献   

5.
由中国郭沫若研究学会和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联合召开的郭沫若历史剧学术讨论会,于一九八五年四月十五日至十九日在西安举行。出席讨论会的有史学和文学方面的代表,共三十余人。会上,除讨论史剧和史实、艺术真实和历史真实等一般理论问题外,着重探讨了郭沫若浪漫主义历史剧理论和创作的基本特点、郭沫若历史剧的历史评价、郭沫若历史剧  相似文献   

6.
摘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历史研究法,从体育学科建设的视角对加强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意义进行了论述,认为通过一种深入的哲学思考并以一种他人可以理解并能指导行动与实践的方式进行阐释,是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的重要出发点与意义所在。研究认为,国内外至今没有系统论述体育管理思想史的著作和论文,这使得我们对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变的把握不完整,因此,加强体育管理思想史的研究势在必行;认为出现这一问题的原因是学科内在建制存在不足、学科分类存在不足、学科建设创新不足以及体育史学科弱化造成的。鉴于此,建议对体育学科体系存在问题进行解决的基础上,对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研究内容进行了规划:确立体育管理思想研究的前提、基本范畴与研究范式,梳理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历史演进过程,确定影响中国体育管理思想的因素,探讨中国体育管理思想史的发展趋向。  相似文献   

7.
2004年12月12日一15日,国家体育总局政策法规司在江苏省苏州市召开了体育社会科学规划工作会议。会议深人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以及《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意见》,总结了2004年体育社会科学工作,研究了2005年的体育社会科学工作。会议经过学习讨论,形成了以下共识: 一、关于2004年的体育社会科学工作会议对2004年的体育社会科学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会议认为,在全国体育社会科学界的共同努力下,2004年体育社会科学工作取得新的成绩: (一)贯彻《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精神,制定发布《国家体育总局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体育社会科学的念见》  相似文献   

8.
为了进一步促进对《反杜林论》的学习和研究,把这部著作的教学与研究工作提高到新的水平,全国《反杜林论》哲学问题讨论会于一九八一年十月十六日至二十三日在我校召开。参加会议的有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等三十五个单位的四十六名代表。这次会议是一九八○年五月在山东大学举行的同一会议的继续和发展。会议就《反社林论》哲学问题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探讨,涉及面较广,比较集中的是以下两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去年底政教系哲学教研室就真理的阶级性问题举行了一次讨论会。会上,大家本着百家争鸣的方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讨论中基本上有两种意见: 一种意见认为,真理没有阶级性。理由是: 1.真理的客观对象没有阶级性。真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既然真理的客观对象本身没有阶级性,那么,真理也就是没有阶级性的。如果承认真理有阶级性,那就意味着否认真理的客观性。真理总是客观的,作为客观真理,并不依哪个阶级、集团或个  相似文献   

10.
史学发展的逻辑进程,引起人们对史学自身的理性反思。为了整体认识和系统概括历史科学,必须建立一门以史学为对象的学科——历史科学学。一、研究历史科学离不开科学学、科学哲学当代各类学科日趋分化和高度综合,自然科学之间、社会科学之间、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相互渗透结合,出现了许多交叉学科、边缘学科和分支学科。古老的历史科学,局面亦有改观,它的研究规范、思维空间和处理对象迅速扩展,新的分支学科不断涌现。历史心理学、历史文化学、历史社会学、历史哲学等各自在与心理学、文化化、社会学、哲学的交叉中产生发展。但是,在诸多史学学科中(包括新的和老的),还没  相似文献   

11.
一、史学概论组合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现代史学人才的知识结构应包括三个层次:一、掌握史学基本知识,如历史史料、历史事件、人物以及历史过程等。它有广度与深度之分,广度指要以历史知识为主干,对哲学、文学、心理学、经济学、科学技术等方面知识有所了解;深度指对历史事件、人物、史料等全面且深刻的认识。二、掌握史学发展水平(史著现状、史学动态以及前辈史学家对史学的贡献等),从中可  相似文献   

12.
不能把编辑学简单划定为基础学科或应用学科.从性质上区别,编辑学可分为基础编辑学与应用编辑学两大类.史学编辑学是编辑学体系中专业编辑学的一种.史学编辑活动是一种历史认识活动、史学评论活动、史学创造活动和学术导向活动.  相似文献   

13.
全国第二届国共关系史学术讨论会于1990年4月23日至27日在陕西师范大学召开,主要讨论了以下问题: 一、关于国共关系史的主题国共关系史的主题是这次会议第一次提出的命题。关于国共关系史主题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1.国共关系史的主题是解放和发展中国社会生产力,其理由是:这是一个带有普遍意义的命题,适用于历史一切领域,也适应于国共关系。2.国共关系史的主题是阶级斗争。因为阶级关系是国共两党最基本的关系,两党之间的斗争始终是围绕着中国走什么道路及建立什么样的国家这个根本问题。3.国共关系史的主题是中国社会的历史进步,具体表现为争取中华民族独立、统一、民主、富强和文明的斗争。这一历史主题在各个时期因具体历史条件不同而在内容和侧重点上有所不同。4.国共  相似文献   

14.
《史学要论》是李大钊从事唯物史观教学和研究的最终成果,亦是其作为一代学术大师的经典传世之作。《史学要论》内容丰富,结构严谨,体系完备,博大精深,旨在建立以唯物史观为指导思想的历史科学的学科体系。在中国史学史上,《史学要论》堪称近代中国第一部比较系统全面的史学理论著作,开创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历史学派,建立了崭新的研究范式,有力地促进了中国传统史学的近代化和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因而在近百年来中国知识与制度体系的革命性变革中占有独特地位,贡献卓越。  相似文献   

15.
基于社会记忆理论下的档案与历史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记忆理论使传统的档案与历史关系观发生颠覆,认为档案是权力选择的结果,档案并没有完全反映历史真相,档案工作者不仅只是历史真相的的忠实守护者更应当是历史的主动建构者.社会记忆理论同时适应和推动新史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首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经济学专业研究生学术讨论会于1988年7月10日—14日在陕西师范大学举行。现将讨沦中提出的主要观点综述如下:一、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问题。第一种意见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点是所有制的改革。这是因为:第一,国家所有制是旧的经济体制的基础,只有改革了国家所有制才能挖掉旧体制的根基,建立新的体制。第二,只有改革国家所有制才能明确企业产权关系,增强企业活力。第二种意见认为,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如何使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发生合乎生产力性质的变革。目前,我国企业劳动者所处的经济地位是一种矛盾的地位,主要表现在:(1)劳动者对生产资料的法律所有权与经济所有权是相互分离的,生产资料的所有者不能与生产资料  相似文献   

17.
合法性是一门学科进入当代学科体系的基础和前提。纵观中国哲学史研究近百年的历史,不免发现,到底是"中国的哲学"还是"哲学在中国"的争论也从未停歇。这也使中国哲学在整个学科体系中总处在一种尴尬处境。另一方面,如果有中国哲学,那么中国哲学现有的研究范式又是否合理?这两点是研究中国哲学合法性问题的两个问题维度。  相似文献   

18.
我曾参加山东大学历史系葛懋春教授主编的《历史科学概论》一书的编写。在编写过程中遇到了许多困难,从教材的指导思想、任务、体系、内容到具体的章节安排,都存在着不同意见。教材所涉及的主要理论和概念,学术界几乎都存在着不同观点的争论。在实践中,我们逐步形成这样几点看法。第一,史学概论应当成为高校历史专业学生学习和研究历史的入门课程,成为历史专业所有专业课程的“总前言”或“总导论”。第二,这门课程的主要任务可为,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论原则,指导学习和研究历史,使学生初步掌握学习历史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第三,因此,这门课程的主要内容应该括马克思主义有关历史科  相似文献   

19.
在高等院校为学生开设《文献学》课程,不仅为学生提供一种知识获得的手段与方法,而且对于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有着别的课程难以替代的重要的作用。为此,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于如何使文献学课程更好地为大学生知识体系的建构服务积累了一些经验,从而进一步确立了丈献学课程在史学教学中的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20.
一近年来,我国逻辑学界提出了逻辑现代化的问题。但对如何改造已日显落后的传统逻辑,如何对待迅速发展的现代逻辑,如何处理传统逻辑和现代逻辑的关系,至今意见纷纭。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观点。其一、“取代说”,认为现代逻辑取代传统逻辑是历史的必然。当前应当用现代逻辑的科学体系重新安排逻辑学教材体系,把传统逻辑内容消化其中。在高等学校文科教学中,应逐步用现代逻辑取代早已过时的传统逻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